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水族館裡表演的每一隻海豚幾乎都來自日本血腥的海灣。」今天上午,《海豚灣》一書的作者瑞察?歐貝瑞、漢斯—佩特?羅德來杭參與首屆浙江全民閱讀節活動,與讀者共同分享了他們剛剛譯完為中文的這部作品,同時向中國觀眾傳播生態環境的理念。
瑞察·歐貝瑞(右)、漢斯—佩特·羅德在分享活動中為讀者籤名。浙江在線記者 童曉蕾/攝
浙江在線杭州4月2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吳振宇 編輯/馬麗紅) 「在中國水族館裡表演的每一隻海豚幾乎都來自日本血腥的海灣。」今天上午,《海豚灣》一書的作者瑞察•歐貝瑞、漢斯—佩特•羅德來杭參與首屆浙江全民閱讀節活動,與讀者共同分享了他們剛剛翻譯為中文的這部作品,同時向中國觀眾傳播生態環境的理念。
在日採訪期間遭遇襲擊
「在海豚灣發生的一切令人難以置信」
紀錄片《海豚灣》拍攝於2009年,以海洋生態保護者的視角,講述了日本和歌山縣東牟婁郡太地町的漁民每年驅獵捕殺海豚的經過。影片呼籲停止大規模獵殺海豚的行為,並告誡公眾海豚肉中較高的汞含量可能對健康帶來的危險。
歐貝瑞是紀錄片《海豚灣》的主要創作人員,他從最初的海豚馴養者轉身成為保護者,並通過他的影響使瑞士記者羅德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據羅德介紹,在日本拍攝紀錄片期間,他本人還遭到了當地漁民的襲擊。
《海豚灣》播映後,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強烈社會反響,並一舉獲得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海豚灣》一書主要介紹這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並披露了圍繞海豚建立的殘酷產業鏈和歐貝瑞致力於保護海豚的生涯。
羅德在接受浙江在線記者採訪時說:「來到日本的時候被當地的文化與美景所吸引,但是讓我震驚的是居然同時存在著這麼可怕的事情,也對日本政府試圖掩蓋真相的行為感到遺憾。」
呼籲停止觀看海豚表演
「海洋館每一隻海豚都來自日本的血腥海灣」
「2009年影片播出後,海豚的捕殺量急劇下降,現在我們希望停止進口活海豚的行為。」歐貝瑞說,漁民出售一頭死去的海豚只能獲得500美元的收入,而售賣出一頭活海豚給水族館則可以獲得15萬美元以上的收入。
「中國掌握著拯救海豚的金鑰匙。」據本書的兩位作者介紹,海豚被抓獲後,會被賣給包括中國在內各國的水族館用於表演,因此他們呼籲中國公眾不再購票觀看海豚表演。「停止海豚的進口,就能停止電影裡發生的一切。」
羅德說:「這不只是在日本一個小海灣裡的事,這是一個影響全世界的事。」他認為,人類面臨的任務不僅包括保護海豚,更需要保護他們生存的海洋環境。如果不保護海洋的話,我們可能會失去海洋裡的一切,「這是一個全球性的任務。」
羅德告訴記者,「我很高興地得知中國水域裡的鯨類都得到了很好德保護,這是一個好消息。」
早年來華參與鯨類保護
「很遺憾白鰭豚最終滅絕了」
歐貝瑞還提及了自己早年來華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經歷,他曾經在上世紀80年在武漢、南京等地參與了白鰭豚的保護工作。歐貝瑞感嘆,「非常遺憾的是,白鰭豚還是滅絕了。」
雖然已經年逾七旬,如今的歐貝瑞沒有因為年齡而停下腳步,仍然保持著旺盛的工作熱情。每年9月捕獵海豚的季節,他還依然堅持前往日本的海豚灣。
《海豚灣》一書中文版的編輯何龍告訴記者,在國內類似的圖書並不多見,《海豚灣》以其同名紀錄片的巨大社會影響,能夠以公眾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傳播環保理念。同時本書的執筆者羅德擁有大量環境保護題材的新聞報導經驗,也為本書提供了更為立體和豐富的視角。
在分享會臨近結束前,歐貝瑞動情地談起了一段兒時回憶,他是一個海邊長大的孩子,從小就聽母親說過海豚救助溺水人類的故事,這是極為特殊的現象,也代表了人與動物的某種交流。歐貝瑞說:「現在應該我們來拯救它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