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紀錄片《海豚灣》獲奧斯卡 激怒日本漁民(圖)

2021-01-09 搜狐網

  3月7日,奧斯卡頒獎禮上,《海豚灣》製作者舉起牌子,邀人們發送簡訊「海豚」,獲得保護太地町海豚的信息。

  2010年3月8日,太地町一個海豚池裡,一隻海豚躍出水面。環保組織建議太地町以海豚觀賞項目替代捕殺海豚。

  2003年10月,太地町漁民在海豚灣捕殺海豚,海水被血染紅。

  「湛藍的海豚灣泛起猩紅,日本太地町漁民對海豚的大規模血腥屠殺在悄然進行……」這是美國紀錄片《海豚灣》中震撼人心的一幕。

  美國西部時間2010年3月7日,美國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把最佳紀錄長片獎頒給了《海豚灣》,環保人士對此歡欣鼓舞,然而該片所反映的海豚捕殺之地日本太地町卻憤怒了。

  賣海豚肉每隻500美元

  太地町海豚捕殺季為6個月,每年捕殺2000至3000隻海豚。

  日本當地時間3月8日,日本太地町的居民聚集在當地一家出售海豚肉和鯨肉的餐館裡,目不轉睛地觀看正在大洋另一端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直播。當頒獎嘉賓宣布《海豚灣》奪得最佳紀錄長片獎時,當影片的導演和製作人在現場激動地慶祝時,這家餐館裡沒有掌聲,只有憤怒。在居民們看來,這部講述太地町海豚捕殺的紀錄片中,他們的文化再一次被西方世界曲解。

  太地町,日本西南部和歌山縣一個美麗漁村,居民3500人。早在17世紀,這裡的人們就開始捕殺海豚和鯨類,還自豪地把太地町稱為「鯨之町」。今天,捕撈海豚和小型鯨類仍然是當地漁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每年9月,海豚捕殺季到來時,太地町的漁民就集體出海。人們分乘幾條小船,在海上驅逐成群的海豚。為了擾亂海豚的聲吶系統,他們用金屬棍在水中敲打。最終,精疲力盡的海豚被趕入一個小海灣。

  進入小海灣的海豚命運並不同。少數幾隻長相漂亮的海豚被挑出來,以每隻10萬美元的高價賣給世界各地的水族館和馬戲團。而剩下的海豚則被漁民們用矛和刀當場殺死,然後作為肉類以每隻500美元的價格賣給當地超市或批發商。

  在每年長達6個月的海豚捕殺季裡,太地町漁民將捕殺2000至3000隻海豚。屠殺進行時,整片海灣被海豚的鮮血染紅。  

導演偷拍捕殺海豚

  太地町人認為:海豚肉只是食物,捕殺海豚不違反日本法律。

  10年前,美國環保人士理察·奧巴裡偶然發現了太地町的「秘密」,漫長的反太地町海豚捕殺的行動也就由此開始。

  2006年,導演路易·塞霍尤斯開始用他的鏡頭追蹤紀錄奧巴裡對太地町屠殺海豚的揭秘行動。為避開當地漁民的封鎖和驅趕,他們將攝像機安裝在遙控飛機上、巖石間和水下,最終拍到了屠殺海豚時的血腥場面。

  紀錄片《海豚灣》誕生了,對太地町屠殺海豚的聲討也隨之而來。《海豚灣》獲得奧斯卡獎後,世界對太地町的關注也達到了一個頂點。這一切都令太地町的居民們感到委屈和不滿。

  在太地町漁民眼中,海豚只是一種大魚,跟金槍魚沒什麼兩樣,海豚肉也「只是食物而已」。在太地町及其附近地區,人們數百年來一直在吃海豚肉。餐館和商店都出售海豚肉製成的生魚片和醃肉。一名批發商說,海豚肉吃起來像牛肉,但是其每公斤2000日元的價格卻比牛肉便宜得多。在一些地方,海豚肉也被當做價格更高的鯨肉出售。

  太地町的漁民認為,在很多外國人拍攝的紀錄片中,他們不是被描述成「野蠻人」,就是被塑造成「黑手黨」。「西方人以最不人道的方式宰殺牛和其他動物,沒人對此說過什麼。為什麼日本人要受到這樣的待遇呢?」他們堅持認為自己是「某種形式的種族主義的受害者」。

  太地町的官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再強調,海豚等小型鯨類並不在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禁捕的範圍內,同時也符合日本法律———日本中央政府允許每年捕殺1.9萬隻海豚。太地町每年捕殺大約2000隻海豚,比日本其他地方捕殺的海豚要少。  

「太地町人不會停止」

  太地町政府要求外界尊重他們的飲食文化。

  被太地町人更多提及的還有兩個詞:傳統和文化。

  《海豚灣》獲得奧斯卡獎後,太地町政府發布了一條簡短的聲明:「在日本國內和世界各地都存在著不同的飲食傳統,這些傳統有著漫長的歷史。尊重和理解地方飲食文化非常重要。」

  太地町地方議會成員慮野久人認為,海豚捕殺就是當地多年的傳統,沒有什麼可隱瞞的。海豚捕殺在隱蔽的區域進行,「只是因為捕殺場面令人看了會不舒服」。他強調說:「宰殺豬、牛或其他動物的場面不也同樣會令人感到不悅嗎?」

  紀錄片《海豚灣》的製作人之一、動物行為學家黛安娜·瑞斯則不這麼看。在聽過太地町海豚捕殺時的水下錄音後,瑞斯說,那些最聰慧、最具靈性的動物發出的絕望悲鳴令人心碎。「總有些東西是可以超越文化的。」瑞斯說。

  如果說捕殺和食用海豚是一種傳統文化,這種文化在今天的日本也已走到尾聲。在太地町以外的日本大部分地區,人們並不知道還有捕殺海豚這樣的傳統。就連日本政府也承認,海豚肉含有汞等汙染成分,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即便如此,太地町人和日本漁業官員仍然堅持對捕殺海豚的固執。

  日本農林漁業省遠洋漁業處官員高谷茂樹還沒有看過《海豚灣》,他知道這部電影的製作者想表達什麼,但他認為那是徒勞。「在日本有海豚肉的市場,這個市場雖然不大,但也是市場。」地方議員慮野久人則更加直接:「太地町漁民絕不會因為受到壓力而停止捕殺海豚。」

  觀賞海豚或許更賺錢

  環保者期待漁民、經濟和海豚實現「多贏」。

  國際捕鯨委員會多年來一直在就是否禁止捕殺海豚等小型鯨類進行討論,但僵局一直未打破。今天,環保人士和科學家把希望寄托在日本民眾身上。

  去年10月,《海豚灣》已經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展映。今年6月,《海豚灣》將在日本全國的30家影院免費上映。

  然而,對於《海豚灣》,普通日本人的情緒十分複雜。24歲的大學生木部真明在觀看影片後說:「我同情那些海豚,可是人類從遠古時代就已開始靠食用動植物生存。於此同時,我也贊成對海豚捕殺進行調查。不過,要給出明確的看法實在是太困難了。」

  《日本焦點》雜誌的專欄作者大衛·麥克內爾撰文指出,事實上,日本人對海豚捕殺的堅持,還摻雜著民族主義因素,這讓問題更加複雜。

  在糧食自給率只有40%的日本,海洋資源至關重要。日本漁業廳官員稱,在這個人口稠密的國家,人們必須依靠海洋提供食物。日本漁業廳前副廳長中前明曾經說:「如果我們在捕鯨問題上退讓,那下一次,就會輪到日本人最常吃的金槍魚了!」

  3月8日,就在奧斯卡獎揭曉這天,《海豚灣》幕後團隊成員、環保人士漢斯·羅斯回到了太地町。

  羅斯認為,對太地町而言,出海觀看海豚的遊覽項目可能比捕殺海豚更能帶動經濟。他說:「我重新來到這裡,希望試著為漁民、當地經濟和海豚尋找一種"多贏"的方式。」但他感受到的只是當地人的敵意。

  這樣的敵意令《海豚灣》導演塞霍尤斯擔憂,他說自己並不希望《海豚灣》被看做一部抨擊日本的影片,它事實上是「寫給日本人的情書」。「我們希望日本人觀看這部電影,然後再自行決定,海豚是該被當做食物,還是被用來娛樂。」

  馬晶

相關焦點

  • 日本海豚灣血流成河,這部奧斯卡紀錄片《海豚灣》揭秘背後的秘密
    圖片來自\紀錄片《海豚灣》海豚或許是上天派到人間的微笑天使,它們每天早上都會成群結隊在海洋裡戲水,它們每小時可以遊40公裡,在蔚藍的海洋世界裡捕食或者嬉戲,或許在海洋裡,它們的微笑是真的代表快樂。但是,在太地町的海豚卻是在血泊中微笑而亡。2010年,《海豚灣》拿下第8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 《海豚灣》贏了奧斯卡 反殺戮導演遭被捕威脅
    奧斯卡現場,主創呼籲大家發簡訊「DOLPHIN」(海豚)至44144,以示支持保護海豚運動  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的《海豚灣》引發日本右翼反彈,影迷掀起了保護海豚的行動  「當湛藍的海豚灣泛起猩紅的海水,一場血腥的屠殺在悄無聲息地進行……」這是引發軒然大波的美國紀錄片《海豚灣》的一幕,因為赤裸裸的真實影像,
  • 還記得獲奧斯卡的《海豚灣》嗎?太地町漁民8年後首發聲竟這樣說:不感到羞愧
    ▲日本有捕鯨和海豚的傳統 圖據網絡8年前,紀錄片《海豚灣》上映後,這一處在日本太平洋海岸的孤獨村落,瞬間因殺戮海豚供人消費和娛樂,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影片中,十幾隻驚恐的海豚被漁網堵在海灣中,漁民用魚叉將它們一一刺死,然後拖上漁船,海水被血染成猩紅色……▲視頻丨太地町漁民捕殺海豚片段 節選自《海豚灣》隨後,突如其來的國際關注,以及被「對手」在社交媒體上打得手忙腳亂,太地町3200位居民為此感到極不習慣。因而,他們選擇了沉默。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海豚灣》主演被日方拒絕入境
    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記者馮爍 實習記者陳姣姣)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09年一部展現日本太地町捕殺海豚血腥場面的美國紀實影片《海豚灣》在全球引發關注,電影中無數海豚慘遭殺害、血染海灣的畫面讓全球陷入討論與反思。2010年,這部片子榮獲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 還記得《海豚灣》嗎?太地町漁民8年後首發聲:不感到羞愧
    ▲日本有捕鯨和海豚的傳統 圖據網絡8年前,紀錄片《海豚灣》上映後,這一處在日本太平洋海岸的孤獨村落,瞬間因殺戮海豚供人消費和娛樂,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影片中,十幾隻驚恐的海豚被漁網堵在海灣中,漁民用魚叉將它們一一刺死,然後拖上漁船,海水被血染成猩紅色……視頻加載中...
  • 《海豚灣》在日本右翼團體抗議聲中上映
    《海豚灣》在日本右翼團體抗議聲中上映 本報駐日本記者 裴軍         7月2日,日本右翼團體在影片《海豚灣》日本發行公司社長住宅前騷擾抗議。     本報記者 裴軍攝     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海豚灣》,在日本的放映計劃遭遇了重重阻力。
  • 放開商業捕鯨後,日本海豚灣進入血腥捕獵季
    據美國ABC新聞9月2日報導,海豚捕獵季節已經在日本和歌山太地町開始,在未來幾個月內,日本將捕殺海豚1400多頭,捕殺鯨魚300多頭。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10年奧斯卡金像獎獲獎紀錄片《海豚灣》拍攝了大量的海豚被屠殺的畫面,海水因海豚鮮血而染紅。
  • 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海豚灣》,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
    2009年的今天,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海豚灣》在美國上映,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本片的導演路易·皮斯霍斯曾經是《國家地理》的攝影師,本片是他的導演處女作。本片的中心人物裡克·奧巴瑞曾是1960年代最權威的海豚訓練專家。
  • 從日本到中國:奧斯卡得主激進環保路
    這場燈光秀不為別的,只為宣傳一部紀錄片—《競相滅絕》(Racing Extinction)。導演路易·西霍尤斯 供圖  時代周報記者 馬歡  2015年8月,美國紐約帝國大廈上演了一幕燈光秀,大廈南面中段33層樓的牆面上3小時內播放了160種瀕危動物圖像。
  • 《海豚灣》:一部讓人震撼的紀錄片,海豚在日本慘遭屠殺
    在日本,有這麼一個小山村,叫太地町。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這裡,但是在這裡曾經是上千萬海豚的靈魂聚集地。而這部電影也因為是一部紀錄片,並沒有受到太多人的關注。但就是這樣沒有手腳也會救溺水的人的海豚,在日本的太地町卻慘遭屠殺。 日本太地町,一個看起來極其熱愛海豚的小村莊,在這裡你能看見漁民的船上畫著海豚,路邊隨處可見海豚的畫像,甚至有專門供奉海豚的廟宇。這一切看起來多麼神聖,好像這個小村莊將海豚視為神靈一樣,但是就是這樣讓人感覺神聖的地方,每年都在屠殺海豚。
  • 影片《海豚灣》,最具藝術感的紀錄片,真相都真的讓人難以想像!
    講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專家的帶領下,一群動物保護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走進了這一海灣,深入現場,記錄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殺的血腥場面。海豚灣的鮮血讓人心痛。志願者們的勇敢無畏令人動容,偉大而悲愴的紀錄片。
  • 每日紀錄片推薦:《海豚灣》《那天,大海》
    影片中,一位日本漁業局的高層官員面對攝製組的鏡頭,平靜地表示,「我不認為海豚肉會引發同樣的悲劇(汞中毒)。」此後,攝製組在這位官員的頭髮上做了測試,輕易地檢測出了汞元素的存在。《海豚灣》是一部拍攝於2009年的紀錄片,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裡克·奧巴瑞主演,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影片於 2009年7月31日美國上映。
  • 「海豚灣」又被血水染紅
    「海豚灣」又被血水染紅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說的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前不久,日本恢復了商業捕鯨,又開始在沿海小鎮太地町捕殺海豚、鯨魚,場面非常血腥殘酷,湛藍的「海豚灣」又被染成了血紅色。太地町究竟是什麼地方?為什麼要在這裡大肆捕殺海豚?
  • 《海豚灣》讓人聯想到中國的白鰭豚,人類啊,請保持最後的善意吧
    三月七日,《海豚灣》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全世界開始關注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這裡漁民宰賣海豚的行為成為自然界生靈屠戮的新罪證,影片最後航拍到隱秘的海豚灣場景,死去的海豚全部裝船運走,留下純猩紅色的海水緩緩衝打著海灣的巖石。
  • 《海豚灣》|陽光下的罪惡
    《海豚灣》是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裡克·奧巴瑞擔任旁白的紀錄片, 於 2009 年上映,曾獲得第 82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記錄長片,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觀眾選擇獎等獎項。影片講述在一群熱愛海洋生物的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深入日本太地町海灣,拍攝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殺的血腥場面的故事。
  • 《海豚灣》的反轉
    【財新網】(特約文化記者 李大衛)幾年前見到希臘裔紀錄片導演普希霍約斯,當時《海豚灣》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不久,再一次把日本捕鯨業推到全球抗議的中心。該片向揭露了日本關西伊勢半島小城太地町,當地漁民每到汛季,都會通過敲擊噪音幹擾聲納系統的方法,將大量海豚及其它小型齒鯨驅趕到岸邊的巖穴中,其中小部分由各水族館挑選用於訓練表演,其餘全部虐殺,成為刺身及其它料理食材。  片中有一個渲染性的鏡頭,畫面上垂死海豚的血把海灣染成深紅。對於西方的保護人士,這樣的視聽衝擊實在太強了。
  • 日本「海豚灣」進入捕獵季
    央視網消息:據日媒報導,從1日開始,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正式進入捕獵季,開始出海捕獵鯨和海豚。由於殺戮海豚過於殘忍,這種行為一直飽受動物保護組織的譴責。據關西電視臺報導,9月1日是和歌山縣太地町解禁商業捕鯨、捕海豚的第一天。當天早上5點左右,12艘漁船離港出海。
  • BBC:日本恢復商業捕鯨後 血水再次染紅「海豚灣」
    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導 英媒稱,日本又開始在沿海小鎮太地町開始其有爭議的年度海豚狩獵。不久前,日本不顧國際批評恢復商業捕鯨。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3日報導,2010年,一部紀錄片《海豚灣》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引起了全球對日本大規模獵殺海豚的關注。
  • 《海豚灣》作者來杭分享作品 呼籲停止購票觀看海豚表演
    在日採訪期間遭遇襲擊  「在海豚灣發生的一切令人難以置信」  紀錄片《海豚灣》拍攝於2009年,以海洋生態保護者的視角,講述了日本和歌山縣東牟婁郡太地町的漁民每年驅獵捕殺海豚的經過。影片呼籲停止大規模獵殺海豚的行為,並告誡公眾海豚肉中較高的汞含量可能對健康帶來的危險。
  • 《海豚灣》十年 人類收手了嗎?
    十年 《海豚灣》上映十年了。 所有觀看過這部紀錄片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個叫大地町的海豚墳場,那些血腥的屠宰場面,被染成血紅色的海灣,還有那些冒著生命危險,不顧一切的想用鏡頭記錄這些內容的動物保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