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有一種很膽小的亞馬遜鸚鵡,母的生了小鸚鵡窩都不敢出,罕見

2021-02-24 鸚鵡閣

紅眉亞馬遜鸚鵡

我和西布耶教授2014年在巴西東南部的米納斯吉拉斯地區考察過野生鸚鵡,那裡的森林資源豐富,棲息的野生野鸚鵡種類也很多。

我們在那裡發現了一種非常稀有的紅眉亞馬遜鸚鵡,它們的羽毛以翠綠色為主,遠看這種鸚鵡的頭上像是戴了一頂小紅帽,當地人稱呼它們紅頂亞馬遜鸚鵡。

西布耶教授更喜歡叫它們小紅帽亞馬遜鸚鵡,該種鸚鵡身長38釐米左右,體重460-640克之間,主要吃一些漿果、堅果、各種樹木的種子等。

這種鸚鵡習慣生活在森林樹木的中上層,很少來地面上覓食,它們生性十分的膽小和謹慎,它們為了躲避天敵和人類的捕捉,把巢穴建在高大的樹木上層的洞穴裡。

目前在野外生存的種群數量不超過1000隻,屬於受保護的瀕危物種,這麼漂亮的鸚鵡捕捉的人一定不會少。

紅眉亞馬遜鸚鵡在野外生存的十分不易,它們特別重視繁殖活動,在它們的繁殖期間,母鸚鵡非常專心的在巢穴裡孵卵,從不外出活動,由公鸚鵡外出尋找食物,回來以後再反芻給母鸚鵡吃,公鸚鵡還要負者清理母鸚鵡的糞便。

每次它們產2-4枚卵,孵化期32天左右,等小鸚鵡孵化出來以後,母鸚鵡更是寸步不離它們,還要再照顧小鸚鵡一周左右的時間,這時候公鸚鵡就更加的辛苦了。

每天一大早就得出去覓食,回來以後把食物反芻給母鸚鵡,然後由母鸚鵡再反芻給小鸚鵡吃,不過這個時候小鸚鵡的排洩物由母鸚鵡來清理。

紅眉亞馬遜鸚鵡夫婦這麼謹小慎微地做事,就是為了防止天敵來吃掉它們的孩子;小鸚鵡剛出生時,完全無毛,也睜不開眼睛,嘴巴邊緣還很柔軟,必須由親鳥餵食,它們吃飽了就睡。

大約2個小時就得餵食一次,等一周以後,母鸚鵡就會出窩和公鸚鵡一塊尋找食物來餵養小鸚鵡。

小鸚鵡20多天以後,羽毛豐滿了就出窩了,不過小鸚鵡還要跟隨親鳥生活5-8月時間,學習生存的本領。

當小鸚鵡第一次跟父母學習飛翔的時候,它們也很害怕,不過有親鳥在一旁保護,並且鳴叫鼓勵它們,或者用食物引誘它們飛翔追趕父母。

這時候的紅眉亞馬遜鸚鵡夫婦鳴叫比較頻繁,多是在傳授小鸚鵡一些鳴叫信號,比如:求救、報警、集合、定位等語言信號。

我們能看出來紅眉亞馬遜鸚鵡照顧小鸚鵡的本領,要比我們人類高明和周到的多,即使這樣它們的種群數量恢復的還是很慢,多由於棲息地樹木的人為砍伐,再加上捕捉販賣活動不斷,保護效果不明顯。

這種鸚鵡由於數量稀少,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紅色瀕危物種,並且加入了一級保育計劃,它們身上的一些秘密慢慢都會被人知曉。

你喜歡紅眉亞馬遜鸚鵡嗎?喜歡你就給它們點個讚吧。

鸚鵡訓練課程介紹:

一、初級技能-共12個-(上手-叫遠-轉圈-鑽筒-過槓-過手指-翻槓--握手-進籠-回架-親嘴-敬禮)。

二、中級技能--共15個{翻牌-叼幣-投幣存錢罐-套圈-投籃--叼紙錢-叼煙-撿垃圾-叼襪子-叼花瓣戒子等-舉重--滑板下坡--推車-滑滑梯-狗吃錢、叼菸頭瓜子殼進菸灰缸等-)

三、高級技能-共11個(踩球-滑滑梯-開炮、鬼推磨-翻滾、升國旗、裝死-保齡球、踩垃圾桶在丟垃圾、開寶箱、開抽屜、騎單車)

所有鳥都可以訓練,只要是鸚鵡類,包括一些特技鳥,幾年野生都可以訓練親人等技能。

買鳥糧、買奶粉、訓鳥,還有加鸚鵡群

掃描下方二維碼諮詢

鸚鵡閣:歡迎來到鸚鵡閣大家庭,這裡是數萬名鸚鵡飼養者和愛好者的齊聚地。鸚鵡飼養知識、精美視頻教程、鸚鵡品種介紹,每天都有料,每天都精彩,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記憶力最強的鸚鵡——看你一眼就能記住你
    紅眼鏡亞馬遜鸚鵡警覺性很高,剛才還能聽到它們的吵鬧聲,現在全都靜下來了,它們早就發現我們了。我不敢說話,怕驚走它們,西布耶教授說不用擔心,我們就在這裡等它們過來。在我們考察期間發現這種鸚鵡有一個奇怪的習慣,我們給鸚鵡群體裡的一隻成年鸚鵡取名叫「吉米」。我們發現吉米會離開群體一段時間,去接近另外的一個群體,不是別的鸚鵡群體,而是一種叫做扁嘴山巨嘴鳥的群體。吉米接近巨嘴鳥群體,對它們進行觀察,雖然不是經常的行為,只是偶爾會有。吉米為何有種行為呢?
  • 一位老人告訴我,紅繡眼鸚鵡記憶力很強,它看你一眼就能記住你
    紅眼鏡亞馬遜鸚鵡警覺性很高,剛才還能聽到它們的吵鬧聲,現在全都靜下來了,它們早就發現我們了。我不敢說話,怕驚走它們,西布耶教授說不用擔心,我們就在這裡等它們過來。果不其然,最後在我們上方的樹枝上就出現了幾隻膽大的鸚鵡,它們是來仔細研究我們的,分析我們有沒有危險性。
  • 亞馬遜鸚鵡介紹之:黃冠亞馬遜鸚鵡(黃帽)
    它們通常成群活動,有時候會聚集高達300隻左右,中美洲的巴拿馬到南美洲的巴西東部及玻利維亞的北部。壽命:50年體長:36-40cm體重380-500g介紹:黃冠亞馬遜與其他黃頭系亞馬遜一樣是很聰明的種類,學話能力佳,與其它黃頭系亞馬遜鸚鵡一樣是很聰明的種類,共有4種亞種,除了原生種外其他三種都很少見,其中包括了巴拿馬亞馬遜、馬拉喬黃冠亞馬遜與奈特洛氏亞馬遜;體型則差不多,嘴部為黑色,頭部黃羽僅頭頂小部分分布,容易與雙黃頭亞馬遜區分,黃冠亞馬遜外表雖不如雙黃頭亞馬遜漂亮但是價位比較便宜
  • 鞭笞巨嘴鳥和亞馬遜鸚鵡同在雨林中生活,這大嘴巴會不會吃鸚鵡呢
    為了研究和保護亞馬遜鸚鵡,就需要對它們生存的環境清楚,以及環境中棲息的其它動物都要了解,這樣才能做出有用的保護措施,畢竟亞馬遜雨林中棲息的野生動物有很多,難免會有於亞馬遜鸚鵡有關聯的野生動物。看上去它們體型也不是很大,要是和大黃帽亞馬遜鸚鵡比起來,亞馬遜鸚鵡就小很多了,最大的亞馬遜鸚鵡體長40-50釐米,體重500-630克之間。再來看看鞭笞巨嘴鳥,它們體長60-70釐米,體重540-860克,體型上比亞馬遜鸚鵡大了許多。
  • ​我說這是最罕見的鳳頭鸚鵡,很多網友反對,你來看看是不是?
    我和教授在澳洲西北部考察黑鳳頭鸚鵡,這是一種大型鳳頭鸚鵡,非常漂亮,簡直就是生活在森林的「黑美人。」當時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紅尾黑鳳頭鸚鵡,這是一種大型鸚鵡,身長65釐米左右,體重達到860多克。不過這種鸚鵡還是有個明顯的特點,它們喜歡群居,一般都是群體活動,通常你還沒有接近它們時,就能在很遠的地方聽到它們的叫聲了。
  • 家裡飼養鸚鵡怎麼才能繁殖?你想學我教你呀,鸚鵡繁殖並不難!
    其實這是獨有的品種,半邊體鸚鵡你見過嗎,轉眼還有兩個月就要過年了,現在已經是12月份了,人工繁殖的大部分鸚鵡都開始進入繁殖期了,那麼我們想要自家鸚鵡繁殖下蛋,自然繁殖知識少不了,今天就拿虎皮鸚鵡來介紹,因為新手大部分飼養的都是虎皮鸚鵡,且虎皮鸚鵡飼養的數量最多,等你掌握了虎皮鸚鵡繁殖的知識,那麼其它品種的鸚鵡也就自然掌握了,下面給大家介紹虎皮鸚鵡繁殖相關知識吧。
  • 小鸚鵡從窩裡掉下來,摔成雙腿癱瘓,卻被一條狗拯救了鳥生
    在自然環境下,一隻動物如果身體有了殘疾,就意味著它的一生結束了,除非遇到奇蹟。波多黎各女主人薇薇安(Viviana Davila)收養了一隻小雙腿癱瘓的鸚鵡,這隻小鸚鵡是她飼養的小狗給它撿回來的。主人意識到狗狗在暗示她過去,於是她連忙走上前查看,結果看到一隻鸚鵡幼鳥趴在她院子的柵欄下面。在人類和狗的面前,鸚鵡顯得十分無助,甚至連掙扎都沒有力氣。主人找來一塊毛巾,把鸚鵡包裹起來,送到了獸醫診所,醫生表示這隻鸚鵡的幼鳥應該是從樹上的巢穴裡掉下來,把腿摔壞了,它的傷勢很嚴重,普通的獸醫診所對此無能為力。
  • 鸚鵡巧學舌
    其實,模仿聲音是鸚鵡的一個特性,有的擅長模仿人聲,而有的則喜歡模仿口哨聲。不同品種的鸚鵡,模仿能力大相逕庭。一隻鸚鵡是否會說話,取決於其模仿聲音的趨向性和訓練的方法。不是所有的鸚鵡都能說話,其實所有的鸚鵡都有模仿聲音的能力,但不是所有的鸚鵡都有這種模仿的欲望。
  • 《裡約大冒險》裡的藍色鸚鵡,現正式宣布野外滅絕
    國際鳥盟首席科學家斯圖爾特·布查特說,「但我們的研究證實,橫掃各大洲的滅絕浪潮正在不斷增長,主要是由於不可持續的農業和伐木造成的生境喪失和退化。」1819年,他在巴伊亞州的東北部裡約聖弗朗西斯科打下了一隻鸚鵡,製作了第一個標本。斯比克斯說,這種稀有的鸚鵡,叫聲細膩。金剛鸚鵡生活在中南美洲,體型大,尾巴長。最大的紫藍金剛鸚鵡,體長可達一米。所有金剛鸚鵡都是極危物種。
  • 這種瀕危的鸚鵡最愛吃一種果實,果實少了鸚鵡也瀕危了,真不值得
    這種瀕危的鸚鵡最愛吃一種果實,果實少了鸚鵡也瀕危了,真不值得。黃耳錐尾鸚鵡黃耳錐尾鸚鵡是一種非常有個性的鸚鵡,要是我們單單從它們的外表來看,還真看不出有什麼明顯的特別處,假如你能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它們,我相信你一定會喜歡上這種可愛的鸚鵡。
  • 萌寵當道,讓送玫瑰的小鸚鵡出現在我們的掌心,鸚鵡刺繡教程分享
    早在前些年,人們已經不局限於將汪星人和喵星人作為自己的「心肝寶貝」,兔星人、龜星人、吱星人(金絲熊、龍貓等)甚至蛇和蜘蛛,都成為了人們的家庭成員。今天我們不刺繡花花草草,而是將一個小萌寵從我們的掌心繡出來,繡一隻帶著玫瑰而來的呆萌小鸚鵡吧。
  • 鸚鵡給小主人拔牙,連去醫院都省了,你敢這樣嘗試嗎?
    ,連去醫院都省了,你敢這樣嘗試嗎?  況且現在去醫院看牙科的時候都需要花費昂貴的費用,那麼大家有沒有見過動物給主人拔牙的呢?鸚鵡給小主人拔牙,連去醫院都省了,你敢這樣嘗試嗎?鸚鵡這種鳥類靈巧活躍,善於學習。
  • 鸚鵡園裡的5種鸚鵡,其中亞馬遜鸚鵡最貴2.2萬,最便宜鸚鵡幾千元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四川鸚鵡這麼聰明,為啥不受國內鳥友歡迎,原因很簡單!最近更新的文章寫的都是動物園裡的鸚鵡,鸚鵡園裡面品種比較多,也不知道怎麼寫內容了,有很多鸚鵡之前也和大家聊過,今天主要介紹四種鸚鵡,分別是錐尾鸚鵡、亞馬遜鸚鵡、折衷鸚鵡、公主鸚鵡。
  • 變種紅額鸚鵡和虎皮鸚鵡一樣皮實,一年能生好幾窩,價格貴上40倍
    虎皮鸚鵡在我國飼養的人群最多,它們色彩豐富美麗,價格低廉,可以合法飼養,調皮粘人,能適應南北方的氣候環境,再加上繁殖能力強,飼養便捷,不需要專業的飼養技能,往往是鸚鵡愛好者第一次飼養的第一隻鸚鵡。紅額鸚鵡在紐西蘭分布有一種紅額鸚鵡,該種鸚鵡也具備虎皮鸚鵡所有的特性,在美國非常流行飼養此種鸚鵡。
  • 行走的錄音機——亞馬遜鸚鵡!
    亞馬遜鸚鵡是一種聰明且善於社交的鳥類,它們有著許多驚人的色彩變化。由於這些原因,它們也是國外最受歡迎的寵物鳥之一。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10種最受歡迎的亞馬遜鸚鵡,讓我們一起來雲吸鳥吧!紅冠亞馬遜鸚鵡紅冠亞馬遜鸚鵡是一種極具魅力的鳥類,它們能很快地與人類家庭成員建立聯繫。亞馬遜紅鸚鵡是天才的演說家和歌手。
  • 一隻會說話的虎皮鸚鵡賣了2千元,老人說出了鸚鵡的馴養秘訣
    這位老人喜歡養殖鸚鵡,也很愛聊天,我和他交流了很長時間,真心請教他是如何教授虎皮鸚鵡開口說話的。為此我還給老人叫了一份外賣,算是請他吃午飯了,老人果然不保守,認真的給我傳授他的馴養秘訣。我從老人那裡得知,要想馴養虎皮鸚鵡開口說話是有很大難度的,需要一定技巧和運氣在裡面的。
  • 和尚鸚鵡出現新品種,變化太大,鳥友驚呼不敢認
    1945年比利時的鸚鵡繁育專家,就已經繁育出了寵物性很好的和尚鸚鵡,常見的羽毛顏色有藍色的,綠色的。經過70多年的人工繁育,又出現了一些稀有的品種,比如:白色品種、黃色品種、灰色品種、黃綠品種等。和尚鸚鵡原始種:家養和尚鸚鵡都是由分布在南美洲的野生和尚鸚鵡馴化而來的,原始種的鸚鵡上半身多是草綠色,下半身灰白色,胸部羽毛呈扇形分布,有白色波浪紋。常常在草地上活動,喜歡吃草籽、樹種子、漿果,有時候也會飛到農田裡吃農產品。
  • 印度環頸長尾小鸚鵡(玫瑰環長尾小鸚鵡)
    印度圓環長尾小鸚鵡是一隻美麗的鳥,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寵物。這可能並不適合每個人,因為它需要很多關注和照顧,但是它們是非常社交的鳥類,可以成為整個家庭的絕佳伴侶。這些鳥喜歡聊天,並享受很好的挑戰,這使訓練變得很有趣。
  • 家庭怎麼飼養牡丹鸚鵡?掌握這四點飼養小技巧,新手小白都能養好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家裡飼養鸚鵡怎麼才能繁殖?你想學我教你呀,鸚鵡繁殖並不難!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牡丹鸚鵡怎麼飼養,其實飼養鸚鵡都是異曲同工的,有飼養虎皮鸚鵡的經驗,那麼牡丹鸚鵡稍微指點一下,那麼飼養牡丹鸚鵡就非常的簡單了,那麼讓我告訴如何飼養牡丹鸚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