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給你快樂的海豚並不快樂

2020-11-24 人民網

原標題:帶給你快樂的海豚並不快樂

  ①哈爾濱極地海洋館的一頭幼年白鯨在狹窄的圈養池裡連轉身都很困難,水裡還有綠色的異物。

  ②杭州極地海洋公園的海豚在表演中被要求衝上臺岸展示身體。

  ③杭州極地海洋公園的鯨豚在表演後陪遊人合影,並被要求抬頭抬尾。

  中國鯨類保護聯盟供圖

  「當時,我們坐著小艇遇到一大群海豚,它們追著我們的船在遊,還不時躍出水面,跟我們互動。我當時真的什麼都沒顧,跳到水裡跟它們一起嬉戲。其實海豚看到潛水員時,一點都不怕的,它會繞著你遊來遊去。」潛水愛好者、也是大連零魚翅基金髮起人孫納回憶起自己當年和海豚的一次邂逅,那畫面依然鮮活。和海洋中這些動物的一次次相遇,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讓她投身海洋保護運動。

  「你很難想像,這種在海洋裡一天要遊上百公裡的動物,在海洋館中被囚禁在方寸之間是什麼感受。如果讓我們生活在澡盆那麼大的空間中,我想我們會瘋掉。」孫納說。

  然而,這是部分圈養鯨豚的真實生活狀態。

  12月4日,由國內外多家動物保護組織組成的中國鯨類保護聯盟在北京召開發布會,發布了國內第一份圈養鯨豚生存報告。他們通過調研得出結論——海洋公園產業在展示圈養鯨豚的同時,對物種的保育和動物福利都造成了很大損害,在向公眾科普如物種知識或棲息地保護上毫無作用。

  從海豚灣到海洋館踏上不歸路

  曾有一部紀錄片《海豚灣(The Cove)》反映了日本太地町捕海豚的情景,在這裡捕獲的海豚半數以上銷往中國

  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中,海洋館是個和「美好」掛鈎的地方。

  就是在這裡,人們第一次見到了海豚、鯨魚還有其他各種海洋生物;也是在海洋館組織的鯨豚表演中,人們意識到這些生靈確實有著如人類孩童般的智商。

  不過,在動物保護組織看來,蓬勃發展的海洋公園產業,令人憂慮。

  根據中國鯨類保護聯盟(以下簡稱鯨類聯盟)的調查,目前國內共有39家在運營和14家在建的海洋公園。由於我國沒有公開的圈養鯨豚資料庫,該組織估計這些海洋館共圈養了11種共491頭鯨豚。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瓶鼻海豚和白鯨。媒體報導表明,這些圈養鯨豚大多從野外捕獲。

  曾有一部紀錄片《海豚灣(The Cove)》反映了日本太地町野捕海豚的情景。捕鯨隊會開著船艇把海豚群趕到海豚灣的圍網裡。這些鯨豚一旦被驅趕到海豚灣內,就成為太地町漁業公會的「財產」。在這一過程中,幼崽和母親被迫分離,鯨群四散,很多個體在被驅趕到海豚灣之前就已經死亡。

  根據海豚計劃(The Dolphin Project)的報導,2015—2016年度,太地町收到了來自全球的150份「海豚訂單」,這些海豚中的70%將銷往中國。「日本太地海豚灣野捕的海豚半數以上銷往中國。鯨豚是群居動物,這樣的捕捉,對其種群有很大傷害。」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瀕危物種基金秘書長胡春梅說。

  「憋屈」的水池不是它們的家

  一個海洋館裡,只有幾隻海豚。如果它們彼此不喜歡,就和你在大學時討厭你的室友一樣,會過得非常痛苦

  香港海豚保育協會也一直在關注圈養海豚的動物福利問題。其成員陳泰臣介紹,圈養鯨豚和野外鯨豚的行為很不一樣,處在圈養環境中的鯨豚壓力非常大,它們的死亡率「特別高」。「根據一份海洋公園的報告,在其中圈養的瓶鼻海豚平均壽命不到三年。」

  1995年,有學者發表過一篇經過同行評議的文章。該文章表明,截至1992年年底,圈養虎鯨的年存活率明顯低於野外虎鯨,年死亡率卻比它們的野外夥伴們高出2.5倍。即使後來,圈養虎鯨的條件改善,但其存活率並沒有顯著提高。「最簡潔的解釋就是,虎鯨天生就不應該被圈養。人類不可能通過改善外在條件,來提升他們在圈養環境中較低的生存率。」動物福利學會的水生哺乳動物專家奈奧米·羅斯(Naomi A. Rose)在關於圈養虎鯨的報告中這樣寫道。

  為什麼這些生物不適合被圈養?奈奧米在發布會現場解釋,第一個最大的不適應,就是空間。所有鯨目動物在野外海洋中,都是長距離遊泳的健將;但在海洋公園的池子裡,他們活動的空間非常有限。鯨類保護聯盟指出,在自然環境裡,鯨豚每天平均可遊40至150公裡,下潛深度可達10至300米。但是海洋公園裡圈養池的平均水深為6米,寬15米,長20米,這一環境讓鯨豚們很「憋屈」。

  而且,鯨豚是「群居性非常高」的動物,很多鯨豚通過親緣關係建立起複雜的社會關係。但被捕撈、販賣到海洋公園的鯨豚,與族群的紐帶被迫切斷,被強行和沒有親緣關係的其他鯨豚放在一起。「一個海洋館裡,只有幾隻海豚。如果它們彼此不喜歡,就和你在大學時討厭你的室友一樣,會過得非常痛苦。」奈奧米說。

  胡春梅記得,在實地走訪海洋公園時,他們會看到鯨豚長時間地浮在水面上,「這是不正常的行為」。因為生活環境單調無聊,有些鯨豚甚至去啃咬金屬圍欄和水泥池壁造成牙齒磨損,腐爛的牙髓會給這些生靈帶來嚴重的健康隱患。

  被迫表演不能「做自己」

  海豚「喜愛表演」,白鯨在池中不斷轉圈是「自然行為」,鯨豚享受它們的「圈養」生活……這些都是誤導信息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指出,全球保育意識不斷提升,許多公眾對鯨豚圈養與表演的反省與質疑日增;有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制定禁止或限制圈養鯨豚的管理條例。「令人遺憾的是,在東亞及東南亞,鯨豚圈養與表演卻方興未艾、蓬勃發展。」

  確實,海洋館裡的鯨豚,通常都有另一重要角色——表演演員。國內39家海洋館中,36家提供鯨豚表演,超過半數的場館還提供讓遊客親密接觸鯨豚的機會。

  「這些被訓練出來的動作,都是不自然的行為;至於與人親密接觸,動物本身並不願意。而且,如果鯨豚的免疫檢驗做得不到位,對遊客特別是孩子來說,有染上人畜共患病的風險。」胡春梅說。

  鯨類保護聯盟的成員特別攝錄下他們實地走訪海洋館時看到的所有表演,沒有任何表演的解說提到鯨豚的社會屬性、自然飲食、自然棲息地、自然行為或他們在野外的分布情況。相反,還會傳遞一些誤導性信息,比如海豚「喜愛表演」,白鯨在池中不斷轉圈是「自然行為」,鯨豚享受它們的「圈養」生活……

  「如果公眾接觸的都是這種信息,他們根本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和動物和諧相處。」奈奧米強調,海洋館裡的鯨豚,無法真正展現出它們在自然環境中的狀態。

  愛它就該放了它

  公眾可以關注鯨豚棲息地的保護,對相關保護機構予以支持;拒絕動物表演,不去圈養鯨豚的場館,可以參加生態友好的野外觀鯨活動

  無法展示自然狀態,是對鯨豚動物福利的損害。

  動物福利,就是讓動物有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舒適的自由、免受痛苦的自由、生活無恐懼感和悲傷感的自由以及表達天性的自由。簡單來講,就是讓動物能夠保持正面積極的情感狀態。

  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孫凱指出,現行國內一系列的動物保護條款中,基本沒有對動物福利的關注。2013年3月農業部頒布的《水族館管理五項標準》中提到要保障動物福利,但是卻缺少對動物福利的解釋和相關的動物福利細則,使得相關要求無法得到落實。「一個社會對待動物的態度體現了這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拯救鯨豚需要融入超前的理念。」孫凱感慨。

  鯨類保護聯盟希望,能夠建立起一份全國圈養鯨豚清單,禁止因商業目的進口鯨豚;能夠制定涵蓋動物福利概念的管理標準來規避圈養可能對鯨豚的健康和福利方面造成的損害;同時,禁止公眾和鯨豚的互動項目。

  有人也提出疑問,這些「超前」的理念,推進起來是不是比較困難?

  臺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說,公眾的意識是推動動物保護的直接力量;立法很重要,但對公眾的教育也需要一直推進,這樣兩者之間才能形成良性互動。「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循序漸進,這個進度和公眾能夠認識到什麼程度密切相關。」

  鯨類聯盟倡議公眾,拒絕動物表演,不去圈養鯨豚的場館;共同呼籲停止野外捕捉和圈養繁殖鯨豚,共同呼籲場館提高已有的圈養鯨豚的動物福利。

  「另外,公眾也可以關注鯨豚棲息地的保護,對相關保護機構予以支持;可以參加生態友好的野外觀鯨活動。」胡春梅補充說。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別把快樂建立在海豚的痛苦上
    一提到海豚,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快樂」。這個生性溫順又異常聰明的「微笑天使」,嘴角總是天然上揚,而每當它躍水騰空,似乎人的心也要跟著飛起來。然而,近日,全球海豚娛樂業首份全面評估報告卻指出,為我們帶來快樂的海豚「娛樂明星」,其實並不快樂。
  • 快樂是什麼,我們為什麼不快樂?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喜歡做一件事情,覺得它有價值,無非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大腦分泌了多巴胺,從而給予我們快樂和滿足感。同樣,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吃一點甜食,有助於改善情緒,原因同樣在於多巴胺 —— 它激活了你的獎賞系統,喚醒了你的動力。
  • 你根本不知道肥宅到底有多快樂!
    畢業後就工作了,工作後就很少運動了,很少運動就突然變胖了,胖了之後完全不想出門了,不出門就真的變成一個肥宅了!隨著你的年齡增長,你會發現你周圍的肥宅越來越多了!不信你看肥宅快樂水(區區一口就很爽)▽夏天沒有冰鎮的肥宅快樂水喝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 你不快樂的原因,是你一直在公轉,而不是自轉
    有網友給我發信息說:我覺得不快樂,每天忙忙碌碌工作生活,累得像狗一樣,盡力去維持所謂的面子、尊嚴和人際關係,扛著一個家庭的責任,我儘量做得最好,儘量讓身邊所有人都滿意,可我卻對自己不滿意,我越來越累,越來越感知不到快樂……
  • 感官快樂都是短暫的,真正的快樂是和意義的結合
    越是處於社會階層底層的人,越是會用消耗型方式來尋求快樂,比如打牌、打遊戲、看肥皂劇。越是處於社會階層高層的人,越是會用補充型方式來尋求快樂,比如交流、閱讀、學習。 趣味不分高低貴賤,但有消耗和補充型兩種。刷手機、玩遊戲這樣的趣味,被稱作消耗性趣味,它所能帶來的樂趣方便快捷,但卻可能僅僅持續一瞬。
  • 快樂就在大腦中
    一隻老鼠即使被餓了10天也不願意穿過帶電的鐵絲網去享受食物,卻願意忍受電網電擊的巨大痛苦,衝過去接受電刺激內側前腦束。  奧爾茲教會老鼠自己踩控制槓施加電刺激後,老鼠會不分晝夜,廢寢忘食,一刻不停地踩控制槓刺激內側前腦束,每小時高達1萬次之多。把飢餓的實驗老鼠放進同時放了食物和控制槓的籠子裡,老鼠會立即衝向控制槓不停地刺激自己,渾然忘了飲食。
  • 跑步有4種快樂,在跑步中發現快樂和享受快樂,是跑步的最高境界
    這個時候很容易打退堂鼓,但是有一種快樂的出現,讓跑步者堅持了下去,這就是跑量。 現在跑步通常會使用手機記錄,這個不起眼的記錄過程,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通過手機的記錄,你能看到你跑步的總量,在斷斷續續跑了一兩個月之後,你可能覺得跑步毫無進步。但是有一天你看了一下手機,你發現你已經跑了一百公裡,這個時候你會突然的興奮起來。
  • 遊戲、紅酒帶給我們快樂,但上癮是怎麼回事?
    來源:Pixabay撰文 | 李昊昉(杜克大學博士研究生)責編 | 陳曉雪《知識分子》微信公眾號:The-Intellectual相信你和我小時候一樣,都經歷過看某電視劇或動畫片不能自拔明明知道自己的工作就要做不完了,但是手卻不受控制的挪向了電腦、翻開了最新一期的日漫、拿起了手機刷開了朋友圈;明知道抽菸對身體有害,但依然要時時刻刻揣包煙;還有近期越來越受關注的「網癮」問題,幾乎有和真鴉片一樣的破壞力。這些不理智但卻給人帶來莫大快感的事物其實都可以成為我們上癮的對象,但從正常的娛樂活動變成「癮」,是逐步的過程。
  • 黔東南受助兒童:「小海豚計劃」讓我變得更快樂
    一對一幫扶:第一隻布娃娃2019年11月1日,富德生命人壽貴州分公司走進黔東南州凱裡市大風洞鎮老君寨小學,在那裡舉辦 「小海豚計劃」公益活動,向該校163名學生捐贈了累計保額為1010.6萬元的小海豚專屬保險產品及180份溫暖包、課外書籍、籃球架等愛心物資。
  • 快樂源泉小瓶子什麼意思?怎麼玩的教程!快樂源泉瓶子原圖在這!
    起因:最近我們看到朋友圈已經被這個快樂圓圈小瓶子給刷屏了,各種都在玩,然後我們也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小瓶子的演變,那麼最開始的是什麼呢?這個是怎麼玩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了,我們看到瓶子的大小都是一樣的,因為是快樂源泉,因此瓶子下面對應的動物或者物品帶給我們的快樂體驗是多少,我們就可以進行塗瓶子了。比如第一個貓能夠讓我們非常快樂,自己非常喜歡貓,就把貓這個瓶子給塗滿,比如後面雨天的瓶子,自己不喜歡雨天,就塗一點就可以了。
  • 《自控力》——你以為的快樂也許只是一種假象
    比如你覺得刷短視頻可以讓你快樂,即使你當下看的這個視頻可能很無聊,但多巴胺的分泌會讓你覺得下一條視頻也許會有意思,會激起我的興趣,這樣你就會不停的往下刷,不停的期待更有趣的下一個視頻,這樣不知不覺的過了一個晚上。實際上無論你持續做多久都不可能獲得快樂,你獲得的只是一種期待和一種假象——就是未來你能獲得快樂。
  • 為什麼人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一直快樂?
    為什麼人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一直快樂?簡單來說,就是多巴胺帶給你的快樂是你獲得獎賞的快樂值與預期的快樂值之間的差值。舉個例子,你本來預期回家吃一頓外賣,朋友突然說請你吃大餐和你本來就要去吃大餐獲得的快樂是不一樣的。
  • 何為「快樂教育」?只要快樂忘了教育?家長應該科學認識快樂教育
    讓孩子在快樂的體驗中學習,用快樂的方法學習。江媽媽的女兒十分不喜歡背詩句。每次花很多時間背誦很快就又忘了。於是江媽媽想到女兒很喜歡唱歌,就用找到歌曲版的詩歌,幫助女兒記憶。兒果然很有興趣,背誦詩詞的速度明顯有了提高,並且掌握了一套自己背誦的方法。很多家長在日常教育應該都有類似的經歷,當家長目的性很強的要教會孩子一件事,孩子反而不能放鬆地發揮所有的學習能力。
  • 2020感謝有你 2021新年快樂
    「2020年,感謝有你。2021年,我祝您們新年快樂。」「2021年新年來了,新的希望點燃新的激情,新的努力成就新的成功,新的時光記錄新的幸福!」……  新年來臨之際,2020年12月31日,黃曉明、李宇春、趙薇、關曉彤、易烊千璽、歐陽娜娜、潘濤等演員、歌手、主持人「空降」封面新聞,為封面新聞用戶送上新年祝福。
  • 職場人生感覺累和不快樂:重塑快樂認知模型,感知快樂該有的樣子
    類似這樣帶有情緒性的話題在網絡一直很熱,因為觸及到不同年齡和職業階層,尤其來到人生中年的職場人,累和不快樂是心底的冰涼情緒,一種說不出的痛,曾經的自己深有體驗。02我們多年來並沒有在心底裡構建對快樂感知的邏輯模型,而是被父母,老師,社會規定地認識快樂,到今天,我們的快樂面目全非,快樂在那裡?
  • 運動讓人快樂,讓你快樂的是哪種運動?
    小密語錄:瑜伽不僅讓我收穫了快樂,也收穫了自信。當你練習完瑜伽,大汗淋漓的時候,一定感覺到了心情舒暢。等你練習完瑜伽,身材變得越來越苗條,越來越性感的時候,一定感覺到了快樂與喜悅。在小密看來,瑜伽不僅讓大家收穫了快樂,更多的時候是收穫了自信。更加性感迷人的身材讓你恢復了自信,更加穩定的內在狀態,讓你感覺到了自信。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讓你感覺到了自信。接下來就跟著小密一起來看看接下面這一組讓大家感覺到既快樂又自信的一組瑜伽體式吧。
  • 多巴胺並不能使你快樂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在睡覺前不停地刷小視頻,手指仿佛不受大腦控制,等再看時間時,已經是後半夜。 看起了手機小說,被一個又一個的情節吸引,不知不覺看到了天亮。我們覺得自己做這件事的時候是快樂的,是滿足的,是放鬆的。
  • 快樂=幸福?你錯了,快樂興奮刺激但短暫,蜥蜴告訴你什麼是幸福
    追求快樂的極端現象是「上癮」。2、上癮:寧願餓死,也不願意吃東西的老鼠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奧爾茲做了一個老鼠實驗。實驗人員在老鼠大腦的「快樂中樞」區域植入了一根探針,然後把老鼠放在裝有兩根橫杆的籠子裡,按動其中的一根橫杆,就會有微電流刺激老鼠的快樂中樞,按動另一根就會有食物掉下來。
  • 豆瓣9.6分的《海豚灣》你看過嗎?日本人殘忍屠殺海豚,真氣人!
    曹操說電影,包你能看懂,本期分享《海豚灣》,《海豚灣》記錄了在日本太地町獵殺海豚的行為,被當地漁民捕手所謂的傳統與文化,實則不過是大日本帝國的思想餘孽作祟罷了。每當在海洋館為海豚的精彩表演而狂呼吶喊時,看著海豚竄上天空,在空中划過一個優美曲線並迅速跳入水中,濺起一朵朵美麗的水花。為此,我深深的感動於海豚的艱苦訓練。海豚的訓練或許是艱苦的,可當它們看到觀眾為它們鼓掌歡呼時,它們嘴角露出的微笑至少證明那一刻它們是快樂的。可是我錯了。
  • 你自己先快樂,才有能力讓愛你的人快樂
    1、情話再長,也訴說不盡我的情腸,秋風再涼,也冷卻不了我的瘋狂,工作再忙,也延誤不了我的念想,簡訊一行,表白我的情腸,你可願與我地久天長?2、如果幸福在於肉體的快感,那麼就應當說,牛找到草料吃的時候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