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和DC的眾多英雄成名史,其實存在著2者之間完全不同的路子,換句話說,不論是DC還是漫威在自己的英雄IP被粉絲熟悉的過程中,都有過各自的「優勢」屬性加持的功勞。
典型的就是:
DC的早期動漫的鋪墊以及漫威一開始對角色的元素設定以及佔據的天時地利!
其實如果你在大街上隨便拉住一個90後乃至是80後的人,你問他們自己童年映像中所熟悉的美漫超級英雄都是誰,筆者估計10個人裡面9個人都會告訴這幾個名字——
蝙蝠俠、超人!
沒錯,其實對於國內不少的粉絲來說,比較早期的接受「超級英雄」這個概念的就是DC的超人乃至是蝙蝠俠這類角色,而這其實也是DC宇宙中這類英雄能夠被不少人熟悉的一個原因所在,也就是動漫的鋪墊。
而除此之外——
對於DC的「親兒子」超人來說,在很多人還不知道漫威這樣一家同領域公司存在的時候,我們很多觀眾就已經開始接收類似《超人》以及《蝙蝠俠》的電影和衍生劇了,這其中對於筆者來說,這方面所接觸的較早期的美漫角色也就是DC的大超。
比較經典的就是當年的「超人」克拉克的衍生劇。
所以,你瞧!
對於DC來說,早期的這類影視作品的轟炸,要遠遠比漫威早的多,只不過可能很多人當時對於華納比較有認知而對於DC其實並不是太過的熟悉,真正出現一批粉絲開始對DC這個品牌IP有認知,或者是了解的就是在DC的「競品」漫威這個IP上線之後,才開始走向系統化的。
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
DC的超級英雄早期被人熟悉就是靠著動畫、電影乃至是衍生劇的形式來進行鋪墊IP映像的。
而對於這一點來說,其實後來居上的漫威則是有著「反向操作」的節奏!
為什麼這麼說呢?
熟悉漫威的粉絲都清楚,漫威真正意義上走進很多國內影迷的視線的時間就是在2008年的《鋼鐵俠》之後,也正是在這一年之後,開始有很多粉絲意識到自己此前看到的類似福克斯電影的《神奇四俠》、《X戰警》等系列開始前那個經典漫威開頭動畫的背後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當然,這是後話!
要知道在早期的漫威推出自己的英雄IP的時候,使用的方法並非是採用電影等元素,而是——
人設!
筆者這裡以蜘蛛俠為例子:
在早期漫威創造蜘蛛俠這一漫威的「親兒子」的時候,其實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靠的就是在蜘蛛俠的人設元素中加入一個「接地氣」的指向標。
因為在早期的蜘蛛俠角色定位中,漫威並沒有將其設定為一個「高高在上」的超級英雄,而是一個普通甚至有些窮酸的學生角色,這一點其實是漫威考慮到了當時的漫畫主要的受眾全體並非是成年人而是類似學生這類群體。
為此,學生的定位就是漫威推廣蜘蛛俠的第一步。
而第二步其實就是將蜘蛛俠彼得·帕克變成當時學生群體的一個「幻想寄託」,都清楚,在學生其實誰還沒個幻想呢?很多學生都有過幻想自己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能夠收到美女的青睞,萬人敬仰!
而漫威就是抓住了這一個「痛點」:
將很多現實中漫畫受眾的這類幻想元素特點給融入了蜘蛛俠當中,讓蜘蛛俠具備了和現實粉絲全體一樣的苦惱,比如上課遲到、暗戀隔壁班的女孩子、幻想自己成為英雄,沒錢窮等等元素,但是在基礎上也是藉助漫畫的設定讓彼得·帕克成為了蜘蛛俠,一個真正的英雄,讓彼得·帕克具備了實現自己幻想中一切的能力。
這其實就是一招正中粉絲群體內心的妙招,讓不少粉絲開始將自己無法實現的願望寄托在了蜘蛛俠身上,進而漫威開始培養、積攢了蜘蛛俠一批又一批的粉絲基礎。
正是靠著這種類似的人設,漫威慢慢的迎頭趕上,將自己的漫畫角色一點點的鋪展開,甚至,在後來蜘蛛俠的IP大熱之後,漫威也是有過類似——
將蜘蛛俠影視改編權免費群發的的操作!
這一點比較典型的就是在當初漫威還是不差錢的時候,就有過將蜘蛛俠的影視改編權交給當時的日本東映特攝片團隊讓他們拍攝的操作。
而當時的日本東映特攝片也是「不負眾望」,藉助當時拍攝奧特曼這類的特攝片手段,將蜘蛛俠拍成了一個「四百大媽」(音譯)。
同時,不得不說的是當時這個蜘蛛俠特攝片基本上除了蜘蛛俠的服裝和名字以外,內容幾乎和蜘蛛俠原本劇情不沾邊了,甚至為了符合日本觀眾的興趣,特攝片還為這一版蜘蛛俠設定了「高達坐騎」。
而在劇情和堪稱魔幻的動作設定上,放到現如今絕對會讓你笑到懷疑人生,但這其實就是當時漫威對於自己的蜘蛛俠IP走出去的一種策略體現。
只不過,漫威不知道的是:
正是因為當年這一步「四百大媽」在日本積攢下來的人氣,導致後來漫威不景氣的時候,索尼別的英雄不要,單單直接選擇了收購蜘蛛俠版權的操作。
同樣的對於角色「人設」的操作,其實在《鋼鐵俠》中也是一樣的,因為早期的漫畫中鋼鐵俠很多角色人設都偏靠於擦邊球,要是直接搬上熒幕,那也是妥妥的限制級電影。
為此,在漫威準備打造電影鋼鐵俠的時候,也是直接給影版鋼鐵俠的人設全部重新塑造了一遍,剔除壞的,留下好的,為此這才有了我們現如今看到的鋼鐵俠!
而除此之外——
2008年之後「漫威電影宇宙」的規劃,也是漫威角色能夠被人熟知的另一個原因!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在現如今的全球電影領域中,論電影宇宙的構架和搭建成熟度來說,漫威要說第二還真的沒有誰敢說第一,這一點即便是放在DC宇宙上來說也是一樣的!
也正是漫威電影宇宙的上線,將自己的英雄IP全部放在漫威構建的劇情宇宙大框架中發揮,其實不僅僅是能夠強化漫威英雄IP的影響力和可看度,更是能夠通過電影宇宙的系統和聯動性,讓一個英雄IP帶動另外一個英雄IP,甚至一個團隊的IP。
這種操作從「鋼鐵俠」開始,慢慢到了後面的「復聯」系列其實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
所以,靠著這種電影宇宙「集體」的力量,用單個角色的IP來完成整個劇情宇宙的完整度構建,再回過頭來用電影宇宙的大體量資源,來反哺單個角色的IP知名度,這其實就是一個比較好的良性循環了。
而這也是現如今漫威英雄IP不斷被粉絲熟悉的一個關鍵所在。
同樣的,對於這種「電影宇宙」的操作,有了漫威這個吃螃蟹的人之後,不論是DC還是索尼也是都開始慢慢打造屬於自己的電影宇宙,只不過,索尼的還沒有起步,而DC的則是不斷的遭遇重啟尷尬就是了。
更多精彩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