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3月29日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孫衛邦研究員牽頭申報的「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項目獲國家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立項支持,獲批資助經費達2426萬元。
據悉,該項目將聯合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等14家單位長期從事中國西南地區珍稀瀕危植物(特別是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研究、有效保護技術研發等方面的74位專家、學者,其中47位具有博士學位,用五年時間,以雲南、貴州、四 川、重慶、廣西西部及西藏東南部的490個縣共145.93萬平方公裡內列入政府規劃的143種優先保護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為對象,系統調查其地理分布、種群大小與種群結構、生境特徵與人為幹擾程度、群落特徵、主要植被和土壤類型,採集保存相應的種質並建立資源信息庫。通過該項目,初步查清我國荒漠植被資源現狀,為我國荒漠治理和省外資源保護與可持續性利用提供依據。
據了解,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首批項目全國共有14個項目獲準立項。「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是實現我國西南部地區重要物種資源有效保護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將有力支撐國家層面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的實施,支撐我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有效保護、持續利用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開展開拓性的綜合保護體系研究,服務於國家戰略性生物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的科技發展。
推薦閱讀:
遭遇忽視的野生植物保護
守護野生植物基因多樣性
天津:重要溼地禁止採挖野生植物
深山中 有多少野生植物靜待開發?
(來源:中國園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