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窮困的少年生活
1791年9月22日,麥可·法拉第出生在英國倫敦市郊的一個普通的鐵匠家庭,其父母原本在鄉下居住,嚮往大城市的發展,認為通過努力會漸漸被城市接納,夫婦滿懷信心搬到倫敦市郊。
父親詹姆士在倫敦城裡的貧民區租了幾間房子開了一間鐵匠鋪,母親在他未出生前還可以在鋪子裡幫忙,後面漸漸孩子多了,母親忙於照顧,父親一人幹活掙一家六口的口糧經常難以讓家人吃飽。
後來父親由於長年累月地工作,再加上鐵匠這個職業,天天與鐵屑為伍,缺乏防護措施,父親開始經常生病。對於窮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失去健康更可怕,等同於失去性命,窮困潦倒此刻變得更緊張。
詹姆士由於身體不佳不得已轉手了鐵匠鋪,他每天看到妻子雙手空空地從街上回來,看到四個孩子乾瘦的身子和期待的目光,心像刀絞一般。
於是,他又掙扎著爬起床,跑到人家的鐵匠鋪去當幫工,掙幾個小錢。但是第二天,他又躺倒了,直到最後他連床也下不來了。
不久以後,詹姆士一家只好向慈善機構求救,他們申請了救濟金。但是,救濟金實在少得可憐,根本不能讓全家吃飽。
母親想到辦法把食物分開,一個星期分一次,自己管理自己的份例,吃完的話挨餓母親也管不了。
小麥可表現很驚訝,他會把麵包平均分成14塊,一天吃兩塊,這樣保證每天都有食物吃。
幸好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他們一家還沒有來得及慢慢餓死,就有了轉機。
小麥可非常懂事,會幫媽媽照顧妹妹愛米麗,媽媽就可以帶著姐姐瑪麗到有錢人家裡去打零工,哥哥13歲了按照當地規矩長子承父業打附近的鐵匠鋪當學徒,偶爾還能帶回食物給家人。
02
短暫的校園生活
8歲的麥可因為他貧窮和鄉下口音被私立學校的老師嫌棄和同學們嘲笑,母親把他轉到公立小學,同時也減輕了學費負擔。
貧窮人家的孩子早熟,懂事的麥可從小便知道好好學習,想著可以多賺錢給家裡買麵包,讓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吃飽。
但是小麥可會在老師提問時口吃、因鄉下發音緊張、回答問題斷斷續續,在學校會受到老師的教育和鞭打,英國近代確實存在體罰的陋習,有強烈自尊心的他默念要改變自己這種發音。
03
遇到人生第一位導師
法拉第13歲時因家庭貧困中斷了學業,經父母的介紹下到利博先生的書店幫工,做了送報童,當時報紙價格是昂貴的,只有少數錢人才消費得起,一般的家庭都會選擇在書店裡租報紙,一家看完到下一家看,由此產生了送報童的職業。
雖說送報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差事,然而小法拉第幹得特別認真,也十分的快活。法拉第聰穎、機靈,對人有禮貌,送報盡心盡力,租戶們都十分喜歡他。
在送報期間,小法拉第會偷空看看報,小小年紀就表現了知識的渴望,遇到不懂的東西會向老闆利博先生請教,利博先生慈祥和藹有耐心,他就像一位導師那樣回答法拉第的疑問法拉第。
眼看一年就要結束,利傅先生問他是否願意當學徒,將來做一名熟練的裝訂師。小法拉第興奮地說,我願意,利傅先生讓他回家問父母的意見。
當時做學徒是沒有工資的,還要每個月上交夥食費和住宿費。哥哥洛博的學徒期是七年,為了承擔他的學徒費用,家裡的負擔已經夠重的了。
對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更加沉重的負擔,父親實在付不起他的費用。
小法拉第帶著失望的情緒回到書店,善良的利博先生一下子就看出了他的煩惱,就對他說,是不是你父母交不起夥食費和住宿費?小法拉第點點頭,利傅先生就說,告訴你父母我這裡不收食宿費,但是要在這兒做七年學徒,只要你來就行了。
他飛奔地跑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父母聽到法拉第說的話,也很高興地同意了。
04
開始7年的學徒和自由讀書生涯
從此,法拉第告別了父母,搬到了利博先生的鋪子頂層的小閣樓裡居住,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
每天小法拉第迅速地穿好衣服,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悄悄地走下閣樓。他先向利博先生請過安後,便愉快地坐在了桌案前,開始了一天的勞動。
每晚收工以後,法拉第總是把切刀、銅尺和膠水等這些裝訂書籍的用具收拾得整整齊齊,然後經常是連飯也不吃、工作服也不脫,就坐在工作檯前全神貫注地看起書來。
那個年代的精裝書,大多數都是用優質的牛皮來做封面,裝幀也十分講究。沒過多久,他就掌握了書籍裝訂的全部手藝。就這樣,伴隨著日漸熟練的工作,法拉第的空餘時間也就越來越多了,他也就擁有更多的時間讀自己喜愛的書了。
顧客源源不斷地送來各種各樣的書籍裝訂,例如名著類,也有通俗讀物,有時還能碰到獨家收藏的圖書珍品,凡是他裝訂過的書籍,都會認真看一遍,他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看書時邊看邊記,看到好的插圖,還要特意臨摹下來。
利浦先生和他的太太都是好心腸的人,對他說:「想讀什麼就讀什麼,通曉書中的內容並不會妨礙你成為一個好訂書匠的。別的訂書匠只曉得書的封皮,而你卻知道了書的內容,這並非一件壞事。」
在法拉第的眼中,每一本新書都像一艘船,正在把他從狹窄的港灣帶進了廣闊的知識海洋。
05
自己動手做實驗
這天,有位貴族家的女僕人送來一本名叫《化學漫談》的科普讀物,法拉第一面細心地修補這本破損不堪的書,一面一頁一頁地翻看著,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法拉第一直都捨不得放下這本書,特別引起他注意的是,作者馬賽夫人提到義大利科學家伏打發明的「伏打電池」。書中說,伏打將銀片和鋅片疊在一起,浸在鹽水中,就做成了一個小電池,這是人類第一次使電流源源不斷地流動起來。
為了表彰伏打的貢獻,學術界把這一發明命名為「伏打電池」。馬賽夫人還寫道,如果把足夠量的伏打電池串聯起來,就可以把水分解成兩種氣體。而一點火,這兩種氣體的混合氣體就會發生強烈爆炸,然後又重新變成水。啊,化學和電,竟如此奇妙啊!
這些神奇的化學實驗打動了法拉第的心,他開始埋下做實驗的種子在心中。
過了一段時間看紳士抱著一本《大英百科全書》走進書店和老闆說了幾句就很快離開了,法拉第小心地接過這本非常厚重的書,書很厚重,由於不小心被水浸溼了,封皮和書脊脫膠了。
法拉第對裝訂工序已經非常熟悉,他先把書進行了烘乾,然後上膠,最後又用鋼尺加壓,不大一會兒工夫,這本書就像新的一樣,呈現在了小法拉第的面前。
工作完成後,法拉第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這本百科全書內容豐富而系統,正是它帶領著法拉第走進了科學殿堂的大門。當法拉第讀到《電學篇》時,被其中的內容深深吸引住了,電的神奇引起了法拉第無窮的興趣。
在這一部分內容中,法拉第初步了解了有關電的知識,還知道了富蘭克林、吉爾伯特等電學研究先驅的事跡。
拿一根玻璃棒在毛皮上摩擦幾下,玻璃棒就能吸引紙屑,這就是電。這個他知道,他在別的書上看到過,而且自己也實驗過這小小的電的吸力。
可是現在《大英百科全書》裡說,可以把這些細微的電一點一滴地儲存起來,儲存多了就可以「啪」的一下放出一個火花,像天上的雷鳴、閃電一樣。科學家們關於電和磁的研究是那麼有意思,給法拉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促使他抱定終身從事電學研究的決心。
法拉第有一個筆記本,裡面用工整的小字抄錄了《化學漫談》和《大英百科全書》中的電學和化學實驗,還配有精美的插圖。
接下來法拉第根據書上的講述開始做實驗,窮得只有幾個便士零花錢的他買來了一些藥品和瓶子,到工廠的廢品堆裡去找一些鋼絲和舊鋅片,以及其他一些可以用的小零件,或者跑到藥房裡去撿人家扔掉的小瓶子,興衝衝地回到自己的小閣樓裡,裝備自己的小實驗室。此外,法拉第還按照書上的插圖,自己動手做了一些小裝置。
對每次進行的實驗,法拉第都本能地設計好周密的實驗步驟,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的結果,以免造成任何一點浪費和不必要的損失。
按照書上的說法,如果把鋅放到鹽酸裡,就能釋放出一種可以燃燒的氣體。於是,好奇的法拉第就照著書上說的去做了一個實驗。果然,「噗」的一聲,當鋅放進去的一剎那,燒杯裡的液體就燃燒起來,冒出藍色的火苗。
這種會燃燒的氣體就是英國的大科學家卡文迪許在1766年發現的氫氣。《大英百科全書》上說。
在玻璃瓶內外敷上一層錫箔,給它充上電便可產生猛烈的放電現象。這便是著名的「萊頓瓶」和電震現象,是荷蘭學者克萊斯特在萊頓城這個地方發現的,故名「萊頓瓶」。如果在瓶子裡裝有水,電震程度就會更加厲害。
他用一根金屬棒通過瓶裡的水,同裡層的錫箔相接,就形成了一個電極。
此刻,法拉第睜大了兩眼,期待著神奇的放電那一刻的出現。他先用簡易的伏打電池,給土製的萊頓瓶充足電。
然後,法拉第小心翼翼地用細銅線把外層錫箱和金屬棒連接起來,就在細銅線接近金屬棒的那一瞬間,果真有火花閃爍,還伴有「啪、啪」的響聲。啊!這不就是驚心動魄的雷電嗎?法拉第看到這些,不禁欣喜若狂。通過自己的實驗,他終於明白了雷電是怎麼回事。
他高興得如痴如狂,拍著手在小閣樓上又跳又叫:「成功了!我成功了!」法拉第已經忘記了自己在什麼地方,也忘記了現在是幾點鐘。夜已經很深了,周圍的人都早已進入了甜美的夢鄉。除了他的那個小窗戶裡還搖曳著淡淡的燭光,四周已經是一片漆黑。
06
變成鄰居口中的「異類」
麥可每天就在小閣樓上不厭其煩地做著各種化學實驗和電學實驗,而且一做就直到深夜。他的「古怪」行為漸漸引起了利博先生和鄰居們的注意。
一天,利博夫人發現餐桌上的食鹽越來越少,一小罐食鹽,兩天就見底了。她十分納悶,食鹽到哪兒去了呢?原來法拉第用鹽去做他的「伏打電池」實驗去了。
每天夜裡,「桌球」「噼啪」的聲響不時地從閣樓裡傳出來,有時還伴有奇怪的閃光。還有一次,幾股濃煙從小閣樓的天窗裡噴了出來,這著實讓鄰居們大吃一驚。
周圍鄰居議論紛紛認為這小孩不正常,擔心房子被燒的利博先生和太太決定一起去和法拉第聊一聊,法拉第說您們不用擔心,我是在做科學實驗。
這都是我從書上學來的,都是有科學根據的,不是胡來,不會出問題的。要不,您到我的實驗室來,我表演給您看。」
法拉第在前面打開門,一股刺鼻的氣味立即湧了出來。利博先生向法拉第的身後望去,只見桌上地下全是些杯杯缽缽、瓶瓶罐罐,猶如上世紀的博物館,又如一個廢品收購站,滿屋子散發著刺鼻的酸氣。
只見法拉第熟練地把不同的東西不停地摻在一起,就好像變魔術一樣,不同的顏色在他手中變換,有時還會出現火花、煙霧。望著「噼噼啪啪」的火花,利博先生露出了驚奇的笑容,利博太太也看呆了。
然後,法拉第對利博先生和他的夫人說:「我是照著書上講的做實驗,請你看看我的筆記,裡面就是這樣寫的!」
利博先生翻看著小法拉第工整的筆記本,不禁讚嘆他的細緻和耐心。利博先生明白了,法拉第是在勤奮學習,不是在瞎玩。
利博先生拍著法拉第的肩膀說:「孩子,你這是在做科學實驗,可千萬要小心,注意安全呀。」
利博先生和太太雖然並沒有看懂這些實驗,但是他們都被法拉第熱情、全神貫注的精神所感動。
在這裡,利博先生和他的裝訂書店起到了對法拉第進行最初的科學知識啟蒙的作用,使少年時代的法拉第邁出了向科學聖殿前進的第一步。
明天繼續更新後面內容,喜歡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