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如何重構天然氣市場 ▏能源指數經濟對話③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張振興
長期以來,「市場氣」與「計劃氣」並存的局面,嚴重扭曲我國天然氣價格體系。下遊城市燃氣企業嚴重的價格倒掛現象也一度影響著行業的健康發展。
2017、2018年迎峰度冬期間,由於管道氣缺口增大,北方地區城市燃氣企業為保證供應,高價採購LNG,承受巨額虧損。彼時,對天然氣價格雙軌制的討論,一度登錄各大媒體的頭條。在油氣改革穩步推進的當下,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不僅僅關係著企業的盈虧、行業的健康發展,更關係著國家的能源安全。日前,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天然氣市場帶來新的改革機遇期。隨著公司逐步接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管道、LNG接收站資產。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改革路徑逐漸清晰。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天然氣價格雙軌制,城市燃氣企業為什麼會出現嚴重的價格倒掛?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又將如何影響下一步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針對當前行業熱點問題,中電傳媒數據研發中心對話中海油研究總院、規劃研究院綜合規劃資深工程師許江風,請他為我們透視當下天然氣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價格雙軌制扭曲天然氣市場
記者:近年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華北、華東局部地區天然氣供應一度緊張。由於城市燃氣企業也面臨較嚴重的居民與工商業用戶價格倒掛問題,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部分城市燃氣企業面臨嚴重虧損。有人指出,我國天然氣價格雙軌制是所有問題的根結所在,建議全面放開天然氣價格,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許江風:天然氣價格雙軌制主要在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氣業務板塊,所以,這個問題在中石油、中石化較為明顯。中石油、中石化以前常規氣田比較多,成本比較低,海外氣源不管是長輸管道氣還是LNG,成本都是比較高的,國內與海外氣源成本懸殊,因而兩家企業執行了價格雙軌制。另外,相關部門考慮到我國普通居民收入相對不高,為了保障居民穩定用氣,設計出這套價格機制。
中國天然氣市場改革,最應該調整的就是民用氣價。天然氣價格全面放開,以量定價符合基本市場原則。天然氣大工業用戶或大型燃氣電廠由於用氣量大,天然氣價格波動產生的壓力影響大,需求彈性大;而居民用氣量小,用戶多且分散,天然氣價格波動產生的壓力影響小,需求彈性小。燃氣供應商在滿足居民、商業、公服、車船等眾多分散用戶,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成本要遠遠大於穩定生產的大工業用戶或燃氣電廠。按照以量定價原則,居民用氣應該價格最高,而目前價格體系正好相反。冬天燃氣商為獲得利潤,優先滿足高價用戶需求,也是造成居民用氣不足的根本原因之一。天然氣價格雙軌制扭曲了我國天然氣市場,工業用戶與居民價格倒掛比較嚴重。歐美發達國家城市燃氣企業,在民用氣這塊輸配氣成本最高,民用氣價都比工商業氣價貴。
記者: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局部地區供氣緊張,主要因為季節性調峰能力不足,我們應該引導資本加大儲氣庫、儲氣罐建設。放開天然氣價格,是不是意味著刺激儲氣設施投資?
許江風:由於價格機制不靈活,企業、社會資本投資儲氣設施動力不足,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天然氣市場的季節性調峰能力。
天然氣市場改革「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就是需要堅定不移放開氣價。在市場之手作用下,旺季與淡季形成季節差價,地下儲氣庫、儲氣罐等儲氣設施才能獲得基本盈利,各種資本在季節差價、儲氣設施盈利和氣源淡季儲存旺季銷售套利,可預期的吸引下,就能形成儲氣設施的建設熱潮。中國油氣企業有了足夠地下儲氣庫存儲空間,也就具備了淡季全球掃貨便宜氣源的能力,在氣源價格較低時大規模獲取氣源存儲在地下儲氣庫內,也可以在源頭上降低氣源成本。為了防止寒冬旺季漲價太高,地方政府需要根據氣源豐富程度,適度控制煤改氣的速度,必須把季節差價控制在能承受合理範圍內。
記者:市場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激活了市場主體的活力,另一方面天然氣價格波動也會影響低收入居民生產、生活,我們應該如何協調兩者的關係?
許江風:兩部制氣價機制並不科學。市場化改革,價格應該放開,發揮價格的市場調節作用。全面放開價格管制,民用用氣量上漲,發揮價格機製作用,沒有大規模價格倒掛,城市燃氣企業會自主滿足需求,市場上也不會出現各種「保供」。另外,民用氣價上漲,調節消費端,還可以起到節能的作用。天然氣價格放開後,政府需要補貼低收入群體,以補貼的形式,保障他們用氣,中上等收入家庭自己承擔市場氣價。
總之,價格應該交給市場,政府行政指令不易參與過多。
電網、油氣管網企業應統籌協調發展
記者: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我國的油氣管網資源日益集中化,天然氣市場「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結構初步成型。新格局之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在整個天然氣產業鏈條中如何定位?
許江風: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實現了全國油氣管網的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熱值交易創新、平均管輸費、組織架構創新、資本混改六方面創新。這些舉措對我國天然氣市場改革將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是統一規劃創新。按照未來長遠天然氣市場需求發展,國家油氣管網公司主幹和支線管道路由、管徑和壓力,確定動態長遠理念,打破目前按單一氣源規模大小規劃設計天然氣管道路由、管徑和壓力的靜態、短視理念。
▲二是統一調度創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有權統一調度全國境內所有氣田、儲氣庫、LNG接收站、入境管道氣、煤制氣等氣源,打破目前氣源公司利用自己的管道自主調度氣源的分散局面。冬季北方高強度用氣採暖與夏季南方大範圍空調製冷,都需要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具備全國集中氣源與調配氣源的能力。只有打通天然氣上中下遊產業鏈各環節物理連接與商業合同銜接,才能確保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有能力集全國氣源之力,滿足極寒或極熱天氣短時間對天然氣形成的巨大調峰需求。
▲三是熱值交易創新。全國所有氣源統一折算成熱值進入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各氣源公司統一按熱值銷售各自氣源,打破目前按體積計量進管道和銷售的模式。每種氣源組分不同,熱值不同,實現供求雙方進行計量和結算。▲四是平均管輸費創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對全國所有門站用戶平均管輸費,富裕地區幫助貧困地區、距氣源近的用戶幫助距離遠的用戶,創造更公平理念和平臺,打破目前按照距離遠近核算管輸費的計費方法。東部經濟發達、用氣量大、氣價承受能力強,緊靠氣田或LNG接收站的用戶距離氣源近,管輸成本應該低一些。發揮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公共統一平臺的作用,全國用戶平均分攤管輸費是比較科學合理公平的戰略安排與設計。
▲五是組織架構創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在母公司下設立省級管網公司,充分調動省市政府參與油氣管網建設的積極性。省級油氣管網有效融入各省和直轄市發展規劃,打破單一氣源公司主幹線管道跨省域,卻忽視地方利益的組織架構模式。
▲六是資本混改創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將三桶油管道實物資本、基金現金資本、地方國資管道、土地或現金資本、民營企業管道等各種社會資本,納入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和各省直轄市油氣管網公司,公開上市發展成為一家龐大的社會公眾公司,打破各大氣源公司主導上中下遊資本一體化的資本構成模式。天然氣最根本競爭不是管輸費,而是氣價,以及調峰能力的競爭。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實現我國油氣資源的全國調配,提升了管網的利用率,降低成本。上遊公司和用戶籤合同,中間加上管輸費,形成終端價格。
記者:您提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和省級油氣管網公司,這兩者是怎樣的關係?全國油氣管網的新格局,對未來我國天然氣市場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
許江風:根據「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改革思路,油氣產業上遊,下遊完全市場化。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是一個平臺,它只負責輸氣和配氣,油氣交易交給交易中心負責,油氣市場活力進一步得到釋放。
目前,我國的油氣管網還存在不足。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應該設立國家層面基金,之後在各個省發起設立省級油氣管網公司。國家層面需要處理好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和省級油氣管網公司的關係。國家油氣管網公司與省級管網必須是一張網、但產權關係明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管資本、管規劃、管調度,不直接擁有管道,各省管網公司負責各個省管網建設、運營和安全。省級管網公司可以搭建新的融資平臺,繼續吸納區域資本介入。省級管網公司不一定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控股,可以地方資本控股,省級管網公司必須接受國家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熱值交易。通過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平臺,下遊城市燃氣企業可以自由選擇上遊氣源,上遊市場被打開,有利於降低終端氣價。上遊企業通過勘探、開採、運輸等環節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進一步降低油氣成本。
記者: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提升,綠色能源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方向。對於城市燃氣企業來講,如何適應新的發展環境?對於政府來講,用市場力量引導清潔能源發展,您有怎樣的建議?
許江風:城市是未來能源消費的主體,治理城市汙染的責任應該以政府為主。我建議電力企業、燃氣企業、熱力企業嘗試發起設立城市能源公司,就地註冊、就地納稅,由於電網、氣網、熱網是天然的壟斷,所以必須接受政府的領導。電氣化是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因此電力企業牽頭。政府取消各種價格補貼,對企業徵收碳稅,用碳稅補貼低收入家庭。最後,電價、氣價、熱價全部放開。通過碳稅,鼓勵清潔能源、電動汽車等綠色產業發展,政府不需要掏一分錢。
我覺得能源體製革命的核心應該是城市主導的能源集成規劃。電、熱、氣是可以相互調節和互補的。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消費高峰期,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國家油氣管網需要考慮聯合調度,從大能源角度滿足居民用能要求。大能源統一調度更科學、更合理。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