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傳感器進入了許多新領域,具有更突出的地位。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傳感器的分類及其基本特性吧。
一、傳感器的分類
1.按輸入量分類 *物理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
*化學量傳感器
*生物量傳感器
2.按輸出信號形式分類 *分為模擬式、開關式和數字式。
3.按轉換原理分類 *結構型:利用機械構件在動力場或磁場的作用下產生變形或位移,將外界被測參數轉換成相應的電阻、電感、電容等物理量。是利用物理學運動定律或電磁定律實現的。
*物性型:利用材料的固態物理特性及其各種物理、化學效應(物質定律即胡克定律、歐姆定律)實現非電量的轉換,是以半導體、電解質、鐵電體等作為敏感材料的固態器件。
*複合型:有結構型傳感器和物性型傳感器組合而成的,兼有兩者的特徵,如電阻式、光電式、熱敏、氣敏、溼敏、磁敏等。
二、傳感器的基本特性
1.傳感器的靜態特性
靜態特性表示傳感器被測量的值處於穩定狀態時的輸出與輸入的關係。它主要包括靈敏度、線性堵、遲滯性、重複性、分辨力以及零漂等。
2.傳感器的動態特性
根據不同輸入變化規律來考察傳感器的響應。
三、傳感器的類型
① 按機理分為結構型傳感器、物性型傳感器、混合型傳感器及生物型傳感器
結構型傳感器是基於某種結構的變換裝置的一種傳感器。例如,電容壓力傳感器就屬於這種傳感器,當外加壓力改變時,電容極板發生位移,電容量發生變化,如果諧振裝置中採用這種電容,其諧振頻率就隨電容量發生變化,檢測諧振頻率的變化就能測量壓力的大小。
物性型傳感器是一種利用物質具有的物理或化學特性來構成的,它對應力、溫度、電場、磁場等有一定依賴關係,並能進行變換。這種傳感器一般沒有可動結構部分,易小型化。構成一種所謂固態傳感器。
混合型傳感器是結構型與物性型傳感器組合而成的一種傳感器。
生物型傳感器是利用微生物或生物組織中生命體的活動現象作為變換結構的一部分。這可為生物、醫學範圍內提供一種有用的傳感器。
② 按構成分為基本型傳感器、組合型傳感器、應用型傳感器
基本型傳感器是一種最基本的單個變換裝置。
組合型傳感器是由不同單個變換裝置組合而構成的傳感器。
而應用型傳感器是基本型傳感器或組合型傳感器與其他機構組合而構成的傳感器。例如,熱電偶是基本型傳感器,把它與紅外線輻射轉為熱量裝置的熱吸收體組合而成為紅外線輻射傳感器,這是一種組合傳感器。如果這種組合傳感器應用於紅外線掃描機構中就是一種應用傳感器。
③ 按作用形式分為主動型和被動型
傳感器主動型傳感器有作用型和反作用型,此種傳感器對被測對象能提供一定探測信號,能檢測探測信號在被測對象中所產生的變化,或者由探測信號在被測對象中產生某種效應而形成信號。檢測探測信號變化方式的稱為作用型,檢測產生響應而形成信號方式的稱為反作用型。雷達與無線電頻率範圍探測器是作用型實例,而光聲效應分析裝置與雷射分析器是反作用型實例。
被動型傳感器只是接收被測對象本身產生的信號。例如,紅外輻射溫度計、紅外攝像裝置等。
④ 按輸出信號形式分為模擬信號與數位訊號 輸出為模擬信號的傳感器的輸出為連續的模擬信號。而輸出周期性信號的傳感器實質上也是模擬信號傳感器。但周期信號容易變為脈衝信號,可作為準數位訊號使用。因此,可以稱為準數位訊號傳感器。例如,利用振動的傳感器就是這種類型。
數位訊號輸出的傳感器是輸出「1」與「0」兩種信號的傳感器,應用極廣。
兩種信號可由電路的通斷、信號的有無、絕對值的大小、極性的正負等來實現。實例有雙金屬溫度開關等。按變換工作能量供給形式分為能量變換型與能量控制型傳感器能量變換型傳感器在進行信號轉換時不需要另外提供能量,把輸入信號能量變換為其不同的另一種形式能量而輸出。例如,太陽能電池和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屬於這類傳感器。能量型傳感器在進行信號轉換時,需要先供給能量,由輸入信號控制供給的能量,並檢測能量的變化作為輸出信號。電阻應變傳感器與光電管等是其實例。
更多資訊、更多內容,盡在千家樓宇自控網呈現,歡迎關注或點擊查閱~
(本文來源於網絡,由千家智客進行整理編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找方案,方案難?
上 方快3 ,三步搞定!
方快3 ——智能化方案共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