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昨日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正式成立!「三桶油」這些資產併入!

2020-11-27 和訊網

  昨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在北京成立!全稱為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其業務板塊將劃分為三個事業部和四個本部,分別為原油事業部、天然氣事業部和成品油事業部,以及生產運行指揮本部、科技研發本部、工程建設本部和管道完整性本部。均為正局級單位。

  三個事業部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原油事業部納入的資產,包括中國石化(600028,股吧)管道儲運公司,以及中國石油(601857,股吧)西部管道公司、中國石油西南管道公司和中國石油管道分公司的原油業務。

  這些企業中,完全納入原油事業部的中國石化管道儲運公司,創建於1975年,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石化)全資子公司,是中國石化原油儲運專業公司,基地位於江蘇省徐州市。管理資產總額約800億元,用工總量8000餘人。管轄著39條輸油管道,全長6616公裡,途經北京、天津、山東、江蘇等14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在用油庫總罐容4337萬立方米。

  天然氣事業部將納入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公司、中海石油管道輸氣有限公司和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以及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公司、西南管道公司和管道分公司的天然氣業務。

  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12月,人員規模1300餘人,主要經營範圍為組織管理天然氣進京管道及配套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的實施工作等。天眼查顯示其註冊資本為218.7億元人民幣。

  中海石油管道輸氣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由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海油佔註冊資金的55%。公司註冊資本2.2億元人民幣。

  成品油事業部將納入了中國石化、中國海油(00883.HK)的部分成品油業務公司,以及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公司、西南管道公司和管道分公司的成品油業務。

  四個本部和四類資產

  四個本部中,除了工程建設本部之外,生產運行指揮本部、科技研發本部和管道完整性本部都將進行重組。

  消息人士稱,四大本部多為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油氣調控中心人員。

  今年8月30日,在亞洲天然氣產業發展新動能論壇上,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餘皎表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獨立第一階段涉及「三桶油」四類資產。

  一是三大石油公司全資和控股的幹線管網(4MPA以上);

  二是三大石油公司控股和參股的省級管網;

  三是三大石油公司全資和控股的對保供意義重大的接收站;

  四是三大石油公司全資和控股對保供意義重大的儲氣庫。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目前國家管網公司尚未將儲氣庫和LNG接收站納入其中,在分階段接管之後,屆時將建立相應機構。

  三桶油這些領導將入管網公司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此前擬定了籌備組七位成員名單。其中,

  中石油總經理張偉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籌備組組長,他也將擔任國家油氣管網公司董事長;中石油另外兩人為副總經理侯啟軍和管道公司總經理姜昌亮;中石化和中海油各佔有兩個名額,他們分別是:中石化副總經理劉中雲,中石化財務總監王德華;中海油副總經理李輝,中海煉化董事長何仲文。

  全新管網公司被寄予厚望

  據報導,這家新巨無霸的股東包括國資委、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相應持股比例分別為40%、30%、20%、10%。此前有報導稱,新公司總資產將在3000億-5000億元之間。

  另一種傳聞是,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將由國資委控股50%以上,「三桶油」參股,按照各自管道資產進行估算,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持股比例約為7:2:1。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具體的資產股權劃轉將按照此前印發的《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作為指導文件。

  根據油氣改革整體思路,國家管網公司被寄予厚望,意義重大:

  (1)運銷分離,滿足「管住中間,放開兩端」要求,油氣市場化改革提速;

  (2)提高管網運營效率,降低管輸價格水平;

  (3)第三方開放,促進天然氣大規模應用,增強調峰及應急保供能力;

  (4)消除「中遊」制約,激發上下遊活力。

  已經有了「三桶油」,為什麼還要成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

  天然氣管網主要包括長輸管網(跨省長輸管網、省內長輸管網)、跨省支幹管網、配氣管網等。新組建的國家管網公司主要包括長輸管網。

  目前,管道運行管理機制,目前主要存在兩大問題。

  一是制約其它主體進行管網投資。

  二是自建自管導致的各自為政問題非常明顯。

  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對天然氣市場發展有何益處?

  首先,這有利於提高天然氣供應,促進終端需求增長。

  目前天然氣上遊勘探開採區塊以及中遊管網設施基本上被國內少數幾大油氣企業擁有,其它企業很難進入,生產主體相對單一,導致國內天然氣產量增速遠遠低於消費增速。進口管道氣和液化天然氣(LNG)也受到現有管網、接收站等基礎設施的制約,資源供應增量難以大幅度提高。

  其次,有利於促進管網建設,改善管網投資建設效益。

  長期以來,中國天然氣管網建設嚴重滯後於產業發展速度,不足以支撐天然氣作為主體能源的地位。成立國家管網公司,可以引入民營資本,拓寬管網建設的資金來源,還可以通過資本化、證券化的渠道,上市募資廣泛引入社會資本,從而釋放管網投資建設的巨大潛力,改善管網投資建設的效益。

  再次,有利於實現管網的全面互聯互通,消除無序競爭和資源浪費。互聯互通是實現資源無阻流通的前提。

  此外,還有利於推動中國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

  中國自2005年開始啟動了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改革,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指引天然氣定價逐步邁向市場化。2012年確定了「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天然氣價格改革目標,並加大了市場化改革步伐。但由於管網設施公平開放效果並不理想,導致新進入上遊氣源行業並通過管道供氣的企業屈指可數,下遊也尚未形成有效、充分競爭的市場氛圍。

  成立國家管網公司,管輸和銷售業務分開,其它主體通過管網的公平開放進入市場的概率大增,市場供給方、用戶以及中介服務機構的數量增加,性質多元化。

  現有油氣企業由於管網被剝離,在市場上壟斷力和話語權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客觀上提升了其它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能力,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這就為「放開兩頭」打下了良好基礎,將有利於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正式掛牌時間曾多次延後。

  早在2017年5月2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文件(下稱《意見》),明確了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知情人表示其實在油氣改革意見出臺前,發改委就曾召集兩大油公司討論了成立國家油氣管道的事情。從2017年開始籌建,到2019年屢次傳出掛牌而不得,可以想見國家管網公司在籌備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涉及「三桶油」管道、儲氣庫、LNG接收站等資產的劃分與配置,以及如何通過投資情況,如何折算成在新公司出資比例,尚無定論。「三桶油」資產劃分以後,在新公司獲得的相應股權,也意味著收益和話語權。

  油氣管網建設有望加速

  受能源反腐、油價下跌等綜合因素影響,2014年以來我國管道建設投資下滑,新增裡程數相應減小。2018年我國新建成油氣管道總裡程約2863公裡,與上年相比,管網建設速度進一步大幅放緩;其中新建成天然氣管道約1822公裡,比2017年減少991公裡。

  近年來管網建設放緩,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全國天然氣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參照《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制定的目標,預計2019-2025年管網建設規模或超10萬公裡。

  對比規劃目標和2018年實際建成情況,2019-2020年需新建成3.3萬公裡油氣管道,其中天然氣管道、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分別為2.5萬公裡、3000公裡、5000公裡,年均需建設油氣管道總裡程1.65萬公裡。

  至2025年,需再完成約7萬公裡,把管網總規模提升至24萬公裡,其中,天然氣、原油、成品油管道裡程數分別達到16.3萬公裡、3.7萬公裡、4萬公裡。

  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在即,有望推動管網建設提速。

  未來我國油氣行業格局,將從過去三桶油上中下遊一體化格局(3+X),過渡到上遊以三桶油為主,中遊統一管網運輸,下遊銷售多主體競爭體系(3+1+X),最後形成上遊資源多主體、中間統一管網輸送、下遊充分競爭市場體系(X+1+X)。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宇資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三桶油"旗下21家公司納入國家管網公司 含這些線路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管網公司)資產劃撥正在進行中。界面新聞獨家獲悉,「三桶油」旗下共21家公司被納入麾下,除了三家液化天然氣(LNG)公司和一家儲氣庫公司外,其餘均為管道公司。4月4日,一位接近消息源的知情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上述公司是國家管網公司納入的第一期資產。
  • 國家管網公司「特急」掛牌虛與實:「三桶油」管道資產難估、股權難分
    工商信息顯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目前是國有獨資企業,註冊資本為200億人民幣,未來隨著三大油管道資產劃轉作價評估換算成股份,國資委以及三大油公司的股比也將發生變化,有關國資委、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分別持股40%、30%、20%和10%的討論也僅為方案之一。
  • 獨家|國家管網公司首批人員編制確定
    【財新網】(記者 羅國平)剛剛成立半年的新央企——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管網公司)於近期確定了首批人員編制與資產劃撥事宜。  國家管網公司的總資產規模預計超過3000億,這一「巨無霸」將從「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體內剝離出來,肩負著打破油氣行業中遊管輸壟斷的改革重任,其於2019年12月9日正式成立,但資產劃撥與人員安排一直是難點。(詳見2020年第21期《財新周刊》報導「國家管網艱難分娩」)
  • 國家管網公司或將 進入重組提速階段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或將進入重組運行提速階段。「三桶油」下屬的21家公司,將是首批註入的資產,而這些公司已參與到國家管網公司之前的籌備中。記者獲悉,未來還將有更多資產注入,或將包括一些非「三桶油」的資產,如省網企業,但目前並沒有最終確定。
  •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如何重構天然氣市場
    在油氣改革穩步推進的當下,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不僅僅關係著企業的盈虧、行業的健康發展,更關係著國家的能源安全。日前,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天然氣市場帶來新的改革機遇期。隨著公司逐步接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管道、LNG接收站資產。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改革路徑逐漸清晰。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天然氣價格雙軌制,城市燃氣企業為什麼會出現嚴重的價格倒掛?
  •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靴子落地 市場化改革邁出關鍵一步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備受關注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計劃9日正式掛牌,標誌著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市場化改革邁出了關鍵一步。  據業內人士透露,新組建的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列入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系列,國資委、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持股比例分別為40%、30%、20%、10%。
  • 人民日報:中俄管道投產國家管網成立 天然氣暖風頻吹
    :12月2日,中俄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第二天,中石油宣布,旗下23座儲氣庫日產氣量突破1億立方米,創出歷史新紀錄;一周後的12月9日,國家管網公司宣告成立。我國能源的基礎稟賦就是缺油少氣,為了增加天然氣供給,國內「三桶油」一方面加大國內的勘探開發力度,另一方面千方百計加大進口力度。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天然氣進口最多的國家。和其他進口渠道比,管道進口的穩定性和便捷性最好,中俄天然氣管道一旦滿負荷運行,380億立方米將超過目前天然氣年消費量的1/10。
  • 重磅!管銷分離,分立重組!國家管網第三家省網即將入局,是誰?
    遵照「改革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提升集約輸送和公平服務能力;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幹線管道獨立,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開;完善油氣管網公平接入機制,油氣幹線管道、省內和省際管網均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開放」的改革任務。為響應國家政策,實現公司天然氣輸送、銷售業務分離,推動省天然氣公司所投資建設的省級天然氣管網融入國家管網,保障後期天然氣業務穩定發展。
  • 美國頁巖油「黑天鵝」猶存國內產業砥礪前行 洲際油氣債務危情加劇
    我國油氣開採業迎復甦「兩桶油」引領砥礪前行 全球原油產業重壓之下,我國油氣開採及服務行業第三季度掀起一輪復甦,業內18家A股上市公司當季歸母淨利合計877.02億元,同比大增273%;三季報歸母淨利合計370.11億元,同比降幅較中報大幅收窄至
  • ...9月底是三大石油公司向國家管網公司進行資產移交的最後時限...
    【國家管網資產移交加速:分子公司密集註冊,省級管網去向明朗】工商信息顯示,9月9日以來,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華東分公司、華北分公司、華南分公司及深圳液化天然氣項目經理部相繼註冊成立。
  • ...HK):支持油氣管網經營機制改革 四川榮縣地震與開採頁巖氣無關
    集團全年營業額約2.35萬億元,按年升16.8%,由於大部分油氣產品價格上升及銷量增加。期內,中石油原油產量890.3百萬桶,按年增長0.4%。可銷售天然氣產量3607.6十億立方英尺,按年增長5.4%。油氣當量產量1491.7百萬桶,按年增長2.3%。
  • 多維度透視新時期我國石油公司國內外油氣資源戰略
    以油氣田為統計單元,「十二五」期間,我國已探明油氣儲量中,低滲超低滲儲量分別佔油、氣儲量75%和92%,低豐度儲量分別佔油、氣儲量90%和50%以上,規模有效動用難度日益加大,說明我國油氣勘探整體進入低品位資源勘探階段。  從勘探開發成本角度看,2017年,國內油氣資產規模是上市之初的4.5倍。
  • 油氣勘探開發的未來在深海——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形勢分析與展望
    道達爾石油公司(Total)將深水油氣資源視為公司資產組合的核心,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則將蓋亞那海域確定為其未來上遊「五大重大開發項目」之一。4. 多因素不斷降低深水油氣成本,深水油氣競爭力明顯增強自2013年以來,全球深水油氣項目單位成本降幅已經超過了50%。目前,蓋亞那、巴西鹽下等部分深水項目開發成本可控制在40美元/桶以下。
  • 美國首家頁巖油巨頭倒下,是什麼趨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文/黃宇,中國石化報4月1日,美國惠廷石油公司(Whiting Petroleum)面對逾22億美元的到期債務,正式向德克薩斯州南區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今年石油價格戰中油氣行業的第一個犧牲品
  • 中國油企82億「入侵」美國頁巖油田,原來我們也能去美國採石油
    225萬桶/日是什麼概念?225萬桶是中國國內石油日產量的56%,225萬桶/日出口量意味著美國將躋身世界10大石油出口國,和阿聯、科威特這些OPEC石油出口大國匹敵。美國頁巖油開採成本下降速度超乎預期,讓全世界的石油生產商都感到了壓力。面對來自頁巖油的競爭,中國石油生產商該如何應對,引人思考。
  • 衝出寒冬的油氣開採業:這是一份石化產業鏈的完整大梳理(推薦收藏)
    油氣儲量分布。截至2015年末,世界原油已探明儲量為16976億桶,按照2015年的產量速度可滿足全球約52年的石油需求。世界範圍的油氣儲量處於「三七分布」,OPEC成員國原油儲量佔全球總儲量的71.4%。全球的已探明天然氣總儲量為6599.4萬億立方英尺,其中已探明天然氣儲量最多的國家是伊朗,俄羅斯和卡達,這三個國家擁有全球近一半的天然氣儲量。
  • 頁巖油氣專題報告:美國頁巖油未來將對全球油價形成持續壓制
    據統計,美國有 7000 多家涉及頁巖油業務的公司,其中 6900 多家是中小型企業,這些 企業或是獨立油氣生產商,或是油田服務公司,或是金融投資公司,彼此相互協作,相 互依賴,支撐著美國頁巖油產業穩步向前。頁巖油屬於非常規油氣資源,頁巖油井的有 效生命周期為 2-3 年,投產一年後其產量降幅會高達 40%-50%。因此,頁巖油生產過程 中不得不持續性地鑽探新井,這是典型的資本驅動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