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作為人類健康的一大分支,並沒有獲得足夠的科研重視,導致相關領域的優秀產品寥寥。
蓋茨基金會曾嘗試解決這一難題,2013年就曾頒發「下一代保險套」獎項,授予當年度最好的一些提案。基金會共獎勵了11個與保險套有關的項目,各提供10萬美元資金。獲獎腦洞包括自適應尺寸的套套,以及不會影響情趣的「一步到位」套套。
蓋茨基金會於一次記者會上表示:「舉手之勞,拯救蒼生,保險套功不可沒;需要全新的想法,確保飲食男女正確、合理、自願地堅持使用保險套,以免意外懷孕,或感染性傳播疾病。」
但那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這些想法落地了沒?
新的想法一直都有。然而,研發的腳步蹣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審核堪比龜速,需要的資金也遠非一個獎項所能滿足。但那並不意味著這些致力於提升人類「生命大和諧」品質的行家裡手,就此裹足不前。
西北大學的Patrick Kiser正在研究一種類似黏膜組織的套套,這種膜能夠和包括陰莖和陰道在內的人體部分完美貼合,提升觸感。
與此同時,他還是另一個科研團隊的成員,該團隊主攻內置式陰道環,不僅能起到節育作用,還能緩釋治療HIV/AIDS的藥物,即抗逆轉錄病毒的藥物替諾福韋(tenofovir)。這一發明能夠幫助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婦女免遭意外懷孕,還能治療HIV,無需每日服用小藥片。該產品正在等待FDA審核通過。
蓋茨基金會資助的另一個項目,由HLL Lifecare有限公司的Lakshminarayanan Ragupathy提出。他設計的保險套有一層石墨烯,能夠自動加熱至人體體溫,還能作為預防及治療性傳播疾病的工具。
這款套套目前還處於研發狀態,但是Ragupathy隨後便獲得了蓋茨基金會追加的100萬美金的獎勵,以便取得進展後繼續研究。Ragupathy隨後又著手研發另一款可生物降解的套套,無味,且和抗病毒藥物以及避孕藥兼容。
鑑於乳膠保險套需要好幾年時間才能在垃圾填埋場生物降解,部分消費者傾向於選擇更環保的產品,例如更貴的天然羔羊皮保險套。
Kimbranox有限公司的Willem van Rensburg也被授予蓋茨基金會獎項,他的想法是,在不打斷前戲的情況下,丁丁一步到位穿雨衣。該裝置起名「速套」(Rapidom),旨在避免傳統佩戴方式的繁冗操作,因為很多時候「佩戴麻煩」是男性拒絕用套的首選藉口。
Rensburg的提議中寫道,「手動戴套不僅花費時間,佩戴不正確會影響性行為,而且市面上的常見款佩戴起來很考驗技巧。」他的目標是根除已經橫掃他祖國南非的HIV/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