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十大瀕臨滅絕動物盤點 舟山眼鏡蛇或將消失
【科技訊】9月23日消息,動物們生活在地球上,雖然每天都要面對天敵的捕殺,同時也要獵食其他生物,但是它們每一個都和人類一樣,都是地球的主人,不過由於人類的捕殺與侵擾,越來越多的動物瀕臨滅絕,很多動物將在不久的將來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1、中華眼鏡蛇
中華眼鏡蛇也叫舟山眼鏡蛇,今年剛剛被列入瀕危物種名單中。廣泛分布在中國南部地區。除此之外,寮國、越南也盛產此類眼鏡蛇。目前,當地政府正採取措施,保護中華眼鏡蛇。
2、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太平洋黑鮪)
藍鰭金槍魚曾經數量龐大,而且還是日本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但在大肆捕撈下,它們的數量已經在最近20年內下降了三分之一。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呼籲,太平洋各國應有節制捕撈,除此之外,還需保護好金槍魚的繁殖區域。與此同時,大西洋因為有嚴格的捕撈份額,該區域的金槍魚數量有顯著回升。
4、美國鰻魚(安圭拉鰻鱺)
這種鰻魚大量減少的直接原因還是因為亞洲漁產市場對這種魚供不應求,售價每磅可達2200美元。利益驅使漁業市場大量從美洲進口鰻魚。此外也有當地漁民非法捕撈。
5、大型東烏桑巴拉葉片角變色龍
這種變色龍生活在坦尚尼亞,遇到危險時會改變顏色,以融入周圍的環境,保護自己。但是根據2014年年初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這種變色龍在50年間,減少了60%。
6、黑草黃弄蝶
這種蝴蝶只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州的部分地區。幼蟲是淡綠色毛蟲形態,成蟲是棕色帶黑色條紋的蝴蝶。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指出,外來食草物種入侵及海岸開發,破壞了它們的生活空間,從而導致數量大幅下降。
7、林生蝸牛
這種蝸牛生活在馬來西亞,主要的食物是石灰巖。但隨著當地採石場的發展,大量石灰巖被開採,導致其數量銳減。雖然今年許多採石場也採取了保護措施,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指出,還需採取更多措施才能保住這種蝸牛。
8、大型蠼螋
這種昆蟲已經滅絕,體型可達8釐米長,而類似的歐洲品種只有12-15毫米。這類昆蟲的滅絕也與人類活動有關。它們喜歡棲息於大塊巖石下,而人類取走了這些巖石用於建築。而老鼠的大量繁殖也是蠼螋滅絕的主要原因。
10、紅色蛞蝓
此類蛞蝓也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州,它們的皮膚夜晚會發光。紅色蛞蝓喜歡生活在高山寒冷地帶,但隨著全球氣候升溫,這類物種已經找不到能夠棲身的地方,面臨滅亡的危險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