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多巴胺是大腦對我們的一種獎賞,它能夠讓我們感到輕鬆快樂。那麼會有人問,既然多巴胺是個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大腦不可以一直分泌呢?
1. 什麼是多巴胺?
通常人們認為多巴胺是一種能引起人快樂、愉悅的激素。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神經性的傳導物質,主要用於細胞間化學物質的傳送。它的功能廣泛,和人的情感密切相關,可以傳遞快樂、興奮的神經衝動,所以,多巴胺和各種上癮行為(菸癮、酒癮)也相關。此外,多巴胺還與人體運動功能、學習記憶等有關。Arvid Carlsson教授發現了多巴胺在腦內信號傳導的重要作用,由此獲得了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
人們常常會誤認為大腦只有在快樂的時候才會分泌多巴胺。其實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大腦一直在不斷地分泌多巴胺來傳遞信息。並且多巴胺本身無法帶來快樂,需要作用與多巴胺受體才能起效。
2.為什麼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
一時分泌多巴胺,一時爽,一直分泌多巴胺豈不是可以一直爽?呵呵,世界上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多巴胺的獎賞機制並不是靠單純的量的積累,它依靠的是一種預期獎賞誤差編碼系統。簡單來說,就是多巴胺帶給你的快樂是你獲得獎賞的快樂值與預期的快樂值之間的差值。
舉個例子,你本來預期回家吃一頓外賣,朋友突然說請你吃大餐和你本來就要去吃大餐獲得的快樂是不一樣的。
並且多巴胺帶來的快樂還與多巴胺受體的綁定有關。相當於坑就這麼多。超出坑的蘿蔔也不能帶來更多的快樂了。這就是為什麼雖然毒品能夠比多巴胺更容易與受體結合,能夠帶來比多巴胺更強烈的刺激。但是長期吸毒的快感並不能持續增強,反而效果會越來越差。
3.長期分泌多巴胺的危害?
如果開一個腦洞,人體就是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呢?那也不行,過多的多巴胺會對身體帶來危害。亨廷頓舞蹈症就是一種典型的多巴胺分泌過多導致的神經類疾病。持續不停歇的快樂只會是一種無止境的折磨。
除此之外,巴胺會引起人體血壓上升,引起高血壓,甚至會引起卒中等嚴重危害,同時還會導致人易怒,無法控制情,部分還會對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而過少的多巴胺除了會使人情緒低落、記憶力降低,也會帶來一些疾病。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也就是俗稱的「兒童多動症」。它是兒童最常見的精神行為障礙之一,主要表現即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動增多,常有學習困難。目前認為和體內多巴胺系統失衡有關,治療上也會選擇一些促進多巴胺分泌的藥物。除此之外還有抑鬱症和帕金森氏症等。
4.為什麼人不可以一直快樂呢?
人體是一個自我調節的綜合體,人體內的激素千變萬化,有讓你快樂的激素,也就意味著有讓你痛苦難過的激素。每一種激素的生成都是需要特定的刺激,比如運動可以促進多巴胺、內啡肽的合成,所以運動之後你會感到快樂,但這種快樂並不是持久的,這是有時效性的,當人體內的快樂激素消耗至正常水平,欣快感也就戛然而止了;
反之,當你生病了,人體內的一些痛苦激素(比如前列環素)就會讓你感覺到不舒服,讓你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態有一定的認知,這其實也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措施。快樂和痛苦都是短暫的,快樂激素和痛苦激素也都是互相制衡的,如果想要變得更加快樂,那就揚起嘴角,曬曬太陽,適當的運動吧。
關鍵詞 >> 快樂,多巴胺,為什麼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