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猛外表溫柔心:「食魚者」棋斑水遊蛇

2020-12-06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俄羅斯「大圖網」11月15日消息,攝影師斯坦尼斯拉夫·申卡連科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圖片文章,向人們詳細了介紹棋斑水遊蛇,並將該動物與其他蛇類進行了區分。希望人們看清該蛇與毒蛇的區別,並停止殺害該蛇的行為。

申卡連科在文章中介紹,由於大多數人對棋斑水遊蛇缺乏正確的了解,該蛇被人們冠以「毒蛇和遊蛇的雜交種」、「象棋毒蛇」等惡名,並且談蛇色變,對其進行殘忍殺戮。主要原因在於,棋斑水遊蛇缺少一般無毒蛇類所具有的典型特徵,即眾所周的是,普通遊蛇,如水遊蛇,頭部後側有橙黃色斑點。因此,不知道這一點的人通常把一切沒有這種斑點的蛇都當成蝰蛇,認為它們是有毒的、危險的。甚至有很多人把無足的爬行動物都歸為蛇類,並且簡單歸為「毒蛇」。

資料圖

申卡連科介紹道,該蛇的物種名稱棋斑水遊蛇,譯為拉丁語實際是西洋棋的意思,但它根本不屬於毒蛇一類,而屬於遊蛇屬。棋斑水遊蛇不能分泌毒素,因此對於人來說它是無害的。但作為自衛手段它們會在感應到危機的時候會發出響亮的嘶嘶聲,並從洩殖腔位置釋放強烈的異味。不同於遊蛇的是,棋斑水遊蛇幾乎從不裝死。

同時,作者還援引俄羅斯生物學副博士、伏爾加格勒國立大學研究員、爬蟲學家德米特裡·戈爾傑耶夫的話稱,「棋斑水遊蛇在地球上分布相當廣泛,其分布區西起法國西南部及萊茵河谷地西部,南部邊界穿過北非東部(直達波斯灣,巴基斯坦),東部達中國西北部,而其北部穿過伏爾加河-卡馬河流域邊緣」。 「正如遊蛇科的其他物種一樣,棋斑水遊蛇屬於體型較大的無毒蛇類。雌性的棋斑水遊蛇體型較雄性大,它們體長最長可達1.1米。儘管其體型龐大,但通常都比人稍微小一些,並且小於人們易於識別的遊蛇,後者體長可達1.14米。」戈爾傑耶夫還補充說,棋斑水遊蛇本身就有點像蟠曲著的毒蛇,而蛇背上的圖案無疑是「火上澆油」,「我不止一次遇到已經死掉的棋斑水蛇,看來,當地居民誤認為該蛇有毒會因此而將其打死。在一次探險中,我到過一個進行過『大屠殺』的地方,該地共計有25條死亡的所謂『象棋毒蛇』」。

其實,棋斑水遊蛇有一系列外部特徵,通過這些特徵可以很容易地將其與有毒的蝰蛇區別開來。最易分辨的是頭部,蝰蛇頭部呈三角形,並且上面大都有細小的鱗狀襟翼,而棋斑水遊蛇的頭是橢圓形的,而所有的襟翼是圓形的。此外,如果你有勇氣注視蛇的眼睛,那麼你可以看到,像真正的食肉動物那樣,蝰蛇的瞳孔是豎直的(如貓),而棋斑水遊蛇的瞳孔是圓的。此外,蝰蛇比棋斑水遊蛇小得多,最大的蝰蛇僅長0.73米。

棋斑水遊蛇一般棲息在水邊,如河岸、灌溉水渠、水地草甸等覓食地區。儘管它比較溫順友好,但它也是活躍的食肉動物。它喜歡吃各種魚:鱸魚、擬鯉、泥鰍、甚至能夠捕食生性粗暴的肉食魚狗魚。因此,科學家們也將它稱之為食魚者。蛇往往將捕捉到的獵物的拖至岸邊享用。捕魚的時候,它們往往潛在水生植物及浮木之間,或埋伏在水底。在水下蛇無法吞下獵物,所以它往往遊向岸邊,然後將魚吞食。如果獵物太大,一頓飯可以持續一小時甚至更久。其中有些蛇不自量力,吞食了過大的魚,因此往往被獵物撐死。

相比之下,棋斑水遊蛇很少捕食青蛙和蝌蚪。據文獻記載,在該蛇腹中甚至發現過蝰蛇幼崽。吞咽體型較大的獵物會使蛇的頭隨之變大,這有助於增強其下顎與相關骨骼的靈活協調性。棋斑水遊蛇吞咽食物時,其下顎骨的左右兩半交錯移動。因此給人造成的印象是,蛇好像是在慢慢「爬」向自己的獵物。

棋斑水遊蛇的活動旺季持續近9個月,4月份結束冬眠,從洞穴裡爬出來。不久後開始配對,此時蛇的數量大量增長。一條雌性的棋斑水遊蛇可產4至20個卵,在7月,其中一些在有利的情況下將順利長成幼蛇。10月下旬大批棋斑水遊蛇與其他遊蛇同時開始冬眠。它們的冬眠洞穴往往設在蘆葦叢、樹根、巖石裂縫、老鼠等齧齒動物的洞穴、樹樁和斷枝等地。

每當聽到有人提及「可怕的劇毒棋盤蛇」時,斯坦尼斯拉夫·申卡連科總會將棋斑水遊蛇詳細介紹一番,他向人們講述這些蛇們的生活方式,以此想讓他們相信,這種蛇對人是沒有危險的。但每次人們都無法理解,人們往往更容易懼怕這種蛇,而不願承認自己聽信了謠言並停止對該蛇的殺戮。(實習編譯:況柳平 審校:翟潞曼)

相關焦點

  • 攝影師拍棋斑遊蛇食魚呼籲停止捕殺
    攝影師拍棋斑遊蛇食魚呼籲停止捕殺 ( / 14)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23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大圖網」消息,攝影師斯坦尼斯拉夫·申卡連科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圖片文章,向人們詳細了介紹棋斑水遊蛇,並將該動物與其他蛇類進行了區分。
  • 亞馬遜河流專門以食人魚為食的魚,兇猛的外表成為觀賞魚新寵
    要說水中最兇猛的魚類是誰?許多人都會說食人魚,食人魚這種生物以群體進行生活,一旦在水中聞到了血腥味,食人魚群體也就變得興奮起來,不斷的攻擊獵物,隨著越來越多的血液在水中擴散,食人魚們的攻擊也越來越興奮,直到獵物變為一副白骨。
  • 外表溫順,實際兇猛的觀賞魚有哪幾種?一起看一下這幾個水中暴徒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外表溫順,實際兇猛的觀賞魚有哪幾種?一起看一下這幾個水中暴徒。很多人都喜歡養一些動物,養些小狗小貓,非常的呆萌可愛。這小編是比較懶的人,喜歡養魚。不得不說每一種動物都有每一種動物的脾氣,也不例外,別看魚的記憶只有7秒,但是有些魚克,並非如同外表看起來那麼溫順。
  • 十大外表恐怖的「惡魔魚」:南美洲食人魚(組圖)
    不過,也有少數幾個品種,別說是吃了,就是光看到它們的外表就能讓你渾身起雞皮疙瘩。它們一些長著鋒利的尖牙;另一些則長得像從遠古的泥漿中爬出來的妖怪。儘管我們不想和這些駭人的怪物有任何聯繫,但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上看,我們這些脊椎動物卻和他們是遠親。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外表恐怖的「惡魔魚」吧!
  • Sbike動植物百科:五大小型流氓淡水觀賞魚,魚缸中兇猛的小惡霸!
    淡水寵物觀賞魚品種繁多,大多形態美麗,顏色鮮豔,顯得十分嬌弱。但是有些品種美麗的外表下,隱藏著好鬥的心。他們大多領地性極強,十分活躍好鬥,會主動攻擊其它鄰居,甚至比自己大很多的品種也毫不畏懼,在水族缸中如惡霸般的存在。
  • 這魚竟被稱為成吉思汗魚,個性得有多兇猛?
    在自然界有一種魚竟然被稱為成吉思汗魚,想想這種魚個性得有多兇猛?才能獲得這種稱號,厲害得過大白鯊?    成吉思汗魚自然不敢和大白鯊相比,成吉思汗魚也沒有機會和大白鯊較量,成吉思汗魚是一種淡水魚,被稱為成吉思汗魚,是因為其棲息在亞洲的湄南河與湄公河流域,在這流域,它是最高級的獵食者!
  • 亞馬遜河流中比食人魚還兇猛的魚,專門以食人魚為食
    要說水中最兇猛的魚類是誰?許多人都會說食人魚,食人魚這種生物以群體進行生活,一旦在水中聞到了血腥味,食人魚群體也就變得興奮起來,不斷的攻擊獵物,隨著越來越多的血液在水中擴散,食人魚們的攻擊也越來越興奮,直到獵物變為一副白骨。
  • 長安逸動:別看我外表兇猛,動力配置藍鯨1.4T引擎,但是我很溫柔
    而且今天要說的長安逸動這個外觀設計看上去運動感十足,其實說到底還是一輛家用車,非常的溫柔!現在生產廠家指導價在7.29~10.39萬元之間,長安逸動的情況究竟如何?大家一起來看看!大型的燻黑式中網進氣格柵,採用了蜂窩狀造型,給人一種兇猛的感覺;另外兩側LED前大燈造型犀利,尤其是「F」型日間行駛燈帶,設計感極強,並配有自動頭燈及定時關燈功能,美觀又實用。車體線條設計較為自然流暢,腰線凌厲帶分塊式設計,同時車頂帶有溜背感,看上去運動氣息十足;另外,多幅輪轂分別搭配16英寸和17英寸,造型個性時尚,增添動感元素。
  • 南美有一種兇猛昆蟲,全身布滿嚇人尖刺,還敢張牙舞爪對峙獵食者
    這次來認識南美洲的一種兇猛昆蟲,外形非常魔幻,全身布滿嚇人的尖刺,個性也兇猛,敢張牙舞爪對峙獵食者的——鬼王螽斯。一、鬼王螽斯的種群鬼王螽斯種群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叢林中,古巴,巴西,秘魯,玻利維亞等都有這種昆蟲分布,體長一般50~60毫米,較大個體可以達到70毫米,也是一種兇猛的獵食者。
  • 據說很多人不知道這種小動物外表很可愛,其實內心報復心卻極強
    更值得一提的是,水獺的性格可是超級兇猛的,在遭到獵犬圍捕時,小小的水獺是敢於向身形較大的進攻者發起反抗,還有水獺咬死獵犬的記載。儘管擁有溫柔可愛的外表,大家也不要輕易被水獺的外表給迷惑了,水獺可是很多淡水動物的天敵。水獺雖然主要以魚類為食,但也經常捕殺甲殼類動物和小型哺乳動物。此外,它們也會攻擊體型較大的獵物,例如鱷魚幼仔等爬行動物。2014年,還有人捕捉到水獺在美國國家公園攻擊鱷魚的畫面。
  • 禱安|存長久溫柔安靜的心
    在彼得前書3:3-4說:你們不要以外面的辮髮,戴金飾,穿美衣為妝飾,只要以裡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這在神裡面是極寶貴的。有很多肢體對我說,自從信主以後心裡變得平靜了許多。其實我也一樣,起初不太明白為什麼,直到媽媽對我說:「女性的美是來自於內心」,上帝創造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是無法複製的。
  • 世界十大最兇猛的觀賞魚
    通常部分被電擊到的魚類會馬上暈厥,身體僵直,就連兇猛的食人魚也不是它的對手。因此若是飼養電鰻,一定要小心被電鰻電到。然而無論是哪種招財魚,雖然外表看起來和諧,然而一旦在適應了生存環境之後,便會產生非常強的領地意識,會開始攻擊其它魚類,經常會撕咬體型比它小的魚類。7、反天刀反天刀又稱裸臀魚,反應靈敏,可作出快速後退遊動,雖然視力較弱,但個性依舊兇暴,下顎強而有力,日間常躲在角落,在夜間會主動攻擊同缸中大小體形魚只,所以最好單獨飼養。
  • 不,它是靠著濾食過日子的溫柔鯊魚
    姥鯊的正面圖像濾食動物是以過濾方式攝食水中浮遊生物的動物,包括主動濾食者和被動濾食者兩類被動濾食者,指以過濾顆粒物為食,但不能主動掀起水流的動物,比如海綿。而主動濾食者則相反,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也是其中之一。
  • 湄公河有一種名叫成吉思汗魚的兇猛魚類,簡直是淡水河中的鯊魚
    說到淡水中的魚類,很多人主觀想到的還是食物,畢竟淡水裡面並沒有鯊魚、逆戟鯨之類的變態獵食者。然而其實淡水魚類中也是有狠角色存在的,比如在湄公河流域(沒錯就是張涵予演得那個非常有名的電影《湄公河行動》中的湄公河),就有一種名叫成吉思汗魚的兇猛淡水魚。
  • 溫柔藍鯨祖先竟是兇猛「海中霸王龍」(組圖)
    新快報訊最近,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長有鋒利牙齒的看起來十分兇殘的海洋動物化石,通過對這些化石研究發現,當今生活在海洋中的那些沒有牙齒的巨大藍鯨的祖先並不是一種溫柔的龐然大物,而是一種有著鋒利牙齒的體形較小的鯨魚
  • 表裡不一的食肉動物,外表看似呆萌,實則是一個食腦狂熱者!
    表裡不一的食肉動物,外表看似呆萌,實則是一個食腦狂熱者!說起自然界的食肉動物,大家最能想到的,肯定就是那些面目猙獰,兇神惡煞的猛獸了。食肉動物大多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有較大的體型,鋒利的爪子以及恐怖的牙齒。
  • 海洋中最兇猛的魚,海洋「綠巨人」海鱔生吞海豚
    但是,還有一些海洋中兇猛的魚,卻是非常嚇人的。世界上最兇猛的魚是海鱔,素有海洋「綠巨人」之稱,比食人魚,六須巨鯰,鮟鱇魚,虎魚可厲害多了。第一名:海洋「綠巨人」海鱔海鱔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海洋,平日裡生活在淺水區域,海鱔的嘴巴很大,牙齒也十分鋒利,平時就是靠這一口鋒利的牙齒來捕獲各種魚類為食,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來傷害天敵,甚至生吞海豚,如果它們受到人類的侵擾,便會立刻變得十分兇殘,進而向人類發起攻擊。
  • 三大兇猛觀賞魚,排名第一位的你肯定想不到
    更是想方設法的弄出一些新品種,新花樣來追求者標新立異。從而,弄出來不少的舶來品,有的人就看中了一些魚類的兇猛特性,欣賞那種原始的野性。第三名:水虎魚提起這個魚,還有個恐怖的名字——食人魚。話說回來,這個名字還真不是浪得虛名啦。在野外流域,甚至會襲擊水中路過的大型哺乳動物。這東西原產地是在美洲的亞馬遜叢林,天生的獵食者。
  • 剖析魚的吃食方式及習慣
    釣魚愛好者都有這樣的體會,就是魚吃食的時間是呈周期性的。一咬鉤就可連續釣一陣子,一旦不吃食,你的釣餌再好魚也不上鉤。當然影響魚類攝食的因素有很多,如季節、天氣、水溫、水質、水體溶氧量以及空間的聲響等,但魚覓食和恢復體力主要還是隨其生理性周期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垂釣時應注意掌握魚類的這復體力主要還是隨其生理性周期變化而變化的。
  • 它很醜,但它卻非常溫柔,詳說最溫柔的魚種——蝠鱝
    蝠鱝是一種生活在,暖溫帶和熱帶沿海大陸及島嶼海區底層的軟骨魚類,它體重最大可達3噸,身長可達8米,這種非常醜的大體型魚類,但它卻有一顆十分溫柔的心。它這麼醜,為什麼還非常溫柔?它由於外表十分的特殊,作為魚類卻長有類似蝙蝠的翅膀,這種不協調的搭配,讓它長得十分的醜惡,人送外號「魔鬼魚」但醜惡的外表下卻具有一顆十分溫柔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