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雖然很多人認為人類男性和女性的差別不大,但在歷史上,以「美貌」聞名的更多的是女性。但是在自然界中,以「美貌」聞名的更多是雄性。
比如:公孔雀的尾巴更絢麗多彩,公鴛鴦比母鴛鴦看起來更好看。動物之所以表現出這種特徵,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中有描寫,公孔雀之所以更好看,是為了獲得雌性的注意。但是在人類世界中,男性也要活得女性的注意,那為什麼人類女性會比男性更漂亮呢?
動物的性選擇
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交配就是為了繁衍,有些動物為了能夠讓後代出生在食物茂盛的季節,會有明顯的發情期,在發情期時雌性會散發出求偶信息,吸引雄性的到來。
但並不是每一個雄性都可以與它們交配,一般情況下,雄性想要獲得雌性的交配,還需要與其他雄性展開同性競爭。
不同的生物,同性競爭的方式不同,獅子同性競爭就是比拼體型,誰的體型更大,更強壯,誰就有資格做獅王,獲得獅群中全部雌獅的交配權;孔雀的同性競爭就是比拼尾巴,誰的尾巴更大、更華麗,誰就更有可能獲得雌性的注意。
由於雌性的性選擇,不符合雌性要求的雄性都沒有留下後代,所以留下來的雄性保留了雌性比較青睞的特徵。比如:獅子的體型,孔雀的尾巴,鴛鴦的羽毛。
但是在一夫一妻制的生物中,兩性之間的差異非常小,幾乎看不出。比如:大多數企鵝屬於一夫一妻制生活,它們的體型就沒有太大的變化。
人類的體型存在著微弱的區別,但是差異較小,據古人類學家推斷,人類之間存在著少數一夫多妻制生活,超過80%以上屬於一夫一妻制。
人類女性為什麼更漂亮?
據研究發現,人類女性看起來更柔美,更漂亮,很可能和隱性排卵期有關。 在大多數靈長類生活中,雌性在發情期時會有明顯的特徵,比如:雌性黑猩猩在發情期時,屁股會紅腫,此時雄性就會求偶,並與之交配。
但是,雄性黑猩猩並不會撫養後代,只有雌性會撫養。也就是說,雌性在生育過程中,消耗的能量更多。
人類也是從類人猿演化而來的,但是人類和黑猩猩並不相似。人類女性沒有明顯的發情期,也沒有明顯的排卵期,男性想要留下後代,只能長時間和女性相處。
還有,人類需要夫妻共同照顧孩子,才能夠生存下去。雖然現在單親母親也能養育好孩子,但是在遠古時期,女性也需要參與到工作之中,這就使得女性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需要有人來分擔養育後代的任務。
如果女性的發情期較為明顯,那麼很可能導致男性只有在發情期時才會圍著女性,一旦發情期結束,男性就會離開。更有可能的是,首領會在女性發情期時霸佔,讓種群中的女性只留下它的後代,別的男性沒有機會,但是首領不會撫養小孩。對於女性而言,單獨撫養孩子很可能會導致母子雙亡,所以這種基因不會被保存下來。
繁殖成功率是自然選擇起作用的重要因素,如果在一個群體中,個體具有某些特徵能夠顯著提高後代的存活率,那麼這種基因就能夠被保留下來。
在人類種群中,女性的隱性排卵期就是這樣的基因。當男性無法判斷女性的排卵期時,此時首領就沒辦法獨佔每一個女性的排卵期,自然無法誕生更多的後代。而這也導致除首領以外的男性也能夠獲得女性的交配權。
只有交配還不夠,女性還需要讓男性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一起撫養後代,所以女性會表現出動物只有在發情期時才會出現的特徵,比如:膨大的胸部,柔美的線條等,原本這些特徵只會在發情期時才會出現,但現在這些特徵在女性發育成熟後就會出現。
而這些特徵,也是女性看起來更漂亮的原因。
總結
動物之所以雄性更漂亮,是因為大多數動物屬於一夫多妻制,其中雄性在繁殖後代時,投入的資源更少,而雌性相反。為了獲得更優質的後代,雌性一般會對雄性有所選擇,而這些選擇導致了雄性體型越來越壯,顏色越來越華麗,看起來比雌性更漂亮。
但是人類恰恰相反,在人類社會中一夫一妻制才是主流,由於人類嬰兒成熟較晚,而小時候的嬰兒不具備任何生存能力,需要來自父母的投入。女性為了讓男性儘可能地留下來照顧男性,在演化過程中,保留了膨大的胸部等特徵,而這也是讓人類女性看起來更漂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