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上發現不同尋常的湖泊,疑為遠古巨型爆炸遺留下的「疤痕」

2020-12-0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可能擁有天文學家想像不到的暴力歷史。

新的研究表明,遍布於土衛六表面的甲烷湖或許是由於一些發熱氮氣在衛星表層下方爆炸而形成的。

圖解:卡西尼傳回的土衛六影像

這個發現揭開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土星執行卡西尼(Cassini)任務時傳回關於這些湖泊的不知名數據的疑團。卡西尼任務,開始於1997年10月,而2018年9月探測器在土星墜毀後,這個任務也算是「壽終正寢」了。

圖解:土星

數據顯示,在土衛六的北極點附近,有一個小湖泊群,它的邊緣要比海平面還高數百英尺。這個結果令科學家們意想不到,畢竟土衛六上的其他湖泊都是由於土地侵蝕而形成的,而這種侵蝕理應致使土衛六上所有的懸崖峭壁「滅絕」。

但是,氮氣爆炸卻可以積聚足夠的能量,製造出以爆炸殘骸堆積出的高邊緣爆炸坑,這也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那些湖泊的由來。

執行卡西尼任務的科學家之一,對於此事持中立態度的琳達·斯皮克爾(Linda Spilker)在一份新聞稿中談到:「用氮氣爆炸解釋那些小湖泊周圍陡峭邊緣的來歷,是一個與以往相比截然不同的觀點。這也導致這些邊緣的形成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謎團。」

這項研究也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雜誌上刊登,並給出了新的依據——數百萬年前,土衛六寒冷的表面溫度(-290℉,-180℃或更冷)給液態氮氣提供了合適的生存環境。

另一位合作開展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也是執行卡西尼任務之一的科學家,喬納森·蘭尼爾(Jonathan Lunine)也在新聞稿中提及:「這些被高聳凸起的邊緣環繞的湖泊,極有可能是土衛六歷史上一個時代的標誌。在那時,土衛六的表層和地殼中是有液態氮的存在的。」

圖解:土衛六湖泊的高聳邊緣

土衛六「冰河時期」之後的溫度上升可能是導致爆炸的成因

與地球上石灰石溶解於水形成的湖泊類似,大多數土衛六上的湖泊是由甲烷溶於冰基巖後形成的蓄水池。但令科學家們疑惑的是,那些渺小湖泊周圍高高築起的「圍牆」竟有幾十裡寬。這在侵蝕、風化盛行的土衛六上,可謂是不可能之中的奇蹟。

這項研究背後的國際團隊負責人,朱塞佩·米特裡(Giuseppe Mitri)在新聞稿中表示:「事實上,這些坑的形態到與爆炸所形成的相符。那些高聳的邊緣,應該是這些坑的內部物質噴射所造成的。而這和『甲烷說』是一個完全截然不同的過程。」

科學家們已經證實了在土衛六上,曾跨越過無數個時期的冷熱交替。在陽光的作用下,大氣中的甲烷會相對減少,而這種溫室氣體的衰減帶來的是溫度的下降。但神奇的是,土衛六上的甲烷擁有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又會在消失不久就「重生」歸來。(至於甲烷具體的成因,科學家們也不得而知。)

與地球上的水循環相比,土衛六上的「氮循環」可以說是大同小異,複製黏貼了。科學家們指出,處於「冰河時期」的土衛六擁有氮氣含量高的大氣層。這些氮氣會像雨一樣落下,在位於表層之下,地殼之中的水池裡積聚,進而形成一個循環。

圖解:克拉肯海(人類已知土衛六的最大甲烷湖)上的黃昏

新的發現表明,當大氣中甲烷氣體濃度上升(今天土衛六上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就高達5%),潛伏於地表之下的液態氮氣就會開始「燥熱」,逐漸變成易燃易爆的氮氣。這些氮氣會迅速膨脹、爆炸,最終在土衛六表層上形成爆炸坑。

獲取了卡西尼號最後一次在土衛六上飛近探測中的雷達數據後,米特裡的團隊將土衛六上的爆炸坑與地球上由於水和巖漿混合產生爆炸而形成的爆炸坑進行了對比,發現這些土衛六上的爆炸坑確實與地球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更有數學依據表明,土衛六地表下的液態氮加熱後的爆炸威力,足以「轟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湖泊。

圖解:土衛六上,碳氫化合物海洋上積聚的碳氫化合冰

圖源:NASA/JPL-Caltech/USGS

土衛六上湖泊以及其地表環境或能孕育出生命

即使液態甲烷和液態乙烷不同於水,土衛六也是除地球以外太陽系中唯一在地表就能發現穩定液體的星體。同時,在甲烷和氮的相互作用下,這個星球上富含碳的有機化合物量已經到達了飽和。綜合以上條件,生命在這個星球上的誕生有了無限的可能。(儘管承載甲烷和乙烷的湖泊,河流,海洋可能會孕育出與地球大相逕庭的生命)

卡西尼號還探測到了位於土衛六地表下約60英裡處,有一片盛滿生命之水的汪洋。雖然光照不足,但這樣的環境已經滿足了生物居住的條件。

卡西尼號是第一架圍繞氣態巨行星軌道運行的航天探測器。它圍繞土星運行了294圈,並對土星的光環和衛星進行了13年的考察。這架註定不凡的星際探測器,為科學家們發現土衛六貯藏地下水,以及其相鄰衛星——土衛二的存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圖解:卡西尼號

這些成果重新定義了科學家們對於外星生命的探索。現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計劃採用核動力直升機「蜻蜓」,進行一次關於土衛六上海洋的研究,並尋找這顆星球上從古至今任何可能存在的生命跡象。這架核動力直升機預計2026年起飛,2034年降落於土衛六表面。

與此同時,地球上的科學家們也會利用卡西尼號傳回的數據對土衛六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斯皮克爾談到:「隨著科學家們層層深入地挖掘卡西尼的數據寶庫,我們終究會撥雲見日。」

「幾十年之後,我們一定會帶著滿分的答卷,去和木星赴約。」

作者: MORGAN MCRALL-JOHNSEN

FY: yt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氮氣爆炸可能催生土衛六的部分湖泊
    新華社洛杉磯9月11日電(記者譚晶晶)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上存在湖泊,其中充滿液態甲烷和乙烷等物質。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日前通過分析雷達數據發現,有些湖泊可能是由氮氣爆炸所催生。  土衛六是太陽系內唯一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行星衛星,大氣中含有氮氣和甲烷等。
  • 土衛六或成下一個地球?小小湖泊大發現
    圖解:土衛六湖泊的高聳邊緣 土衛六「冰河時期」之後的溫度上升可能是導致爆炸的成因與地球上石灰石溶解於水形成的湖泊類似,大多數土衛六上的湖泊是由甲烷溶於冰基巖後形成的蓄水池圖解:克拉肯海(人類已知土衛六的最大甲烷湖)上的黃昏新的發現表明,當大氣中甲烷氣體濃度上升(今天土衛六上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就高達5%),潛伏於地表之下的液態氮氣就會開始「燥熱」,逐漸變成易燃易爆的氮氣。這些氮氣會迅速膨脹、爆炸,最終在土衛六表層上形成爆炸坑。
  • 天文學家發現土衛六上神秘消失的湖泊
    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也是目前人類所知的唯一一顆表面存在液體的行星。土衛六有自己的「水循環」,兩極有許多閃閃發光的湖泊。只是這些湖泊不像地球上的湖泊一樣富含水資源,其主要由液態甲烷組成。但根據NASA旗下卡西尼號探測器的發現,其中一些湖泊似乎正在消失。
  • 卡西尼號數據又有新發現,土衛六為什麼有充滿甲烷的湖泊?
    使用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太空飛行器的雷達數據,最新發表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新場景,來解釋為什麼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泰坦)上一些充滿甲烷的湖泊,被高達數百英尺的陡峭邊緣所包圍。這些模型表明,變暖的氮氣爆炸在土衛六地殼中形成了盆地。土衛六是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唯一已知在其表面有穩定液體的星體。
  • 「土衛六」可能隱匿巨大甲烷湖泊
    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公開的論文稱,「土衛六」上一處位於熱帶的區域在近紅外光譜圖像中顯示存在暗區,極可能是隱於乾旱區的湖泊,而甲烷的來源則是地表下的液態甲烷綠洲。此發現將擴大該衛星上生命可能起源的範圍。 「土衛六」泰坦(Titan)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位列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體榜單前5名。
  • 天文學家發現土衛六上的部分液態甲烷湖泊消失
    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也是目前人類所知的唯一一顆表面存在液體的行星。土衛六有自己的「水循環」,兩極有許多閃閃發光的湖泊。只是這些湖泊不像地球上的湖泊一樣富含水資源,其主要由液態甲烷組成。但根據NASA旗下卡西尼號探測器的發現,其中一些湖泊似乎正在消失。
  • 土衛六部分湖泊或由氮氣爆炸催生
    2019-10-11來源:科技日報作者:劉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導,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上存在大量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日前通過分析雷達數據發現,有些湖泊可能是由不斷變暖的氮氣爆炸所催生的。
  • 土衛六的甲烷湖可能在爆炸坑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土星巨大的衛星土衛六上的一些湖泊可能會被液態氮炸彈炸成隕石坑。泰坦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是地球上唯一已知的能夠在其表面上容納穩定液體的宇宙體。但泰坦的湖泊和海洋充滿了甲烷,而不是水。
  • 科學家稱土衛六巨型湖泊或存奇異生命形式—新聞—科學網
    土衛六上的碳氫化合物「冰山」的藝術概念圖,科學家認為這裡可能存在奇異生命形式
  • 在土衛六上美麗的湖泊中遊泳是什麼感覺?
    雖然土星的天然衛星數量不及木星,可是土星卻有一顆極為特殊的天然衛星,在整個太陽系都極為罕見,這就是土星的第六顆衛星——土衛六。為什麼說土衛六是太陽系罕見的衛星呢?首先,通過哈勃望遠鏡的長期觀察,我們發現土衛六擁有厚厚的大氣層,這是太陽系中第一次發現擁有大氣層的衛星。
  • 盤點世界上不同尋常的湖泊
    研究人員對這一「不凍湖」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研究和推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見解。有的科學家提出,「不凍」的原因是氣壓和溫度在特殊條件下交織在一起的結果,持這一見解的人指出,在這3000多米冰層下的壓力可達近300個大氣壓,在如此強大的壓力下,大地所釋放出的熱量比普通狀態下多得多,而且在零下2攝氏度左右冰就會融化。
  • 美歐科學家發現土衛六上存在「落水洞」地形
    ,土衛六上存在神秘的湖泊,充滿了碳氫化合物,在湖泊附近甚至形成了落水洞。土衛六上的落水洞形成機制與地球類似,形態如同一個巨大的漏鬥,與地下空間聯通,此類凹陷的地形在土衛六上分布較廣。許多空窪地帶分布在湖泊周圍和陡峭的石壁附近,展示了土衛六上奇特的異域風景。值得注意的是,土衛六擁有許多大型湖泊和河道,湖泊縱深可達到數百公裡,就像一片內陸海洋。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土衛六上的驚人地形
    與地球構成相似的土衛六星,NASA能否發現新生命體?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是我們太陽系的一個特殊環境。它有著充滿甲烷的湖泊、冰封的火山和地下洞穴,看起來和我們的地球是天壤之別。但土衛六的第一張地貌圖顯示,儘管它的景觀不可思議地令人印象深刻和多樣化,但正是這些因素使它與地球奇怪地相似。
  • 科學家在「土衛六」上發現高純度液態甲烷海
    科學家在「土衛六」上發現高純度液態甲烷海 原標題: 「卡西尼」探測器在「土衛六」上發現純度極高的甲烷海。(圖片來源:歐洲航天局)  據歐洲航天局4月26日消息,科學家在圍繞土星公轉的最大衛星——「土衛六」上發現了純度極高的液態甲烷海。  科學家發現,其表面有液態碳氫化合物組成的海洋。其中一個海洋之中甚至全是甲烷液體,海底覆蓋著富氧物質,海邊可能還有溼地。  在太陽系所有衛星當中,僅「土衛六」同時擁有厚重的大氣層以及大量的地表液體物質。
  • 南極冰層下隱藏巨型湖泊,面積達15000平方公裡,或有新物種存在
    所以就出現很多人都認為南極這冰天雪地的地方,根本不可能生命出沒,尤其是在那零下溫度的冰湖中,而這樣的看法在地球上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就在上世紀的80年代,被一支科學考察隊伍所打破,因為他們在這南極冰層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湖泊,並且出現了生命的DNA反應。
  • 土衛六有巨型生物存在?是第二個月球,將給人類帶來利用價值
    土衛六,又名「泰坦星」,是圍繞土星運行的一顆衛星,它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經過科學家的探測和推測,在這個充滿甲烷和碳氫化合物的星球上可能真的存在著非常有趣的生命,眾所周知,生命的源頭就是水源,最近幾年,卡西尼探測器在土衛六上發現了湖泊和河流,在土衛六的極地地區甚至還發現了最大的湖泊。
  • 土衛六上到底有什麼能讓科學家如此著迷並認為很大可能存在生命
    土衛二和土衛六是現在人類發現的在太陽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兩個天體。NASA在上面耗費了極大的精力。其中土衛六Titan又被稱之為泰坦,同時也是通過環繞土星所進行運行的最大的一顆衛星。而且它也是在太陽系當中的第二大的衛星。由荷蘭的一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在1655年的3月25號才發現。因為它也是在太陽系內繼木星伽利略衛星之後所發現的第一顆衛星。
  • NASA計劃向土衛六發射無人潛艇,用來在液態甲烷湖泊中航行
    太陽系所有的天體中土衛六(泰坦)是除地球以外第二顆表面有液態海洋的星球,與地球上的海洋不同的是土衛六由於溫度非常低,表面的海洋是由液化的甲烷和乙烷組成的,這顆圍繞土星運行的衛星體積甚至比水星還要大,還是太陽系唯一擁有大氣層的衛星,2005年惠更斯探測器在穿過土衛六大氣層時檢測出主要成分是氮氣,科學家認為遠古時期的地球環境與如今的土衛六十分相似,雖然土衛六的表面溫度為-180攝氏度,但在其液態的甲烷湖泊中可能存在特殊的微生物,NASA正計劃往土衛六發射一艘潛艇到甲烷湖裡進行採樣探索
  • 雖卡西尼號「已逝」,但貢獻依然不減,它揭示了土衛六湖泊的形成
    與地球不同,土衛六上的海洋和湖泊中沒有水,而是充滿了甲烷和乙烷。土衛六上的大氣層非常寒冷,所以它擁有一個完整的降水和蒸發周期,而周期中含有的化學成分就是在地球上為氣態的甲烷和乙烷。在卡西尼號駛向自己生命終點的途中,它最後一次飛越泰坦並收集了關於湖泊的雷達數據。
  • 為什麼要探索土衛六上面的生命?
    土衛六,自它被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於17世紀中葉發現以來,就一直是一顆引人注目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