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界裡,一般雄性動物都比雌性動物漂亮。而在人類世界裡,稱為漂亮的都是女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人類既然是從動物演變而來的,照理說,動物在外貌特徵上具有的那些特性,必然會保留在人類身上,為什麼人類與動物在這一點上剛好相反呢?
我認為,人類與動物在外貌特徵上剛好相反,其實並沒有違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反而是一種對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印證。為什麼這麼說呢?
(網絡配圖)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在動物界裡,雄性動物總是比雌性動物漂亮。
實際上我們要明白一個事實,也就是說,在動物界裡,基本上是一種「母性社會」。由於在繁殖後代的過程中,母體是可以確定的,而父體是不可以確定的。同時母體在繁殖及生養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而父體基本上不起什麼作用。因此,就對後代的重要性而言,母體的重要性是大得多的。
由於在動物界母體的重要性大得多,因此,雌性一般就會成為主宰者,而雄性就會圍繞雌性來進化。在雄性個體中,越是壯碩健美的,越是長得漂亮的,他們在爭奪交配權的時候,越容易取勝。而當它們取勝以後,通過交配繁殖的後代,就具有了這麼一種漂亮的特徵。
在一代又一代的進化中,漂亮健碩的雄性勝利的機會就越大,留存下來有交配權的機會就越來,後代產生更加漂亮健碩的雄性的機會就越大。
人類在初期的時候,與動物界其實也是一樣的。
人類最早是母系氏族社會,這其實就是從動物界遺傳過來的一種傳統。
(母系氏族社會的出現)
人類出現變化,是在出現了更多的物質財富的時候。由於出現了更多的物質財富,由於在戰爭中產生了俘虜,因此,強壯有力的男性,就已經不只是爭奪生育權,而同時要爭奪財富了。
而且,到了後來,爭奪財富和奴隸,已經不是依靠男性的強壯有力,而是依靠他們掌控的暴力工具。比如軍隊、武器、監獄等等這樣一些東西。擁有的暴力工具越多,越能夠獲得更多財富和奴隸,越能夠成為統治者。
再一點,隨著人類智力的發展,以及認知能力的提高,人類已經可以區別父親與後代之間的關係。因為男人在依靠自己的暴力佔有財富和奴隸的同時,也佔有了女人。當佔有了女人的時候,之前的那種性關係就變得單純了,因此男人也就明白誰是他的孩子了。
到了這種時候,整個人類社會,就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時代了。
雖然後來氏族社會不存在了,但是父系社會一直保存了下來,一直延續到整個階級社會結束。
在父系社會裡,進一步壓制女人的反抗,對女人進行矮化,把女人放在從屬地位,就是父系社會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
(網絡配圖)
對於那些佔有財富和生產資料的王公貴族來說,他們就具有更多的生育權利。他們在挑選女人的時候,自然就會挑選更好看的女人。而且由於他們更有錢更有資源,子女的成活率也就更高。他們生下來的子女,因為是挑選好看的女人生育的,因此,孩子中漂亮的也就更多。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養兒打地洞。王公貴族的後代,也是王公貴族,他們娶漂亮老婆的機會也肯定越多。因此生育的後代,漂亮的也就居多。
當然也,也有王公貴族因為在身體鍛鍊各方面不是太好,或者狂食暴飲,發育不是太好。但是這不妨礙他們選擇漂亮的女孩子做老婆。
應該說,這其實也是一種「適者生存」吧。只不過人類的這種「適者生存」,與動物界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有人可能會說,你講的古代社會,女人越來越漂亮,是一種「適者生存」的結果。為什麼現在社會,沒有這種階級土壤了,女人也是越來越漂亮呢?
這是因為,雖然沒有了之前的階級土壤。但是,女人追求漂亮,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傳統。因此,女人在後天磨礪自己,讓自己變得更漂亮,這對後代出現更多漂亮女人,作用也是挺大的。
而男人因為沒有這方面的要求,因此肯定不太在乎把自己的身體管理。挺著個將軍肚,就是一種將軍相。在這種審美觀下,男人肯定就不會出現更多好看的人了。
(參考資料:《物種起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