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灣》讓人聯想到中國的白鰭豚,人類啊,請保持最後的善意吧

2021-01-08 電影諜報站

三月七日,《海豚灣》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全世界開始關注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這裡漁民宰賣海豚的行為成為自然界生靈屠戮的新罪證,影片最後航拍到隱秘的海豚灣場景,死去的海豚全部裝船運走,留下純猩紅色的海水緩緩衝打著海灣的巖石。這部紀錄片處處是類似的故事片式衝突與渲染,甚至有編劇根據導演拍攝的諸多素材仔細排布了劇情

人類的愉悅和享受,換來的是海豚們被剝奪自由的無家可歸。更有甚者,為了捕捉可供水族館表演的海豚,漁民和他們的貨主們不惜用圍捕屠殺的方式來對待這些無辜的生命。碧藍的海水被染得鮮紅,真實的血腥畫面,衝擊著每一個關愛動物的心靈。紀錄片《海豚灣》就告訴人們現實的另一面,人類的歡愉常常是建立在動物的痛苦、生態的毀壞之上,這是一個文明發展的悖論,從動物園的誕生一刻,就充滿了爭議,難以用簡單的善惡標準來評判。

如果熟悉紀錄片簡史和流派的話,《海豚灣》直接延續的是麥可·摩爾——或許是當今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紀錄片導演了——的 」真理電影-社會行動派紀錄片「的脈絡。麥可·摩爾式的組織素材和剪輯方式其實非常明顯,典型的段落如片中對日本漁業部副部長諸貫秀樹的歸謬式採訪,以及對日本通過收買小國選票試圖恢復商業捕鯨的揭示,還有片中對日本政府勾結媒體隱瞞海豚肉中汞含量嚴重超標的指責,以及貫穿全片的取證行動

相比看過的其他紀錄片,《海豚灣》明顯具有引人入勝的劇情感:主角剛接近小鎮的公路既被跟蹤,而跟蹤者居然不是黑幫老大而是警視廳;然後逐層深入,是海灣邊漁民無休止的阻撓和對峙,是漁業官員的當眾扯謊和「金錢買選票」的醜態——如此這般吊起的胃口毫不亞於觀看一部罪案片。於是,當製作方以不亞於傳說中俠盜們的身手布下隱蔽攝像網,終於獲得罪證的時候,任誰都會覺得大快人心;何況當抗議收到成效,官員免職,海豚被釋放的字幕出現,很多人幾乎覺得愛與正義獲得了完勝。

然而作為一個人,你完全有理由譴責海豚灣的漁民。作為一個中國人,你完全無資格譴責海豚灣的日本人。在前段的時間裡,中國傳出消息「白鰭豚」正式滅絕。這種存在於白堊紀時代的古老生物,正式與人們說再見了,當我們還在為日本屠殺海豚感到憤恨時,可曾想到我們自己?如果沒有我們一次一次的捕撈和破壞生態,這種生物會這麼快的滅絕嗎?生物的進化是十分緩慢的,而正是人類這種過分的捕撈行為,使這種進化提前了1000倍。當我們在痛恨別人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我們總是在說別人做的怎麼樣?但是從來沒有關注自己做的怎麼樣?對於對大自然的種種,人類應該做出自己的決定了——請善待大自然吧,保持人類最後的善意

再次回到影片,影片的最初,看到日本太地屠殺海豚的場景真的讓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慄。那麼的麻木殘忍血腥 他們的行為看起來真的不像人,別說道德了,哪有人性可言。當聯合國議會中,日本議員道貌岸然陣陣有詞的說謊時,他們國家犯下的罪行被正義的人公布於眾的時候,那場景真是大快人心。就像揪住那廝的就衣領,狠抽了他幾個大嘴巴一樣過癮。這是一部冒著生命危險拍得的一部紀錄片,當幾個行動成員在行動之前記下他們國家的大使館電話的時候,我們才看到國家最清晰的意義。在以後的日子裡,很多人或許都不會帶著一份愉悅的心情看海豚表演了。

紀錄片裡有句話,說海豚的微笑是自然最大的謊言,但很多人卻無法因為一部紀錄片就推翻自己二十年來篤信的東西,但他們再也無法自信滿滿地告訴其他人,海豚在高高躍起頂著水球的時候很快樂。也無法再對人說,自己喜歡去水族館,人類對動物的圈養行為實際上是在保護他們。真的希望,有一天,一個不會欺騙自己,一個絕對客觀,一個不會犯錯誤的科學家能告訴自己,海豚的感受。在一次外出旅遊時,我們本來是想去fort pierce的海牛保護中心,從那裡劃著獨木船,在大自然看野生的無拘無束的海牛的。最後,卻是沒有成行。或許,小心翼翼地在大自然,看著這些和我們一樣有靈魂的生物,嬉戲歇息,才是對他們和對自己最大的尊重吧。

生命,是以存在本身為意義的,就如同星辰。如果你的愛和憐憫並不維繫在對生命本身無窮無盡細節的發現,了解和珍視上,並不敬畏客觀世界的萬千可能,並不通過這種了解和敬畏達到滿足。而只是浮光掠影地借題揮發你囿於人類情感的,那麼並不認為你是愛生命的,你只是愛著一個好動情的自己。神靈存在於無盡的客觀細節中,不沉緬於憑藉已知世界來解讀未知的庸俗懶惰,才能真正踏上了解星空,鯨魚,或者海洋和雪山的道路——人類啊,請保持你最後的善意吧

相關焦點

  • 《海豚灣》作者來杭分享作品 呼籲停止購票觀看海豚表演
    【摘要】「在中國水族館裡表演的每一隻海豚幾乎都來自日本血腥的海灣。」今天上午,《海豚灣》一書的作者瑞察?歐貝瑞、漢斯—佩特?羅德來杭參與首屆浙江全民閱讀節活動,與讀者共同分享了他們剛剛譯完為中文的這部作品,同時向中國觀眾傳播生態環境的理念。 瑞察·歐貝瑞(右)、漢斯—佩特·羅德在分享活動中為讀者籤名。
  • 最後一隻人類呵護下的白鰭豚"淇淇"3D"復活"
    白鰭豚也被稱作白暨豚、白鱀豚、中華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和「長江女神」,是中國獨有的鯨類物種,早在古典《爾雅》中就已經有記載,這種美麗的生靈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萬年。20世紀後期,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長江航運頻繁、水質汙染以及魚類資源的匱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白暨豚的數量急劇下降。2007年,白暨豚被宣布功能性滅絕。
  • 《海豚灣》一部引人深思的環保紀錄片
    這種無力感讓我想到了《海豚灣》中裡克的堅持,那美麗海灣裡發生的血淋淋的殺戮,一隻只海豚最後的掙扎與悲鳴都浮現眼前。我想世界仍有許多生命和那個海灣裡的海豚一樣,他們在掙扎,因為人類。你知道嗎?2009年它震驚了世界,當大多數國家舉起旗幟大聲呼籲保護鯨類物種時,日本太地町卻每年上演海豚屠殺。
  • 《海豚灣》十年 人類收手了嗎?
    這些表演說明的,與海豚的天性沒有一點關係,它只能證明人類與大自然的疏離。 十年 《海豚灣》上映十年了。 所有觀看過這部紀錄片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個叫大地町的海豚墳場,那些血腥的屠宰場面,被染成血紅色的海灣,還有那些冒著生命危險,不顧一切的想用鏡頭記錄這些內容的動物保護者。 而如今,如果你沒有看過或聽說過《海豚灣》,而你恰好又來到了大地町,你一定會認為,這兒是鯨的「天堂」。(海豚,是鯨的一種。)
  • 《美人魚》:周星馳童話背後的海豚灣真相
    《美人魚》裡的海豚灣 運用隱喻手法,將海豚擬人成擁有人類同樣面容語言,有情感智慧的美人魚,激發人類的同理心,用喜劇外殼包裹悲劇內核,闡釋背後對自然和生態的憂患與關懷,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解
  • 白鰭豚功能性滅絕了?蕪湖江段發現白鰭豚!
    科考隊員、志願者宋奇介紹,10月4日,科考隊員在安徽蕪湖黑沙洲江段發現白鰭豚蹤跡,「尖嘴、白色的身體,連續幾次出水,是白鰭豚!由於沒有來得及拍照,沒有留下影像資料,但是我們馬上放了聲吶裝置,希望當時捕捉到了信號。」中科院白鰭豚、江豚研究專家王克雄博士說,根據志願者們的描述,如果沒有偏差,有可能是白鰭豚。
  • 白鰭豚滅絕了嗎?並沒有,國家早已對其保護,真相曝光
    但在1970葛洲唄建立後,白鰭豚的數量急劇變少,在1979年我國變宣布白鰭豚為瀕危物種,大概在1980年期間,湖南漁民捕獲了世界上第一頭存活著的白鰭豚「淇淇」,立刻被送往武漢的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救治並飼養,人們希望能通過人工養殖的辦法,將白鰭豚的數量增加。
  • 白鰭豚真的滅絕了嗎?為什麼無法拯救它們?
    1970年葛洲壩開工,1979年中國宣布白鰭豚為瀕危物種,1980年湖南漁民捕獲世界上第一頭活體白鰭豚「淇淇」,被送往武漢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飼養。1995年又捕捉到了一頭雌性白鰭豚,可惜觸網而死。
  • 「長江女神」白鰭豚存亡風波(圖)
    王克雄把「淇淇」的死亡表述為「去世」,而白鰭豚館工作人員更愛用「壽終正寢」來表述「淇淇」5年前的死亡。「淇淇」曾是一條白鰭豚的名字,它是世界上惟一一條被人工飼養成功的白鰭豚,也是我國水生物科研工作者親密接觸過的最後一條白鰭豚。從1980年到2002年,「淇淇」在武漢白鰭豚館生活了22年。如今,當國內外許多專家學人慕名前來時,人們只能看到它的標本,被泡在了福馬林裡的內臟。
  • 【漲姿勢】自戀的人類啊,別再yy海豚了
    這個紀錄片6月17號晚上會在BBC4播出,大家可以先看看這個預告片。這個故事聽上去很感人吧?!(但是,按照當事人Margaret Howe Lovatt的說法,「對他來說是性,對我來說不是。」雙方發生的只是類似於狗狗蹭你腿的關係。)雖然我們沒法問海豚的感受,但也沒轍是吧。不過,討論這事情,還是得附上一點兒背景資料。我再強調一遍,Margaret在訪談裡明確說過,她沒有和她的海豚OOXX!頂多只算是海豚用她體表自慰而已!
  • 白鰭豚悲劇:結束,還是開始
    人類第一次看見「淇淇」,距今三十年,人類最後一次看見「淇淇」,距今八年,人類下一次看見「淇淇」,距今…… 1月12日。
  • 白鰭豚
    白鰭豚(學名:Lipotesvexillifer)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遊。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鰭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鰭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鰭豚功能性滅絕。白鰭豚是中國特產的一種小型 鯨,身體呈 紡錘形,全身皮膚裸露無毛,有恆定體溫,總是在36℃左右 。
  • 白鰭豚:見時是活的,如今竟滅絕
    就是這個物種的最後一個成員都死去了,這也算是我個人見過的唯一一個滅絕物種。正因為有這個經歷,我在全國各地做自然保護巡講,其中一課叫《滅絕之殤》,就是結合自身感觸,把滅絕和瀕危的故事徐徐道來。白鰭豚館工作人員為「淇淇」做心電圖檢測。
  • 《海豚灣 The Cove》:一部發人深省的紀錄片
    【導語】09年最好的紀錄片是哪部,沒有看《海豚灣》之前,毫無疑問的是呂克貝松的《家園HOME》,但是看了《海豚灣》,才知道真正今年最感人最完美的紀錄片是《海豚灣》,看到最後,我眼中已經滿含淚水【觀後感】日本人爛殺鯨魚可以說由來已久,但是殺海豚還是第一次聽說,更是第一次知道在日本還有這麼一個屠殺海灣的漁村太地町,每年有幾萬頭海豚在這裡被驅趕到海灣裡用特製的漁叉弄死,海豚肉被販賣,一群西方人進入到這裡,冒著危險偷拍到了屠殺海豚的可恥場面。
  • 日本海豚灣,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讓人聯想到1956年發生在日本水俁灣的一種怪病——水俁病。 當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後,會轉化成劇毒物質甲基汞,最後通過食用這些被汙染的魚蝦進入到人類的體內。 當然,吃不吃海豚肉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權過問。
  • ·白鰭豚已經處於滅絕邊緣
    「淇淇」於2002年7月去世後,中國科學家再也找不到可以研究的對象了。,認為這是第一個由人類行為導致滅絕的鯨類動物。這一結論引自英國皇家學會的同行評議期刊《Biology Letters》發表的「2006長江豚類考察」報告…[詳細]  一位安徽市民在歷史上白鰭豚經常出沒的長江銅陵段拍攝到白鰭豚。因為錄像非常模糊,水生所在仔細研究後並沒有得出肯定的答案。
  • 白鰭豚真的滅絕了嗎
    第4頁:白鰭豚真的滅絕了嗎  白鰭豚真的滅絕了嗎  白鰭豚「淇淇」於2002年7月去世後,中國科學家再也找不到可以研究的對象了。白鰭豚於2500 萬年前由太平洋遷徙至長江;1996 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它列為極危動物。8月8日,英國《獨立報》等報導,生存於長江的白鰭豚已經滅絕。近日有人聲稱在長江銅陵段拍攝到白鰭豚,專家認為這又是一起「疑似事件」。中國水生動物研究專家王丁表示,白鰭豚確實已處於滅絕邊緣,屬「功能性滅絕」。  文/李琴  2006年12月13日,武漢長江邊,小雨。
  • 溫州「海豚灣」要破產了!
    來源:平陽新聞網、平陽第一時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本院根據申請人薛勇凱的申請,裁定受理溫州海豚灣夢幻水上樂園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並於2017年3月21日指定浙江澤商律師事務所為管理人溫州海豚灣夢幻水上樂園有限公司的債權人應自2017年4月10日至2017年5月19日前向溫州海豚灣夢幻水上樂園有限公司管理人(通訊地址和住所地:溫州市鹿城區市府路525號同人恆玖大廈14樓;郵政編碼:325000,聯繫人:周蒙蒙,聯繫電話:15906454052;聯繫人:陳和孟
  • 當年《海豚灣戀人》裡的霍建華,真是嫩到可以「掐出水」!
    導讀:當年《海豚灣戀人》裡的霍建華,真是嫩到可以「掐出水」!相信不少九零後小夥伴,當年跟小編一樣,沉浸在臺灣偶像劇中無法自拔吧,說起臺灣偶像劇常駐女嘉賓,那就不得不提張韶涵了,張韶涵不僅唱歌好聽,演戲也是很不錯的,03年跟許紹洋合作的《海豚灣戀人》,當年也是紅遍全國啊,不過今天的主人公不是張韶涵也不是許紹洋,而是當年在劇中飾演男二的霍建華。
  • 日本海豚灣血流成河,這部奧斯卡紀錄片《海豚灣》揭秘背後的秘密
    圖片來自\pixabay 去過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有些景區的購物店都是用中文標註,顯然這是給中國遊客(金主爸爸)的特殊待遇。圖片來自\pixabay 第一次去日本,熱鬧的東京、下雪的小樽,還有天然溫泉的北海道,都是必要去打卡的地方,最驚喜的是到了春夏季這裡就變成了櫻花國度。乾淨、整潔、美麗、浪漫,成了這個島國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