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項目獲批

2020-12-01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3月29日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孫衛邦研究員牽頭申報的「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項目獲國家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立項支持,獲批資助經費達2426萬元。

據悉,該項目將聯合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等14家單位長期從事中國西南地區珍稀瀕危植物(特別是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研究、有效保護技術研發等方面的74位專家、學者,其中47位具有博士學位,用五年時間,以雲南、貴州、四 川、重慶、廣西西部及西藏東南部的490個縣共145.93萬平方公裡內列入政府規劃的143種優先保護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為對象,系統調查其地理分布、種群大小與種群結構、生境特徵與人為幹擾程度、群落特徵、主要植被和土壤類型,採集保存相應的種質並建立資源信息庫。通過該項目,初步查清我國荒漠植被資源現狀,為我國荒漠治理和省外資源保護與可持續性利用提供依據。

據了解,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首批項目全國共有14個項目獲準立項。「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是實現我國西南部地區重要物種資源有效保護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將有力支撐國家層面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的實施,支撐我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有效保護、持續利用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開展開拓性的綜合保護體系研究,服務於國家戰略性生物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的科技發展。

推薦閱讀:

遭遇忽視的野生植物保護

守護野生植物基因多樣性

天津:重要溼地禁止採挖野生植物

深山中 有多少野生植物靜待開發?

(來源:中國園林網)

相關焦點

  • 近半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未納入國家保護名錄!
    但列入中國拯救保護工程規劃的120種極小種群植物中,近一半未得到國家法律上的保護,前景堪憂。日前,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項目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召開。主持這一項目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孫衛邦向記者(www.thepaper.cn)做出上述介紹。
  • 河南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有了自己的「護照檔案」
    中國園林網12月6日消息:近日,記者從河南省林業廳了解到,為保護瀕臨滅絕的極小物種,河南省將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先期試點包括紅豆杉、商城柳、河南小檗、中原牡丹等27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將通過建立「護照檔案」等拯救保護手段,實現部分種群規模擴大。
  •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為植物建造「諾亞方舟」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位於昆明市盤龍區城郊,佔地面積並不大,看起來不起眼。然而,這裡被稱為中國植物的「諾亞方舟」。然而,隨著人類活動的影響等因素,不少野生物種正在走向瀕危。「有很多物種,人類還沒來得及搞清楚它的作用,就因為人類的影響而消失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任李德銖說。
  • 27個植物種子首次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入庫保存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央視新聞7月27日消息,近日,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對一批新採集到的植物種子進行了入庫保存前的準備。此次擬入庫的種子中,有27個物種為種子庫首次保存,包括2015年中國新記錄種四葉刺蕊草、2018年中國新記錄種微花蛛毛苣苔、被譽為「水質的試金石」的高原湖泊特有物種波葉海菜花等。每份入庫的種子,均採集了對應的憑證標本、DNA乾燥葉片、圖像和野外數據,確保資源的準確性和可溯源性。
  • 瀕危物種大花石蝴蝶「飛入」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今年,經過數月的觀察監測,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資源庫」)工作人員成功採集到第一批大花石蝴蝶的種子,並將其保存至種質資源庫。據悉,目前,大花石蝴蝶野外僅發現兩個分布點,總計個體數量約300個個體。根據IUCN評價標準,大花石蝴蝶瀕危等級應為「極危」。
  • 中國打造世界第二大「末日種子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圖片來源東方IC)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位於昆明北郊黑龍潭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裡,這裡保存著來自國內外的大量野生植物種子,三萬多種植物以及豐富的動物種質資源在這裡得以「多世同堂」。這裡是中國第一座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也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種質庫。
  •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種子採集員——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  核心閱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也是亞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收集、保藏機構。經過十餘年建設,這裡保存的野生植物種子已突破萬種。
  • ...會代表參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守護瀕危植物基因多樣性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12月10日,中國綠髮會代表在雲南昆明參觀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簡稱:種質庫),種質庫有關老師詳細介紹了建設背景以及工作成果。西南種質資源庫依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和運行,建設內容包括種子庫、植物離體庫、DNA庫、微生物庫(依託雲南大學共建)和動物種質資源庫(依託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共建),以及植物基因組學和種質生物學實驗研究平臺。綠會曾發起「瀕危的光葉蕨」、極危物種五小葉槭、中華鐵皮石斛保護地等眾多公益項目。
  • 文山發現一個植物新種——文山馬兜鈴
    雲南又發現一個植物新種就在咱文山名叫「文山馬兜鈴」這是一種典型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亟需採取拯救保護措施2019年3月,文山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何德明工程師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蔡磊博士研究生等人,在文山市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時,發現一種正在開花的馬兜鈴屬植物。
  • 8國林木種子移交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備存
    中國園林網5月18日消息:採自肯亞、墨西哥、坦尚尼亞、瓜地馬拉等8個國家的31種55份林木種子,日前由世界混農林業中心(ICRAF)移交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備存。
  • 科技部關於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6年度項目指南的通知
    ) 科 技 部  2016年7月25日 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6年度項目重要支持方向    一、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    1.工作內容:系統調查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西部及藏東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範圍、種群大小(包括資源量)與種群結構、生境特徵、人為幹擾程度、主要植被和土壤類型等,並採集相應科學數據;在不影響植株生長發育或破壞種群及其生境的前提下,系統採集相應的植物種質(種子、DNA、組織培養物等)並保存在種質資源庫,同時在植物園或樹木園開展人工繁殖基礎上的活體保存。    2.
  • 300多種國外野生植物種子備存中國種質資源庫
    新華社昆明2月15日電(記者嶽冉冉)來自英國丘園千年種子庫的346種野生植物種子日前到達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該庫的國外備存種子數增至1197份,來源國達45個。  據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副主任李唯奇介紹,這批來自英國的78科、346種、353份野生植物種子,是種質資源庫備存的第六批國外植物種子,其來源國多達33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埃及、希臘、印度等。  「該批種子的到庫對確保我國乃至全球種質資源的安全都十分必要,其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種質資源庫的庫存物種數量,擴大了種子來源地範圍。」李唯奇說。
  • 北京瀕危野生植物處境尷尬 立牌怕偷不立牌被踩
    這株百花山葡萄是在2011年北京最大規模的「植物種質資源」調查中被發現的。面對這株葡萄樹,保護人員很矛盾,想立牌又怕別人偷了去;不立牌保護又怕人走路的時候踩死;想要在實驗室裡組培,試了好幾次都是發芽了但不成活,如何保護真讓人發愁。  處境像百花山葡萄這樣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還有很多。根據最近的一次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北京地區共有維管束植物2088種。
  • 353份備存種子入駐中國西南種質資源庫
    近日,來自英國邱園千年種子庫的353份備存種子入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這批植物種子將在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條件下予以妥善保存。一旦自然界中這些植物瀕臨滅絕,就可以把它們取出培育成苗。
  • 346種國外野生植物種子備存我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新華社昆明2月15日電(記者 嶽冉冉)來自英國丘園千年種子庫的78科346種野生植物種子,日前到達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該庫的國外備存種子數增至1197份。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一個國際性的植物種質資源保藏機構,截至2015年12月,該庫在安全保障我國9129種67869份野生植物種子的同時,也在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做著努力。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
    12月28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雲南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截至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 林草科普|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瀕危植物調查-湖北篇
    ,是全球 14 個具有國際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關鍵地區之一,且在中國 35 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內,同時還屬於 19 個特有植物多樣性熱點之一。提出,要重視重點物種,特別是蘭科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繁育、復壯、調查、監測和鑑定工作,推動蘭科植物的產業孵化,加快建設全國蘭科植物種質資源保護中心神農架監測中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