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蟻是世界十大毒蟲排行榜前十的害蟲,紅火蟻的泛濫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曾經在巴西咬傷3萬餘人。
一、紅火蟻的分布與危害
紅火蟻是一種重大危險性害蟲,原分布於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後經不斷傳播擴散,現已在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發生並造成嚴重危害。紅火蟻主要取食農作物的種子、幼芽、嫩莖、果實和根系,危害農業生產;紅火蟻傷害生態環境中的其他生物,破壞生物多樣性,破壞供電、電信、農田、堤壩等設施;受到幹擾時還攻擊叮螫人、畜,威脅人們的健康和安全。
二、紅火蟻的識別
紅火蟻具多種形態,成熟蟻巢中有蟻后、雄蟻、兵蟻和工蟻,還有具翅的雌、雄繁殖蟻。工蟻體長2.5~4.0毫米,體呈棕紅色至棕褐色;兵蟻體長6~7毫米,體桔紅色,上顎發達。一般肉眼難以區分紅火蟻形態特徵,如有疑似種類,可結合蟻巢特徵進行判斷,並採集標本送專家鑑定。蟻巢常築於雜草叢、田埂、堤壩、道路綠化帶、垃圾堆、果園和園藝場等場所,成熟蟻巢外觀呈以土壤堆成的高10~40cm、直徑30~50cm的沙堆壯隆起(稱蟻丘),其初期蟻丘並不明顯。
三、生活習性與發生規律
紅火蟻營社會性生活,蟻巢中除蟻后和雄蟻外,絕大多數的個體都是無生殖能力的工蟻和兵蟻。工蟻和兵蟻體型大小不一。紅火蟻從卵發育至成蟲,工蟻約需20—60天,兵蟻、蟻后和雄蟻180天。工蟻壽命30—90天,兵蟻90—180天,蟻后約6—7年。紅火蟻蟻巢中有1隻或多隻蟻后,成熟蟻巢約有5—50萬隻蟻,蟻后每天可產1500—5000粒卵。單個蟻巢每年約產生上千隻生殖雌蟻。雌、雄有翅繁殖蟻飛到空中交配,雌蟻交配後約飛行3—5公裡降落尋覓築新巢的地點。蟻巢受幹擾時,紅火蟻會迅速搬家轉移,另築新巢。每年5~10月為紅火蟻發生為害高峰期,常發生在農田、荒地、綠化帶、路邊、果園、公園、高爾夫球場、堤壩、塘邊,也可見於建築物內,在炎熱和乾旱季節會遷移至室內。
四、紅火蟻的防治技術
目前防治紅火蟻主要有兩種方法:
1、環境治理
根據紅火蟻生理特性,斷其食糧,做好環境衛生清理工作,清除垃圾、雜草,減小紅火蟻適宜生存的環境條件。
2、藥物治理
使用巴斯夫開銳進行滅殺效果不錯
五、防範紅火蟻叮螫及處理方法
不要長時間在蟻丘附近停留,在紅火蟻發生區勞作時,要做好充分的防護準備。不慎被紅火蟻叮螫後,傷口會有灼傷般疼痛,嚴重的傷口會產生紅腫和膿包等症狀。用肥皂水清洗並塗抹清涼油或可緩解和恢復;個別體質過敏者會引起過敏反應,出現發熱、頭暈現象,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即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