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與土衛之間的那些事,必需了解!

2020-12-06 小白說科學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白,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最早推測土衛六上有大氣層的是西班牙天文學家朱賽普索拉。1907年他通過觀察土衛六周邊混亂現象,然後推測可能存在大氣層,然後到了1944年柯一博通過光譜發現了大氣層中是有甲烷的,隨後更是發現這裡的甲烷濃度實際是被低估了很多的。甲烷是有機物,雖然是最簡單的,但是它是很多複雜有機物的基礎,甚至可以作為生命的能量來源,所以科學家們開始猜測或許這個星球存在的生命。

最後一次卡西尼號調整軌道墜入土星,也是為了避免和土衛六相撞,那樣可能就會讓探測器上攜帶的地球生命給土衛六造成生物入侵。2004年聖誕節那一天,卡西尼惠更斯號到達了土衛六的附近這一次惠更斯號會脫離獨自進入土衛六進行觀測,惠更斯號外觀就像是一個貝殼,如果加上一條尾巴的話,還會像流著藍色血液的海洋生物,它和卡西尼號分離開之後直到2005年的1月14日才抵達土衛六準備著陸。

它配有防熱盾,以及三個降落傘,以2.2公裡的時速從入土為六的大氣層,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降落過程中,惠更斯號一直在進行拍照和探測並且把信息傳回到了卡西尼號,通過卡西尼號在傳回地球。在成功著陸後的十分鐘,惠更斯號就中斷了信息傳輸,完成了它這一次的使命,一共向地球傳回來了350張土衛六的照片。本來惠更斯號是有可能多傳一倍的照片,但是當時傳輸信號兩個信道a和b,其中a信道因為軟體設計的錯誤,導致本來已經拍攝的另外350張照片無法傳回來。

不過即使這樣,傳回來的照片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土衛六表面的情況。因為大氣濃密不清楚陽光是否可以很好的照射到土衛六的表面,所以在著陸之前惠更斯號就打開了它的探照燈,最後傳回來的表面照片,當時科學家們形容就像是在黃昏時柏油路面停車場的照片。比起惠更斯號的短暫的生命,卡西尼號可謂是長壽了。其實它的預計任務是在2008年就完成了,因為卡西尼號表現良好,而且暫時還沒有其他任務可以代替卡西尼號去探測土星,所以拉薩進行了兩次的任務延期。

最後直到2017年4月,因為燃料即將耗盡,不得不宣布卡西尼號任務終止,最後讓探測器壯烈地投入了土星的懷抱。在這13年對土星及其周邊天體的觀測中,卡西尼號給科學家們帶來了很多新的發現。雖然它沒有像惠更斯號一樣,登陸土衛六,但是它也有重大發現。就比如通過雷達照片發現了土衛六上有液體的湖泊,甚至在北極附近發現了更大範圍的海洋,不過這些海洋並不是水的海洋,因為土衛六表面溫度很低,只有零下178攝氏度,所以誰都會以冰的形式存在。

這裡的液體是甲烷,在土衛六上海洋也會蒸發,也會形成雲,然後下雨。有河流湖泊,也就是說這是一整套的循環過程。但是和地球的水循環不同,這裡循環的不是水而是甲烷,也正是有這樣的循環,很多科學家們都認為這裡或許是有生命的。除了生命,卡西尼號還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就是同樣是土星衛星,但是有個個頭小很多的土衛二。2005年卡西尼號首次近距離觀察土衛二,就發現了它會向外噴射冰晶狀的物質,這讓同樣成為了第四個被證明有活火山的星球。另外三個是地球,海衛一和土衛一。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點讚加關注,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第1863回:卡西尼和惠更斯號,旗艦級空間探測器
    卡西尼-惠更斯號是前往土星系統的一架旗艦級空間探測器,也是由美國宇航局(NASA)、歐洲空間局(ESA)和義大利航天局(ASI)合作進行的任務。整個任務分為兩部分:環繞土星的卡西尼號(Cassini)與在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登陸的惠更斯號(Huygens)。
  • 紀念卡西尼號探測器——卡西尼號的奇妙世界
    歡迎大家收看波波說科學,波波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卡西尼號探測器,在此之前首先還是要明確一下卡西尼同志的任務,第一個任務自然就是要探測土星了。根據原來的設計方案,卡西尼要環繞土星76圈並利用身上背的各種探測設備和長槍短炮對土星的大氣、磁場、輻射以及內部結構進行探測。第二個任務是繼承當年卡西尼大師的遺志好好研究土星環和各個衛星,尤其是土星環的物質成分以及分布還有幾個大衛星上的情況。第三個任務是把小弟惠更斯號安全送往目的地土衛六並作為中間信使,把惠更斯號的發現傳回地球。
  • 歐洲惠更斯號探測器已經開始登陸土星衛星(組圖)
    「卡西尼」所攜帶的子探測器—「惠更斯」號,於美國東部時間12月24日午夜(北京時間2004年12月25日中午)與「卡西尼」號成功分離,據NASA報導,分離過程十分順利,「惠更斯」開始獨自踏上登陸土衛六的歷程。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將以每小時2萬公裡的速度衝入土衛六大氣層,並最終在土衛六表面南緯10°,東經160°附近區域著陸。
  • 「殺入」滅霸老家的第一位地球來客,惠更斯號和卡西尼號本是一體
    惠更斯號和卡西尼號原本是一體 合稱卡西尼-惠更斯號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 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 惠更斯號的名字 來於荷蘭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克裡斯蒂安·惠更斯
  •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2017-10-15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97年10月15日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的科學目標包括探測土星環和土星磁層的三維結構和動態性能;確定土衛六的表面成分以及地理學歷史,根據土星雲層的觀測,研究土星大氣動態性能;研究土衛六的雲層和陰霾隨著時間的變化;了解土衛八的表面黑暗物質的特性和起源。卡西尼軌道器為圓柱體,三軸穩定,質量為2125kg,直徑為4m,高為6.8米。採用了3個RTC供電,壽命初期功率為880W,末期功率為628W。
  • 別了,卡西尼!火星探測器的華麗謝幕
    該照片由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以真色彩拍攝。該圖片由惠更斯號探測器拍攝的多張照片拼接而成。土衛六距離太陽將近14.5億公裡,溫度很低,冰層堅如磐石,甚至甲烷和乙烷這種在地球上常見的氣體也都變成了液態,並匯聚成了廣闊的湖海。 不過,土衛六上有山、有雨、有風、有浪,比起那些坑坑窪窪的死寂衛星來,它更像是一顆行星。
  • 卡西尼號拍攝土衛35最近距離照片
    原標題:卡西尼號拍攝土衛35最近距離照片 現在,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太空船拍攝下其中一顆小衛星——土衛35「達佛涅斯」的最新照片。   據悉,土衛35直徑只有約8公裡,位於土星的基勒環縫內。基勒環縫實際寬42公裡,為土星環的組成部分。但卡西尼號在距離2.8萬公裡的角度拍攝了這張照片,因此使其看起來特別狹窄。   這是迄今為止最近距離拍攝下的土衛35照片。
  • 組圖:盤點卡西尼-惠更斯任務的重大太空發現
    卡西尼號視角看土星神秘土衛六:2005年
  • 卡西尼探測器在土星軌道上傳回照片,上面的內容,顛覆科學家認知
    -惠更斯探測器卡西尼-惠更斯探測器是唯一進入土星環繞軌道的探測器,它距離太陽已經非常遙遠,土星與地球最近時理論單程通訊時間都需要1.26個小時!而卡西尼-惠更斯探測器一次旅程,有兩個重大任務,其一是卡西尼號探測器環繞土星探測,其二則是惠更斯探測器在土衛六上登陸!別的不說,這土衛六登陸任務實在太讓人激動了,因為這顆衛星不僅有大氣層,表面還有液態碳氫湖泊,那麼會不會有能動的東西在上面呢?
  • 卡西尼號的土星之旅:毅然前行,壯烈獻身
    這是卡西尼-惠更斯號的一生。卡西尼-惠更斯號 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惠更斯號搭乘泰坦VB/半人馬發射升空。 卡西尼號拍攝到的木星北極 2004年,它終於抵達目的地——土星。2004年7月1日,卡西尼-惠更斯號進入繞行土星軌道,成為首顆繞行土星的探測器。
  •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為何要選擇自毀?
    土星軌道飛行器(卡西尼號)和惠更斯號探測器是太空飛行器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卡西尼號被派去收集有關土星及其衛星的數據,而惠更斯號探測器則被派去研究土衛六的表面。在太陽系的所有行星中,土星也許是最優雅和神秘的。幾十年來,甚至幾百年來,它一直吸引著科學家。根據拉普拉斯的宇宙學理論,它準確地描繪了太陽系形成的早期階段。
  • 卡西尼號探測器的土星之旅,衝向土星,完成最後的使命
    這是一場退休表演的高潮,這顆流星就是這一次表演的主角卡西尼號探測器。從進入土星大氣層到最後燃燒分解可能只需要三分鐘的時間,除非是被迫信號中斷,否則卡西尼號最後一刻都向地球傳遞它所看到的景象,完成它最後的使命。如此近距離地去觀察土星是前所未有的,這會是卡西尼號留給我們的最後的禮物。
  • 曾幫助人類更好地認識土星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的土星之旅!
    迄今為止,已有四個太空飛行器探測過土星:先鋒11號、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以及近年來退役的卡西尼號。它們向地球發回了大量數據,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土星的理解。「卡西尼」與「惠更斯」卡西尼號是美國和歐洲聯合開發的探索土星的太空飛行器。它由卡西尼號軌道飛行器和惠更斯子探測器組成。前者由美國航天局開發,後者由歐空局開發。
  • 歐空局發布視頻 重溫惠更斯號登陸土衛六Titan的時刻
    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任務將在今年9月15日迎來正式終結。
  • "卡西尼"探測土衛六大峽谷:液態甲烷在"奔流"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網11日報導,「卡西尼」號探測器日前在土衛六表面發現浸沒在液態甲烷中的陡峭峽谷。這不但是對土衛六上數百米深的峽谷的第一次觀察,更是該星球上有流動液體溝渠存在的首個直接證據。「卡西尼」號探測器則是「卡西尼—惠更斯」號飛船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對土星系進行空間探測,包括環繞土星飛行,對土星及其大氣、光環、衛星和磁場進行深入考察等。此次,「卡西尼」號對土衛六表面進行了微波探測,數據結果表明,這些峽谷相當狹窄,寬度不足1公裡;十分之陡峭,坡度要大於40度;更驚人的是,這些峽谷的深度約在240米至570米之間。
  •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入新軌道對土衛五進行觀測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近日開啟了新的任務模式,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控制下進入新的軌道,由土星赤道上空通過,此舉的目的在於讓探測器能夠對土衛五進行觀測。在此之前,卡西尼號探測器的軌道繞行土星的極地上空,這條軌道限制了探測器對土星其他衛星的飛掠探測,僅能夠對土衛六「泰坦」進行觀測。
  • 惠更斯登陸土衛六(組圖)
    點擊進入>>> 「惠更斯」號離開「卡西尼」號飛船,飛向土衛六的想像圖「惠更斯」號進入土衛六大氣層的想像圖「惠更斯」號登陸土衛六的想像圖  7年前就已飛離地球  17國科學家共同參與  耗費33億美元巨資  美國國家宇航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聯合實施  著陸後只能工作半小時
  • 卡西尼—惠更斯號:我的故事先講到這裡--中國數字科技館
    這就是我,「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現在,就請你跟隨我的日記,和我一起重溫這段激情歲月吧。後來,義大利天文學家喬凡尼·多梅尼克·卡西尼發現了4顆土星的衛星,還發現了土星環中存在縫隙,所以科學家管這些縫隙叫卡西尼環隙。你看,我的名字「卡西尼—惠更斯號」裡有他們兩個人的名字,就是為了紀念這兩位傑出的科學家。  後來,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人類一點一點地揭開了宇宙的神秘面紗。
  •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時刻表
    北京時間7月1日  10時10分——「卡西尼」土星探測飛行器旋轉角度,其高低增益天線保護飛船在穿過土星環平面時免受塵埃粒子撞擊。  10時36分——太空船啟動引擎減速,依靠土星重力進入運行軌道。  12時12分———「卡西尼」號進入土星軌道。
  • 利用卡西尼號觀測結果,發現土衛六湖周圍有環狀土丘!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科學家們利用卡西尼號宇宙飛船的觀測結果,天文學家在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兩極發現一些水池周圍的環狀土丘,這項研究揭示了這些特徵是如何形成的。NASA/ESA/ASI卡西尼-惠更斯任務在土星系統中度過了13年,卡西尼號飛船搭載著歐洲航天局的惠更斯探測器,於2005年降落在這顆冰冷的衛星上。在卡西尼號巡視土星及其衛星的過程中,對土衛六進行了100多次飛越,在土衛六的極地地區發現了大約650個湖泊和海洋——其中300個至少部分充滿了甲烷和乙烷的液體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