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卡西尼!火星探測器的華麗謝幕

2021-01-20 國家地理中文網


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合成圖像,向我們展示了透過土衛六濃霧所看到的地表


撰文:Nadia Drake

 

4月21日,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最後一次到訪了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以大約965公裡的距離飛掠了被煙霧籠罩的它。

 

這最後一次探望,也是卡西尼號第127次飛臨土衛六。科學家們希望,這將成為卡西尼號探索地外星球的尾聲。12年前,一顆小型探測器使用降落傘墜入土衛六濃厚的煙霧當中,並向其地表飛去。

 

在降落過程中及著陸之後,它收集到的數據足以讓科學家們一窺這顆與地球驚人相似的外星世界。

 

 橘色天空

供圖:NASA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從土星及其星環面前經過。該照片由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以真色彩拍攝。


海中之地

供圖:NASA, JPL-CALTECH, ASI, USGS


這張卡西尼號拍攝的彩色拼圖所展示的是土衛六北半球由碳氫化合物組成的湖泊和海洋。


煙霧瀰漫

供圖:NASA


土衛六上濃密的大氣層長期阻擋著我們對其地表的觀測。


 一顆明珠

供圖:NASA, JPL-CALTECH, SPACE SCIENCE INSTITUTE


從卡西尼號的這個視角望去,土衛六像是懸掛在土星環上方的一顆明珠。


 躲貓貓

供圖:NASA, JPL, SPACE SCIENCE INSTITUTE


在卡西尼號拍攝的這組圖片中,土星較小的衛星土衛三從土衛六後方溜過。


 奇特海洋

供圖:NASA, JPL-CALTECH, SPACE SCIENCE INSTITUTE

 

透過迷霧,卡西尼號得以看到土衛六上的碳氫化合物湖泊及冰丘。


 有待深入

供圖:ESA, NASA, JPL, UNIVERSITY OF ARIZONA


從9.6公裡上空看到的土衛六。該圖片由惠更斯號探測器拍攝的多張照片拼接而成。


土衛六距離太陽將近14.5億公裡,溫度很低,冰層堅如磐石,甚至甲烷和乙烷這種在地球上常見的氣體也都變成了液態,並匯聚成了廣闊的湖海。

 

不過,土衛六上有山、有雨、有風、有浪,比起那些坑坑窪窪的死寂衛星來,它更像是一顆行星。其地表不僅有油狀的海洋,而且下面還有一個液態水的海洋,因此它也成了尋找地外生命的最佳星球之一。

 

「土衛六是一個擁有雙重海洋的星球。原則上說,它上面可能存在我們熟知的生命,也可能有我們不知曉的生命。」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行星科學家Sarah Hörst說道。

 

在卡西尼號最後的飛近過程中,探測任務主要集中在泰坦星北極點附近零星分布的湖和海。收集到的數據會隨之傳回地球,以便科學家們進一步探究那片漆黑的油狀海洋,這或許能解開泰坦星上面不為人知的秘密。

 


惠更斯號探測器是在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進入土星軌道不久便與其脫離的。

 

卡西尼號探測器的任務在於探索土星及其眾多衛星,但惠更斯號這顆小探測器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被濃密的大氣層遮蓋住地表的土衛六。

 

與卡西尼號分離之後,惠更斯號經歷了20多天的飛行,然後用2個小時穿越了土衛六的大氣層,才在寒冷的平原上著陸,那裡的氣溫將近零下180度。

 

「惠更斯號直接地揭秘了土衛六的環境,而之前人們所知曉的大部分情況都是間接的推測。是它近距離地向我們展示了土衛六的地表。」

 

它傳回的數據顯示,土衛六上有高原,山谷和液體侵蝕而成的溝渠,而且在土衛六的氮氣大氣層中還刮著大風。測量數據顯示,惠更斯號探測器並未降落在乾燥的荒原裡,其降落地點的下方有某種液體浸溼了沙土。

 

惠更斯號的大氣測量數據幫助科學家們重建了土衛六遠古大氣層的成分構成(很可能由氨氣和甲烷組成),並幫助科學家們研究有機分子在以氮氣為主的大氣環境中如何發生反應。要知道,地球的大氣層在生命演化出來、氧氣豐富之前也是如此。

 

Hörst說:「土衛六大氣層是除地球以外唯一一顆以氮氣為主的。想必,土衛六大氣層中的許多化學反應也都曾在早期的地球上出現過。」

 


惠更斯號是人類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次向月球以外的衛星發射的探測器。

 

一項名為「土衛六海洋探險者(Titan Mare Explorer)」的計劃,曾是美國宇航局首選的未來行星際探測計劃之一。如果該計劃得以實施,美國宇航局將會發射一艘太空飛船去探測土衛六北半球最大的海洋之一——麗姬亞海(Ligeia Mare)。土衛六海洋中存在著許多流動的液態烴類有機物,可能孕育著與地球生命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

 

Hörst說:「那將是一次對生命多樣性的測試:我們究竟能否找到依賴不同液體存活的生命?」

 

然而,人類很快就會失去我們派往土星系統的使者,因為,卡西尼號探測任務在今年晚些時候就將終結,它將會壯烈地墜入土星表面。不過,即使在卡西尼號和惠更斯號探測器離去之後,它們所收集的數據也將繼續為科學家研究太陽系提供線索,並幫助他們研發未來的探測計劃。

 

就土衛六而言,我們發現這顆星球既與地球完全迥異,但也有點兒似曾相識。季節性的雨會使平原的顏色變深,它上面富含有機分子,它的兩極地區也有寒流(雖然布滿了氰化氫雲團)。

 

「土衛六的魅力在於它融合了熟悉與陌生。超低溫、冰層、有機物、液態甲烷,卻能產生我們熟悉的雨雪、江河、沙丘與海洋。」Hörst說道。

 

簡而言之,科學家們肯定會樂意再對它了解得多一點,不僅是因為探索外星地貌的興奮感,更是因為它將告訴我們,我們的母星地球曾經是什麼樣子。

 

Hörst說:「土衛六如此活躍,並且擁有如此多與地球相似的過程,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行星活動的極佳試驗場。」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將世界收入囊中!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最偉大的謝幕: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的一生
    原標題:別了,卡西尼太陽系最偉大的謝幕文| 星球研究所本文曾在《星際旅行20年》一文中刊出)▼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18點32分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Cassini)發出最後一個訊號(因為距離原因,地球人會在
  • 卡西尼號踏上謝幕之旅,拍下震撼土星照片
    20年前離開地球飛向土星的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終於迎來了它的謝幕之旅,它正在逐漸墜向土星。在這場死亡俯衝的過程中,卡西尼號為人類拍下了最後一批的震撼土星圖片。這幅圖展示了土星的光環以及大氣。自今年4月26日起,卡西尼號開始進入了22圈的「謝幕軌道」。
  • 卡西尼號已謝幕 但仍可欣賞它捕捉的最後一張土星照片
    卡西尼號已謝幕 但仍可欣賞它捕捉的最後一張土星照片2017-11-22 09:43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漢堡超人責任編輯:dengjinchao 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是一臺非常可靠的機器,提供了難以置信的大量數據,並發回了圍繞土星軌道的無數觀測資料。
  • 卡西尼之後我們如何探索:太陽系是最好的實驗室
    作者 葉永烜公眾號: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卡西尼號探測器在美國東部時間15日上午衝入土星大氣墜毀,結束了二十年的徵程。卡西尼號是第一艘環繞土星的空間探測器,完成最後任務之後,除了帶給我們土星系統的第一手數據,也將啟發人類繼續探索太空。
  • 告別卡西尼號探測器!
    這顆流星就是這一次表演的主角卡西尼號探測器,從進入土星大氣層到最後燃燒分解,可能就需要三分鐘的時間。除非是被迫信號中斷,否則卡西尼號會最後一刻都向地球傳遞他所看到的景象,完成他最後的使命,如此近距離的去觀察土星是前所未有的。這會是卡西尼號留給我們最後的禮物。它是1997年發射升空離開地球的,那個時候他還叫卡西尼惠更四號探測器。這是因為它是有兩個探測器合體的。卡西尼號是環繞土星軌道飛行的軌道探測器。
  • 走進偉大的太空探索者——卡西尼探測器的世界
    歡迎來到科學急診室,2017年北京時間9月15日19時55分,著名的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墜入了土星大氣,完成了自己偉大而壯麗的一生,享年20歲,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位偉大的太空探索者。不過在提到我們今天的主角卡西尼號之前,我們還是不得不先說一下它的大哥。在1989年,美國和歐洲合作發射了一個專門用於探測木星的探測器,用來研究木星及它的衛星。由於木星最早的四顆大衛星木衛一到木衛四最早的發現者是伽利略,所以美歐就把這個木星探測器起名為「伽利略號」。
  • 卡西尼土星探測器19年旅程,15張圖片絕不土氣而且驚豔至極!
    圖一:2015年1月15日卡西尼土星探測器向土衛六泰坦星地表投放惠更斯探測器。卡西尼號號1997年前往土星,2004年到達軌道,在過去的19年間,卡西尼號軌道飛行器已經探索了土星環複雜系統和衛星。2017年9月15日,在它的最終軌道飛行後,卡西尼號土星將會如同一顆流星一樣進入大氣層燃燒,最終成為土星的一部分。
  • 偉大的卡西尼號探測器
    2017年9月15日,伴隨著一道如流星般絢爛的弧線,偉大的卡西尼號就這樣墜毀在了土星大氣層。這是一艘比旅行者1號更偉大的探測器,而它的故事還要從20多年前說起,1997年10月15日,肩負著探索土星使命的卡西尼號探測器於美國發射升空,這是一個高達6.8米重約2.5頓耗資達30億美金的龐然大物,為了節省燃料卡西尼號並沒有直接飛向土星,而是藉助了行星間的重力助推作用,在前往土星的星際航行中,它曾兩度飛躍金星一次飛躍地球與木星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之前的理論被科學家推翻!
    人類真正意義的太空探索開始於上個世紀二戰結束後,美國和前蘇聯進入冷戰就開展了太空競賽,從第一次發射人造衛星到把太空人送出地球,此後載人登月以及探測地球附近的金星和火星,最後再發射星際探測器探測四顆上個世紀末NASA發射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就是如此,曾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這也讓之前的理論被推翻修改。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之前的理論被科學家推翻!
    人類真正意義的太空探索開始於上個世紀二戰結束後,美國和前蘇聯進入冷戰就開展了太空競賽,從第一次發射人造衛星到把太空人送出地球,此後載人登月以及探測地球附近的金星和火星,最後再發射星際探測器探測四顆遠日行星。每一次的探測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發現,而這些發現有的是常規的順其自然,而有些就是超出我們的預想非常具有顛覆性。
  • 2020「天象劇場」謝幕大戲 明晚迎來「火星伴月」
    資料圖天文專家介紹,2020年「天象劇場」將於12月23日迎來謝幕演出——「火星伴月」,如果天氣晴好,我國感興趣的公眾面向西南方天空,憑藉肉眼就可欣賞到這幕美麗的「星月童話」。火星在夜空中呈現為一顆明亮的紅色天體,熒熒似火。
  •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6年35.2億千米,最終卻成為土星的一部分!
    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燃料耗盡,科學家將其控制向火墜毀,而北京時間19點55分,卡西尼號與地球失去了聯繫,進入土星大氣層,成為土星的一部分,卡西尼號的任務也由此結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計劃一共有17個國家參與,並且卡西尼號作為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最激動人心的大型國際合作課題之一,也是最受人期待的。甚至科學家們在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中,還專門添加了一個用於探索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的探測器惠更斯號。
  •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6年35.2億千米,最終卻成為土星的一部分
    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燃料耗盡,科學家將其控制向火墜毀,而北京時間19點55分,卡西尼號與地球失去了聯繫,進入土星大氣層,成為土星的一部分,卡西尼號的任務也由此結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計劃一共有17個國家參與,並且卡西尼號作為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最激動人心的大型國際合作課題之一,也是最受人期待的。
  • 玩爐石學英語93:套圈圈+華麗謝幕
    大家好我是愛爐石愛英語的William,這一期我為大家介紹的是暗月馬戲團中的兩個小遊戲,套圈圈Ring toss和華麗謝幕Grand Finale。
  • 紀念卡西尼號探測器——卡西尼號的奇妙世界
    歡迎大家收看波波說科學,波波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卡西尼號探測器,在此之前首先還是要明確一下卡西尼同志的任務,第一個任務自然就是要探測土星了。根據原來的設計方案,卡西尼要環繞土星76圈並利用身上背的各種探測設備和長槍短炮對土星的大氣、磁場、輻射以及內部結構進行探測。第二個任務是繼承當年卡西尼大師的遺志好好研究土星環和各個衛星,尤其是土星環的物質成分以及分布還有幾個大衛星上的情況。第三個任務是把小弟惠更斯號安全送往目的地土衛六並作為中間信使,把惠更斯號的發現傳回地球。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科學家推翻了之前的理論
    對於一些太空探測器來說,完成任務之後就會迎來死亡,它們不能回到地球,在宇宙中流浪才是歸宿。為了研究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我們對每個行星都發射了行星探測器,土星所對應的探測器是卡西尼號探測器。這是歐洲航天局和NASA合作研製的,搭載了27種精密的科學儀器。
  • 卡西尼探測器在土星軌道上傳回照片,上面的內容,顛覆科學家認知
    -惠更斯探測器卡西尼-惠更斯探測器是唯一進入土星環繞軌道的探測器,它距離太陽已經非常遙遠,土星與地球最近時理論單程通訊時間都需要1.26個小時!而卡西尼-惠更斯探測器一次旅程,有兩個重大任務,其一是卡西尼號探測器環繞土星探測,其二則是惠更斯探測器在土衛六上登陸!別的不說,這土衛六登陸任務實在太讓人激動了,因為這顆衛星不僅有大氣層,表面還有液態碳氫湖泊,那麼會不會有能動的東西在上面呢?
  • 星際探測器卡西尼號偉大而悲壯的一生
    在這些探測器中不得不提「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它用其偉大而悲壯的「一生」,在人類航天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為了紀念偉大的天文學家卡西尼,卡西尼號探測器以他的名字命名。1997年10月,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被發射到太空中,它高7米,直徑3米,重6.4噸,上面攜帶了27種當時最先進的科學裝置以及一個專為探索「土衛六」而設計的「惠更斯號」探測器,卡西尼號計劃由多達17個國家參與,是人類攜手共同進軍太空的國際合作項目之一。卡西尼號的使命是環繞土星飛行,並對土星的衛星及土星本身進行全方位近距離考察,並把數據傳回地球。
  • 卡西尼號探測器的土星之旅,衝向土星,完成最後的使命
    這是一場退休表演的高潮,這顆流星就是這一次表演的主角卡西尼號探測器。從進入土星大氣層到最後燃燒分解可能只需要三分鐘的時間,除非是被迫信號中斷,否則卡西尼號最後一刻都向地球傳遞它所看到的景象,完成它最後的使命。如此近距離地去觀察土星是前所未有的,這會是卡西尼號留給我們的最後的禮物。
  • 卡西尼「走了」 人類探索宇宙才剛剛開始
    於是,作為一個國際合作項目的卡西尼探測器計劃被提出,並經過15年的醞釀和研製後走入浩瀚的宇宙,開始了堅定且無畏的土星探索之路。在穿越了35億千米後,2004年7月1日,卡西尼進入環繞土星運行的軌道,開始了土星的探測活動。惠更斯號也在2005年1月14日成功潛入土衛六。由於燃料即將耗盡,美國航天局決定結束「卡西尼」的探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