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介紹之:黃冠亞馬遜鸚鵡(黃帽)
又名:單頂帽、小黃帽亞馬遜鸚鵡
學名:Amazona ochrocephala
分布:主要棲息於低地的林區、高度600-2200米的山區,也喜歡活動在松樹林區或橡樹。它們通常成群活動,有時候會聚集高達300隻左右,中美洲的巴拿馬到南美洲的巴西東部及玻利維亞的北部。
壽命:50年
體長:36-40cm體重380-500g
介紹:黃冠亞馬遜與其他黃頭系亞馬遜一樣是很聰明的種類,學話能力佳,與其它黃頭系亞馬遜鸚鵡一樣是很聰明的種類,共有4種亞種,除了原生種外其他三種都很少見,其中包括了巴拿馬亞馬遜、馬拉喬黃冠亞馬遜與奈特洛氏亞馬遜;體型則差不多,嘴部為黑色,頭部黃羽僅頭頂小部分分布,容易與雙黃頭亞馬遜區分,黃冠亞馬遜外表雖不如雙黃頭亞馬遜漂亮但是價位比較便宜,學話能力也不錯,人工繁殖鳥不怕人且與飼主互動頻繁,但市面上所見多為野生鳥。
食物:野外飲食 最喜食無花果、其次是漿果、堅果、花朵、樹頂的嫩芽也會在香蕉林或玉米田等農作物 中覓食造成農業損失,農人也常射殺他們。
概述:黃頭亞馬遜羽毛大部分是綠色的。它們的眼睛虹膜是桔色的。黃色分布在它們的頭冠頂,頭頂的黃色叫做「帽」。在翅膀的轉折處有少許紅色點綴,羽毛邊緣呈黃綠色。它們的翅膀的主飛羽是紫光藍色,次飛羽是紫光藍色,分布在羽瓣和翼端。通常成對或一小群約10-30隻活動,但偶爾聚集300隻以上,主要在樹上覓食,但也會到玉米田尋找食物;
飼養:在人為飼養下的黃頭亞馬遜是活潑的鸚鵡, 生命力強,在適應新環境時均無太大的困難,喜愛洗澡與啃咬東西,可提供新鮮的樹枝,繁殖期外可與其他亞馬遜鸚鵡一起飼養 ,但還是成對飼養最為理想; 價位不若許多亞馬遜鸚鵡高,當寵物鳥是不錯的選擇,幼鳥養起也有不錯的說話能力,與人互動方面和大部分亞馬遜鸚鵡一樣相當高,可惜人工繁殖鳥不多,所以幼鳥在市面上少見。
繁殖:成對繁殖效果較好,通常4月進入繁殖期,繁殖期間有攻擊性,尤其是公鳥為保護巢穴,在有人接近時通常很具侵略性, 發怒時甚至會攻擊母鳥或幼鳥,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打擾,一窩約2-4顆蛋,孵化期約26-28天,2個月後羽毛長成。
想了解鸚鵡
獲得更多鸚鵡資訊
請關注本公眾號:ay89341907
您的訂閱就是小編更新的動力
投稿郵箱:sgrexi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