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式開啟了火星科學探測之旅,將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等方面的科學探測。這是繼月球探測任務之後,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作為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火星不僅有季節和晝夜,而且發現火星南極冰蓋表面下存在液態水湖,火星的地表也很像地球,有峽谷、山谷、沙丘和河流等的痕跡。因為人類至今還未登上過火星,雖然已有發射過幾十次的火星探測器,拍攝到一些圖像,可以讓我們在以光年計數的遙遠距離之外看到火星表面存在的地形地貌特徵,但更多的火星風景,還是需要大家去想像:被描繪為沙漠行星、砂礫遍布的火星,更似是戈壁荒原,這樣不可思議的環境是否真的適合生命生存嗎?「天問」,引發了大家對火星這個遙遠星球的好奇。
一般人現在還去不了火星,於是就有些人在地球上探尋一些與火星地形和地貌外觀類似的場所,並希望從這些被稱作「地球上的火星」的地方獲得一些對未來的火星任務有幫助的發現。據說國外已經發現了8個酷似火星地貌的「奇蹟之地」。今年由於新冠疫情不能出國旅行探險,於是一些「流浪火星」迷就一路向西,去祖國的大西北探奇獵勝,最後竟然在柴達木腹地輾轉「發現」了一片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把青海、甘肅、新疆的西北荒原帶成了「熱點」。
火星遙遠,西北的柴達木也是很遠,距廣東足足有3500多公裡啊。今年5月出遊粵西,我竟然在茂名「發現」了一片好似火星地貌的神奇所在。看看這些照片,怎麼樣?還須遠行嗎?去茂名探秘就行了。
說真的,茂名的這片「火星地貌」,還真的與玉門關外的那片「火星地貌」有著某種神奇的關聯。
話說茂名有個「好心湖」,位於茂名市區西北角,是一個很大的湖,面積達10.07平方公裡,湖水碧藍,湖岸周圍遍植花草樹木,環境優美。我相信許多遊人也會同我一樣,認為這就是一個新建的郊野生態公園。如果不是聽朋友的介紹,再看到公園地圖上標示有座茂名露天礦博物館,我真不知道這裡就是曾為共和國石油工業做出重要貢獻的油頁巖礦區。
原來,茂名之所以成為「南方油城」,就是由於茂名油頁巖露天礦的發現。1954年國家派出鑽井隊進駐茂名,歷時3年探明了適宜大型露天開採、年產100萬噸原油、可開發100年的茂名露天油頁巖礦。茂名油頁巖的發現,為國家甩掉「貧油國」帽子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茂名也因此興起。後來隨著國內油田的發現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茂名露天礦的油頁巖開發逐步停止,至1992年底停產,這個中國第二大、南方最大的露天礦坑淪為了廢棄礦坑。由於露天礦開採造成周邊生態惡化,土地荒蕪,而廢礦積水酸化,礦坑周邊水土流失嚴重,對周邊地區造成嚴重安全隱患。因此,2013年茂名市確立「引水、種樹、建館、修路」的思路對廢棄礦坑進行修復,築渠引水,2016年引入高州水庫水源把礦坑湖注滿,讓一個荒廢礦坑蛻變成為一座庫容達1.6億立方米的水庫、一個美麗的露天礦生態公園,創造了工礦遺址生態修復的全國典範。為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嶺南聖母」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精神,銘記當年建設者們好心採礦煉油、好心建設茂名精神,打造「好心茂名」城市品牌,2017年8月茂名露天礦坑湖被正式命名為「好心湖」,變身生態公園。
「神奇之地必有神跡」。正是因為「好心湖」原來有著如此神奇的歷史,在公園的步道上漫行,我就望見湖邊的景色不同尋常,那些裸露出來的地方,溝壑縱橫,龕巖凹凸,砂礫土呈現赤橙黃褐白,色彩斑斕,與張掖戈壁荒漠的五彩雅丹極其相似,十分上鏡,可惜由於公園顧慮遊客安全,把湖岸全部用圍欄隔離了起來,不能靠近拍攝,相當遺憾。
有句話說:上帝把門關上了,天使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我們走到湖邊一個舊磚廠旁邊的小土丘時,我驚奇地「發現」,這個不怎麼顯眼的地方,竟然蘊藏著十分詫異的景色,是可以媲美西北「火星地貌」的微縮版風景。於是,就和學生蘇惠分頭走進了這座土丘,用攝影的「發現眼光」,去覓取、拍攝一幅又一幅的「火星風光大片」,直至滿載而歸。
照片拍得相當滿意。但看著這些景色萬千的「火星風光」,我的思緒也隨之飄遠了:這碧水之下,淹沒了多少好東西?據說,茂名露天礦截至1992年底停產,開採量僅佔總儲量的2%,勘探表明從表層往下220米就有礦藏,挖了30多年平均只挖了40米,最深的地方也才挖了100米;除了油頁巖之外,還有豐富的高嶺土和煤炭儲量。把那些還沒開採的地球資源封存起來,留給後人,難能可貴,真真要點讚。但把這麼一個具有非凡歷史意義和迥異景色的中國第二大、南方最大的露天礦坑,完全就用水淹沒覆掉,我就覺得十分可惜了。現在到處都在提振興文化、留住歷史,尋找發展新亮點;把茂名露天礦坑變為「好心湖」,雖然也是「好心」為市民做的好事,但把什麼都淹掉了,後來人就唯有眺望著茂石化不斷吞雲吐霧的油城廠區,面對碧水,望湖興嘆……
慶幸,我們「發現」了這裡還留有一片神奇的、一般人「看不見」的 「火星地貌」。
茂名「好心湖」 吳呂明攝影
茂名「好心湖」的湖邊景色 吳呂明攝影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蘇惠 攝影 (1)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蘇惠 攝影 (2)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蘇惠 攝影 (3)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蘇惠 攝影 (4)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蘇惠 攝影 (5)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蘇惠 攝影 (6)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蘇惠 攝影 (7)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蘇惠 攝影 (8)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蘇惠 攝影 (9)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吳呂明 攝影 (1)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吳呂明 攝影 (2)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吳呂明 攝影 (3)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吳呂明 攝影 (4)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吳呂明 攝影 (5)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吳呂明 攝影 (6)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吳呂明 攝影 (7)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吳呂明 攝影 (8)
在茂名發現的「火星地貌」 吳呂明 攝影 (9)
(文:吳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