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如何重構天然氣市場

2020-11-27 中國電力新聞網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如何重構天然氣市場 ▏能源指數經濟對話③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張振興

  長期以來,「市場氣」與「計劃氣」並存的局面,嚴重扭曲我國天然氣價格體系。下遊城市燃氣企業嚴重的價格倒掛現象也一度影響著行業的健康發展。

  2017、2018年迎峰度冬期間,由於管道氣缺口增大,北方地區城市燃氣企業為保證供應,高價採購LNG,承受巨額虧損。彼時,對天然氣價格雙軌制的討論,一度登錄各大媒體的頭條。在油氣改革穩步推進的當下,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不僅僅關係著企業的盈虧、行業的健康發展,更關係著國家的能源安全。日前,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天然氣市場帶來新的改革機遇期。隨著公司逐步接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管道、LNG接收站資產。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改革路徑逐漸清晰。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天然氣價格雙軌制,城市燃氣企業為什麼會出現嚴重的價格倒掛?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又將如何影響下一步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針對當前行業熱點問題,中電傳媒數據研發中心對話中海油研究總院、規劃研究院綜合規劃資深工程師許江風,請他為我們透視當下天然氣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價格雙軌制扭曲天然氣市場

  記者:近年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華北、華東局部地區天然氣供應一度緊張。由於城市燃氣企業也面臨較嚴重的居民與工商業用戶價格倒掛問題,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部分城市燃氣企業面臨嚴重虧損。有人指出,我國天然氣價格雙軌制是所有問題的根結所在,建議全面放開天然氣價格,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許江風:天然氣價格雙軌制主要在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氣業務板塊,所以,這個問題在中石油、中石化較為明顯。中石油、中石化以前常規氣田比較多,成本比較低,海外氣源不管是長輸管道氣還是LNG,成本都是比較高的,國內與海外氣源成本懸殊,因而兩家企業執行了價格雙軌制。另外,相關部門考慮到我國普通居民收入相對不高,為了保障居民穩定用氣,設計出這套價格機制。

  中國天然氣市場改革,最應該調整的就是民用氣價。天然氣價格全面放開,以量定價符合基本市場原則。天然氣大工業用戶或大型燃氣電廠由於用氣量大,天然氣價格波動產生的壓力影響大,需求彈性大;而居民用氣量小,用戶多且分散,天然氣價格波動產生的壓力影響小,需求彈性小。燃氣供應商在滿足居民、商業、公服、車船等眾多分散用戶,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成本要遠遠大於穩定生產的大工業用戶或燃氣電廠。按照以量定價原則,居民用氣應該價格最高,而目前價格體系正好相反。冬天燃氣商為獲得利潤,優先滿足高價用戶需求,也是造成居民用氣不足的根本原因之一。天然氣價格雙軌制扭曲了我國天然氣市場,工業用戶與居民價格倒掛比較嚴重。歐美發達國家城市燃氣企業,在民用氣這塊輸配氣成本最高,民用氣價都比工商業氣價貴。

  記者: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局部地區供氣緊張,主要因為季節性調峰能力不足,我們應該引導資本加大儲氣庫、儲氣罐建設。放開天然氣價格,是不是意味著刺激儲氣設施投資?

  許江風:由於價格機制不靈活,企業、社會資本投資儲氣設施動力不足,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天然氣市場的季節性調峰能力。

  天然氣市場改革「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就是需要堅定不移放開氣價。在市場之手作用下,旺季與淡季形成季節差價,地下儲氣庫、儲氣罐等儲氣設施才能獲得基本盈利,各種資本在季節差價、儲氣設施盈利和氣源淡季儲存旺季銷售套利,可預期的吸引下,就能形成儲氣設施的建設熱潮。中國油氣企業有了足夠地下儲氣庫存儲空間,也就具備了淡季全球掃貨便宜氣源的能力,在氣源價格較低時大規模獲取氣源存儲在地下儲氣庫內,也可以在源頭上降低氣源成本。為了防止寒冬旺季漲價太高,地方政府需要根據氣源豐富程度,適度控制煤改氣的速度,必須把季節差價控制在能承受合理範圍內。

  記者:市場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激活了市場主體的活力,另一方面天然氣價格波動也會影響低收入居民生產、生活,我們應該如何協調兩者的關係?

  許江風:兩部制氣價機制並不科學。市場化改革,價格應該放開,發揮價格的市場調節作用。全面放開價格管制,民用用氣量上漲,發揮價格機製作用,沒有大規模價格倒掛,城市燃氣企業會自主滿足需求,市場上也不會出現各種「保供」。另外,民用氣價上漲,調節消費端,還可以起到節能的作用。天然氣價格放開後,政府需要補貼低收入群體,以補貼的形式,保障他們用氣,中上等收入家庭自己承擔市場氣價。

  總之,價格應該交給市場,政府行政指令不易參與過多。

  電網、油氣管網企業應統籌協調發展

  記者: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我國的油氣管網資源日益集中化,天然氣市場「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結構初步成型。新格局之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在整個天然氣產業鏈條中如何定位?

  許江風: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實現了全國油氣管網的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熱值交易創新、平均管輸費、組織架構創新、資本混改六方面創新。這些舉措對我國天然氣市場改革將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是統一規劃創新。按照未來長遠天然氣市場需求發展,國家油氣管網公司主幹和支線管道路由、管徑和壓力,確定動態長遠理念,打破目前按單一氣源規模大小規劃設計天然氣管道路由、管徑和壓力的靜態、短視理念。

  ▲二是統一調度創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有權統一調度全國境內所有氣田、儲氣庫、LNG接收站、入境管道氣、煤制氣等氣源,打破目前氣源公司利用自己的管道自主調度氣源的分散局面。冬季北方高強度用氣採暖與夏季南方大範圍空調製冷,都需要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具備全國集中氣源與調配氣源的能力。只有打通天然氣上中下遊產業鏈各環節物理連接與商業合同銜接,才能確保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有能力集全國氣源之力,滿足極寒或極熱天氣短時間對天然氣形成的巨大調峰需求。

  ▲三是熱值交易創新。全國所有氣源統一折算成熱值進入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各氣源公司統一按熱值銷售各自氣源,打破目前按體積計量進管道和銷售的模式。每種氣源組分不同,熱值不同,實現供求雙方進行計量和結算。▲四是平均管輸費創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對全國所有門站用戶平均管輸費,富裕地區幫助貧困地區、距氣源近的用戶幫助距離遠的用戶,創造更公平理念和平臺,打破目前按照距離遠近核算管輸費的計費方法。東部經濟發達、用氣量大、氣價承受能力強,緊靠氣田或LNG接收站的用戶距離氣源近,管輸成本應該低一些。發揮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公共統一平臺的作用,全國用戶平均分攤管輸費是比較科學合理公平的戰略安排與設計。

  ▲五是組織架構創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在母公司下設立省級管網公司,充分調動省市政府參與油氣管網建設的積極性。省級油氣管網有效融入各省和直轄市發展規劃,打破單一氣源公司主幹線管道跨省域,卻忽視地方利益的組織架構模式。

  ▲六是資本混改創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將三桶油管道實物資本、基金現金資本、地方國資管道、土地或現金資本、民營企業管道等各種社會資本,納入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和各省直轄市油氣管網公司,公開上市發展成為一家龐大的社會公眾公司,打破各大氣源公司主導上中下遊資本一體化的資本構成模式。天然氣最根本競爭不是管輸費,而是氣價,以及調峰能力的競爭。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實現我國油氣資源的全國調配,提升了管網的利用率,降低成本。上遊公司和用戶籤合同,中間加上管輸費,形成終端價格。

  記者:您提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和省級油氣管網公司,這兩者是怎樣的關係?全國油氣管網的新格局,對未來我國天然氣市場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

  許江風:根據「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改革思路,油氣產業上遊,下遊完全市場化。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是一個平臺,它只負責輸氣和配氣,油氣交易交給交易中心負責,油氣市場活力進一步得到釋放。

  目前,我國的油氣管網還存在不足。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應該設立國家層面基金,之後在各個省發起設立省級油氣管網公司。國家層面需要處理好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和省級油氣管網公司的關係。國家油氣管網公司與省級管網必須是一張網、但產權關係明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管資本、管規劃、管調度,不直接擁有管道,各省管網公司負責各個省管網建設、運營和安全。省級管網公司可以搭建新的融資平臺,繼續吸納區域資本介入。省級管網公司不一定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控股,可以地方資本控股,省級管網公司必須接受國家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熱值交易。通過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平臺,下遊城市燃氣企業可以自由選擇上遊氣源,上遊市場被打開,有利於降低終端氣價。上遊企業通過勘探、開採、運輸等環節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進一步降低油氣成本。

  記者: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提升,綠色能源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方向。對於城市燃氣企業來講,如何適應新的發展環境?對於政府來講,用市場力量引導清潔能源發展,您有怎樣的建議?

  許江風:城市是未來能源消費的主體,治理城市汙染的責任應該以政府為主。我建議電力企業、燃氣企業、熱力企業嘗試發起設立城市能源公司,就地註冊、就地納稅,由於電網、氣網、熱網是天然的壟斷,所以必須接受政府的領導。電氣化是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因此電力企業牽頭。政府取消各種價格補貼,對企業徵收碳稅,用碳稅補貼低收入家庭。最後,電價、氣價、熱價全部放開。通過碳稅,鼓勵清潔能源、電動汽車等綠色產業發展,政府不需要掏一分錢。

  我覺得能源體製革命的核心應該是城市主導的能源集成規劃。電、熱、氣是可以相互調節和互補的。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消費高峰期,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國家油氣管網需要考慮聯合調度,從大能源角度滿足居民用能要求。大能源統一調度更科學、更合理。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昨日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正式成立!「三桶油」這些資產併入!
    三桶油這些領導將入管網公司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此前擬定了籌備組七位成員名單。其中,  中石油總經理張偉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籌備組組長,他也將擔任國家油氣管網公司董事長;中石油另外兩人為副總經理侯啟軍和管道公司總經理姜昌亮;中石化和中海油各佔有兩個名額,他們分別是:中石化副總經理劉中雲,中石化財務總監王德華;中海油副總經理李輝,中海煉化董事長何仲文。
  •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靴子落地 市場化改革邁出關鍵一步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備受關注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計劃9日正式掛牌,標誌著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市場化改革邁出了關鍵一步。  據業內人士透露,新組建的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列入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系列,國資委、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持股比例分別為40%、30%、20%、10%。
  • 人民日報:中俄管道投產國家管網成立 天然氣暖風頻吹
    :12月2日,中俄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第二天,中石油宣布,旗下23座儲氣庫日產氣量突破1億立方米,創出歷史新紀錄;一周後的12月9日,國家管網公司宣告成立。我國天然氣的峰谷差巨大,比如北京市,冬季用氣高峰和夏季低谷比,可以相差10倍。如何削峰填谷?世界通行的做法是建儲氣裝置,在用氣少的季節把氣儲存起來,到高峰期投入市場。而儲氣庫就是把氣注入地下,用時再採出來,這是最高效的儲氣手段。過去,我國在冬季之所以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重要原因之一是儲氣設施建設滯後。
  • 國家管網公司「特急」掛牌虛與實:「三桶油」管道資產難估、股權難分
    國家管網公司最終的股權比例、資產規模以及資產注入方式仍未有定論,更進一步地,在公司實現平穩過渡之後,如何處理國家管網與省管網之間的關係,如何實現管網設施的公平開放、如何引入社會資本促進天然氣管網設施建設等問題均為長期擺在國家油氣管網公司面前的考驗。
  • "三桶油"旗下21家公司納入國家管網公司 含這些線路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管網公司)資產劃撥正在進行中。界面新聞獨家獲悉,「三桶油」旗下共21家公司被納入麾下,除了三家液化天然氣(LNG)公司和一家儲氣庫公司外,其餘均為管道公司。4月4日,一位接近消息源的知情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上述公司是國家管網公司納入的第一期資產。
  • 國家管網公司或將 進入重組提速階段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或將進入重組運行提速階段。「三桶油」下屬的21家公司,將是首批註入的資產,而這些公司已參與到國家管網公司之前的籌備中。記者獲悉,未來還將有更多資產注入,或將包括一些非「三桶油」的資產,如省網企業,但目前並沒有最終確定。
  • 獨家|國家管網公司首批人員編制確定
    【財新網】(記者 羅國平)剛剛成立半年的新央企——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管網公司)於近期確定了首批人員編制與資產劃撥事宜。  國家管網公司的總資產規模預計超過3000億,這一「巨無霸」將從「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體內剝離出來,肩負著打破油氣行業中遊管輸壟斷的改革重任,其於2019年12月9日正式成立,但資產劃撥與人員安排一直是難點。(詳見2020年第21期《財新周刊》報導「國家管網艱難分娩」)
  • 國家管網第三家省網即將入局,是誰?
    其中,可以看出省網融入國家管網的很多操作細節,值得細細品味。不過,由於湖北省網原來便是湖北能源控股、中石化參股,未來也會保持湖北能源控股,未來國家接手後,如何在運營管理上統一化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遵照「改革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提升集約輸送和公平服務能力;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幹線管道獨立,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開;完善油氣管網公平接入機制,油氣幹線管道、省內和省際管網均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開放」的改革任務。為響應國家政策,實現公司天然氣輸送、銷售業務分離,推動省天然氣公司所投資建設的省級天然氣管網融入國家管網,保障後期天然氣業務穩定發展。
  • 國家管網集團榆濟管道公司全力優化生產運行齊魯大地今冬供暖用氣...
    公司生產運行部了解到,進入冬季供暖期以來,國家管網集團榆濟管道公司管網日輸氣量達到4386萬立方米,較供暖前提高了21.8%,為山東省平穩應對冬季用氣高峰,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保障。   「今冬榆濟管網計劃輸銷天然氣38.12億立方米,較2019年同比增長了14.6%。」國家管網集團榆濟管道公司生產運行部主任李煒鋒說。
  • ...HK):支持油氣管網經營機制改革 四川榮縣地震與開採頁巖氣無關
    集團全年營業額約2.35萬億元,按年升16.8%,由於大部分油氣產品價格上升及銷量增加。期內,中石油原油產量890.3百萬桶,按年增長0.4%。可銷售天然氣產量3607.6十億立方英尺,按年增長5.4%。油氣當量產量1491.7百萬桶,按年增長2.3%。
  • 天然氣行業典型企業業務規劃分析
    在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後,「三桶油」正逐步將旗下管道公司劃歸國家管網公司,我國天然氣市場正過渡為上遊以「三桶油」為主,中遊統一管網運輸,下遊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油氣市場體系。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天然氣行業發展,本文正略諮詢將對天然氣行業各環節典型企業及其業務規划進行分析。
  • 浙江餘姚天然氣管網陷入僵局 民企政府各執一詞
    2001年10月,餘姚市人民政府市長辦公會議決議,城市天然氣公司是「餘姚市天然氣管網投資、建設、經營的惟一企業」。2002年1月,城市天然氣公司登記註冊,開始了全面的城市天然氣管網建設施工。  這家以城市天然氣工程建設、運營為經營範圍的公司吸納了三方投資:上海通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達公司)、餘姚市建設局直屬的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餘姚市菸草公司直屬的溢香公司。
  • 生意社:2019年液化天然氣十大事件盤點
    作為全球最大非政府油氣生產商,埃克森美孚則在能源和石化領域的諸多方面都居於行業領先地位,美國天然氣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無疑會對澳大利亞在中國天然氣市場的份額進行擠壓。再加上澳大利亞在華為問題或者國際決策方面的態度,中國買美國的天然氣總體來說利大於弊。
  • 外資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限制放開,油氣和頁巖油氣產業鏈企業將受益
    業內專家提醒,石油企業應以此為契機,提前謀劃,持續推動我國油氣開放合作,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加大對外合作,放寬外資進入油氣勘探開發的門檻和限制,有利於創新能源合作方式,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採的技術水平和開採質量,減少對於國際能源的依賴度,形成能源的多元化供給體系,對於國內企業和外資企業來說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2025年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
    8月1日,在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2019年領導幹部工作會上,備受關注的《西南油氣田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發展規劃》正式亮相,根據規劃,2025年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其底氣何在?  天然氣資源豐富輸配系統完善高素質人才聚集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天然氣工業體系,正在加快發展,2025年上產500億立方米的基礎良好。  四川盆地天然氣資源豐富,勘探開發潛力大。
  • 正式運行4周年 圖說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10月20日,由國家能源局委託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研發的國家能源局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信息報送系統和信息公開系統正式上線,積極響應我國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的迫切需求,以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為監管主體提供強有力的抓手,為業界提供了解管網信息的公開窗口。
  •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運行4周年
    10月20日,由國家能源局委託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研發的國家能源局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信息報送系統和信息公開系統正式上線,積極響應我國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的迫切需求,以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為監管主體提供強有力的抓手,為業界提供了解管網信息的公開窗口。
  • ...9月底是三大石油公司向國家管網公司進行資產移交的最後時限...
    【國家管網資產移交加速:分子公司密集註冊,省級管網去向明朗】工商信息顯示,9月9日以來,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華東分公司、華北分公司、華南分公司及深圳液化天然氣項目經理部相繼註冊成立。
  • 2013年哈薩克斯坦天然氣管網更新改造計劃
    哈薩克區域輸氣公司(газТрансГаз Айма)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天然氣配送企業,負責南哈州、科斯塔奈州、江布爾州、阿克糾賓州、阿特勞州、西哈州、克孜勒奧爾達州和曼吉斯套州天然氣配送管網,佔哈商業天然氣市場90%的份額。
  • 能源局發布2020天然氣發展報告:今年將消費約3200億立方米天然氣
    我國天然氣行業也繼續著正向發展之路。華夏能源網獲悉,9月18日,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編寫的《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0)》(簡稱,《報告》)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