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伏大雨之後,都會從土裡鑽出一種叫「水牛」的昆蟲。這種昆蟲在赤峰地區被當做一種美食。
每到夏天入伏之後,人們都盼望下大雨,這樣就可以去山上撿「水牛」了。每到此時人們都會拿著瓶子、桶或大塑膠袋子奔向山坡、樹林或田間路邊,眼睛盯著草從仔細尋找著或臥或跑的「水牛」。臥著的「水牛」大多為雌性,肚子裡全是卵,它們臥著向土裡產卵,跑著或飛著的多為雄性。
雖然撿「水牛」的人很多,但是大多都能滿載而歸,因為「水牛」的數量更多。撿回家中,剪去頭、翅膀和腿,放在鹽水中浸泡兩個小時或用油煎或者燒烤,的確美味。雖然美味,但是這種野生昆蟲的翅膀下面有一層寄生蟲,不知道人吃了會如何?
「水牛」成蟲鑽出地面只為繁殖後代,一兩天後就會死去。它們的幼蟲成長階段較長,從春季到入伏之後大約4個多月,在這4個多月裡它們主要吃植物的根和嫩莖。如果種植農作物的土地裡「水牛」幼蟲較多那麼這些農作物就有被吃光的危險,可見這些幼蟲也會泛濫成災。
下雨後人們就急著撿水牛的習慣也許是一種有效除災的行為?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嗎?請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