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類每每仰望星空,都會對著茫茫太空產生無限的好奇與嚮往,受科技的限制,直到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第一臺天文望遠鏡,人類才邁出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步。
後來,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製造出了許多航天用來對太空進行探索,它們猶如地球派出的勇士,為人類探索太空做出傑出貢獻。在這些探測器中不得不提「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它用其偉大而悲壯的「一生」,在人類航天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為了紀念偉大的天文學家卡西尼,卡西尼號探測器以他的名字命名。1997年10月,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被發射到太空中,它高7米,直徑3米,重6.4噸,上面攜帶了27種當時最先進的科學裝置以及一個專為探索「土衛六」而設計的「惠更斯號」探測器,卡西尼號計劃由多達17個國家參與,是人類攜手共同進軍太空的國際合作項目之一。卡西尼號的使命是環繞土星飛行,並對土星的衛星及土星本身進行全方位近距離考察,並把數據傳回地球。
土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在運行到離地球最近點時,距離地球約13.5億公裡,最遠點約16.5億公裡,平均15億公裡,位於太陽系靠近外圍的地方,要想到達如此遙遠的地方,卡西尼號需要攜帶至少70噸燃料,但至今人類還無法製造出能夠攜帶如此重量燃料的火箭,為了順利的將卡西尼號送入土星軌道,科學家採用了「引力彈弓效應」來為其加速。卡西尼號在發射後,先利用金星引力加速,在繞太陽一圈後,再次利用金星加速,1999年8月,卡西尼號最後一次掠過地球,借著地球母親的加速,飛向了太陽系的外圍,這也是卡西尼最後一次離地球家園這麼近。在從木星那裡得到第四次加速後,終於以大於每秒30公裡的速度,衝進預定繞土星旋轉軌道,此時從它離開地球已過去了整整6年8個月。
卡西尼號迅速開始了它的工作,先是利用進入預定軌道的機會,冒著被土星環縫顆粒撞擊的風險兩次從土星光環中最寬的環縫穿越,對土星光環進行觀測,然後在預定軌道熄火,開始對土星,土星衛星及土星光環進行近距離觀測,拍照,測量等。
2005年1月,為了拍攝土衛六泰坦的地表照片,卡西尼號攜帶的惠更斯地表探測器與其分離,徑直降落到土衛六地表,並在九十分鐘後與地球失去了聯繫,永久地留在了土衛六,惠更斯號的犧牲使人類發現土衛六擁有和地球相似的地表。
2005年3月卡西尼號掠過土衛二,距土衛二僅499千米,並在土衛二地表發現了特殊的化學物質和海洋,為後來人類確定土衛二擁有可供生命存在的環境提供重要的依據。
2013年7月19日,卡西尼回望地球,並且第一次從外太陽系拍到了地球與土星的合影
2016年10月30日,卡西尼號燃料即將耗盡,不得不進入它短暫一生的最後階段。為了避免對可能存在生命的土衛二造成傷害,科學家給卡西尼下達命令:利用其僅剩的燃料衝向土星大氣層。接到命令後,卡西尼號於2017年9月15日義無反顧地朝著土星大氣層衝去。如果土星是固體表面,若干年後我們或許還可以找到卡西尼的殘骸,可是土星是氣態行星,上面只有氫,氦和少量雜質,這就註定了卡西尼灰飛煙滅的結局。
在墜毀的最後一段時間裡,卡西尼的天線依舊緊緊地對著地球的方向,將用自己生命換來的最後的數據傳回地球,它如一道流星,在浩瀚的外太空中划過,留下最後的一道光。再見了,卡西尼,它的一生雖然只有短暫的二十年,可它悲壯而偉大的一生,將永遠被人類銘記。
以下是卡西尼號的最後足跡:
9月12日凌晨3時04分遠距離飛過泰坦向土星進發
9月15日凌晨3時58分卡西尼號拍下最後的土星圖片
凌晨5時45分卡西尼號傳回記錄儀的所有數據,包括最後一張圖像,準備最後一次俯衝
下午4時37分卡西尼號傳送實時數據回地球
預計晚上7時55分從土星北極俯衝土星大氣層,卡西尼號自毀訊號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