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丨王彥春
大山中尋蟲拍蟲的我,總是為一些可遇而不可求的驚喜感動著、痴迷著,或幸運偶遇那絢麗多姿的蟲,或驚詫那流光溢彩的勝境,讓我神思恍惚驚愕萬分:「彼何蟲斯,如何之豔也」。
那是一個雲蒸霞蔚的晨曦,我放眼觀察草叢中露珠瀲灩的景色,一束束如瑞雪般耀眼的花卉映入我的眼帘,我便收拾設備上前觀察,剛剛走近那束白色的花,誰知那「花」竟跳躍起來。花會跳舞?真的太神奇了。仔細一看,「啊!原來那一束束耀眼的花卉本身不是花,而是一種我從未見過的昆蟲,什麼昆蟲竟如此神奇,那長長的多束白色棉毛狀蠟絲,長達軀體的3倍多,呈現出不同的彎曲狀、分枝狀;細束蠟絲則會隨著陽光折射出耀眼的乳白色金屬光澤。蠟絲如孔雀開屏般覆蓋體背,隨風舞動著,『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我立即用手機拍下來傳給研究昆蟲的朋友,他告訴我說,這種昆蟲是白翅蠟蟬的第一代若蟲,盛發期在4月下旬至5月初,成蟲在5~6月份。第二代若蟲盛發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白翅蠟蟬分布偏南,在廣西、浙江、湖南、湖北等地時有發生。我細細地觀察著,若蟲體長約8毫米,數十隻甚至數百隻集聚在一起,讓你難以看到它們的頭部和身體,看到的只是體背上那成束又粗又長且有分枝的蠟絲,隨風飄舞,給人以輕盈、飄逸、流轉、綽約的動感,明麗、清朗、華豔、妖冶的色感。突然一陣輕風襲來,搖動一根枝條碰到了若蟲,「嘭、嘭、嘭」,它們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蹦出1米多遠,讓我驚嘆這小小的若蟲竟是彈跳高手,再看若蟲聚集的枝條上留下了一層薄薄的蠟粉,繼而它們沿著枝條快速地爬行,開始了新一輪的聚集。讓我有機會觀察到白翅蠟蟬若蟲的體型特徵:頭部粉色革質仿錘狀,2個短短的觸角共3節,頂端節最短。頭部兩側各有1個複眼,呈綠灰色,眼瞳黑色。頸部革質較短,脊部灰色略呈彎曲狀,六足端部黑褐色,整個軀體被蠟粉覆蓋,末端有多束白色棉毛狀蠟絲,呈扇狀伸出。蠟狀絲長短、粗細不一,長可達5毫米左右,絲上還有絨毛,末端有分叉,有的則不分叉,大都呈彎曲狀。
微風習習,白翅蠟蟬若蟲的蠟絲輕輕地隨風舞動著,仿佛宮廷舞女,一襲白衣,裙擺飛揚,是杜牧的「豆蔻梢頭二月初」那美麗動人的「胎花」少女,還是詩經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絕世「女神」,是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奇女子,還是李延年「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美麗佳人。
綽約的蟲影飄忽在我的眼前,與我靈魂共舞。心隨蟲動,我迅速進入拍攝狀態,在白翅蠟蟬若蟲聚集紛繁複雜的亂象中,按照自己的審美情趣,或趴或仰,或攀或斜,尋找最佳的角度、最理想的光線,開始了拍攝情感的大爆發,相機的快門聲仿佛奏出歡快的樂曲,金雞獨立式、對稱均衡式、縱向一列式、多點開花式,我不停地拍攝著。當太陽高高升起,光線越來越強,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
接連一周的時間,我每天都到那片生態勝境去拍白翅蠟蟬的若蟲。日日尋找創作的靈感,觀察角度,處理背景,運用好現場光線,實現紀實再現與藝術再現的有機結合,抒發自己熱愛生命和生靈的深情,把白翅蠟蟬若蟲拍出「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風姿神韻,拍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擬人蟲影!
此文發表於《旅遊縱覽》2019年
《旅遊縱覽》雜誌現面向全國徵集野生動植物科研科普、生態旅遊、生態攝影、文學藝術作品等圖文稿件。
1.如果您的作品符合以上任一欄目的定位,可將文圖直接發到編輯部徵稿郵箱:tougao@lyzl.com.cn或2767129034@qq.com。若投稿成功,將收到一封投稿郵箱回復的E-mail。
2.所有稿件要求圖文並茂,文章字數2000~4000字;圖片15幅左右,不小於3MB。
3.所有稿件請獨家提供,本刊有權對文稿進行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請投稿時註明。
4.如果兩個月內沒有收到稿件採用通知,請自行處理稿件。
5.文章和圖片一經錄用,本刊會按時支付相應稿酬,並贈送樣刊。稿件刊發後,《旅遊縱覽》官網、中國生態攝影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轉載、使用時不再另付稿酬。
6.投稿請留有效聯繫方式(名字/電話/地址/郵箱),文章刊發後,請及時提供相關匯款信息和有效身份證件電子版。
《旅遊縱覽》雜誌社
2019年11月20日
中國生態攝影網
中國生態攝影網以「讓相機成為保護生態環境的利器!」為口號,立志成為中國第一生態門戶網站,是全球生態攝影人展示和分享作品的最權威陣地!歡迎關注並分享傳播!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話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