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尼號自毀前,眼前會閃過哪些美好回憶?

2020-08-26 美國國家地理

經過七年的星際旅行,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抵達土星系統,它是人類送往土星的第四艘宇宙飛船,也是第一臺勘察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星的探測器。

卡西尼-惠更斯號揭露了泰坦星的複雜與壯麗,畢竟,這是太陽系中唯一和地球一樣擁有厚實大氣層的星球。卡西尼-惠更斯號的發現印證了卡爾·薩根二十年前的預測:泰坦星上有甲烷海、乙烷海和水冰。

卡西尼號2004年首次抵達土星的時候 ,那裡正值嚴冬,5年後,太陽升起了,土星北半球的春天剛剛開始。在長達七年的夏季,燃料即將耗盡卡西尼號收到了自毀的命令。

1997年卡西尼號升空開始了一段長達20年的史詩般的旅程,然而這段旅行必須以自毀來結束:土星的某顆衛星上可能隱藏著生命,若是卡西尼號墜毀在那裡,卡西尼號可能會改變土星生命的命運,這毫無疑問違反了《太空法》關於行星保護條款的行為。

《宇宙時空之旅:未知世界》第七集就聚焦於卡西尼號的史詩徵途和它最後的自毀,想要了解更多這場星際探險的故事,已於19:00登錄bilibili👾

如果卡西尼號的故事還不夠引起你的興趣的話,本集還有以下亮點可以說是不容錯過,看了必須猛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直接觀看。

天文學家悉數登場

對於一個科普節目來說,《宇宙時空之旅:未知世界》既有如油畫一般精美畫面展現太空景象,又能以細膩動人的動畫講述過去科學家們的故事。本集中,你熟悉的不熟悉的天文學家們將悉數登場,讓我們走近他們的世界。

負責卡西尼號項目的科學家們並排站好宛如復仇者聯盟,事實上他們都是NASA和歐洲航天局的精英。

許多久負盛名的天文學家被邀請到了主持人奈爾·泰森的「飛船」裡做客。伽利略·伽利雷和主持人的互動有點尷尬,泰森指出了伽利略三次觀察土星得出不同結論的原因是地球和土星的相對位置發生了改變,且土星環薄得早期望遠鏡難以觀察。

荷蘭天文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是第一個知道星球周圍可能有圓環圍繞的人,他還發現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星。他和主持人泰森的互動輕鬆愉快。

想不到吧,大名鼎鼎的卡西尼居然是以偽科學家:佔星師的身份出道的!他的家族掌管了巴黎天文臺最初的125年歷史,這可是第一家現代官辦科學機構。關於卡西尼的故事,主持人泰森可是費了一般口舌介紹的,不容錯過。

有一位出生烏克蘭的天文學家,一生在天文學上不得志,在試圖逃往波蘭失敗後還不得不改名換姓,借用了他人的身份生活。而他對天文學做出的貢獻卻值得所有後人瞻仰:他解決了星際旅行最重要的動力問題。這樣一位神秘嘉賓不值得你去了解嗎?

土星北極的神秘正六邊形

我們的祖先對星球充滿了奇特的幻想,看到土星北極的旋轉六邊形,誰能沒點幻想呢!

土星北極的這個正六邊形這麼規整,莫非是出自高等智慧生物之手嗎?是外星人出於未知目的改變地表環境了嗎?

非也。這是風速突然改變的結果:土星兩極附近出現了巨大的氨氣湧升流,那是颶風的源頭,雷電交加,狂風大作。

地球憑什麼沒有行星帶?

太陽系一共有四個星體擁有行星環,為什麼地球就沒有?是我們的故鄉不行嗎難道?

如果地球有行星環,可能是這樣的。

1848年法國天文學家洛希用望遠鏡觀察土星時也有這樣的疑問,他推測土星環是一個或多個衛星的碎片,由於靠得太近,被巨大的土星撕裂而成。

為了計算一個星體距離另一個多近時,會被這個行星的潮汐力撕裂進而變成它的行星環,洛希設計出了一個方程式,他將最後的距離定義為洛希極限

想知道月亮要是離地球多近就會被撕裂成地球的行星環嗎?嘿嘿,去bilibili看節目吧📺

卡西尼-惠更斯號在他漫長的太空旅行中,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屢屢建功,他的自毀可能是航天史上最艱難的命令之一。

人類認為,死亡的瞬間我們眼前會重現最美好的回憶,不知道卡西尼號面對早已寫好的死亡,最後會回想起哪些記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讓卡西尼號探測器自毀?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意外
    卡西尼號探測器是1997年10月15日發射的一個行星探測器,它在土星軌道工作了13年,然後自毀了。我們人類受限於先天條件,無法在太空中長時間活動,所以我們製造出了探測器,去代替我們觀測天體。為什麼會主動墜毀2017年9月,NASA的科學家就開始了討論,主題是卡西尼號探測器的結局。如果沒有我們的指示,卡西尼號探測器其實還能運行,還可以在太陽系裡飛行很久,那為什麼NASA會下令讓它主動撞擊土星?
  • NASA將直播卡西尼號探測器撞向土星大氣層自毀過程
    NASA將直播卡西尼號探測器撞向土星大氣層自毀過程2017-09-15 14:49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朵朵責任編輯:dinghongxia 今晚19點54分,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執行最後一次任務並將圖片傳送回地球之後,將會撞向土星大氣層自毀,結束13年的探測使命。
  • 下月卡西尼號終極任務自毀墜土星 科學貢獻永存
    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將于于9月15日墜入土星自毀,不過在此之前其將完成22次穿越土星與土星環之間空隙的軌道飛行。
  •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為何要選擇自毀?
    圖註:卡西尼號拍攝的土星圖像。惠更斯探測器是為了研究富含氮的土衛六(泰坦)大氣中發生的化學反應而設計的。此外,它還將檢查泰坦上是否有海洋。最重要的是,它將研究泰坦上是否存在前生物分子。換言之,這是為了發現泰坦上是否存在生命。
  • 「卡西尼」號的最後一張完整土星照片是一大傑作
    「卡西尼」號探測器在9月15日衝入土星大氣中「自毀」之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是對這個星球上一片朦朧的灰色特寫鏡頭。
  • 「卡西尼號」任務結束後,為何安排它墜毀土星?答案讓人害怕
    其實在NASA宣布卡西尼號墜毀時,一個疑問就開始出現在許多人的心中,因為卡西尼號是人工墜毀,也就是NASA主動命令卡西尼號撞進土星完成自毀。所以許多人對此感到非常的難以理解,畢竟卡西尼號飛到土星非常不容易,即便是它已經沒有動力,或者已經無法將研究資料傳回地球,讓它隨波漂流在土星軌道上也行啊,為什麼一定要安排它撞擊土星進行自毀呢?其實這個問題科學家早已經思考過了,並且給出了許多卡西尼號必須撞擊土星自毀的理由。
  • 飛行20個年頭:卡西尼號墜入土星 自毀失聯
    北京時間9月16日19點開始,NASA開始了對卡西尼號探測器墜入土星的最後直播。
  • 史上最悲傷自毀:卡西尼號探測器今日墜入土星
    第一個打入土星內部的人類探測器卡西尼號今天將和我們告別了。1997年10月15日它發射升空,走了7年,才到達土星,然後圍著土星工作了13年。根據推測,北京時間9月15日19時54分左右,將是超齡服役的卡西尼號的最後時刻,我們將再也接收不到來自卡西尼的信號。
  • 飛行20個年頭 穿越78億公裡:卡西尼號墜入土星 自毀失聯
    北京時間19點開始,NASA開始了對卡西尼號探測器墜入土星的最後直播。19點55分,NASA、歐航局、義大利太空署同時宣布,卡西尼號已經完全失去信號,這臺人類最偉大的飛行器之一宣告自毀成功,不出意外的話,這臺造價
  • 土星光環下的雨,卡西尼號嘗了嘗
    在任務最終階段,卡西尼號探測器飛行於土星及其光環系統之間。圖片來源:NASA(Shea/譯)土星上會下雨。卡西尼號墜毀前的圖像,顯示了土星的夜晚側,它會在那裡墜入土星的大氣層。可以看見,土星的雲層被光環反射的光照亮。
  • 卡西尼號將於9月15日自毀 帶來最高解析度照片
    土星環是主要由冰和巖石組成的漂浮結構,NASA在很早的時候就發射了卡西尼號(Cassini)太空飛行器來觀測這些土星環。今天,NASA再次公布了土星B環的最高解析度彩色版本,這些自然複合的圖片主要由黑色和白色線條組成,形成了接近於米色和灰色的色調。NASA表示:「在望遠鏡視野中,淺棕色是肉眼無法觀察到的,尤其是土星擁有相似的背景。」
  • 卡西尼號:壯麗終章
    在這之前,卡西尼號將會燃燒最後的能量,繼續開拓前所未有的神秘領域:探索土星環、土星大氣層和外層結構。卡西尼項目組給這場最後的戰役起了個炫酷的名字——The Cassini Grand Finale(卡西尼號的壯麗終章)。
  • 永遠的卡西尼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的使命「終章」
    在經過四年的辛勤工作後,卡西尼基本上完成了所有的預定任務。按理說,我們已經可以和11歲高齡的卡西尼說拜拜了,但卡西尼號續的能力著實讓人感嘆。此時的卡西尼仍然狀況良好,在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後又繼續續了9年時間,卡西尼號為何會如此長壽呢?
  • 告別卡西尼號探測器!
    2017年9月15日,如果這一天你能再土星的話,你將會看到天空中划過一道流星,這是一場退休表演的高潮。這顆流星就是這一次表演的主角卡西尼號探測器,從進入土星大氣層到最後燃燒分解,可能就需要三分鐘的時間。
  • NASA公布「卡西尼號」墜毀前拍攝的土星環圖像
    【PConline資訊】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號探測器以衝向土星大氣層的形式,迎來了它生命中最壯烈的時刻。在其生命最後時刻傳回的數據卻搭載了許多寶貴的土星及其壯美土星環的資料,也有許多珍貴的關於土星和土星環的壯美照片,近日科學家發布了一張新照片,拍攝自卡西尼號在執行最後任務前的8月12日,由探測器上的廣角攝像機捕獲,清晰地捕捉了土星最內側的D環,以及位於D環和土星大氣頂層的間隙,相當壯美。
  • 卡西尼號有多牛?它發現了多少太陽系的秘密?為啥最後還要撞土星
    卡西尼號是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出的指令下奉命自毀的。卡西尼號是專門為探索土星而建造的,所以又稱它為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實際上它是卡西尼·惠更斯號的一個組成部分。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圖片上看上去很小,實際上體積不小,它直徑3米,高7米,重6.4噸,攜帶了27種最先進的科學儀器設備,其中有探測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的探測器,取名為"惠更斯號",它是首個在月球以外的一顆天然衛星上登陸的人造探測器。這架探測器最初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的一個合作項目。
  • 卡西尼號的新發現
    這句話非常適用於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儘管它不是人,卻勝過大多數人。1997年發射升空,2004年成功進入土星軌道,前不久(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號終於走到傳奇的終點,一頭扎向土星懷抱,焚毀於土星大氣,最終成為土星的一部分。雖然卡西尼號與我們就此別過,但其在生命最後時刻收集並傳回地球的海量數據卻值得科學家們長久研究。
  • 「卡西尼」號探測器長眠土星前,到底發現了什麼?
    為人類探索土星的最大功臣卡西尼號,已經於去年9月墜毀於土星,卡西尼號總共執行22項任務,不斷的穿梭於土星和土星環之間,為人類留下了大量關於土星的數據,雖然卡西尼號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它留下的大量數據依舊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
  • 紀念卡西尼號探測器——卡西尼號的奇妙世界
    歡迎大家收看波波說科學,波波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卡西尼號探測器,在此之前首先還是要明確一下卡西尼同志的任務,第一個任務自然就是要探測土星了。根據原來的設計方案,卡西尼要環繞土星76圈並利用身上背的各種探測設備和長槍短炮對土星的大氣、磁場、輻射以及內部結構進行探測。第二個任務是繼承當年卡西尼大師的遺志好好研究土星環和各個衛星,尤其是土星環的物質成分以及分布還有幾個大衛星上的情況。第三個任務是把小弟惠更斯號安全送往目的地土衛六並作為中間信使,把惠更斯號的發現傳回地球。
  • 地球啊,請別為我哭泣:卡西尼號焚毀前最後的22圈
    原標題:地球啊,請別為我哭泣:卡西尼號焚毀前最後的22圈 上周末,結束了與土衛六的最後一次約會,卡西尼懷揣著最終任務飛向土星,同時也飛向它的安息之地。今天下午,卡西尼號將第一次穿過土星的「褲腰帶」,從光環的裡面貼著土星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