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卡西尼號「已逝」,但貢獻依然不減,它揭示了土衛六湖泊的形成

2020-12-05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一張卡西尼的合成照片顯示了泰坦北極有閃閃發光的湖泊

已被摧毀的卡西尼號在2017年記錄的數據顯示: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北極附近的液態湖泊看起來比它們實際上更小。迄今為止,土衛六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外已知的唯一有穩定的表面液體的天體。與地球不同,土衛六上的海洋和湖泊中沒有水,而是充滿了甲烷和乙烷。

土衛六上的大氣層非常寒冷,所以它擁有一個完整的降水和蒸發周期,而周期中含有的化學成分就是在地球上為氣態的甲烷和乙烷。在卡西尼號駛向自己生命終點的途中,它最後一次飛越泰坦並收集了關於湖泊的雷達數據。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物理學家馬可·馬斯特羅吉塞佩(Marco Mastrogiuseppe )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上發表論文說,雖然這些湖泊寬僅幾十千米,但深度可達100米。

湖泊中主要成分為甲烷這一發現令人驚喜。而早些時候,在對於土衛六南半球唯一的主要湖泊安大略湖的考察中,發現乙烷為其組成成分之一。馬斯特羅吉塞佩和他的同事說,這一發現表明土衛六北部和南部的湖泊是由不同的過程形成的。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合著者喬納森·盧寧說:「這就像你如果從地球北極上方俯視,可以看到北美和亞洲的水體環境背景完全不同。」土衛六的北部湖泊位於大山丘的頂部,海拔比海平面高很多。由此,研究人員提出,北部湖泊是在周圍的基巖和冰溶解和坍塌的過程中形成的。這與地球上石灰巖礦床中的巖溶湖有一定相似度。

馬斯特羅吉塞佩和他的同事認為,北部湖泊的形成方式類似於地球上的喀斯特地貌,湖中甲烷可能會從下部滲流,並由雨水從上部補充。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香農·麥肯齊(Shannon MacKenzie)領導的物理學家團隊在同一期刊上發表的另一篇相關論文也提出了同樣的觀點。

該團隊比較了卡西尼號在2010年和2017年飛越土衛六期間對三個靠近北部的湖泊收集的數據。結果顯示,在這七年間,三個水體基本上都消失了,所以研究人員把它們稱為"魅影湖」。

麥肯齊和他的同事認為,這三個的湖泊非常淺,導致它們不是滲漏了就是蒸發得相對較快。「這些湖泊易乾涸可能是因為缺乏營養,所以它們不怎麼有進行進一步天體生物學研究的潛力。」他們總結道。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計劃主要由NASA的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以發現了土星光環中的縫隙和四顆土星衛星的法國天文學家喬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的名字命名——和ESA的惠更斯探測器——以發現了土衛六的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的名字命名——組成。

這次探測任務在醞釀期間被普遍稱為環土星泰坦探測器(Saturn Orbiter Titan Probe),即SOTP,作為一個水手2號任務和一般稱呼。卡西尼-惠更斯號是前往外行星的旗艦級任務。其他這一級別的任務包括了伽利略號、旅行者號和維京號。

卡西尼號有一些目標,包括:

1.測定土星環的三維結構和動態行為

2.測定衛星表面的組成成分和每個衛星的地質歷史

3.測定土衛八正對公轉的半球上暗物質的性質和起源

4.測量磁層的三維結構和動態行為

5.研究土星大氣在雲層中的動態行為

6.研究土衛六雲和霧的時變性

7.區域尺度下描述泰坦的表面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ANDREW MASTERSON- cosmosmagazin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卡西尼號數據又有新發現,土衛六為什麼有充滿甲烷的湖泊?
    使用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太空飛行器的雷達數據,最新發表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新場景,來解釋為什麼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泰坦)上一些充滿甲烷的湖泊,被高達數百英尺的陡峭邊緣所包圍。這些模型表明,變暖的氮氣爆炸在土衛六地殼中形成了盆地。土衛六是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唯一已知在其表面有穩定液體的星體。
  • 土衛六或成下一個地球?小小湖泊大發現
    圖解:卡西尼傳回的土衛六影像 這個發現揭開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土星執行卡西尼(Cassini)任務時傳回關於這些湖泊的不知名數據的疑團。卡西尼任務,開始於1997年10月,而2018年9月探測器在土星墜毀後,這個任務也算是「壽終正寢」了。
  • 卡西尼號使命即將完成,它這些年都做了哪些貢獻
    網易科技訊9月14日消息,據Futurism報導,隨著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探測器的使命接近尾聲,它即將結束為期20年的運行。在環繞土星飛行的13年裡,卡西尼號已經在這顆行星及其衛星上有了一系列發現。下面讓我們詳細看看:當卡西尼號於美國當地時間9月15日完成「大終章(Grand Finale)」任務時,距離它進入太空20周年紀念只有一個月的時間。1997年10月15日,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ESA)和義大利航天局於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共同發射了卡西尼號。它用了7年時間接近任務目標土星,並於2004年到達土星軌道。
  • 臨別前,卡西尼號看了土衛六最後一眼,拍下一張驚人圖像!
    土衛六泰坦,土星最大的衛星,是卡西尼號近20年太空探測生涯中最重要的考察對象之一。 要知道,土衛六的魅力不僅在於大,更重要的是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擁有濃厚大氣的衛星,而且表面分布著大量液態烴湖泊,被天文學家列入太陽系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名錄。正因如此,卡西尼號選擇投入土星懷抱,以防止對可能存在生命的土衛六造成汙染。
  • 土衛六上發現不同尋常的湖泊,疑為遠古巨型爆炸遺留下的「疤痕」
    圖解:卡西尼傳回的土衛六影像這個發現揭開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土星執行卡西尼(Cassini)任務時傳回關於這些湖泊的不知名數據的疑團。卡西尼任務,開始於1997年10月,而2018年9月探測器在土星墜毀後,這個任務也算是「壽終正寢」了。
  • 天文學家發現土衛六上神秘消失的湖泊
    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也是目前人類所知的唯一一顆表面存在液體的行星。土衛六有自己的「水循環」,兩極有許多閃閃發光的湖泊。只是這些湖泊不像地球上的湖泊一樣富含水資源,其主要由液態甲烷組成。但根據NASA旗下卡西尼號探測器的發現,其中一些湖泊似乎正在消失。
  • 「土衛六」可能隱匿巨大甲烷湖泊
    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公開的論文稱,「土衛六」上一處位於熱帶的區域在近紅外光譜圖像中顯示存在暗區,極可能是隱於乾旱區的湖泊,而甲烷的來源則是地表下的液態甲烷綠洲。此發現將擴大該衛星上生命可能起源的範圍。 「土衛六」泰坦(Titan)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位列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體榜單前5名。
  • 天文學家發現土衛六上的部分液態甲烷湖泊消失
    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也是目前人類所知的唯一一顆表面存在液體的行星。土衛六有自己的「水循環」,兩極有許多閃閃發光的湖泊。只是這些湖泊不像地球上的湖泊一樣富含水資源,其主要由液態甲烷組成。但根據NASA旗下卡西尼號探測器的發現,其中一些湖泊似乎正在消失。
  • 利用卡西尼號觀測結果,發現土衛六湖周圍有環狀土丘!
    NASA/ESA/ASI卡西尼-惠更斯任務在土星系統中度過了13年,卡西尼號飛船搭載著歐洲航天局的惠更斯探測器,於2005年降落在這顆冰冷的衛星上。在卡西尼號巡視土星及其衛星的過程中,對土衛六進行了100多次飛越,在土衛六的極地地區發現了大約650個湖泊和海洋——其中300個至少部分充滿了甲烷和乙烷的液體混合物。
  • 氮氣爆炸可能催生土衛六的部分湖泊
    新華社洛杉磯9月11日電(記者譚晶晶)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上存在湖泊,其中充滿液態甲烷和乙烷等物質。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日前通過分析雷達數據發現,有些湖泊可能是由氮氣爆炸所催生。  土衛六是太陽系內唯一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行星衛星,大氣中含有氮氣和甲烷等。
  • 「殺入」滅霸老家的第一位地球來客,惠更斯號和卡西尼號本是一體
    惠更斯號和卡西尼號原本是一體 合稱卡西尼-惠更斯號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 泰坦大氣層中霧層的真實色彩 來源:維基百科 除此之外 土衛六上還有液態甲烷湖泊 甚至還有甲烷雨
  • 在土衛六上美麗的湖泊中遊泳是什麼感覺?
    之後,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土衛六表面登陸的時候,發現那裡竟然有液態的湖泊,和地球的環境極為相似。雖然後來通過化學分析證明那只是液態烷的湖泊,氣溫極低,但是,土衛六就此確立了自己在太陽系中的獨特地位。既然土衛六有天然的液態湖泊,我們能不能上那裡遊個泳呢?畢竟那裡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4%,即在地球上重80公斤的人類,到土衛六上便只有22斤而已,遊個泳豈不是輕鬆加愉快?
  • 卡西尼號,在土星探索任務中看到了什麼?1997-2017
    1997年10月卡西尼-惠更斯號宇宙飛船開始了長達20年的土星探索之旅,宇宙飛船包含兩個元素卡西尼軌道器和惠更斯探測器,旨在研究土星系統及登錄土衛六。幾個月以來,卡西尼號向地球傳回成千上萬張圖像,其中包括朦朧衛星土衛六-泰坦的照片。土衛六表面覆蓋著濃厚的富氮大氣。
  • 「卡西尼」號數據「重構」星體環境 首張土衛六整體地質圖發布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號探測器數據,科學家們「重構」了一個星體。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8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科學家報告了土星衛星——土衛六的首個整體地質圖。
  • 太陽系裡的旅行者,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的壯麗終章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新,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卡西尼號探測器直到2008年,以5000米的距離再一次飛掠土衛二的時候,對它噴出的羽狀物進行了更仔細的探查,發現其中有很多的碳氫化合物,這一項發現讓土衛二具有生命的可能性大大的提高。
  • 土衛六上湖泊的周圍,特殊的環狀結構,究竟有何秘密蘊含其中?
    這項研究揭示更多的是關於這些特徵是如何形成的。 NASA/ESA/ASI卡西尼-惠更斯計劃在土星系統中度過了13年,卡西尼號飛船搭載著歐洲航天局的惠更斯探測器,在2005年登陸在這冰封的衛星上。在卡西尼號巡視土星及其衛星期間,它對土衛六星進行了100多次飛越,發現土衛六星極地地區約有650個湖泊和海洋——其中至少300個湖泊和海洋擁有部分甲烷和乙烷的液體混合物。
  • 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與土衛之間的那些事,必需了解!
    2004年聖誕節那一天,卡西尼惠更斯號到達了土衛六的附近這一次惠更斯號會脫離獨自進入土衛六進行觀測,惠更斯號外觀就像是一個貝殼,如果加上一條尾巴的話,還會像流著藍色血液的海洋生物,它和卡西尼號分離開之後直到2005年的1月14日才抵達土衛六準備著陸。
  • 卡西尼號揭秘土星大家庭 星星背後的物理(十六)
    卡西尼-惠更斯號升空後走過了7年的漫漫長途,繞過金星、地球、和木星,獲得多次「引力助推」,於2004年7月終於到達土星周圍。卡西尼-惠更斯號外形龐大,攜帶了十幾臺科學儀器,加上燃料總質量超過5700公斤,即使當前推力最大的火箭,也無法使其加速到能夠直飛土星。
  •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土衛六,及甲烷宜居地
    由於耗盡了燃料,原先在土星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突然陷落進大氣層。但這是特意設定的程序,因為將探測器一直留在軌道內,最終會與土星的天然衛星發生碰撞,並有可能造成汙染。卡西尼號任務非常成功,其產生的數據將有助於我們在未來幾十年內理解土星系統。
  • 土衛六第一張全球地形圖誕生 比預想更平坦(圖)
    利用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太空飛船的雷達數據,科學家創造了第一張土衛六的全球地形圖,結果顯示它比預想的要更平坦。  北京時間5月28日消息,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科學家發布了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的第一幅地形圖,顯示了土衛六比科學家預想的要平坦的多。美國宇航局利用了環繞土星的卡西尼號太空飛船的雷達數據,以前所未有的高清細節揭示了土衛六的表面。研究人員對土衛六非常感興趣,因為它是太陽系內唯一具有雲層、表面液體和神秘濃厚大氣層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