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史凱 「超薄」「更薄」「致薄」…在人們的印象裡,如此標榜自己的商品除了蘋果電腦以外,還有保險套。
一個「薄」字幾乎可以說是對「攔精靈」們從避孕到情趣整部進化演變史的凝練解構,並且儼然已成為企業引領消費升級爭相競逐的著力點。
正如美國性研究會曾表明保險套的厚度每下降0.01mm,使用者的快感將提升20%。如今包裝盒上印有「0.01」「0.02」等直觀醒目數字的保險套產品愈發在市場走俏,並呈現出國內外多品類競爭加劇的市場格局。
國產保險套企業在這其中並不甘於落後,近年來在突破技術壁壘、追求產品極致、力爭打破國外品牌壟斷等方面不斷創新並受到資本追逐。之前就有企業收購國外品牌,而近日又有企業瞄準了科創板。
4月23日,記者從科天健康方面獲悉,生產中國首款0.01水性聚氨酯保險套產品「中川001」的蘭州科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方正證券正式籤署上市輔導協議,公司欲將「敲門」科創板,而這很大程度上是憑藉其核心研發技術。
科天健康公司行政人員陶瑩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稱,公司今年目標將產1億個聚氨酯保險套。因目前公司正處於靜默期,企業的經營業績以及其他情況不便於對外披露。
事實上,與「中川001」聚氨酯保險套同樣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大象、諾絲等品牌的保險套均是主打超薄型的產品,大象保險套憑藉複合納米材料成為市場新寵,諾絲科技則是首個登陸新三板的安全套概念股。
然而必須要看到,面對杜蕾斯、相模、岡本等知名國外品牌佔有大量市場份額、佔據市場半壁江山的競爭趨勢下,憑藉技術創新的國產保險套新秀們至少目前還沒能後發制人,未來能否饒中市場G點還得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在記者近日的採訪過程中,多位屈臣氏工作人員表示,從銷售情況來分析,對於保險套產品來說,競爭力遠不止材質、技術的革新那樣簡單,消費者的體驗感與既定的品牌認知依賴度將是國產保險套產品在市場競爭中面臨的最大挑戰。
國產聚氨酯保險套市場滲透率仍低
在中國保險套銷量年複合增長率達8.1%的市場機遇下,科天健康在闖關科創板的路途上前景如何還無法預測,不得而知。
成立於2016年1月的科天健康,是一家超薄功能性高分子膜公司,專業從事水性聚氨酯材料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7年的「5·20」,公司推出中國首款0.01水性聚氨酯保險套產品「中川001」;2018年1月,該產品的一期產線正式投產,項目共有10條生產線,年產量達10億個。
記者在屈臣氏、7-11、家樂福超市等店走訪時注意到,目前聚氨酯保險套有日本進口的相模(Sagami)、岡本(Okamoto)以及科天健康的「中川」系列。在「中川」產品沒有上市以前,聚氨酯保險套領域是被這兩個日本進口品牌所壟斷,科天健康此前聲稱要力爭打破國外品牌在聚氨酯保險套市場的壟斷地位。
記者注意到,相模和岡本的產品價格動輒百餘元,相對價格高;「中川001」的價格與杜蕾斯AIR空氣套乳膠保險套的價格相仿。從產量方面的比較來看,數據顯示,岡本幾年前在中國本土的年產量已達到1.44億個。
一家屈臣氏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近一年以來,聚氨酯保險套的購買量明顯增多,但杜蕾斯等知名品牌的天然乳膠保險套依然是店裡銷量最多的。
北京大象和他的朋友們有限公司(大象保險套企業)品牌公關王子巖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稱,聚氨酯保險套比起乳膠保險套最顯著的市場競爭優勢是更薄,但也不是說沒有弊端,比如與乳膠保險套相比,其伸縮性、柔韌性欠佳。 但對於一些對乳膠過敏的人群,聚氨酯保險套則提供了多一種選擇。對於追求極致體驗的人而言,喜歡001的人會特別喜歡。
對於科天健康的保險套產品未來是否會拓展其他類型材質,科天健康行政人員陶瑩明確告訴記者,公司不會考慮生產乳膠保險套產品。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科天健康衝擊科創板的路上,既要守住目前的技術優勢,也有新一代技術降維打擊的風險,能否真的成為「國產保險套第一股」,還有著不可忽視的變數。
醫藥戰略規劃專家、北京鼎臣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川」保險套產品在材質、超薄等方面有其獨特之處,但目前市場滲透率還相對較弱,登陸科創板之後融資渠道比較穩定,也比較容易。企業在沒登陸科創板之前到處求投資,在登陸科創板以後,經營業績好一些的情況下將企業故事稍微講的好一些,會迎來投融資。整體而言,目前國內保險套市場競爭很激烈,消費者對於杜蕾斯等一些國外品牌的既定認可度是巨大的挑戰,未來要麼提升品牌知名度,要麼體驗感明顯比杜蕾斯等知名國外品牌的產品更勝一籌。
未來取勝還靠品牌化
如果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分析解讀的話,一枚保險套同時屬於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三個需求層次。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人年使用保險套數量已突破100億個。
這樣一個贏得飲食男女使用需求的產品,未來中國市場的穩增潛力超乎想像。
據中國報告大廳研究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保險套行業以每年15%的增量增幅。按照透明市場研究(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預測,到2024年,中國保險套製造工業還能有每年大約12%的增幅。
另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情趣用品行業發展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保險套銷量將從2015年的128億隻,19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52億美元。
正是巨大的市場空間,讓中國保險套市場風起雲湧、百家爭鳴。在杜蕾斯、相模、岡本等國外知名品牌引領市場的勢頭之下,傑士邦、大象、「中川001」等系列、諾絲、陌陌等中國品牌正在以不同程度的創新求變等實際作為日益突圍,被更多的飲食男女所認可。
王子巖向記者表示,以大象保險套為例,在打造001超薄極致體驗的同時,未來有可能會根據每位消費者不同的尺寸需求去開發定製化的專屬產品,目前大象在這方面還處於攻克階段,但應該不會很久,定製化應該是未來保險套市場的一個發展趨勢。
與大象有某些共通之處的另一創新型保險套品牌的代表,廣州朗聖藥業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赤尾保險套,2014年憑藉「世界最薄保險套」項目獲得比爾·蓋茨基金認定資助,成為亞洲唯一入選「下一代保險套」探索大挑戰的科研項目。
在不斷突破創新與發力之時,國產保險套品牌也引來了一些資本的競逐。2016年4月,諾絲科技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為首個登陸新三板的保險套概念股。2017年5月,澳大利亞手套和醫用口罩製造商Ansell宣布以6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保險套和潤滑劑業務出售給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和中信資本旗下第三支中國併購基金,涉及業務包括以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命名的傑士邦(Jissbon)品牌保險套。2017年12月,大湖股份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合計作價10.40億元購買西藏深萬投51%股權,而西藏深萬投經營業務全部依靠全資子公司萬生堂進行,萬生堂則是保險套巨頭岡本在中國的總代理,其九成以上收入來自保險套的銷售。深萬投曾承諾,2018—2020年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8億元、2億元和2.2億元,三年累計不低於6億元。
資本不斷加持之下,國產保險套的數量和技術創新都在不斷向好發展,然而國產保險套品牌離杜蕾斯等國外知名品牌還有多遠,國產保險套如何成為「杜蕾斯」,或許還要在品牌打造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很久。
在史立臣看來,未來國產保險套企業在市場的發力還是要靠打造品牌,如果只是材質質量好、價格便宜在市場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力,消費者對於這類產品是很認品牌的。相比於品牌意識和體驗感,消費者對於保險套的材質相對來說並不太看重。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對於已經投放到市場上,經國家批准認可的,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保險套心裡默認是放心的,不會太考量產品的材質、生產工藝等因素。消費者普遍青睞於哪個品牌就會喜歡上哪一個品牌,國產保險套企業在市場上競爭最大的難度就在於不容易攻破消費者已經形成了的品牌意識、消費及使用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