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今日公布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15部初選影片的名單。本屆最佳紀錄長片的報名影片多達94部,創下歷史之最,經過學院的第一輪初選,15部影片將角逐五部提名影片的名額。
提名影片評選的截止日期是2009年1月12日,1月22日主辦方將向全球公布提名名單。
今年的熱門紀錄片《走鋼絲的人》順利入圍,它也是最終獲得金像獎的候選種子之一。《華氏911》導演麥可-摩爾正在製作的紀錄片因周期原因,無法角逐今年的奧斯卡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紀錄片導演不乏大家,比如《陸上行舟》《重見天日》的導演沃納-赫爾佐格,今年創作的最新紀錄片《遭遇世界盡頭》就入選了候選名單;曾以《戰爭之霧》獲得2004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導演埃羅爾-莫裡斯,亦有《標準流程操作》殺入初選選名單;1996年拍出奧斯卡獲獎片(影帝)《閃亮的風採》的導演斯科特-希格斯,帶來了《菲利普-格拉斯的12樂章》,反映美國次帶危機的應景紀錄片《債務美國》也受到關注。
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隨著最佳外語片報名截止、動畫片初選名單敲定以及紀錄片初選等進程的結束,正式進入了緊張的奧斯卡倒計時,日程安排也已敲定:今年12月01日學院將提交本年度的演職人員名單;12月26日寄出提名選票,明年1月12日是收回提名選票的截至日期,1月22日公布提名名單,1月28日寄出決選選票,2月2日舉行全體提名影人宴會及合影,2月7日舉行奧斯卡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提前頒發部分技術類獎項;2月17日是最終選票的截至日期,2月22日舉行奧斯卡頒獎典禮。
第8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初選影片
《遭遇世界盡頭》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導演:沃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
影片將攝影機對準了南極洲研究尖端科學的科學家的非凡生活,全片的風光非常罕見。
《背叛》The Betrayal-Nerakhoon
導演:艾倫-庫拉斯Ellen Kuras、薩威索克-帕薩維斯Thavisouk Phrasavath
影片講述了一個寮國家庭,在一場戰爭之後被迫移民到美國生活的故事。
《漢納赫-西納什的生與死》Blessed Is the Match: The Life and Death of Hannah Senesh
導演:羅伯塔-格斯曼Roberta Grossman
影片講述了被納粹殺害的匈牙利猶太詩人納赫-西納什的故事。二戰期間,盟軍傘兵部隊犧牲的猶太人達到三千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是詩人漢納赫-西納什領導的傘兵小組。他們在德佔和匈牙利進行活動,進行大膽的破壞,最終漢納赫-西納什被槍決。
《燃料》Fuel
導演:喬舒-蒂克爾Joshua Tickell
高油價、全球變暖、貪得無厭的能源需求,這些問題困擾著當代人。影片揭露了環境與世界經濟的微妙聯繫,講述了汽車工業、石油工業、政府之間的關係,同時還探討了替代能源太陽能、風能、電力和以非糧食為基礎的生物燃料。影片得出的結論是美國對原油的依賴是破壞美國經濟的原因,綠色能源是拯救世界的途徑,必須現在就開始採取行動。
《花園》The Garden
導演:斯科特-漢彌爾頓-甘迺迪Scott Hamilton Kennedy
本片講述了一個洛杉磯社區花園發生的故事。
《標準流程操作》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導演:埃爾-莫裡斯Errol Morris
影片再次把鏡頭對準了美軍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德監獄的虐囚醜聞。
《他們殺了多蘿茜嬤嬤》They Killed Sister Dorothy
導演:丹尼爾-嘉澤Daniel Junge
73歲的天主教修女多蘿茜嬤嬤在巴西熱帶雨林被殺,兇手就是當地為經濟利益而破壞熱帶雨林的人。
《水之患》Trouble the Water
導演:卡爾-迪爾Carl Deal、蒂娜-萊森Tia Lessin
影片回顧了卡特裡納颶風災難的前前後後。
《菲利普-格拉斯的12樂章》Glass: A Portrait of Philip in Twelve Parts
導演:斯科特-希格斯Scott Hicks
本片導演希格斯曾在1996年執導過《閃亮的風採》,該片讓澳大利亞男演員傑夫裡-拉什摘取了第69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這部紀錄片是為慶祝著名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的70大壽而拍攝。菲利普-格拉斯堪稱上世紀最勇於突破的音樂大師之一,作品涵蓋管弦樂、歌劇、電影配樂和各種新的音樂形態,對電子合成音效也有建樹。他的代表作有《五度的音樂》、《再看和聲》以及由《愛因斯坦在海灘》、《不合作主義》和《阿赫那吞》組成的歌劇。影片的解說人包括了大名鼎鼎的伍迪-艾倫。
《債務美國》I.O.U.S.A.
導演:派屈克-查登Patrick Creadon
本片大膽地審視了美國快速增長的國家債務,及其對美國公民造成的後果。美國背負著一個日益擴大的政府和軍隊,在國際競爭加劇、權利程序得到進一步強化的前提下,美國只有改善其揮金如土的方式,才能減緩次貸危機造成的損失。影片用大量的檔案影像和統計數據,描繪出了令人震驚的美國經濟形勢,並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這部針對全球金融風暴的應景之作極有可能獲得奧斯卡的關注。
《在夢中》In a Dream
導演:吉米-扎格爾Jeremiah Zagar
影片記錄了藝術家塞亞-扎格爾在過去四十年裡,在費城完成50000尺驚人馬賽克壁畫的過程。而導演正是這位藝術家的兒子。
《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
導演:斯坦斯-波拉達Stacy Peralta
這是一部全面分析美國黑幫發展史的紀錄片。
《死刑房的門前》At the Death House Door
導演:彼得-吉伯特Peter Gilbert、史蒂文-詹姆斯Steve James
1989年12月7日,卡洛斯-德魯納在德州被處以死刑後,法官察覺到律師在辦案過程中忽視了一個重要人物——當初向法庭指控卡洛斯的那個人,由此引發了公眾對卡洛斯量刑的爭議。
《走鋼絲的人》Man on Wire
導演:詹姆斯-馬爾什James Marsh
影片講述了高空走鋼絲藝術家菲利普-佩特的故事。這個走過世貿雙塔的藝術家擁有極度刺激的人生體驗,在評論界看來,該片把紀錄片的水準提高到了新的境界。
《祈禱魔鬼回到地獄》Pray the Devil Back to Hell
導演:基尼-李迪克Gini Reticker
影片講述了賴比瑞亞女權運動和第一位女最高領導人的人生經歷。
(責任編輯:小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