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扛大旗,中年男演員們「四十不惑」?

2020-12-06 騰訊網

近日,《鬢邊不是海棠紅》迎來了開放式結局,這場「一生一夢,一夢一生」梨園傳奇隨著商細蕊謝座、程鳳臺夫婦踏上離開北平的火車正式謝幕。商細蕊跟程鳳臺這對高山流水的知音終究還是暫時分別了,不少網友對此表示「意難平」,希望他們能夠再次相見,共看海棠花開。

《鬢邊不是海棠紅》自開播以來逐漸引發追劇熱潮,不論是播放指數還是討論度、口碑都一路看漲,豆瓣從6.9分升至7.7分。伴隨著劇集的熱播,黃曉明憑藉「洗潔精式演技」俘獲大批「愛鳳女孩」,尹正也憑藉「吃播」和「痴心」逆襲成功,在Vlinkage尋藝指數榜、貓眼「影視人霸屏榜等榜單上漲迅猛。而從榜單上,還可以驚喜發現王凱、郭京飛、潘粵明等中年男演員的名字,在一眾90後、00後長江後浪的「乘勝追擊」中尤為惹眼。中年男演員們似乎正在逐漸擺脫油膩、角色套路化的尷尬,迎來「四十不惑」的當打之年。

油膩、人設固化

男演員也有中年危機

「被邊緣化」是近年來中年女演員的困境。但實際上,回顧近幾年的劇集市場,油膩、戲路狹窄、轉型困難……男演員們的「中年危機」也不容忽視。

彼時,劇集市場大規模的甜寵劇、都市劇、古裝劇集的流行,讓中年男演員們大多時候不得不以浮誇的表演風格,來適應觀眾和行業的需求。其中具標誌性的是黃曉明、周一圍、楊爍、陳思成四位演員,憑藉著《上古情歌》《歸還世界給你》《創業時代》等劇集成為了國內「油田四子」。

曾經有一段時間,朋友圈和微博都被一則二次創作視頻《油田四子之霸道總裁愛上我》刷屏,內容主要是楊爍、黃曉明、周一圍、陳思成的影視作品、綜藝表現以及採訪內容剪輯拼湊。視頻刷屏的背後,是網友因中年男演員身上體現的油膩而產生的厭惡感。

同時,黃磊、張嘉譯等實力派演員也紛紛陷入「固化」的人設形象中。從《男人幫》到《夫妻那些事》再到《我愛男閨蜜》,從《小別離》再到《小歡喜》,說起「黃磊」,大部分觀眾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生活在一地雞毛中的好男人、和事佬的形象。「大叔暖男」陣營的還有張嘉譯、吳秀波、靳東等男演員。而隨著「姐弟戀」、「跨年戀」等橋段一再使用,以及戲外大叔們人設的翻車,不少觀眾對「中年暖男」已經逐漸開始審美疲勞。

此外,還有劉愷威、鍾漢良、霍建華等年逾四十的中年男演員,因選擇不符合自身年齡和氣質的劇集類型,常年出演「小鮮肉」而被觀眾詬病「裝嫩」。比如41歲「高齡」出演何以琛的鐘漢良,近兩年《一路繁華相送》《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等劇的角色也都是偶像劇中的「霸道總裁」,套路化的人物形象遭到大批觀眾的吐槽,劇集的口碑、熱度也遠不及預期。

更讓他們尷尬的是,黃景瑜、楊洋、李易峰等曾經的流量小生正在努力轉型成為正劇演員,參演的正劇、電影等也都反響不錯,進一步壓縮了中年男演員們的生存空間。

梨園稱霸、中年之喪,

「叔圈」的多元突破

近兩個月,從《重生》到《龍嶺迷窟》《我是餘歡水》《鬢邊不是海棠紅》再到當下熱播的《清平樂》《獵狐》等由中年男演員撐起的劇集開始持續升溫,王凱、黃曉明、郭京飛、潘粵明等演員「逆襲」上位成為熱搜榜單常客。值得一提的是,根據4月份的Vlinkage尋藝指數顯示,王凱超越長期霸榜的肖戰、王一博成為榜首。中年男演員們似乎正在突破困局,而曾經被質疑「油膩」的黃曉明、郭京飛,也正在通過打磨表演、找到適配的角色而扭轉了自己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

變化最大的是曾經的「人間油物」黃曉明,此番頂著各種不看好投身正當紅的「耽改劇」,《鬢邊不是海棠紅》播出後卻收穫了觀眾給予的「洗潔精演技」的高評價。拋開原著小說自帶的題材敏感性,黃曉明這次選擇了一個與自己適配的角色,並找回了作為演員的狀態。

程鳳臺這個角色匪氣與正氣並存,想要演繹好並不會簡單。而黃曉明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也的確下足了功夫。據悉,為了保持程鳳臺應有的清爽,他不僅在同組演員大吃大喝時,時刻注意管理身材,每次拍攝前他都會緊急做一組伏地挺身、提啞鈴運動,更是狠下功夫吃透角色,還專門為劇中設計了潔癖爆發的情節,比如程鳳臺在外基本從不吃飯,手弄髒了隨時掏出手絹擦等。最終,除了一些「刻意耍帥」的橋段仍讓網友吐槽外,此次黃曉明的表演還是贏得了大多數觀眾的認可。不論是展現中年人在婚姻中相敬如賓的狀態,還是在商界稱霸一方的雷霆手段,抑或是跟商細蕊的高山流水知己情,都讓人感到舉止投足之間滿是戲。

而郭京飛近期也憑藉《我是餘歡水》裡的表演成功再度翻紅。郭京飛在塑造社畜餘歡水時的細節處理部分,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共鳴。比如在遇到兒子同學的有錢家長時,餘歡水客氣、諂媚卻又儘量保持體面;去朋友家討債時,作為債主的餘歡水謹慎怕得罪人的態度從內到外,連雙腳都是拘謹地內收的,與放鬆的被催債人形成鮮明的對比;「街頭一摔」更是被網友們奉為教科書般的演技。

磨練好演技,這絕對是中年男演員們轉型和突破的最佳路徑,也是獲得觀眾認可的法門所在。就像之前黃曉明在談話節目《立場》中說的一樣:「觀眾清醒了,製作方也清醒了,只有好的作品才能說服別人。」

對好內容的需求:

劇集和中年演員的相互成全

中年男演員們能逆轉自己的口碑,除了自我演技的提升外,也離不開近年來劇集市場的品質提升。曾經,流量明星當道,市場上青春劇、都市愛情劇扎堆,類型劇缺失,都讓中年男演員的發揮空間壓縮。但是,隨著口碑時代的到來,風口逐漸發生轉變。

一方面,當行業的浮躁逐漸褪去、口碑時代到來,觀眾的選擇愈發理性,好的內容才能打動他們。比如《我是餘歡水》就憑藉紮實的劇作水平開播後收視率、口碑一路走高,雖然在大結局時因為幾句關於女權的臺詞,引發了大聲量的爭議,豆瓣評分被一降再降,但行業內外基本都判定這是一部完成度非常高的短劇。同樣,《龍嶺迷窟》也憑藉紮實的故事、精良的製作,成為目前《鬼吹燈》系列中口碑輿情表現最好的一部改編之作,19天雄踞網絡劇單日播放量榜首,主演潘粵明、姜超的搭檔幾乎無差評,連帶著來串戲的高偉光也在近期曝光量迅速上升。

另一方面,小鮮肉、霸道總裁等男主人設讓觀眾早已產生審美疲勞,也在期待真實、多元的男性角色,這也給了中年男演員更多的選擇和展現演技的機會。因此,就算是身材發福的胡八一、優柔寡斷多情的趙禎、膽小懦弱謊話連篇的餘歡水依然能得到大量觀眾的喜愛。

中年男演員挑大梁的劇集也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男性觀眾,根據藝恩數據顯示,《我是餘歡水》的受眾性別佔比分別為男性男性54%,女性觀眾佔46%。《龍嶺迷窟》的男女受眾佔比更是對比鮮明,追劇的人中男性觀眾比例高達64%,女性觀眾只佔36%。

其實,對於女性中年演員而言,影視劇市場製作潮流的轉變也正在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不完美的她》試圖以中年女演員挑大梁,以獨立女性為視角的「她」題材引發播放討論高潮。而相關信息顯示,2020年還有相當一部分探討新時代女性生活的影視劇處於待播狀態,其中不乏王馥荔、潘虹、馬伊琍、海清等中年女演員扛大旗的劇集。

與其說中年演員們的「春天」再度來臨,不如說,「內容為王」再次影視作品的出圈準則。當口碑時代到來,觀眾的選擇愈發理性,流量、炒作或許能博得一時的眼球,但終究無法不是長久之策;反之,優秀的演技、精良的內容共鑄的好作品才能深入人心。

— THE END —

作者 | 楊倪

編輯 | 楊倪

相關焦點

  • 四十也「惑」,影視圈中年男演員的出路在哪裡?
    原標題:四十也惑,中年男演員的出路在哪裡《演員請就位》中的明道一年前,演員海清曾在FIRST電影節上為「中年女演員」發聲,讓人感慨女性在年過不惑後的艱辛與之相比,中年男演員似乎更輕鬆一些,因為看起來,他們可選擇的餘地更多一些。但事實上,影視圈中的大叔們一樣逃不過中年危機的魔咒。在去年的大熱綜藝《演員請就位》裡,我們看到了久違的明道。39歲的他和新人一起站上舞臺,呼籲人們忘記其偶像光環。但不再青春的明道想要轉型,必定要經歷一番坎坷和崎嶇。新人提升演技尚且不易,更何況是已經形成表演定勢的中年人呢?
  • 男演員們的中年困境
    可娛樂圈還有很多知名度遠沒到這個高度的中年男演員,一次較低收視和口碑的嘗試不僅很難幫助他們提升人氣,反而有可能導致後續爭取角色難度加大。   「大叔x蘿莉」戀過時,姐弟戀又輪不到中年演員來演,這是一個較為尷尬的境況。同時,近兩年是女性題材劇集崛起的大年,尤其是女性群像劇,單是已官宣的就有12部。
  • 四十不惑——量子力學對經濟學的意義
    導讀: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何為不惑?不惑就是對市場上的所有現象不再迷惑。本文用後現代主義世界觀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闡述不惑之要義。
  • 從偶像劇小鮮肉到中年優質男 40歲男演員越來越被市場喜愛了
    在經歷了流量小鮮肉時代後,娛樂圈不知何時悄然颳起了一陣40歲黃金男演員的「熱潮」。從中年老三隻,再到叔圈101,外形實力兼備的中年男演員越來越受到觀眾們的喜愛。而現在就有四位,年齡大致都在40歲上下,近年來也是頗受歡迎的男演員。
  • 四十不惑——量子力學對經濟學思維的意義
    導讀: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何為不惑?不惑就是對市場上的所有現象不再迷惑。本文用後現代主義世界觀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闡述不惑之要義。
  • 中年爆紅的男演員年輕時 盤點網友們熱議最多的五位
    由於這三部熱映電影的主演吳京、沈騰、黃渤都是中年演員 近日就產生這樣一個話題#中年爆紅的男演員年輕時#,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 網友們紛紛曬出自己心目中喜愛的現在爆紅、年輕時也頗帥的男神。現在小編來盤點下五位粉絲們討論最多的男演員。
  • 人到中年的窘迫,從這幾位男演員的處境就可以看出
    多數人到了不惑的年齡,那些兒時的夢想早就隨風而逝,曾經理想的翅膀也拿出來煲湯了。回顧反思前半生,我們沒有唐僧般的信仰,缺乏孫悟空般的能力,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離成佛得道還有十萬八千裡。自己是停下腳步改變方向,還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猶豫中迷茫疑惑、焦慮不安、蹉跎歲月。
  • 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四十不惑》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從1978年到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你我有幸成為這段歷史的親歷者。央視社會與法頻道的攝製組行走了2萬多公裡,採訪了1700多人,面對鏡頭他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夢想、奮鬥、觀念、工作、情感……成為8集紀錄片——《四十不惑》,向改革開放40周年致敬!
  • 「去油膩」後中年男演員霸屏正當時,誰凍結了「熟女」之路?
    精品女性題材劇還在路上,「熟女演員」的市場危機還未解除,而中年男演員卻率先找到了「去油膩」後的生存指南?自此,「油膩」似乎成了非常好用的標籤,哪裡需要往哪貼,以致越來越多的男演員相繼在網友的審視下身陷「油田」,狙擊著中年男演員的演藝事業。而當黃曉明帶著《鬢邊不是海棠紅》再現螢屏時,他的「回歸」是霸總的回歸,也是演技上的回歸。
  • 古人忠告:「人過中年,富不管兩種人,窮不管兩件事」,啥意思?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雖然只是一句略帶調侃語氣的流行語,卻道出中年危機的真相。正常情況下,人的一生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朝氣蓬勃的少年,意氣風發的青年,頗為尷尬的中年,以及不移白首之心的暮年。為何說中年屬於比較尷尬的年齡段呢?
  • 「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近尋死路」,此話何意,還真有道理
    導言在我國擁有 上下五千年的久遠歷史文化,大家的老祖先不僅留有四大發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還教給大家諸多民間俗語,這在其中有關男女婚配的俗語就有很多,如「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沒留飯」「四十很少欲,五十不痴情,六十很少食」「人來四十五,更是下山虎」「三十如狼,四十如虎」這些
  • 男女演員扛劇排行榜曝光,楊冪僅排第三,第一實至名歸
    她也是排名前10的男女演員中破2率最高的一位,達到了33%,這個成績可以說是非常能打了,不愧是扛劇能力最強的女演員。第2名相信有很多觀眾可能對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但是聽過他的幾部代表作之後,就會知道他為什麼可以排在第二了,他就是男演員中排名最高的楊志剛,擁有著《火藍刀鋒》、《紅娘子》、《勇敢的心》一系列正劇,每一部劇收視率都超過了1,實現了100%的破一率,所以排在第二的確是無可厚非的。
  • 《二十不惑》:關曉彤卜冠今「後浪青春圖鑑」
    兩部關注不同年齡段女性成長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自暑假檔開播以來,持續引發各維度話題討論,貫穿起從「80後」至「95後」女性對社會、職場、親情、愛情等多方面的全新認知與理解。兩部電視劇在國慶檔仍佔據一席之地,其中《三十而已》在湖北衛視、央視八套復播,《二十不惑》也將於10月2日登陸深圳衛視黃金檔播出。
  • 1980年申猴人40歲後運勢如何:富貴全在中年!家裡有屬猴的速看
    人到中年,四十不惑,好像一點「不惑」的感覺也沒有找到,還是那個傻乎乎撅腚幹活的職場男。這位朋友最後感嘆到:馬上四十了,還要咬緊牙關再拼幾年,只為自己的娃將來有爹可拼。
  • 艾倫:從沈騰配角到最佳男演員,如今搭檔成龍現身《急先鋒》
    功夫巨星成龍新作急先鋒上映後,小編注意到影片中成龍大膽啟用新生代演員,如楊洋,徐若涵,朱正廷等,網友們對於龍叔這一舉動也是眾說紛紜,更有甚者大膽猜測龍叔有意培養接班人,看到這個猜測,小編也是查看了一下演員表,將目光放到了一個演員身上,他就是開心麻花籤約演員艾倫,為什麼就覺得艾倫適合接替成龍
  • 2018年全球暢銷藥物TOP10榜單 抗癌藥扛大旗
    原標題 2018年全球暢銷藥物TOP10榜單 抗癌藥扛大旗 均已在國內上市2019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特別競技賽案例徵集火熱進行中!戳此了解更多大賽詳情。
  • 《拆彈專家2》:主角平均年齡超50歲,難道沒人能接過前輩大旗?
    《拆彈專家2》:主角平均年齡超50歲,難道沒人能接過前輩大旗?時隔3年半後,《拆彈專家2》強勢歸來。雖然《拆彈專家1》陣容也是十分強大,也是邱禮濤執導,劉德華和劉青雲領銜主演,吳卓羲、姜皓文等實力演員出演,但該片並沒能大賣,只有4億多票房。
  • 人到中年3不扛,幾種「長壽菜」輪著吃點,50歲還顯年輕!
    其中,人們也分為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幾個階段,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年階段,因為它決定了一個人的下一個生命狀態和健康狀況。也許在40歲以前,人們對衰老沒有特別明顯的認識,因為他們自己的生命才剛剛開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40歲以後,也就是中年,就會有長壽的願望,有健康的願望,因為此時基本的身體素質開始惡化,所以會採取一些措施來延長壽命,與衰老作鬥爭。
  • 人到中年,「命苦」老得快,多半是缺這4樣東西
    《論語·為政》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意思就是,人一旦到了四十歲,經歷了許多,對事物都有了自己的判斷,日子也就有了盼頭。可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中年人還是在苦苦煎熬,感嘆著命運的不公,又無可奈何。
  • 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
    王小波說:「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三十歲不懂,四十歲不惑,到了五十歲,就應該醒悟了!  1,先顧自己,再顧他人  中年以前,沒覺得家的重要性,甚至連對父母的態度,也經常是不理不睬,甚至是惡語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