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海豚灣》主演被日方拒絕入境

2021-01-11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記者馮爍 實習記者陳姣姣)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09年一部展現日本太地町捕殺海豚血腥場面的美國紀實影片《海豚灣》在全球引發關注,電影中無數海豚慘遭殺害、血染海灣的畫面讓全球陷入討論與反思。2010年,這部片子榮獲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然而,六年後的本月18號,出演該電影的美籍海豚保護活動家理察奧巴瑞想從成田機場入境日本時,東京入國管理局卻未批准其入境,並將他被扣留在管理局設施內。為什麼日本拒絕奧巴瑞入境?日本國內為何持續捕殺海豚?

  「我們在水邊看,你能看到海豚灣屠殺現場湧過來的鮮血,你能看到一群小海豚,被圈在一處,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分開,而他們的爸爸媽媽就在不遠處被屠殺。」

  這是美國紀錄片《海豚灣》中震撼人心的一幕。紀錄片的發生地「太地町」位於日本西南部,是一個三面環海、風景宜人的漁村。每年的「捕豚季」從前一年的9月開始持續到來年3月,這段時間這裡的海灣會變成血紅色,2000到3000頭海豚會被捕殺,出售價格為每隻500美元。現年76歲的理察·奧巴瑞正是出演《海豚灣》的美籍海豚保護活動家,20日奧巴瑞的律師說,他的當事人於18日持旅遊籤證抵達日本成田機場,此次出行目的是調查日本捕殺海豚的情況並在京都旅遊,定於下月初回國。不過,奧巴瑞卻在機場被日方拒絕入境並遭到扣留。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奧巴瑞已對此次入境被拒提出異議。而日本東京入國管理局稱這一事件為「個案」,按照隱私保護制度,暫時無法作出回應。

  事實上,奧巴瑞和其他海豚反捕人士一直不受日本歡迎。日本和歌山縣警方2015年8月就曾以涉嫌違反《出入境管理以及難民認定法》為由當場逮捕為抗議太地町圍捕海豚而訪日的奧巴瑞,和歌山地方檢察廳的新宮支部作出暫緩起訴的處分。奧巴瑞則表示,太地町捕獵海豚的方法自古傳承,深深源自他們的文化,他們這樣做也是為了生計,「希望你們能理解」。

  去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接受美國CNN記者採訪時如實回答。從2009年紀錄片播出以來,全球圍繞日本捕獵海豚的爭論從未停止。美國駐日大使卡羅琳·甘迺迪去年曾在推特上發帖,強調「圍捕海豚是不人道的,我深感憂慮」。安倍晉三的Facebook更一度成為觀點交鋒的陣地。在一條「正在訪問莫三比克」的留言下,支持與反對日本捕豚的網友開始「掐架」,反對者說「停止野蠻的屠殺」,也有人認為「將這變成針對全日本人的意見很不公平」。為什麼日本作為一個現代文明國家,卻一直保留著捕殺海豚的傳統習俗呢?太地町當地的網站介紹:太地町是「古式捕鯨法」發源地,江戶時期,當地一家姓和田的大戶人家發明了以集體圍獵方式來捕獵鯨類,這是他們現在圍獵海豚方式的前身。據當地史冊記載,圍獵海豚從1933年開始,而《海豚灣》中那樣將大海染成紅色的捕殺方式從上世紀60年代末才開始。太地町殺死的海豚主要向一些超市提供海豚肉。現代捕殺海豚的用途主要還是食用,活捉的被送到水族館用於表演或研究。也有的地方曾出現為「消除害獸」而進行地捕殺。

  隨著奧巴瑞新聞事件的發酵,據中國之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的介紹,近些天日本國內再次對捕殺海豚話題進行了熱議,各大媒體都報導了出演紀錄片《海豚灣》的理察·奧巴瑞在日本機場被拒絕入境的新聞,有不少人不明白為什麼牛羊可以屠殺食用,而海豚卻不可以。海豚並不是瀕危的動物,有觀點認為,這些漁獵並不是無節制的亂捕,水產廳是設定了數量的。最近日本一位女性還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片中採訪了反捕鯨派和主張維護這個傳統的人們。這部電影將在下周在蒙特婁世界電影節上放映。

相關焦點

  • 《海豚灣》贏了奧斯卡 反殺戮導演遭被捕威脅
    奧斯卡現場,主創呼籲大家發簡訊「DOLPHIN」(海豚)至44144,以示支持保護海豚運動  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的《海豚灣》引發日本右翼反彈,影迷掀起了保護海豚的行動  「當湛藍的海豚灣泛起猩紅的海水,一場血腥的屠殺在悄無聲息地進行……」這是引發軒然大波的美國紀錄片《海豚灣》的一幕,因為赤裸裸的真實影像,
  • 美紀錄片《海豚灣》獲奧斯卡 激怒日本漁民(圖)
    3月7日,奧斯卡頒獎禮上,《海豚灣》製作者舉起牌子,邀人們發送簡訊「海豚」,獲得保護太地町海豚的信息。  2010年3月8日,太地町一個海豚池裡,一隻海豚躍出水面。環保組織建議太地町以海豚觀賞項目替代捕殺海豚。  2003年10月,太地町漁民在海豚灣捕殺海豚,海水被血染紅。
  • 日本海豚灣血流成河,這部奧斯卡紀錄片《海豚灣》揭秘背後的秘密
    圖片來自\紀錄片《海豚灣》海豚或許是上天派到人間的微笑天使,它們每天早上都會成群結隊在海洋裡戲水,它們每小時可以遊40公裡,在蔚藍的海洋世界裡捕食或者嬉戲,或許在海洋裡,它們的微笑是真的代表快樂。但是,在太地町的海豚卻是在血泊中微笑而亡。2010年,《海豚灣》拿下第8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 每日紀錄片推薦:《海豚灣》《那天,大海》
    《海豚灣》是一部拍攝於2009年的紀錄片,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裡克·奧巴瑞主演,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影片於 2009年7月31日美國上映。這部電影在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之後,讓日本在國際上的形象跌落不少,日本至今耿耿於懷。2015年8月31日,日本警方以未攜帶護照為由,逮捕了美國動物保護家理察·奧巴瑞,而他正是《海豚灣》的發起者和演員。
  • 《海豚灣》在日本右翼團體抗議聲中上映
    7月2日,日本右翼團體在影片《海豚灣》日本發行公司社長住宅前騷擾抗議。     本報記者 裴軍攝     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海豚灣》,在日本的放映計劃遭遇了重重阻力。7月3日起,該紀錄片將在日本的6家影院首先上映。     為阻止《海豚灣》上映,日本保守的右翼團體「回復主權之會」2日上午組織了20餘名成員前往該片日方發行公司「Unplugged」社長加藤武史的住所前叫罵。他們打出寫有「關閉歐美白人奴僕的Unplugged公司」、「粉碎反日電影《海豚灣》上映」,以及「不許欺負漁民」等字樣的橫幅,在警方的嚴密監控下使用高音喇叭進行抗議。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另一種美國優先
    尤其對於發行渠道稀少、觀影文化薄弱的紀錄片,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借著小金人的金光閃閃,在紀錄片評價體系的空寂夜空中,為我們豎起了少數奪目的風向標。但奧斯卡只囊括5部紀錄片的提名名單,對於在紀錄片中也渴望收穫電影性和作者性的觀眾來說,是否是一份理想的菜單?讓我們姑且先用一種粗暴的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
  • BBC:日本恢復商業捕鯨後 血水再次染紅「海豚灣」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3日報導,2010年,一部紀錄片《海豚灣》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引起了全球對日本大規模獵殺海豚的關注。報導稱,在這部有著血腥畫面的紀錄片問世後,日本太地町當地擁有幾十年歷史的這項傳統引發世界各地自然和動物保護者的批評。海豚不是魚,是水生哺乳動物,也是鯨類動物。
  • 影片《海豚灣》,最具藝術感的紀錄片,真相都真的讓人難以想像!
    海豚灣的鮮血讓人心痛。志願者們的勇敢無畏令人動容,偉大而悲愴的紀錄片。整部劇看下來都很難受,最後看到那個老爺爺終於拿到拍攝證據,大步地走進去向世界揭露日本人醜惡罪行的時候,他一人掛著TV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時,實在忍不住爆哭。被利益驅使,泯滅人性,是整個人類的恥辱。我們能做的,是帶著使命去愛護保護它們,不只是海豚。
  • 從日本到中國:奧斯卡得主激進環保路
    這場燈光秀不為別的,只為宣傳一部紀錄片—《競相滅絕》(Racing Extinction)。  四個多月後的2015年末,關於這部紀錄片的故事突然在中國的社交網絡上風傳。  導演路易·西霍尤斯(Louie Psihoyos)上一部作品,是那部獲得了奧斯卡獎的《海豚灣》。這一次,他將目光瞄準了更多物種。
  • 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海豚灣》,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
    2009年的今天,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海豚灣》在美國上映,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本片的導演路易·皮斯霍斯曾經是《國家地理》的攝影師,本片是他的導演處女作。本片的中心人物裡克·奧巴瑞曾是1960年代最權威的海豚訓練專家。
  • 《海豚灣》的反轉
    【財新網】(特約文化記者 李大衛)幾年前見到希臘裔紀錄片導演普希霍約斯,當時《海豚灣》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不久,再一次把日本捕鯨業推到全球抗議的中心。
  • 紀錄片《洪水泛濫之前》預告 小李再涉環保題材
    紀錄片《洪水泛濫之前》預告 小李再涉環保題材 時間:2016.09.2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奧斯卡主辦方公布15部最佳紀錄片候選片單(圖)
    搜狐娛樂訊 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今日公布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15部初選影片的名單。本屆最佳紀錄長片的報名影片多達94部,創下歷史之最,經過學院的第一輪初選,15部影片將角逐五部提名影片的名額。提名影片評選的截止日期是2009年1月12日,1月22日主辦方將向全球公布提名名單。
  • 《海豚灣》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保護海洋生物從你我做起
    《海豚灣》的鮮血令人震驚,觸目驚心。榮獲第8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不僅在內容上令人警醒,在剪輯手法和敘事上更傾向於故事片,比一般紀錄片更充實,營救團隊的行動就像在看一場驚心動魄的諜戰片。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就這樣被屠殺,不論是政府還是漁民都有責任,每個參與者都有罪,這種罪惡卻得到正當保護。
  • 三個紀錄片---世界動物日,你該看這些
    海豚灣簡介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裡克·奧巴瑞主演,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講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專家的帶領下,一群動物保護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走進了這一海灣,深入現場,記錄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殺的血腥場面。 本片榮獲2010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 《海豚灣》十年 人類收手了嗎?
    十年 《海豚灣》上映十年了。 所有觀看過這部紀錄片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個叫大地町的海豚墳場,那些血腥的屠宰場面,被染成血紅色的海灣,還有那些冒著生命危險,不顧一切的想用鏡頭記錄這些內容的動物保護者。
  • 小李主演環保紀錄片首曝海報 更名為《洪水泛濫之前》 將提及北京...
    時光網訊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全新紀錄片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小李對於環保的堅持與熱忱多年來始終不變,就連奪得奧斯卡影帝的獲獎感言裡都不忘倡導一下環保理念。這次大家終於可以看到他以環保大使的身份出現在鏡頭中。
  • 《海豚灣》|陽光下的罪惡
    《海豚灣》是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裡克·奧巴瑞擔任旁白的紀錄片, 於 2009 年上映,曾獲得第 82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記錄長片,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觀眾選擇獎等獎項。影片講述在一群熱愛海洋生物的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深入日本太地町海灣,拍攝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殺的血腥場面的故事。
  • 《海豚灣 The Cove》:一部發人深省的紀錄片
    【導語】09年最好的紀錄片是哪部,沒有看《海豚灣》之前,毫無疑問的是呂克貝松的《家園HOME》,但是看了《海豚灣》,才知道真正今年最感人最完美的紀錄片是《海豚灣》,看到最後,我眼中已經滿含淚水這部紀錄片將會講述的是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事實,奧巴瑞聯同電影人路易·皮斯霍斯(LouiePsihoyos),加入他們行列的還有一個由社會活動家、電影人和自由潛泳者所組成的強大的精英製作團隊,他們共同展開了一個在隱蔽的狀態下進行的偷拍任務,滲透進「太地」這個位於日本、地形險要的海灣,將那裡人性最黑暗的秘密公諸於世。
  • 《海豚灣》︱創作手法探討
    海豚灣》是由導演路易西霍尤斯創作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榮獲2010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影片關注日本太地町地區的屠殺海豚的惡劣行徑,採取一系列非正常的拍攝手法進行記錄,本文將從拍攝手法的必要性、影像畫面以及這種拍攝方式有哪些值得借鑑和摒棄的地方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