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紀錄片推薦:《海豚灣》《那天,大海》
飛觀一下海豚肉含有汞、鎘、滴滴涕、戴奧辛和聚氯聯二苯等致癌物質,一些切割好的海豚肉的汞含量可能會超過安全限度的5000 倍。但是,這些海豚肉大都被貼上其他品種肉類的標籤,出現在世界各地超市裡,被毫不知情的人們食用。「我們是以人道的方式捕殺海豚的。」影片中,一位日本漁業局的高層官員面對攝製組的鏡頭,平靜地表示,「我不認為海豚肉會引發同樣的悲劇(汞中毒)。」此後,攝製組在這位官員的頭髮上做了測試,輕易地檢測出了汞元素的存在。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海豚灣》主演被日方拒絕入境
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記者馮爍 實習記者陳姣姣)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09年一部展現日本太地町捕殺海豚血腥場面的美國紀實影片《海豚灣》在全球引發關注,電影中無數海豚慘遭殺害、血染海灣的畫面讓全球陷入討論與反思。2010年,這部片子榮獲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
《海豚灣》在日本右翼團體抗議聲中上映
《海豚灣》在日本右翼團體抗議聲中上映 本報駐日本記者 裴軍 7月2日,日本右翼團體在影片《海豚灣》日本發行公司社長住宅前騷擾抗議。 本報記者 裴軍攝 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海豚灣》,在日本的放映計劃遭遇了重重阻力。
-
《海豚灣》:一部讓人震撼的紀錄片,海豚在日本慘遭屠殺
《海豚灣》如果你去到水族館,那你一定會看到一個項目:海豚表演。我們都在貼吧上或者其他的地方都看到過這樣的說法:當海豚的表演讓每個觀眾為之喝彩和高興時,那麼這隻海豚曾有悲慘的一生。但就是這樣沒有手腳也會救溺水的人的海豚,在日本的太地町卻慘遭屠殺。 日本太地町,一個看起來極其熱愛海豚的小村莊,在這裡你能看見漁民的船上畫著海豚,路邊隨處可見海豚的畫像,甚至有專門供奉海豚的廟宇。這一切看起來多麼神聖,好像這個小村莊將海豚視為神靈一樣,但是就是這樣讓人感覺神聖的地方,每年都在屠殺海豚。
-
日本海豚灣血流成河,這部奧斯卡紀錄片《海豚灣》揭秘背後的秘密
圖片來自\pixabay 但是,今天我們不帶大家去這些地方,而是要帶大家去一個安靜的日本小鎮「太地町」,這裡曾有最美的海岸風光,這裡也是日本的「鯨魚城市」,來到太地町可以和鯨魚、海豚親密接觸。可是,這個從表面看起來很溫馨、祥和的港口小鎮,卻有著慘無人道屠殺海豚的血腥事實。
-
《海豚灣》|一場對海豚的慘無人道的殺戮!
在日本有這樣一個地方——太地町,這是日本歌山縣的一個小鎮,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小漁村。在這個小鎮裡隱藏著許多秘密,初入小鎮你會以為這是個極其熱愛海豚和鯨魚的地方,小鎮裡有許多關於海豚和鯨魚的塗鴉和海報,但隱藏在其背後的卻是血腥的屠殺!
-
美紀錄片《海豚灣》獲奧斯卡 激怒日本漁民(圖)
「湛藍的海豚灣泛起猩紅,日本太地町漁民對海豚的大規模血腥屠殺在悄然進行……」這是美國紀錄片《海豚灣》中震撼人心的一幕。 美國西部時間2010年3月7日,美國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把最佳紀錄長片獎頒給了《海豚灣》,環保人士對此歡欣鼓舞,然而該片所反映的海豚捕殺之地日本太地町卻憤怒了。
-
《海豚灣》作者來杭分享作品 呼籲停止購票觀看海豚表演
【摘要】「在中國水族館裡表演的每一隻海豚幾乎都來自日本血腥的海灣。」今天上午,《海豚灣》一書的作者瑞察?歐貝瑞、漢斯—佩特?羅德來杭參與首屆浙江全民閱讀節活動,與讀者共同分享了他們剛剛譯完為中文的這部作品,同時向中國觀眾傳播生態環境的理念。 瑞察·歐貝瑞(右)、漢斯—佩特·羅德在分享活動中為讀者籤名。
-
BBC:日本恢復商業捕鯨後 血水再次染紅「海豚灣」
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導 英媒稱,日本又開始在沿海小鎮太地町開始其有爭議的年度海豚狩獵。不久前,日本不顧國際批評恢復商業捕鯨。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3日報導,2010年,一部紀錄片《海豚灣》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引起了全球對日本大規模獵殺海豚的關注。
-
日本海豚灣,究竟發生了什麼?
9月1日,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再次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捕豚季」,此次捕獵將一直持續到明年3月。 直到2009年,一部紀錄片《海豚灣》的問世,才向世人揭露了這個血腥的秘密。
-
《海豚灣》十年 人類收手了嗎?
處處充斥著和鯨魚相關的宣傳海報和周邊,當地正在大力利用「鯨文化」發展旅遊業。 在看到日本政府2016年給大地町的評語「與鯨共生」後,那個曾經的鯨的墳場,似乎搖身一變,成為了鯨的樂園。在大地町遊玩的遊客,很少有人會知道或想起,這裡就是曾經的那個「血腥海豚灣」。
-
《海豚灣》|陽光下的罪惡
引子:「你會以為這個小鎮是個熱愛海豚和鯨魚的地方。」《海豚灣》是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裡克·奧巴瑞擔任旁白的紀錄片, 於 2009 年上映,曾獲得第 82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記錄長片,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觀眾選擇獎等獎項。
-
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海豚灣》,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
2009年的今天,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海豚灣》在美國上映,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本片的導演路易·皮斯霍斯曾經是《國家地理》的攝影師,本片是他的導演處女作。本片的中心人物裡克·奧巴瑞曾是1960年代最權威的海豚訓練專家。
-
《海豚灣》播出9年後 日本將在原址重新開啟海豚捕殺活動
據日本媒體報導,近年來,因到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進行反對捕鯨運動的活動家人數逐漸減少。太地町決定將在9月1日重啟捕殺海豚的活動。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是「古式捕鯨」發祥地。2009年播出的紀錄片《海豚灣》中,記錄了日本太地町漁民大量捕殺海豚的血腥場面。
-
豆瓣9.6分的《海豚灣》你看過嗎?日本人殘忍屠殺海豚,真氣人!
曹操說電影,包你能看懂,本期分享《海豚灣》,《海豚灣》記錄了在日本太地町獵殺海豚的行為,被當地漁民捕手所謂的傳統與文化,實則不過是大日本帝國的思想餘孽作祟罷了。海豚的聽覺器官相當發達,觀眾的吶喊對它們來說是莫大的刺激。而在海洋館的海豚平均壽命要比一般海豚少很多年。而海豚的微笑卻是大自然最完美的偽裝。【海豚灣】中,裡克作為一名世界級海豚馴養師,一直為此感到自豪,卻親眼目睹一隻海豚在他臂彎裡自殺,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多麼大的刺激。
-
日本「血腥海豚灣」的殺戮
日本「血腥海豚灣」的殺戮 (1/10) "← →"翻頁
-
《海豚灣》拍攝地建海洋公園 遊客可吃著海豚餵海豚
據環球網10月12日報導,位於日本和歌山縣西部的太地町計劃在當地建立一個以海豚為主題的海洋公園,遊客可在海洋館內與海豚一同遊泳。不過,太地町以捕殺海豚聞名,就在海洋館附近的一個海灣,捕殺海豚的傳統仍將繼續。奧斯卡獲獎紀錄片《海豚灣》讓這一地方臭名昭著,然而現在其搖身一變,將成為海洋哺乳動物公園,遊客可以在這裡和海豚一起遊泳。
-
日本又開始大規模屠殺海豚 血染紅河灣(組圖)
資料圖片:2009年,日本太地町漁民屠殺海豚。資料圖片:小海灣內海水遭鮮血染紅。 據外電報導,因大規模屠殺海豚而「臭名昭著」的日本一個小漁村「太地町」(Taiji)當地時間12日再次展開獵殺海豚的活動,僅有2頭海豚被捕後被出售給海洋館,6頭海豚幼崽被放生,其餘的大批海豚均遭到屠殺。
-
《海豚灣》︱創作手法探討
引子:海豚的微笑是大自然最高明的偽裝,這微笑讓你誤以為它們一直很快樂。海豚灣》是由導演路易西霍尤斯創作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榮獲2010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影片關注日本太地町地區的屠殺海豚的惡劣行徑,採取一系列非正常的拍攝手法進行記錄,本文將從拍攝手法的必要性、影像畫面以及這種拍攝方式有哪些值得借鑑和摒棄的地方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
日本是鯨魚和海豚的地獄,所以這裡一定是他們的天堂
當我來到澳大利亞時,我從我的朋友那裡聽說有好幾個地方可以看到野生海豚,儘管我有強烈的興趣。他說觀看海豚鯨魚的最佳地點是傑維斯灣。傑維斯灣位於雪梨以南184公裡處,除了長海岸線,還有一個自然的港灣,他在野外被稱為「海豚天堂」和「海豚灣」。然而由於沒有從雪梨到Hess的直達交通基森只能自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