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拍棋斑遊蛇食魚呼籲停止捕殺

2020-12-08 中國網

攝影師拍棋斑遊蛇食魚呼籲停止捕殺 ( / 14)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23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大圖網」消息,攝影師斯坦尼斯拉夫·申卡連科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圖片文章,向人們詳細了介紹棋斑水遊蛇,並將該動物與其他蛇類進行了區分。希望人們看清該蛇與毒蛇的區別,並停止殺害該蛇的行為。

申卡連科在文章中介紹,由於大多數人對棋斑水遊蛇缺乏正確的了解,該蛇被人們冠以「毒蛇和遊蛇的雜交種」、「象棋毒蛇」等惡名,並且談蛇色變,對其進行殘忍殺戮。主要原因在於,棋斑水遊蛇缺少一般無毒蛇類所具有的典型特徵,即眾所周的是,普通遊蛇,如水遊蛇,頭部後側有橙黃色斑點。因此,不知道這一點的人通常把一切沒有這種斑點的蛇都當成蝰蛇,認為它們是有毒的、危險的。甚至有很多人把無足的爬行動物都歸為蛇類,並且簡單歸為「毒蛇」。

申卡連科介紹道,該蛇的物種名稱棋斑水遊蛇,譯為拉丁語實際是西洋棋的意思,但它根本不屬於毒蛇一類,而屬於遊蛇屬。棋斑水遊蛇不能分泌毒素,因此對於人來說它是無害的。但作為自衛手段它們會在感應到危機的時候會發出響亮的嘶嘶聲,並從洩殖腔位置釋放強烈的異味。不同於遊蛇的是,棋斑水遊蛇幾乎從不裝死。

每當聽到有人提及「可怕的劇毒棋盤蛇」時,斯坦尼斯拉夫·申卡連科總會將棋斑水遊蛇詳細介紹一番,他向人們講述這些蛇們的生活方式,以此想讓他們相信,這種蛇對人是沒有危險的。但每次人們都無法理解,人們往往更容易懼怕這種蛇,而不願承認自己聽信了謠言並停止對該蛇的殺戮。(實習編譯:況柳平審校:翟潞曼)

相關焦點

  • 攝影師拍因紐特人捕殺北極熊
    攝影師拍因紐特人捕殺北極熊
  • 兇猛外表溫柔心:「食魚者」棋斑水遊蛇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俄羅斯「大圖網」11月15日消息,攝影師斯坦尼斯拉夫·申卡連科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圖片文章,向人們詳細了介紹棋斑水遊蛇,並將該動物與其他蛇類進行了區分。希望人們看清該蛇與毒蛇的區別,並停止殺害該蛇的行為。
  • 攝影師拍到兇猛海豹將五條鯊魚開膛破肚(圖)
    南非一名攝影師日前就拍到了一隻毛皮海豹連續襲擊5條大青鯊,並吃掉其內臟的場景。據報導,拍下這令人震撼的一幕的是南非攝影師克裡斯。當時他和其他人為了觀賞鯊魚,正在潛水,突然,一隻海豹出現,並對水中的大青鯊展開襲擊。這隻海豹在水中大開殺戒,一共殺死了5條1米多長的大青鯊。而這隻海豹在殺死獵物後,只吃它們的內臟。
  • 網上號召捕殺清道夫魚,專家:屬入侵物種
    新京報快訊 (記者李玉坤)近日,在一些短視頻平臺,很多人展示捕殺的清道夫魚,並呼籲不要隨意放生。記者將視頻發給公益組織反電魚協作中心主任朱凱,他表示,這確實是清道夫魚,學名豹紋脂身鯰,屬於入侵物種。能夠在陸地上爬行清道夫又叫琵琶鼠、垃圾魚,喜歡養魚的人對這種魚並不陌生,一般會在魚缸中放兩條,清理水底垃圾和缸壁青苔。記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環保部和中科院聯合發布的第三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清道夫就已經在列。
  • 世界動物保護組織呼籲PetSmart停止銷售這兩類寵物
    養條蛇是什麼體驗?是這樣的?
  • 英國攝影師拍下母鴨試圖從鷺嘴救小鴨過程(組圖)
    母鴨試圖將小鴨子帶往安全地點  據《每日郵報》今天報導,近日,英國攝影師拍下了一隻母鴨試圖從飢餓的鷺嘴中救下小鴨的整個過程,不過,這隻勇敢的母鴨所作的一切努力最終以失敗收場,小鴨成為鷺的快餐  攝影師拍下的組圖顯示,一隻鷺在水面上空盤旋,不久便盯上了在威克洛縣布端港附近遊泳的鴨子一家。這隻鷺盯上目標後開始下降高度捕食,母鴨子盡其全力試圖把小鴨子帶往安全地點,但是一隻小鴨子對於鷺的攻擊毫無防禦之力,它在水中被鷺的啄牢牢捉住。令人感到震驚的是,與人類的母親一樣,母鴨子使用渾身解數與鷺搏鬥,在情急之下還甚至試圖起飛追趕鷺。但是由於勢單力薄,最後以失敗告終,小鴨子命喪鷺口。
  • 蛇頭魚引起美國的恐慌,陸地上能生活幾天怪魚,建議一律捕殺!
    蛇頭魚引起美國的恐慌,陸地上能生活幾天怪魚,建議一律捕殺! 在美國外來武清的種類裡,亞洲鯉魚已經成功地入侵美國五大湖了,危害當地的生態環境,可以說是被譽為最成功的入侵。外來物種除了亞洲鯉魚,還有一種魚引發了北美的恐慌,甚至這種魚被認為魚斯拉!
  • 1212期:①螳螂捕殺一隻老鼠②​螳螂活吃一隻青蛙③螳螂與一條蛇纏鬥④螳螂抓住一隻蜂鳥⑤螳螂啃食一隻蜂鳥的肉體
    01  螳螂捕殺一隻老鼠。  03  螳螂與一條蛇纏鬥。  05  螳螂啃食一隻蜂鳥的肉體。  06  蛇捕殺一條魚。
  • 全球十大瀕臨滅絕動物盤點 舟山眼鏡蛇或將消失
    原標題:全球十大瀕臨滅絕動物盤點 舟山眼鏡蛇或將消失 【科技訊】9月23日消息,動物們生活在地球上,雖然每天都要面對天敵的捕殺,同時也要獵食其他生物,但是它們每一個都和人類一樣,都是地球的主人,不過由於人類的捕殺與侵擾,越來越多的動物瀕臨滅絕,很多動物將在不久的將來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 美攝影師拍到神奇組合,蛇鰻鑽出蒼鷺身體共飛翔,它們結局如何?
    在前段時間,美國德拉瓦州一名叫做薩姆戴維斯的59歲兼職動物攝影師,在前往當地動植物保護區拍攝蒼鷹及狐狸時,意外的拍攝到了一對「神奇的組合」。 這對「搭檔」就是蒼鷺與蛇鰻,當時它們正一起在天空中飛翔。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56歲大伯8年拍上百條蛇 蛇年想拍到最毒銀環蛇
    至今,老蔣已經拍到過上百條蛇,包括眼鏡蛇、竹葉青、蝮蛇等20種有毒或無毒的蛇,都成了他鏡頭下的「模特」。一個偶然機會迷上了拍蛇老蔣迷上拍蛇,純屬偶然。2005年5月的一個周末,喜歡爬山的老蔣,和同伴一行四人在安吉龍王山偶遇一條竹葉青。同伴嚇得哇哇大叫,老蔣卻鎮靜地拍下了竹葉青「玉照」。
  • 攝影師潛水時拍到海蛞蝓 顏色鮮豔可釋放毒液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攝影師在潛水時拍到了一些顏色異常鮮豔的生物,這些生物看起來像深海裡可怕的怪物,實際上它們只是1英寸長。  海蛞蝓屬於裸鰓目(nudibranchs),由於它與周圍植物顏色與質地相似而很難被發現。它們的偽裝如此巧妙,以至於潛水員在海洋裡花了多年時間也沒有找到一隻。它們擁有鮮豔的顏色,也是在警告捕食者它們具有很強的毒性。
  • 罕見實拍:蛇鰻咬開蒼鷺肚子鑽出,蒼鷺仍淡定飛翔,結果怎樣了?
    為了生存,一種生物總要以另外一種生物為食。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但是即便其中一種生物註定要成為食物,但它也沒那麼容易就範,即使到死前最後一秒它們也要奮力拼搏,這種精神讓見到的人無不為之震驚。本文所講的就是一條蛇鰻和一隻蒼鷺之間的生存故事。眾所周知,蒼鷺就是以蛇鰻等各種水生生物為食的,按理說蛇鰻一旦進入蒼鷺的身體就應該被胃酸消化掉。
  • 攝影師拍到慘烈一幕,蛇鰻從蒼鷺身體鑽出,蒼鷺仍在空中飛行
    去年十一月份,美國德拉瓦州一位業餘攝影師在一個自然保護區進行拍攝作業時,通過鏡頭拍攝到了奇怪的一幕。一隻在空中飛翔的蒼鷺脖子的部位連帶著一條長長的東西。在仔細觀察下他才認出來,那條長長的東西原來是蛇鰻。那麼蛇鰻為什麼會連著蒼鷺的脖子呢?它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蒼鷺和蛇鰻分別是什麼樣的動物?首先來分別介紹一下蒼鷺和蛇鰻。
  • 《海豚灣》作者來杭分享作品 呼籲停止購票觀看海豚表演
    在日採訪期間遭遇襲擊  「在海豚灣發生的一切令人難以置信」  紀錄片《海豚灣》拍攝於2009年,以海洋生態保護者的視角,講述了日本和歌山縣東牟婁郡太地町的漁民每年驅獵捕殺海豚的經過。影片呼籲停止大規模獵殺海豚的行為,並告誡公眾海豚肉中較高的汞含量可能對健康帶來的危險。
  • 胡狼被稱為機會主義獵食者,也有兇狠一面,捕殺非洲野貓!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活著七種主要食肉獸,而胡狼是在七種食肉獸中的最弱者,也被稱為「機會主義獵食者」,是說胡狼更喜歡跟隨在獅子等猛獸撿漏,很少自己捕食,但實際上胡狼也有兇狠的一面,也具有很強的捕捉技巧和力量等,曾就拍攝到一隻胡狼輕易捕殺一隻非洲野貓,犬科難得贏一回貓科
  • 印度奇觀:兩蛇搶一條魚,三動物從上到下連一起半小時,最後魚贏了
    ,它的頭被下方一條鯰魚叨在口中,魚的尾巴又被在水中的另一條蛇咬住,這三隻動物維持著這個奇怪的姿勢,時間長達30分鐘。 視頻的作者是甘希亞姆·普拉薩德·布汗威爾(Ghanshyam Prasad Bhanware),甘希亞姆是一名自然愛好者,7月19日,他在印度中央邦坎哈國家公園拍下了這則離奇的視頻
  • 眼鏡蛇最害怕的天敵,遇到它之後打不過也跑不了,吃蛇比平頭哥猛
    眼鏡蛇是世界上最劇毒的蛇類之一,因此它們也成為了人們最害怕的動物之一,雖然眼鏡蛇的體型不大,沒有蟒蛇那樣巨大的視覺衝擊感和強悍的力氣,但是它們的毒液還是讓人非常恐懼的,如果有人不慎被眼鏡蛇的毒牙咬到,那麼在短時間內必須及時注射抗毒血清,否則用一句誇張的話來說,那就是大羅神仙也救不回來,回天乏術了。
  • 義大利的一隻熊因襲擊旅行者而被判處死刑,動物權利組織呼籲取消
    義大利動物權利組織呼籲當局取消對這隻棕熊的死刑判決。59歲的法比奧·米塞羅尼和他28歲的繼子克裡斯蒂安周一在佩勒山的一條小路上徒步旅行時,據說這隻熊跳到了他們的路上。米塞羅尼的兒子克裡斯蒂安告訴媒體,這隻熊咬了他的腿,然後米塞羅尼跳到它的背上,讓他逃跑。然後這隻熊咬住並猛撲向老人,把他的腿摔斷了三處。
  • 穿山甲保護升級背後:因「食藥之用」被大量捕殺,種群銳減
    2018年8月,我國全面停止商業性進口穿山甲及其製品,並通過開展專項行動等措施,加大對破壞穿山甲等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打擊力度。最為標誌性的動作,就是此次將穿山甲的保護級別從國家二級提升為國家一級。而人類對穿山甲的大量捕殺,也是其瀕臨滅絕的重要原因。據世界自然基金統計,僅在2011至2013年,全球就有11.7萬至23.4萬隻穿山甲被捕殺。穿山甲的鱗片在我國自古入藥,是中藥中的「百通之神」,其肉也被視為滋補珍品。因此,穿山甲被認為有醫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導致了穿山甲被大量捕殺。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吳詩寶多年來從事穿山甲生態研究,是國內穿山甲研究的權威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