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科幻,石黑一雄諾獎之後首部新作完成,閱讀他需要掌握這些知識點

2020-12-06 騰訊網

嗶哩嗶哩網站上架四大名著電視連續劇 |《比利時的哀愁》推出簡體中文版 | 受疫情影響的簡·奧斯汀博物館 | ......

6月16日,英國《衛報》與出版社Faber&Faber同時宣布了一個重要的出版預告,諾獎作家石黑一雄在獲獎後的第一部長篇新作Klara and the Sun已完成,因考慮到疫情下圖書出版受影響,將推遲於2021年3月正式出版。

這部新作講述了一位具有出色觀察能力的人工智慧Klara,她在商店櫥窗中時刻觀察著人類行為,並期待尋找到適合自己的人類朋友,當那一天終於到來時,她卻被告知不要完全相信人類的承諾。出版編輯表示,「這是一部與石黑一雄過去作品保持一致的新作,它發生在另一個世界,卻與此時此刻的現實緊密相關。」出版社同時也透露,從1998年以來,石黑一雄在英國市場售出的圖書已超過190萬冊。

熟悉石黑一雄作品的讀者會記得他對科幻題材的興趣,出版於2004年的《莫失莫忘》便是一部科幻題材的小說。時間倒退至1997年,「克隆羊」多利誕生的消息問世,轟動一時。大眾感興趣的不是「克隆羊」,而是以同一技術製造「複製人」的可能。這是石黑一雄寫作《莫失莫忘》的靈感之源,也是小說中以此為背景探討現代科學與人文精神互相糾纏的議題。

(上海譯文社的中文版、外文封面)

「他的小說富有激情的力量,在我們與世界連為一體的幻覺下,他展現了一道深淵。」諾獎頒獎詞裡的描述,將再次呈現在他的新作中。

下面這篇文章梳理了石黑一雄創作生涯中關鍵的十件事,看完這些,會更了解他的獨創性與文學性。

(以下內容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整理)

01

15歲開始寫歌

青年時期的夢想是成 Leonard Cohen

年輕時的石黑一雄是個嬉皮士,留長髮、背吉他在美國到處旅行。他從15歲開始寫歌,夢想成為萊納德·科恩那樣的歌手。但他寄給唱片公司的作品全都石沉大海。

不過,音樂仍然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如今他依然彈得一手好吉他,喜歡爵士樂。他把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看做是一首「長版本的歌曲」,希望能夠塑造一種氛圍和情緒,吸引讀者沉浸其中。

2009 年,石黑一雄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小夜曲》,其中的五個故事都以音樂勾連。

02

小說《別讓我走》

源自與村上春樹的一次喝酒

村上春樹在一次訪談中回憶起跟石黑一雄的第一次見面,當時石黑一雄告訴村上,他正在寫一部長篇,將要完成(即《別讓我走》)。小說還沒出版,村上基於禮貌也沒問石黑一雄小說內容和書名,兩人只乾杯祝福小說成功大賣。接著話題聊到了日本爵士音樂家,村上向石黑推薦大西順子,石黑一雄很有興趣,於是隔天村上就送了大西順子的CD給石黑一雄。

幾個月後《別讓我走》出版,村上看見書名《Never Let Me Go》大吃一驚,《Never Let Me Go》正是村上送給石黑一雄的大西順子專輯裡有收的曲目。《Never Let Me Go》收在大西順子1995年發行的專輯《ビレッジ?バンガードII」》(Junko Onishi Live At The Village Vanguard 2)裡,這首歌是一首50年代的爵士老歌,原作者為Jay Livingston&Ray Evans。

改編自石黑一雄小說《別讓我走》的同名日劇於2016年1月在日本TBS播出,由綾瀨遙、三浦春馬主演。

03

寫作最必要條件之一

便是儘可能不做家務

美國財經網曾刊登題為《石黑一雄成功的秘訣?多虧妻子,他不用做家務》的文章稱,即便在最好的條件下,寫作仍然是一份艱難的差事。不僅需要充裕的時間來空想、體驗、進行可能無謂的探索,還需要高度的專注。因此,獲得諾獎之後,當石黑一雄發現自己寫書寫不下去的時候,他和妻子制定了一項方案。他拿出4周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寫作。至於妻子洛娜則會包攬其餘一切事務。

04

石黑一雄念過兩所大學

肯特大學、東安格利亞大學

石黑一雄大學期間在英國肯特大學就讀英語和哲學,後來到東安格利亞大學文學創作。

肯特大學在2016年Guardian英國大學排名上位列第16位 ,其精算專業非常著名,是英國少數幾個具有英國精算師豁免資格的大學,音樂、藝術、法律、計算機等學科也享有很高的聲譽。

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簡稱UEA,又譯東英吉利大學),位於英格蘭諾裡(Norwich)。世界一流大學,著名1994大學集團成員之一 ,全球1%的精英大學,世界150強名校。該校自從1963年創校至今,特別在傳媒、文學、藝術人才的培養方面獲得了傑出成就,培養出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記者、評論家、電影家等。

05

石黑一雄的日語很差

幼年只在長崎生活過五年

石黑一雄1954年出生於日本長崎,五歲多的時候,因父親工作調動,一家人遷居英國。據石黑一雄說,一開始家人並沒有移民的打算,但機緣巧合,這一住就住下了,之後整整29年,他沒有回過日本。

作為一個日本移民二代,石黑一雄完全是在英語教育下長大的,英語就是幾乎他的母語。正如他自己所說,他的日語「很差勁」,幾乎從未用日語寫作。在1990年的一次採訪中,他說:「如果我寫了一個假名……我相信沒有人會說『這傢伙讓我想起日本作家』。」

06

石黑一雄的父親

石黑靜男是英國著名的海洋科技學家

在日裔英國籍作家石黑一雄獲得諾獎的消息席捲網絡之際,英國媒體再次開啟了「自嘲」模式,英國《衛報》直接翻出了最近一次對石黑一雄的採訪自黑,稱採訪了一大頓,沒有問關於文學的內容,而是關於科技!

「我們最近一次採訪石黑一雄,並不是關於書籍,而是關於科技展示——談論一臺由他父親海洋學家石黑靜男所作的預測海岸風暴的機器。」

07

石黑一雄

真的寫過劇本

石黑一雄不僅熱愛音樂,也熱愛電影。他曾在採訪中表示,縱使自己是小說家,但許多敘事的觀念卻是來源於電影。

他的小說也被多次改編為電影,他也親自編劇了不少作品,早在1982年,他就擔任英國電視臺第四頻道的編劇,寫了《亞瑟·梅森的略傳》和《美食家》兩部電視劇本。1987年,他又寫了原創電影劇本《世界上最悲傷的音樂》。

1993年, 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長日留痕》大獲好評,石黑一雄也參與了劇本創作。

《別讓我走》日劇,石黑一雄擔任顧問

2016年,石黑一雄又擔任了日本同名電視改編《別讓我走》的編劇顧問。除此之外,石黑一雄還擔任過1994年坎城電影節的評審委員,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起把當屆的金棕櫚獎頒發給昆丁·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

08

石黑一雄

也真的寫過歌

石黑一雄曾為史黛西·肯特於2007年發布的專輯《早安幸福Breakfast On The Morning Tram》寫下4首歌詞,作為一名小說家,其歌詞作品顯得有些冗長。對此,史黛西表示:這正是我欣賞他的地方,他跳脫了爵士樂歌詞的創作框架,以長篇幅的文字歌詞、完整敘述了一個人生情節或故事,這反而讓我更能理解歌詞的思想意境。

石黑一雄參與製作的專輯

兩人的相識也充滿了戲劇性。2002年,石黑一雄曾參與BBC一檔廣播節目,作為嘉賓,他列出了自己最喜歡的8首歌,其中一首就是史黛西肯特的歌曲《They can't take that away from me》。之後,兩人因此相識,並達成了一部爵士專輯的合作。

此張專輯順利提名第51屆格萊美最佳爵士演唱專輯。對於二人在專輯中的合作,史黛西談到:我就像是他小說創作裡筆下的人物,他寫下我的過去和未來。對此,石黑一雄則開玩笑說:史黛西讓我知道,原來除了小說創作外,我也可以涉足音樂界作為副業經營呢。

分享一首石黑一雄寫的歌詞

The Changing Lights(一縷晨光)

此刻,你身處這座城市,

似乎懷著一顆破碎的心,

不過當你到達的一瞬間,

依舊期待夢想中的假日。

你曾在深夜哭泣到睡著,

但現在整夜無眠,

因為你需要醒著,

迎接第一縷晨光……

(但不得不說,看完這首石黑一雄寫的歌,覺得他當初去做小說家是正確的選擇)

09

石黑一雄

曾是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學生

作家安吉拉·卡特

1974年,石黑一雄進入英國肯特大學學習英語和哲學,期間,他閱讀了《簡·愛》《戰爭與和平》《荒涼山莊》《傲慢與偏見》等大量經典文學作品,並成為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狄更斯、奧斯汀、夏洛特·勃朗特等文學大師忠實的粉絲,為以後的寫作之路打下了紮實基礎。大學畢業後,石黑一雄進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讀研究生,學習創意寫作課程。這個課程的創建者是英國著名小說家、批評家和學者馬爾科姆·布雷德伯裡,學習期間,石黑一雄結識了英國最具獨創性的女性主義作家安吉拉·卡特,她給了石黑許多有益的啟發,是他文學旅途上的良師和益友。

10

寫作三十餘年

石黑一雄只寫過九本書

石黑一雄不算高產的作家。

從29歲開始寫作至今,他一共只出版了《遠山淡影》《浮世畫家》《長日留痕》《莫失莫忘》《無法安慰》《我輩孤雛》《別讓我走》《被掩埋的巨人》七部長篇小說,以及一部短篇小說集《小夜曲》。

(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中文版合輯)

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配圖:Faber&Faber、上海譯文社圖

2019合訂本·微店

現在公號新的推送機制不再以時間排序,而是以用戶的閱讀習慣來系統安排。這讓我們的讀者發現「文學報」公號提醒推送內容的時間變得飄忽不定。

讀者的閱讀視野正在被改變。真正值得被看到的文章、多元的內容或許將淹沒在同質化的大數據篩選機制裡。

在目前沒有確定的應對方案裡,只能希望大家多標註我們公號為「星標」,多點擊一下文末的「在看」,以及轉發或留言。

讓我們再次重逢,無限相遇。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幻不止《流浪地球》打破次元壁這些科幻大牛你應該知道
    「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 《三體》之後,沉寂多年的劉慈欣終於再度啟程,去年創作了全新短篇《黃金原野》,首發於科幻小說集《十二個明天》。小說在簡單的技術設定下,探討了蒼茫宇宙中人類整體命運的宏大話題:當有一天,人類對宇宙失去了探索欲,如何喚醒沉浸於虛擬世界裡的人性?這篇作品文字細膩,節奏明快,結局出人意料,是他寫作風格上的一次突破。
  • 高三專業生,學數學的時候,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專業生,本想回歸學校學文化,哪知道現在碰到了疫情,特殊時期,就要同學們認真,獨立地學習,其實也不怕,恢復記憶,掌握知識點,用不了多長時間。高考數學,萬變不離其宗,先從基礎抓起,不怕應對不了高考。這個知識點是在選填中出現,把概念搞清楚即可。二,函數和基本初等函數。這個知識點也是在選填中考得比較多,要把各種函數的一般式,定義域,值域,增減性掌握,一定要會畫圖像,結合圖像解題,在做函數題目的時候,數形結合法是常用的方法。三,導數。
  • 熊亮新作《遊俠小木客》來了 首提「文學繪本」概念
    8月29日,繪本作家熊亮在其新作首發式上說。現場,他還和讀者一起吹響了小木鳥,歡笑聲、鳥鳴聲頓時響遍全場。  熊亮是中國首位國際安徒生插畫獎最終短名單入圍者,曾受邀至法國舉辦個展,作品版權售至英、美、法、西、日、韓等多個國家。此次發布的《遊俠小木客》,是熊亮在2018年被提名安徒生插畫獎之後推出的首部系列作品。  《遊俠小木客》系列是中國首部大型奇幻繪本文學。
  • 《隱形人》之後「溫子仁背後的男人」又出新作
    《隱形人》之後「溫子仁背後的男人」又出新作 時間:2020.05.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Tiffany
  • 玄機首部科幻巨作《吞噬星空》上線,定檔11月29日 網友:搞偷襲
    這幾天《秦時明月之滄海橫流》讓大家操碎了心,但是玄機的新作《吞噬星空》上線,讓大家猝不及防有木有?,圖片來源於網絡這也是玄機的首部科幻巨作,以往的風格大多以古風為主,這次的科幻作品是不是也能各位小夥伴喜歡呢?
  • 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作品被譽為科幻聖經,他這十句格言引人深思
    其中,海因萊因的代表作是著名的《星船傘兵》和《星際迷航》,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代表作是《童年的終結》、《月塵飄落》和《2001太空漫遊》,這三位都是科幻小說領域鼎鼎有名的人物。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廣為人所知。這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
  • 繼《三體》後時隔八年,劉慈欣新作重磅首發!
    雷軍:「劉慈欣寫出了最好看的科幻小說,其中的哲學道理對制定公司三到五年戰略非常有幫助。」  但自從《三體》取得巨大成功,從劉慈欣就鮮有新作問世了。  這是一本由12篇精彩絕倫的故事構成的硬核科幻小說集,其中獨家收錄了劉慈欣暌違8年之後的最新短篇小說《黃金原野》。  如果你是十足的科幻迷,這本書一定能滿足你所有的幻想;如果《十二個明天》是你讀到的第一本科幻小說,你就賺到了。就像你第一次去飯店,就碰巧吃了一頓三星米其林大餐。
  • 攜程老闆直播間賣書:梁式科幻小說《永生之後》發售
    三湘都市報7月30日訊(記者 丁鵬志 通訊員 滕林林)「這是一部理工男腦洞大開寫出的科幻小說。」2020年7月29日,在「多彩的梁建章·多彩的攜程」線上發布會中,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首部科幻小說《永生之後》正式發售。直播間內,近百萬觀眾留言「求梁博士籤名售書」。
  • 這些名著,竟然都是科幻小說
    兩天前(北京時間8月12日),第75屆雨果獎在世界科幻大會上揭曉結果,美國黑人女作家N.K.傑米辛的《方尖碑之門》》摘得最受關注的長篇小說獎。世界文壇的目光再度轉向科幻文學。2015年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憑藉《三體》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6年中國作家郝景芳以《北京摺疊》獲第74屆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這些殊榮讓中國科幻迷頗為興奮。
  • 王晉康發布科幻封筆作《宇宙晶卵》,獲銀河獎終身成就獎
    撰文丨董牧孜11月22日晚,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頒出了本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的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成為繼鄭文光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作家。也是二十年來,唯一獲得此榮譽的作家。提到老一輩科幻人,王晉康的名字是繞不過的,他被譽為「科幻的大地」,劉慈欣評價王晉康是「中國科幻的開拓者」。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1993年,王晉康以作品《亞當回歸》出道,並憑此作拿到自己的第一座銀河獎,開啟了自己的科幻時代。近年來,劉慈欣的小說《三體》暢銷、改編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曾讓中國科幻小說成為現象級話題,造就了中國科幻蓬勃發展的印象。
  • 閱讀科幻作品,經典和流行孰輕孰重?
    今年《流浪地球》熱映後,有一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現就職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學霸」爸爸刷屏了,他用六張手繪圖向女兒解釋了影片涉及的多個知識點,如太陽核聚變反應、行星加速等。這位學者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反倒是《海底兩萬裡》這類經典科幻作品需要我們帶領著孩子閱讀,給他們更多的背景知識,才能意識到這類作品的精彩之處,而那些現當代科幻作品才更適合稱為科幻,更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共鳴。」
  • 你的孩子要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需要這兩步
    哪知23年之後,一句妄語竟成了事實!每思及此,楊武之不免感到浩渺宇宙中世事之微妙。關於此事,楊振寧教授在多次演講中都反覆提到。並推薦大家去看《神秘的宇宙》——這本對他一生產生巨大影響的書。如何讓你的孩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你需要這兩步——啟蒙+引導。
  • 「書展2019」杜漸李偉才陳浩基譚劍出新作 科幻推理文學大放異彩
    【書展2019】杜漸李偉才陳浩基譚劍出新作 科幻推理文學大放異彩今年書展的主題是科幻及推理文學。倪匡這個韋斯利自不用說,但當今寫科幻及推理的香港作家,大家認識幾多個呢?趁著年度主題,我們看一看一些相關的書籍吧!
  • 首部太空科幻網絡電影《群落》曝科幻製作特輯,視覺特效獲贊!
    首部太空科幻網絡電影《群落》曝科幻製作特輯,視覺特效獲贊! 由果派影視出品製作,導演張大尉執導的中國首部硬核科幻網絡電影《群落》發布科幻製作特輯,首次向觀眾展現了影片在美術置景、概念設計及特效製作的過程。
  • 專訪科幻作者慕明:《三體》之後,我如何寫科幻?
    科幻文學是什麼?和奇幻,玄幻有什麼差別?或許每個作者、讀者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答案也會帶來不同的閱讀期待。去年,科幻作者慕明憑藉作品《宛轉環》摘得豆瓣閱讀徵文大賽科幻故事組特別獎,小說講述晚明官員祁彪佳及其女偶得寶物宛轉環後的思考與經歷,故事中一端是晚明官員的家國情懷,另一端是莫比烏斯環、克萊因瓶、時空理論等科學內容,兩相糅合,寫作手法獨特。但也有網友質疑,這到底是不是科幻。發表於豆瓣閱讀的《宛轉環》作者本人如何回應這種質疑?
  • 中國首部硬核科幻網絡電影《群落》曝科幻製作特輯
    由果派影視出品製作,導演張大尉執導的中國首部硬核科幻網絡電影《群落》發布科幻製作特輯,首次向觀眾展現了影片在美術置景、概念設計及特效製作的過程。《群落》的故事內容是圍繞著人類對未知宇宙的探索和恐懼來展開,是一部風格迥異、形式鮮明的科幻作品。
  • 閱讀空間|不是科幻
    原標題:閱讀空間|不是科幻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美國《紐約書評》雙周刊網站2020年12月17日發表文章《不是科幻》,作者是比爾·麥吉本。文章介紹了科幻大師魯濱遜的最新小說《未來部》,該作品虛構了一個2025年出現的聯合國機構,它是為應對氣候災難而成立的,名稱就叫做「未來部」。
  • 與機器人同行,華為閱讀科幻文學沙龍落地武大
    選擇機器人這個題材,並且快速完成三部曲的阿缺表示,感覺從目前的弱人工智慧到強人工智慧(有自我意識)的跨越只有一步之遙,說不定其實已經實現了,只是被某個公司禁錮著。AI時代的風暴已露出端倪,很快會全民普及,自己也算是為智慧時代的到來拉開序幕,怕再不寫,這個科幻概念就已成現實不再是科幻小說了。
  • 復聯之後看什麼?「雷神」新片《黑衣人》更炸裂!
    《黑衣人》曾是全球最知名的科幻IP之一首部電影作品在1997年上映由巴裡·索南菲爾德執導,威爾·史密斯、湯姆·李·而秘密組織「星際移民局」則負責管理外星生物在地球的活動,維持宇宙安穩該系列電影集黑色喜劇、科幻、懸疑於一體一經推出便成為當年美國最賣座電影之一之後又在2002年和2012
  • 正牌異形「宿主」回歸《普羅米修斯》探索人類起源
    所有人看完後都是讚不絕口,認為《普羅米修斯》不只是《異形》系列電影的續集,雷德利·斯科特將科幻恐怖片帶入了新境界,足以被載入影史。  雷德利·斯科特於1979年執導的首部《異形》,至今仍是影迷心目中的經典作品。在這之後,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讓-皮埃爾·熱內分別執導過三部《異形》續集,但都沒有超越雷德利·斯科特。因此,《普羅米修斯》被視為正牌異形「宿主」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