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失去膚色,人類滅絕

2020-08-27 騰飛說史

人類在生物界的位置是哺乳動物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地球上總共有70多億人口,這70多億人,都屬於現代智人,因此,人類沒有亞種,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理解「人科」和「人屬」的概念。

第一:人類在生物界的位置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無論是人類、黑猩猩、大象,還是香蕉、蘋果,其實,都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但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不同物種之間形成了生殖隔離。生物劃分最小的單位是物種,如何定義物種呢?彼此之間可以交配,並且能夠生下具有生育能力的後代的生物,就是同一物種。

黑猩猩

人類、黑猩猩和大猩猩都屬於人科動物,馬、驢和斑馬則屬於馬科動物,同一科的動物彼此之間無法交配,即使能夠交配,也無法產生具有生育能力的後代。比如,人類和黑猩猩同屬於人科動物,但是人類的染色體是23對,黑猩猩的染色體是24對,人類與黑猩猩根本無法交配;馬和驢同屬於馬科動物,彼此之間可以交配,但是,馬和驢生育出來的騾子,無法再生育後代。

人類與黑猩猩的染色體對比圖

什麼是人屬動物呢?歷史上已經滅絕的能人、匠人、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皆屬於人屬動物。地球上同一屬的動物,彼此之間也是有差別的,比如:老虎、獅子和豹皆屬於豹屬動物,但是,老虎與獅子交配以後產生的獅虎獸,往往是不具備生育能力的,在自然界,老虎和獅子根本也不可能交配。

老虎與獅子都是豹屬動物

什麼是亞種?同一物種內部,確實存在不同的亞種,比如:地球上的狼,在生物界的位置是犬科、犬屬、狼,但是,在狼這個物種的內部,存在不同的亞種,地球上有十幾種不同種類的狼。

尼安德特人屬於早期智人,但並不是現代智人。現代智人身上有1%至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說明現代智人與尼安德特人曾經通婚過,發生了基因交流,也說明了尼安德特人可能是智人的亞種。地球上的人類曾經存在不同的屬,智人也存在不同的亞種,但是,人類的這些兄弟姐妹都滅絕了,現在的地球上,人屬動物只有一個種,那就是現代智人,並且現代智人內部也沒有亞種,我們是地球上唯一的人類。

尼安德特人復原圖

第二:人類的膚色

在近現代社會,人類學家將地球上的人類劃分為三大人種,即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但是,三大人種只是文化學意義上的劃分,並非生物學意義上的劃分,也就是說,三大人種是一個文化概念,並不是一個生物概念。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的差異,只表現在身體的外部特徵上,即髮型、鼻型、膚色的區別。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現存的人類的最近的母系共同祖先線粒體夏娃出現在14萬年前,人類最近的母系共同祖先,為什麼稱之為「線粒體夏娃」呢?因為線粒體DNA只在母系親屬中遺傳。現存的人類的最近的父系共同祖先Y染色體亞出現在6萬年前至9萬年前,人類最近的父系共同祖先,為什麼稱之為「Y染色體亞當」呢?因為人類的Y染色體只在父系親屬中遺傳。

關於線粒體夏娃與Y染色體亞當的研究,充分說明了現代智人起源的時間非常晚,人類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三四百萬年前,即南方古猿出現的時間,但是,現代智人起源的時間卻是非常晚的,現代智出現於20萬年前至10萬年前,20萬年至10萬年的進化史,不足以造成現代智人的生殖隔離,只能使得人類的身體外部特徵產生一些差異。

第三:不同膚色究竟有什麼作用?

不同的膚色究竟有什麼作用呢?其實,在遠古時代,如果我們在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失去了自己的膚色,將無法生存。人類不同膚色的形成,完全是地理環境的差異所造成的,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膚色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

人類膚色的差異,主要是為了適應太陽紫外線而形成的,地球上不同地區,太陽光的強烈程度是不同的,大致來說,緯度位置越低,陽光越多,緯度位置越高,陽光越少。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生物離不開太陽,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獲取自身所需要的能量,其實,我們人類也需要陽光,在人類所需要的各種營養中,維生素D是非常特殊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人類居然可以通過陽光合成維生素D,我們在太陽底下曬10分鐘至30分鐘,體內就能夠合成所需要的維生素D。維生素D能夠促進骨骼的生長,人體如果嚴重缺乏維生素D,骨頭會軟化,兒童會罹患小兒佝僂病。當然,陽光並不是人類獲得維生素D的唯一途徑,人類還可以通過食物獲得維生素D,比如,牛奶當中就有維生素D。

人類皮膚的結構

人類進化出黑色的皮膚,並不是為了防曬的,進化出白色的皮膚,也不是為了吸收更多的太陽光從而讓身體變暖的,因為黑色的物體吸收的陽光最多,而白色的物體,反射的太陽光最多,但是,維生素D是在皮膚的底層合成的,需要紫外線的參與,皮膚越黑,越有利於阻擋紫外線,皮膚越白,越有利於紫外線穿透皮膚。歐洲的陽光比較少,在遠古時期,棕色皮膚的人類遷徙到歐洲,由於皮膚的顏色較深,不利於紫外線的吸收,少得可憐的紫外線無法幫助人體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於是,皮膚較深的人類,就容易罹患佝僂病,骨頭非常軟,不容易產生更多的後代,而淺色皮膚有利於吸收紫外線,體內不會因缺乏維生素D而死亡,容易產生更多的後代,久而久之,生活在歐洲的人類,就進化出了白皮膚。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類,因為常年遭受太陽光的照射,紫外線非常的豐富,體內能夠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所以,不會因皮膚顏色較深,而缺乏維生素D。人體內的黑色素的多少,決定了皮膚和頭髮的顏色,黑色素越多,皮膚和頭髮的顏色越深,黑色素越少,皮膚和頭髮的顏色越淺。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類的膚色與緯度位置密切相關,非洲的緯度位置低,生活在這裡的人類,皮膚顏色較深,歐洲的緯度位置高,生活這裡的人類,皮膚顏色較淺,亞洲的緯度位置介於非洲與歐洲之間,生活這裡的人類,皮膚的顏色就介於黑種人與白種人之間。

白種人

維生素D的合成需要紫外線的參與,但是呢,紫外線又會阻礙體內葉酸的儲存,在赤道附近,太陽光非常的強烈,人類的皮膚暴露於陽光之下,不利於葉酸的儲存,因此,為了防止體內葉酸的缺乏,生活在這裡的人類,必須進化出更深顏色的皮膚,以阻擋紫外線。那麼問題來了,當黑色的皮膚把大量的紫外線阻擋以後,不是會影響維生素D的合成嗎?我們不要忘了,由於赤道附近的紫外線本身就很豐富,人們有足夠的機會暴露於陽光之下。

膚色較深的人類

因紐特人生活在北極圈附近,這裡的太陽光比西歐和北歐還稀少,可是,為什麼因紐特人並沒有進化出淺色皮膚呢?因為北極圈附近沒有多少綠色植物,這裡的人類主要是以海洋動物為主食的,魚類產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因紐特人通過魚類補充了大量的維生素D,不需要進化出淺色皮膚,以吸收更多的紫外線。因紐特人屬於美洲原住民的一部分,人類遷徙到美洲和北極圈附近的時間要遠遠晚於三大人種形成的時間,當時的人類狩獵技術已經非常先進了,食物來源也比較廣泛,因此,在維生素D的合成上,是沒有多少自然選擇的壓力的。

人類用紫外線觀察到的木星極光

新航路開闢之後,生活在歐洲的白種人大量遷徙到非洲,而生活在非洲的黑種人則大量遷徙到歐洲,為什麼遷徙到非洲的歐洲人,皮膚的顏色不再進化為深色了呢?因為此時的人類,有非常豐富的食物來源了,人類可以通過食物補充維生素D,而且歐洲人還喜歡曬太陽,缺乏維生素D並不是一個普遍現象。另外,新航路開闢的時間,距離現在不過才有500多年的時間,500年的時間在生物進化史上是非常短暫的,人體外部特徵的一些差異不會在這500年的時間裡形成。

因此,在遠古時代,不同的膚色對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而在近現代社會,不同膚色的人類,則可以遷徙到世界各地居住。

相關焦點

  • 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失去膚色,人類滅絕
    >第二:人類的膚色在近現代社會,人類學家將地球上的人類劃分為三大人種,即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但是,三大人種只是文化學意義上的劃分,並非生物學意義上的劃分,也就是說,三大人種是一個文化概念,並不是一個生物概念。
  • 黃種人、白種人與黑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全球化拉近了原來相隔遙遠的大陸,「地球村」中不同膚色的人類交流越來越多。隨之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混血兒,他們身上流淌著不同膚色人種的血液,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可以進行基因交流。那麼,為什麼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呢?
  • 黃種人、白種人與黑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隨之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混血兒,他們身上流淌著不同膚色人種的血液,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可以進行基因交流。那麼,為什麼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呢?在一些傳統觀念中,世界人種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蒙古人種,也就是黃種人;第二類是高加索人,也就是白種人;第三類是尼格羅人種,也就是黑種人。另外,有時還會細分出棕色人種。
  • 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呢?
    目前在世界上主要存在三大人種,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但是無論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又或者是黑種人,他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人種--智人,智人是人類在500萬年長時間進化過程中唯一倖存下來的人種,其實在人類進化史上至少產生過六個人種,分別是智人、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60~10萬年前
  • 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在古時候,由於地域的隔離,尤其是被海洋分開的各個大陸之間,各個大陸的人們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交往。因此經過漫長的歲月出現了今天我們普遍認為的蒙古人種,也就是黃種人;高加索人種,也就是白種人;尼格羅人種,也就是黑種人。
  • 什麼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的人種不同,卻沒有生殖隔離?
    導語: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明明人種不同,但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普通人對人種的區分普遍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通過皮膚的區別劃分為歐美地區,亞洲地區以及非洲地區。許多人都說黑種人其實是最貼近進化之前人類祖先,但其實並不然,只不過是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黑種人的基因是最初未走出非洲的智人所留存下來的罷了。
  • 黃種、白種與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
    黃種、白種與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在赤道附近,炎熱的天氣和太陽的直射,出現了黑種人,在我們亞洲則是黃種人居多,在歐洲和美洲則是白種人居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白種人被叫做高加索人,而黑種人被叫做尼格羅人種,另外還有一種棕色人種。
  • 什麼是生殖隔離?為何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棕種人,白種人,黃種人,膚色是人種之間的最明顯區別。雖然膚色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但是不同的人種之間還是存在著非常大的區別的。我們能夠看到,如今的不同人種之間,除了相貌上的某些特徵和膚色不同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區別了。不同的人種之間也能夠結婚,生下來的孩子也都很健康。這是為什麼呢?不同人種間為何產生生殖隔離?
  • 為什麼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沒有生殖隔離?
    所以說當時人們的世界觀非常小,一望無際的海洋認為就是天涯海角,遠處朦朧的山脈認為就是天的盡頭;我們也根本不可能知道,在遙遠的地方還生活著跟我們外表相差非常大的人類,它們就是我們今天常見的白種人、黑種人。
  • 白種人和黑種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黃種人嫁白種人,嫁黑種人,黑種人嫁白種人,白種人嫁黃種人,這樣不分種族的涉外婚姻,為何不存在生理隔離?所謂生理隔離,就是不同物種之間,在自然條件下是不可能交配的。而且即使交配了,不會生下後代。或者說,生下的後代也無法進行繁育。比如牛與狗、大象與螞蟻,鳥類與蛇,它們是有生理隔離的。
  • 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差別有多大?
    上周的某天晚上,九叔收到了一個有趣中帶著怪異、讓人好奇卻又感覺不舒服的私信問題:為什麼不同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問題的起因是,這位讀者不同意他的女兒嫁到外國去。,依舊沒有產生生殖隔離呢?二、為什麼不同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如果一個種群擁有不同的外表,但又沒有發生生殖隔離,這意味著該生物之間分家時間比較近,累積的突變基因還不夠多,因此不存在生殖隔離。或者是生物分家之後,依然保持著基因交流。
  • 為何黃種人和黑種人、白種人之間沒有生殖隔離?難道同一個祖先?
    現在有很多白人和黃種人生的小孩,還有黑人和白人生小孩,知道我們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嗎?其實是因為,黃種人和白種人,還有還有黑種人,我們都是有著同一個祖先的。要想說明整件事,其實還是要從人類的起源說起。那些恐龍,就沒有那麼的好運氣了,由於地震火山爆發海嘯等等,導致恐龍的棲息地被破壞,缺少了食物來源,所以最終才會滅絕。
  • 黃種人和黑種人、白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不僅黃種人和白種人是同一個祖先,黑人也和我們是同一個祖先。具體原因,我們詳細聊一下。人類的起源根據主流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起源於非洲。這件事,還要從1億多年前講起。在大概1億多年前,哺乳動物就已經出現,但當時恐龍還沒有滅絕,站住地球主要生態位的還是恐龍,所以哺乳動物只能挑選恐龍看不上的生態位進行生活,所以一部分哺乳動物挑選地下,而另一部分選擇了樹上,人類就是樹上的這支演化而來的。為了避免與恐龍競爭,當時的哺乳動物選擇了以夜行的方式生存。
  • 黑種人、黃種人和白種人為什麼能自由交配,不存在生殖隔離?
    馬和驢就是典型的生殖隔離,它們的後代-騾子就不可再育。現代人類按照膚色可以大致劃分為三類,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黃種人基本生活在東亞地區,白種人生活在歐洲,美洲,中東和印度地區。黑種人生活在非洲地區。在2010年之前,對於不同膚色人種的起源眾說紛紜,多地起源說就是當時十分主流的學說。
  • 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與棕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100多年前,科學家按照膚色把人類劃分為四個人種,分別是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以及棕種人。那麼,為什麼膚色相差很大的人類之間沒有形成生殖隔離呢?生殖隔離怎樣產生?由此可見,之所以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是因為地球上的人類同屬於一個物種,膚色不同並不代表著是不同的物種。
  • 黃種、白種與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
    白種人居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在古時候,人類已經根據膚色進行了人種劃分,黃種人當時被叫做蒙古人種,白種人被叫做高加索人,而黑種人被叫做尼格羅人種,另外還有一種棕色人種他們基因的變化是不是後來人類膚色的奠定,為何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生殖隔離呢?
  • 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不同人種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但是無論是黑種人、白種人還是黃種人,不同的人種之間似乎可以相互通婚,沒有生殖隔離,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智人之間之所以沒有形成生殖隔離,其實和人類分開的時間不夠久有關。我們知道,人類的遺傳物質DNA,DNA有兩條鏈條,在進行自我複製時可以相互檢查、修整,以至於人類基因發生突變的概率較低,每一次自我複製時,只有極其個別的基因會發生變異,而且變異的位置是隨機的,而且人體中有大量的無用基因,或者是不表達性狀的基因,所以即使人體會發生基因變異,但發生重大改變的概率非常低。
  • 為何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不存在生殖隔離?難道擁有同一祖先
    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地球上,不同種族的人結合後,並不存在生殖隔離。難道,不同種族之間,擁有同一祖先嗎?恐龍滅絕,人類開啟進化模式:恐龍遭受滅絕後,哺乳動物逐漸佔據地球主導地位。大約10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仍然生活於樹木之上。
  • 為什麼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全球化拉近了原來相隔遙遠的大陸,「地球村」中不同膚色的人類交流越來越多。隨之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混血兒,他們身上流淌著不同膚色人種的血液,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可以進行基因交流。那麼,為什麼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呢?
  • 白種人和黑種人大多有體味,為何黃種人基本沒有?
    ,其中黃種人膚色較淺,呈白色或淡黃色,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北亞和美洲部分地區。白色人種膚色淺,主要呈白色,分布在歐美地區,不過也有膚色較深者,主要是南歐,西亞,北非,南亞一帶的白種人。黑種人膚色深,呈黑色或棕色,主要分布在非洲和歐美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