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尼號數據又有新發現,土衛六為什麼有充滿甲烷的湖泊?

2020-10-18 博科園

使用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太空飛行器的雷達數據,最新發表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新場景,來解釋為什麼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泰坦)上一些充滿甲烷的湖泊,被高達數百英尺的陡峭邊緣所包圍。這些模型表明,變暖的氮氣爆炸在土衛六地殼中形成了盆地。土衛六是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唯一已知在其表面有穩定液體的星體。但在泰坦上,天文學家認為是氣體甲烷和乙烷碳氫化合物在泰坦寒冷的氣候中表現為液體,而不是像地球上那樣從雲層中傾瀉而下,充斥著湖泊和海洋。

大多數現有模型揭示了泰坦湖泊的起源,顯示液態甲烷溶解了月球的冰基和固體有機化合物,形成了充滿液體水庫。這可能是泰坦上有尖銳邊界的一種湖泊起源。在地球上,通過溶解周圍的石灰巖而形成類似的水體被稱為巖溶湖。一些較小湖泊(幾十英裡寬)的新替代模型顛覆了這一理論:提出泰坦地殼中的液氮口袋變暖,轉化成爆炸性氣體吹出火山口,然後充滿液態甲烷。新理論解釋了為什麼泰坦北極附近一些較小的湖泊,如溫尼伯拉庫斯,在雷達成像中似乎有非常陡峭的邊緣,高聳在海平面之上,邊緣很難用巖溶模型來解釋。

這些雷達數據是由「卡西尼號土星軌道器」(Cassini Saturn Orbiter)收集,該任務由美國宇航局(NASA)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管理。這是該太空飛行器最後一次近距離飛越土衛六時收集的數據,當時該太空飛行器正在為兩年前最後一次進入土星大氣層做準備。由義大利G.d『Annunzio大學Giuseppe Mitri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確信,巖溶模型與在這些新圖像中看到的不一致。邊緣上升,巖溶過程以相反的方式工作,但沒有找到任何與巖溶湖盆地相吻合的解釋。

實際上,形態更像是一個爆炸隕石坑,環形山的邊緣是由從火山口內部噴射出來的物質形成,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過程,其研究發現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期刊上。與其他泰坦氣候模型的網格顯示,與較早的泰坦「冰河時代」相比,土衛六可能是溫暖的。在土衛六過去的五億年或十億年裡,其大氣中的甲烷起到了溫室效應作用,使土衛六保持相對溫暖,儘管以地球的標準來看仍然很冷。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土衛六已經經歷了冷卻和變暖的時代,因為甲烷被太陽驅動的化學物質耗盡,然後再補充。

在較冷的時期,氮氣主導了大氣,向下降雨,並通過冰冷的地殼循環,在地表下方的水池中聚集。這些有著陡峭邊緣、凸起邊緣的湖泊將成為泰坦歷史上表面和地殼中存在液氮時期的路標。即使是局部變暖,也足以將液氮變成水蒸氣,導致液氮迅速膨脹,並吹出一個火山口。對於那些小湖泊周圍陡峭的邊緣,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解釋,這一直是一個巨大的謎團,隨著科學家們繼續挖掘卡西尼號數據的寶藏,將能繼續把越來越多的拼圖拼湊在一起。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會越來越好地理解土星系統。

博科園|文:Alana Johnson/phys

參考期刊《自然地球科學》

DOI: 10.1038/s41561-019-0429-0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雖卡西尼號「已逝」,但貢獻依然不減,它揭示了土衛六湖泊的形成
    一張卡西尼的合成照片顯示了泰坦北極有閃閃發光的湖泊已被摧毀的卡西尼號在2017年記錄的數據顯示: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北極附近的液態湖泊看起來比它們實際上更小。迄今為止,土衛六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外已知的唯一有穩定的表面液體的天體。
  • 天文學家發現土衛六上的部分液態甲烷湖泊消失
    4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研究人員對卡西尼號探測器的土衛六觀測數據分析顯示,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也是目前人類所知的唯一一顆表面存在液體的行星。土衛六有自己的「水循環」,兩極有許多閃閃發光的湖泊。只是這些湖泊不像地球上的湖泊一樣富含水資源,其主要由液態甲烷組成。但根據NASA旗下卡西尼號探測器的發現,其中一些湖泊似乎正在消失。
  • 「土衛六」可能隱匿巨大甲烷湖泊
    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公開的論文稱,「土衛六」上一處位於熱帶的區域在近紅外光譜圖像中顯示存在暗區,極可能是隱於乾旱區的湖泊,而甲烷的來源則是地表下的液態甲烷綠洲。此發現將擴大該衛星上生命可能起源的範圍。 「土衛六」泰坦(Titan)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位列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體榜單前5名。
  • 土衛六或成下一個地球?小小湖泊大發現
    圖解:卡西尼傳回的土衛六影像 這個發現揭開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土星執行卡西尼(Cassini)任務時傳回關於這些湖泊的不知名數據的疑團。卡西尼任務,開始於1997年10月,而2018年9月探測器在土星墜毀後,這個任務也算是「壽終正寢」了。
  • 天文學家發現土衛六上神秘消失的湖泊
    4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研究人員對卡西尼號探測器的土衛六觀測數據分析顯示,土衛六北極存在的數個液態甲烷湖隨季節和時間更替消失
  • 氮氣爆炸可能催生土衛六的部分湖泊
    新華社洛杉磯9月11日電(記者譚晶晶)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上存在湖泊,其中充滿液態甲烷和乙烷等物質。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日前通過分析雷達數據發現,有些湖泊可能是由氮氣爆炸所催生。  土衛六是太陽系內唯一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行星衛星,大氣中含有氮氣和甲烷等。
  • 土衛六發現「湖泊群」 內有液態甲烷和乙烷(圖)
    土衛六發現「湖泊群」 存在著液態甲烷和乙烷  新華社今晨專電 美國科學家24日說,他們首次在土衛六表面發現數目眾多的「湖泊」,這些巨型「湖泊」中存在著液態的甲烷和乙烷。  土衛六又被稱為「提坦」,是土星最大的一顆衛星,其體積比水星和冥王星都要大,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木衛三的第二大衛星。
  • 利用卡西尼號觀測結果,發現土衛六湖周圍有環狀土丘!
    NASA/ESA/ASI卡西尼-惠更斯任務在土星系統中度過了13年,卡西尼號飛船搭載著歐洲航天局的惠更斯探測器,於2005年降落在這顆冰冷的衛星上。在卡西尼號巡視土星及其衛星的過程中,對土衛六進行了100多次飛越,在土衛六的極地地區發現了大約650個湖泊和海洋——其中300個至少部分充滿了甲烷和乙烷的液體混合物。
  •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土衛六,及甲烷宜居地
    由於耗盡了燃料,原先在土星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突然陷落進大氣層。但這是特意設定的程序,因為將探測器一直留在軌道內,最終會與土星的天然衛星發生碰撞,並有可能造成汙染。卡西尼號任務非常成功,其產生的數據將有助於我們在未來幾十年內理解土星系統。
  • 土衛六上發現不同尋常的湖泊,疑為遠古巨型爆炸遺留下的「疤痕」
    圖解:卡西尼傳回的土衛六影像這個發現揭開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土星執行卡西尼(Cassini)任務時傳回關於這些湖泊的不知名數據的疑團。卡西尼任務,開始於1997年10月,而2018年9月探測器在土星墜毀後,這個任務也算是「壽終正寢」了。
  • 土衛六存在「幽靈湖泊」:不是普通雨水 而是液態甲烷
    這種「幽靈湖泊和洞穴」僅存在於土衛六,這顆星球降落的不是普通雨水,而是液態甲烷。兩篇最新研究報告證實土衛六表面存在這種怪異的無水「水循環系統」,兩支獨立研究團隊對卡西尼號任務的觀測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 當卡西尼號探測器首次觀測到「幽靈湖泊」時,發現3個似乎充滿液體的湖泊,但當探測器再次返回該區域時,湖泊已經乾涸。
  • 土衛六存在「幽靈湖泊」:不是普通雨水,而是液態甲烷
    當卡西尼號探測器首次觀測到「幽靈湖泊」時,發現3個似乎充滿液體的湖泊,但當探測器再次返回該區域時,湖泊已經乾涸。兩篇最新研究報告證實土衛六表面存在這種怪異的無水「水循環系統」,兩支獨立研究團隊對卡西尼號任務的觀測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2017年9月,卡西尼號探測器完成使命任務,最終以極超音速墜入土星大氣層,幾分鐘後化為灰燼。該探測器曾飛越土星100多次,在飛行過程中收集了土衛六的重要觀測數據。
  • "卡西尼"探測土衛六大峽谷:液態甲烷在"奔流"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網11日報導,「卡西尼」號探測器日前在土衛六表面發現浸沒在液態甲烷中的陡峭峽谷。這不但是對土衛六上數百米深的峽谷的第一次觀察,更是該星球上有流動液體溝渠存在的首個直接證據。太陽系除地球外只有土衛六「泰坦」擁有原理與地球水循環相似的所謂「甲烷循環」。土衛六表面被山巒河流覆蓋,也算是有雲有雨有湖泊,不過成分都是甲烷。
  • 擁有湖泊的土衛六,到底是否適合生命存在?
    在你面前的這片湖泊,就是土衛六表面的特殊湖泊。和地球上的湖泊不同,它不是由水組成的,而是充滿了甲烷和乙烷,所以呈現出黑色。在土衛六的表面,有很多這樣的湖泊,可能是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比地球最大的湖泊——37萬平方公裡的裏海還要大)的克拉肯海。當然,這麼大的面積,也可以說是海洋了。除了克拉肯海,你也有可能站在安大略湖(當然不是北美五大湖的那個)旁邊。誰知道呢,土衛六上有那麼多這樣的湖泊,很難說得準你究竟站在哪。這也是惠更斯號探測器所看到的一幕。
  • 土衛六上的甲烷能被點燃嗎?
    在太陽系的衛星中,土衛六是一顆非常特別的一顆,它擁有最為濃厚的大氣層,其中高達98.4%是氮氣,還有1.4%的甲烷、0.2%的氫氣以及含量更少的其他氣體。更為特別的是,土衛六的表面有液體,只不過不是液態水,而是液態甲烷。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土衛六可以被點燃?
  • 有水有海有碳有甲烷,莫非土衛六上真的存在某種形式的生命?
    至少現在,我們還不能打包票說一定有。「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的任務於2017年結束,關於土衛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由該探測器發掘的。來自環繞土星和「惠更斯號」飛行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數據證實了土衛六有水和大量含碳化學物質。而地球上的生命正是基於複雜的碳基化學物質形成的,比如DNA。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土衛六上的驚人地形
    與地球構成相似的土衛六星,NASA能否發現新生命體?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是我們太陽系的一個特殊環境。它有著充滿甲烷的湖泊、冰封的火山和地下洞穴,看起來和我們的地球是天壤之別。但土衛六的第一張地貌圖顯示,儘管它的景觀不可思議地令人印象深刻和多樣化,但正是這些因素使它與地球奇怪地相似。
  • 「卡西尼」號數據「重構」星體環境 首張土衛六整體地質圖發布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號探測器數據,科學家們「重構」了一個星體。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8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科學家報告了土星衛星——土衛六的首個整體地質圖。
  • 土衛六:海洋沒有水 幾乎純甲烷
    「卡西尼」探測器在「土衛六」上發現純度極高的甲烷海。(圖片來源:歐洲航天局)據歐洲航天局4月26日消息,科學家在圍繞土星公轉的最大衛星——「土衛六」上發現了純度極高的液態甲烷海。科學家發現,其表面有液態碳氫化合物組成的海洋。其中一個海洋之中甚至全是甲烷液體,海底覆蓋著富氧物質,海邊可能還有溼地。
  • "卡西尼"探測土衛六大峽谷:液態甲烷在"奔流"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網11日報導,「卡西尼」號探測器日前在土衛六表面發現浸沒在液態甲烷中的陡峭峽谷。這不但是對土衛六上數百米深的峽谷的第一次觀察,更是該星球上有流動液體溝渠存在的首個直接證據。太陽系除地球外只有土衛六「泰坦」擁有原理與地球水循環相似的所謂「甲烷循環」。土衛六表面被山巒河流覆蓋,也算是有雲有雨有湖泊,不過成分都是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