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量子力學對經濟學的意義

2020-10-18 投機者的江湖

導讀: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何為不惑?不惑就是對市場上的所有現象不再迷惑。本文用後現代主義世界觀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闡述不惑之要義。

1、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世界?

大部人都是靠常識在生活著,而常識有時卻是不可靠的,經典力學在解釋微觀世界的運動時,就發現很多矛盾的東西,比如,微觀電子的運動是不是和宏觀物體一樣都會有一定的軌道,在宏觀世界裡,我們很容易測定一個物體的位置和動量,在微觀世界這二個量卻是不確定的,到底哪個更接近於真實世界呢?

世界是混沌的,這才是我們認識世界,混沌就是不確定,從經典物理理論到後現代物理理論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經典物理只是後現代物理學的一個特例,也就是說,現代物理學的解釋才更接近於真實世界,同樣,我們用量子力學的思維來解釋世界就會更接近於真實世界。

為什麼我們用常識來判斷容易發生錯誤,常識是基於人們直觀感受而得到的,容易形成短視,舉例來說明一下,如果一個人參與金融投機,容易用左側交易的辦法來預測行情,事實上,未來的行情發展都是不可能與以前的行情是一樣的,同樣的消息在不同的時候,效果都不是一樣的。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微觀世界粒子的位置和動量是不能同時確定的,但它們會滿足一定的邏輯關係,對於具體的位置,卻是不確定的,德布羅意波也只是一個概率波,真實世界事物其實也類似於這樣,在一定範圍短期內,隨機性是大於確定性的,如果要在短時間找到確定性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把周期拉長、案例增多,這樣才可能找到規律性的變化。那麼惑從何來呢?

2、尋找確定性造成我們的迷惑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能夠不迷惑,第一種人是找到了確定性,能夠分析和預測未來的人不會迷惑;而第二種人是知道不可能找到確定性,並且知道未來是不能夠被分析和預測的人不會迷惑。而只有不斷追求確定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第一種人。也許我的話並沒有什麼說服力,那麼請看看二十世紀公認最偉大的三個理論發現對於未來的闡述吧。相對論的創始人愛因斯坦指出:世界具有絕對的因果性、結果必然是由原因產生,但他同時承認能夠預測未來的公式中必然存在著不確定性;量子論的觀點是拋棄了因果關係,認為「有」可以產生於「無」,那麼結果並不一定非要有原因不可。而混沌理論認為:事物的發展是可以產生「分形」的,他並沒有解釋因果關係是否存在的問題,而是跳過這些本質來探討現象,至少混沌理論認為失之毫釐將會差之千裡。重大的事件並不需要重大的原因,因為自然界具有封存效應。如果這些都不能打消人們對確定性樂此不疲的尋找,那麼我也無話可說。

尋找確定性並不能讓你不迷惑,相反只有在意識到確定性並不存在,從而接受這個現實而停止對確定性的尋找才能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平靜、並且不再感到迷惑

3、因果律造成我們的迷惑

人類的思維進步是很慢的,雖然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產生的後現代主義思維,但牛頓的經典線性思維一直左右著我們的思維,通過直觀的感受,我們也只能看到世界的因果律表現,通常來說,我們的分析不就是在通過總結、歸納所謂相同的原因,而尋找具有再現性的結果嗎?所謂預測和分析的含義就是建立在相近的原因產生相似的結果,但在市場上不容易成立,那麼我們所謂的同樣的原因,是在對於不同事物進行人為總結和歸納後的相同原因,這種總結和歸納具有不同的細緻程度。

在市場上,我們不難發現同樣的原因絕對有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無論你對同樣的原因歸納的如何細緻,同樣都是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的,這裡的例子隨手都是,天天見到,世上頻發的黑天鵝事件不就是在證明歸納的謬誤嗎?

世界並非簡單的因果關係的世界,世界是混沌的世界,當人們無法盧瑟福的電子繞原子核運動時,玻爾就是假設了電子是呈現躍遷式運動,後來實驗證明電子也的確是這樣運動的,我們類比一個市場價格運動也就知道,當價格處於區間內的穩定狀態下,我們並不能知道未來的發展方向,一旦產生了突破運動,那麼就極有可能產生重大的價格行情走勢,看看這幾年的房價走勢,我們就知道了,這和電子發生躍遷式運動何其相似,當電子在穩定狀態下的運動不會產生光譜,一旦受激後,才會產生不同頻率的光譜,而這個過程並不是連續的,是跳躍方式進行的。

4、何以解惑?

所謂四十不惑,就是指從「知道」到「做到」的提升。別小看這一點,這需要漫長的時間。「三十而立」的時候我明白只有捨棄才能獲得,而現在我明白了只有心甘情願的付出成本,才能理直氣壯的享受回報。所以從此以後我不再迷惑了,不再追求確定性了。我能接受那些必然出現的失敗,我是說心甘情願地接受。當你做到四十而不惑的層次後,你就應該能夠長期必然獲得豐厚的利潤了。但是這種利潤也許並不算大,甚至你根本無法逾越50%正確率的屏障。我現在所處的階段可能達到了理智上的不惑,但心靈上還是會多少對失敗耿耿於懷,畢竟我們都是人,對吧。好在我能用理智戰勝心靈,而不是心靈戰勝理智。從此以後我就開始漫長的用規則來約束心靈的折磨過程。 

5、結  語

古之欲求長生者,非聞道難也,悟道難矣;非悟道難也,行之難矣;非行之難也,終之難矣!大道是空洞的,是不容易讓人理解的,更是不容易讓你做到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的階段必然能夠聞道,三十而立的層次已經可以悟道了,四十而不惑就是開始行之。至於能不能終之,那就是以後堅持的事情了。這時的人不是在與市場抗爭,而是在完善自己的信念。我是說不在考慮市場會怎麼走,而是考慮自己該如何做正確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四十不惑——量子力學對經濟學思維的意義
    導讀: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何為不惑?不惑就是對市場上的所有現象不再迷惑。本文用後現代主義世界觀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闡述不惑之要義。
  • 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四十不惑》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從1978年到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你我有幸成為這段歷史的親歷者。央視社會與法頻道的攝製組行走了2萬多公裡,採訪了1700多人,面對鏡頭他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夢想、奮鬥、觀念、工作、情感……成為8集紀錄片——《四十不惑》,向改革開放40周年致敬!
  • 《二十不惑》:關曉彤卜冠今「後浪青春圖鑑」
    兩部關注不同年齡段女性成長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自暑假檔開播以來,持續引發各維度話題討論,貫穿起從「80後」至「95後」女性對社會、職場、親情、愛情等多方面的全新認知與理解。兩部電視劇在國慶檔仍佔據一席之地,其中《三十而已》在湖北衛視、央視八套復播,《二十不惑》也將於10月2日登陸深圳衛視黃金檔播出。
  • 悄然扛大旗,中年男演員們「四十不惑」?
    中年男演員們似乎正在逐漸擺脫油膩、角色套路化的尷尬,迎來「四十不惑」的當打之年。 油膩、人設固化 男演員也有中年危機 「被邊緣化」是近年來中年女演員的困境。
  • ...不惑》姜小果學歷被歧視,這10所最受投行青睞的英國大學非常不錯!
    近日,大熱的都市勵志成長劇《二十不惑》圓滿收官。期間,因為劇情過於「人間真實」,還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尤其是姜小果面試的情節,還原了正在求職之路上苦苦掙扎的同學們的真實場面—— 以為可以脫穎而出的簡歷,實際上抵不過面試官一句「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帶你看看古人對年齡的稱謂究竟是什麼樣的!
    《乘風破浪的姐姐》探討眾多30+女性的無限可能,文案裡「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這麼說著;《二十不惑》講述二十歲女孩青春奮鬥史;《三十而已》講述三十歲都市女性遭遇多重壓力的故事。嶽麓君不禁注意到其中「而立」「不惑」等字眼……這些對年齡的稱謂,從古代沿用至今,仍然流傳不廢。
  • 不懸浮、就是「幹」的青春才能讓大家共鳴|《二十不惑》
    對當代青年的真實洞察、與不同群體的真實對話,《二十不惑》有自己的突破和思考。文 | 黎河「十點半了,關燈睡覺。」仿佛如一個定時鬧鐘般準時,梁爽的回歸打破了這個女生寢室原有的寧靜。伴隨著其他室友們的白眼和吐槽,宿舍矛盾——這個當代大學生普遍都會經歷的問題在前兩集就被撕開了口子。
  • 【宏觀】宏觀經濟學的意義
    年薪1500萬的宏觀研究專家任澤平說「宏觀經濟學的存在的意義在於拯救世界」。
  • 「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近尋死路」,此話何意,還真有道理
    導言在我國擁有 上下五千年的久遠歷史文化,大家的老祖先不僅留有四大發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還教給大家諸多民間俗語,這在其中有關男女婚配的俗語就有很多,如「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沒留飯」「四十很少欲,五十不痴情,六十很少食」「人來四十五,更是下山虎」「三十如狼,四十如虎」這些
  • 為什麼當量子力學被證明是正確的時候,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自從普朗克和愛因斯坦奠定量子力學基礎以來,人們就開始研究量子力學和微觀世界。既然量子力學被證明是正確的,為什麼生命會變得毫無意義呢?眾所周知,隨著科學家對微觀世界研究的深入,很多理論被推翻,其中出現了量子力學中的各種奇異現象,這些現象似乎超出了經典物理學的認識。其中最著名的是量子糾纏。
  • Leatherman近四十年的傳奇故事
    轉眼間,Leatherman(萊特曼、萊澤曼)即將告別而立之年,迎來四十不惑,它也有著近四十年的傳奇故事。
  • 看到了量子力學是否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看到了量子力學是否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我先來引用一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對量子力學所作的一個簡單通俗的比喻。量子力學就像說某個人既在辦公室又不在辦公室,你要去看這個人在不在,你就得去觀察一下。你這一觀察,這個人的存在狀態就坍縮了,他就從原來的既在辦公室又不在辦公室的疊加狀態,一下子變成在辦公室或者不在辦公室的唯一的狀態了。
  • 二十真的不惑嗎,名家的二十歲和我們有什麼不同?
    這兩天,《二十不惑》這部電視劇上映了,裡面的四個女孩各有各的特點,也讓人們想起了自己二十歲的樣子。孔子他老人家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部電視劇,不惑的年齡直接減了一半,那二十歲的年輕人,真的不惑嗎,看看我國的那些大家們。魯迅魯迅是誰就不介紹了,我們來看看他的二十歲在幹嘛。
  • 古人講「四十多欲,大勢已去」是啥意思?後半句才是精華
    01按照儒家的說法「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至於四十不惑,意思也就是說到了40歲的時候人生已經有了相當多的體會和感悟。再也不是當年衝動莽撞的青年,遇事之後懂得冷靜和思考。其實我國古人關於年齡,還有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叫做「四十多欲,大勢已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量子力學和陽明心學的啟示——破除思維假設的藩籬就是開悟
    最近讀了幾本關於量子力學的普及讀物,雖然沒有看懂書中各種數學公式和數理邏輯,但是明白了一個道理:量子力學的確立,並不是簡單地顛覆了牛頓力學,而是成功地解釋微觀世界的運動規律,建構了一套全新理論物理體系,從而將基於宏觀世界運動規律,無法解釋量子現象的牛頓力學變成了量子力學的一個特例
  • 《二十不惑》熱播 徐曉鷗談現實題材:矛盾衝突密度高坡度小才更...
    日前,國內首部聚焦95後群體、講述95後成長故事的青春勵志成長劇 《二十不惑》開播。劇中四個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處事方式不同的女孩,在大學即將畢業邁向社會的關鍵時期,用自己的故事描摹了一幅專屬於這個時代年輕人的「95後青春圖鑑」。  《二十不惑》的出品公司,是曾經打造過《小歡喜》《小別離》等經典現實題材作品的檸萌影業。
  • 有什麼意義?人類要重新認識量子力學?
    有什麼意義?人類要重新認識量子力學?說到量子力學,可能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例子就是薛丁格的貓,可是許多人對這個概念都有著非常大的誤解,這個實驗和愛因斯坦還有關係。上世紀30年代,愛因斯坦和另一位物理學家玻爾吵了一架,愛因斯坦生氣地說,上帝不擲色子,許多人都覺得愛因斯坦不認同量子力學,事實果真如此嗎?
  • 物理學家:當人類真的掌握了量子力學,這個世界就失去了意義
    物理學家,當人們真的掌握了量子力學,這個世界就失去了意義。在量子力學裡面,除了量子糾纏以外,最會讓人感到奇特的就是它的不確定性。正是由於不確定性才導致人們根本無法掌握量子的運動方式。不確定性就好像是上帝在玩弄你一樣,他就是不讓你觀察到真相,讓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 四十年說|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九條經濟學智慧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實際GDP擴大了34倍,年均增速達到9.5%,佔全球經濟的比重由1.8%上升到15.2%;基本建成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經濟結構日趨豐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城鄉建設突飛猛進。
  • 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線性規劃理論康託羅維奇關於線性規劃的重大發現何以使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而被稱為運籌學科學的發現卻未能獲獎?其理由在於,康託羅維奇認識和探究了進入現代經濟學核心的方法論基礎,這就是數量配給的構成和價格的構成之間的對偶性概念。 價格體系像一隻「看不見的手」對於經濟中的生產要素、商品和服務的分配進行調整,使它們在一定意義上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