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不惑》熱播 徐曉鷗談現實題材:矛盾衝突密度高坡度小才更...

2021-01-09 新華網山東頻道

  幾個月前,《後浪》在社交平臺刷屏,關於「前浪」與「後浪」的探討和觀點輸出持續在網絡上發酵,70、80、90與95後之間的觀念差異也再次引發熱議。

  日前,國內首部聚焦95後群體、講述95後成長故事的青春勵志成長劇 《二十不惑》開播。劇中四個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處事方式不同的女孩,在大學即將畢業邁向社會的關鍵時期,用自己的故事描摹了一幅專屬於這個時代年輕人的「95後青春圖鑑」。

  《二十不惑》的出品公司,是曾經打造過《小歡喜》《小別離》等經典現實題材作品的檸萌影業。和此前關注教育和代際關係的作品不同,《二十不惑》更多的是對95後這一代年輕人的群像呈現。

  《二十不惑》總製片人徐曉鷗

  聚焦95後的現實題材作品有何特殊性?當古裝、甜寵、懸疑劇集體瓜分市場,現實題材劇是否還能讓觀眾買帳?當受眾年齡層快速更迭,現實題材劇又該如何對味?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網記者專訪了《二十不惑》總製片人徐曉鷗,從這部新劇創作初衷和背後難點破題,分析現實題材作品如何能夠更加具真實感、生活態。

  打破社會對95後的刻板印象

  「二十歲什麼都好,怎樣都對。」電視劇《二十不惑》中的這句臺詞,讓很多95後觀眾找到了共鳴,由此展開的對95後一代青春群像的描摹,也讓很多隔代觀眾了解到,新時代年輕人真實的生活和內心的想法。

  實際上,無論是《後浪》演講引發的社會熱議,還是社會快速發展激發的代際矛盾,90後尤其是95後這一代年輕人,常常被推到「風暴中央」,被指責被批評,宅、喪、貪圖享樂、不求上進……一些人常常會給他們貼上這樣的標籤。

  對於「一代不如一代」這樣的刻板印象,作為《二十不惑》製片人的徐曉鷗並不認同。「社會發展的太快了,很多人就會有這樣的錯覺,但只是新時代年輕人所追求的東西你get不到,你就覺得他們不行罷了。」

  徐曉鷗用劇中李庚希扮演的羅豔舉例,在《二十不惑》中,羅豔是典型的「佛系95後」代表,害怕走入社會不想去工作,只想每天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打遊戲。徐曉鷗說,和羅豔一樣的95後不在少數,但她們並不是真的心中沒有夢想、不求上進,只是懶得去解釋,她們的宅、喪、佛系只是偽裝,她們的心中也有夢想,只是逐夢的方式不同罷了。「做美妝博主、混娛樂圈做經紀人、甚至打遊戲打出成績,這些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成功模式,父母或許都覺得不靠譜,但他們想要的東西跟你不一樣,因為時代變了,不可能讓時代回溯到你的價值觀裡去。」《二十不惑》就是希望通過對95後一代群像的描摹,打破社會對95後的刻板印象,讓更多人了解95後真正的面貌,他們比任何前輩都更勇敢、更敢拼,也更知道自己要什麼。

相關焦點

  • 《二十不惑》:關曉彤卜冠今「後浪青春圖鑑」
    兩部關注不同年齡段女性成長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自暑假檔開播以來,持續引發各維度話題討論,貫穿起從「80後」至「95後」女性對社會、職場、親情、愛情等多方面的全新認知與理解。兩部電視劇在國慶檔仍佔據一席之地,其中《三十而已》在湖北衛視、央視八套復播,《二十不惑》也將於10月2日登陸深圳衛視黃金檔播出。
  • 不懸浮、就是「幹」的青春才能讓大家共鳴|《二十不惑》
    在大四的關鍵時期上,很多人都產生過迷茫,《二十不惑》恰到好處地把它挖掘並鋪陳開來,讓我們能夠從人物身上直面自己有關親子關係、未來選擇等的處境問題。這些「真實的迷茫」,遠比那些「誇張的奇遇」來得更動人——這也正是《二十不惑》看起來不懸浮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二十不惑》:貼合實際的故事,讓人物更加鮮活
    01題材新穎,貼合實際《二十不惑》這部劇,可以說是在一堆偶像劇中獨樹一幟的存在。偶像劇的主線,從來都是愛情,觀眾看到的都是浪漫的一面。的確,在塑造浪漫這一方面,偶像劇做到了極致,並且滿足了我們的幻想。所以,當一部題材新穎,貼合實際的劇出現時,更能吸引觀眾。《二十不惑》以一個女生宿舍的故事展開,她們是二十歲女生的群像,也是二十歲的年輕人的縮影。不以愛情為主線,但是這部劇卻非常精彩,比較有意思。
  • 關注現實才有說服力——談工業題材網絡小說的價值及其走向
    為了顯示虛構人物的在場感,從形式上,工業題材網絡小說大多運用穿越、重生手法,主角帶著二十一世紀的思維進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改革開放如火如荼的歲月,開闢他們的創業之路。他們以文學虛構重走父輩的道路,並在若干細節上彌補上一輩人的遺憾和不足,充分展現了文學與現實交錯的魅力。
  •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熱播劇的英文怎麼說?
    這部劇講述的是出身,境遇,學識,命運完全不同的三個都市女性的現實生活。三名女性,三種不同的困境,她們已經到了似乎「做什麼都晚了」的三十歲,但是她們用自己的經歷證明,只要想改變,什麼時候都不晚。那這部熱播的劇,英文名叫什麼呢?
  • 二十歲遇到的「難題」,這部不給標準答案的青春劇很真實
    日前播出的青春劇《二十不惑》,聚焦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沒有昔日國產青春劇打架、失戀、墮胎的「疼痛青春」三部曲,但依然生猛——該劇拋出了青年人一系列初入社會可能碰到的困惑,糅合近年來網絡討論的熱點話題,每一集的主題都能當《奇葩說》的辯題。 和職場劇一樣,青春題材影視劇一度是國產影視劇的「黑洞」,很少有超過及格線的作品。
  • 檸萌影業陳菲:頭部內容才有價值,做爆款要對用戶有深刻洞察
    從《二十不惑》到《三十而已》,從《摩天大樓》到《白色月光》,如何以女性視角講述女性困境,成為影視公司開發現實題材繞不開的一大話題。作為今年暑期檔爆款劇《三十而已》幕後的操盤手,陳菲在女性題材這一賽道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到底什麼才是女性視角、女性立場,我們應該在女性題材中呈現什麼樣的價值觀?
  • 關曉彤、李庚希《二十不惑》劇中四個女生,你最喜歡哪一個?
    目前,由黎志執導,關曉彤、金世佳、卜冠今、李庚希、董思怡等共同主演的《二十不惑》正在熱播中。這是一部都市勵志成長劇,劇中的四個女孩梁爽、姜小果、羅豔、段家寶,她們是同一個寢室的室友。即將大學畢業的她們,在生活,工作中,碰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帶你看看古人對年齡的稱謂究竟是什麼樣的!
    最近,以年齡、女性為題材的綜藝、電視劇正在火熱播放,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乘風破浪的姐姐》探討眾多30+女性的無限可能,文案裡「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這麼說著;《二十不惑》講述二十歲女孩青春奮鬥史;《三十而已》講述三十歲都市女性遭遇多重壓力的故事。
  • 《二十不惑》隱藏細節被網友扒出,原來梁爽早就被孤立
    要說起最近比較火的電視劇,就是《二十不惑》了。近日,有網友發現在劇中,早就有細節透露出梁爽被宿舍孤立的事情。 這樣的人放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是要和舍友起矛盾的,電視劇中也是一樣。在這部劇的開頭,梁爽回宿舍時,其他三位女生明顯是不高興的,還建了只有三個人的群聊。
  • 二十不惑5對CP成語暱稱,知道「宇果」天晴,另外4對怎麼稱呼?
    《二十不惑》中有5對CP,雖然最後只成功了一對,但是觀眾對他們還是比較喜歡。除了成功走到一起的梁爽和趙優秀,《二十不惑》中還有另外4對CP,他們分別是姜小果與周尋,姜小果與段振宇,羅豔與路然以及大寶和大熊。
  • 二十真的不惑嗎,名家的二十歲和我們有什麼不同?
    這兩天,《二十不惑》這部電視劇上映了,裡面的四個女孩各有各的特點,也讓人們想起了自己二十歲的樣子。孔子他老人家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部電視劇,不惑的年齡直接減了一半,那二十歲的年輕人,真的不惑嗎,看看我國的那些大家們。魯迅魯迅是誰就不介紹了,我們來看看他的二十歲在幹嘛。
  • 二十不惑的男女主角是誰 官配cp分別是哪幾對
    二十不惑主角官配《二十不惑》宣傳海報中共有四女五男,很顯然,這部劇講述了九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一般影視劇都會有男主和女主,那麼《二十不惑》的男女主分別是誰?官配cp又有哪些?
  • 今年二十不惑的明星,王源易烊千璽穩居頂流,範丞丞成綜藝咖
    王源易烊千璽領銜2020年娛樂圈10大20不惑的明星 文/一床情書 今日份的熱搜第一:今年娛樂圈的20不惑。 也就是說2020年迎來20歲生日,「遇事能明辨不疑」的明星們。
  • 四十不惑——量子力學對經濟學的意義
    導讀: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何為不惑?不惑就是對市場上的所有現象不再迷惑。本文用後現代主義世界觀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闡述不惑之要義。
  • 四十不惑——量子力學對經濟學思維的意義
    導讀: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何為不惑?不惑就是對市場上的所有現象不再迷惑。本文用後現代主義世界觀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闡述不惑之要義。
  • 二十不惑人物關係揭秘,出場角色太多讓人混亂
    《二十不惑》這部劇並不是只圍繞一個人來講故事,而是圍繞四個小女生來講故事,算是一部群像劇。因為出場人物太多,所以人物關係顯得很混亂。《二十不惑》人物關係揭秘,只要梳理一下,那就很容易看懂這部劇了!《二十不惑》的四位主角分別是梁爽(關曉彤飾)、姜小果(卜冠今飾)、羅豔(李庚希飾)、段家寶(董思怡飾),她們在大四這一年成為了一個宿舍的舍友,在生活上產生了很多的交集。從劇情介紹可以得知,這四位女生身上都發生了很多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 「無直接利益衝突」矛盾的化解理念與路徑研究
    本文基於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基本理念和實踐模式,分析了「無直接利益衝突」矛盾的主要特徵及其產生原因,指出了我國政府在化解「無直接利益衝突」矛盾中應堅持的基本理念:以人為本、包容貴和、共建共享和公平正義,在思想基礎、現實基礎、制度基礎、社會基礎和實踐模式等方面探討了化解「無直接利益衝突」矛盾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