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蔡老師,今天跟大家一起學習的是一年級的課文《小壁虎借尾巴》。這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敘述小壁虎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像我們介紹了小魚、老牛、燕子它們尾巴的用途以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小壁虎借尾巴》mp3課文朗讀
02:55來自小學教育蔡老師
01生字的學習
本課生字除了會認、會寫、多音字外,有新學的兩個偏旁部首,戶字頭和車字旁,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寫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
02詞語的積累
除了近反義詞的積累,本節課還有許多讀輕聲的詞語,也寫在思維導圖上。
03課文的解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依舊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分析本節課的內容。
起因:1-2自然段中講到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斷了,他覺得沒有尾巴太難看了,就想跟別人借尾巴。
經過:3-5自然段中講到小壁虎分別跟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但是都沒有借到,因為他們的尾巴都有作用,不能借給別人。在這3個自然段裡,我們重點要掌握一些動詞,比如小魚是搖尾巴,老牛是甩尾巴,燕子是擺尾巴。就像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動詞來描述,這樣就不會千篇一律,自然也就形象生動多了。(家長在給孩子們畫思維導圖的時候,就可以把動詞和作用都留空給孩子自己去課文裡找答案)
結果:6-7自然段中講到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很難過,回到家後跟媽媽講了借尾巴的事情。媽媽則讓小壁虎轉身看看自己的尾巴,原來小壁虎長出一條新尾巴了。
04課後題
說說小壁虎都找誰借尾巴,結果怎麼樣?
這種類型的題目就是鍛鍊孩子的複述能力,首先需要通讀整篇課文,然後理解課文,最後加上自己的語言,把整個故事複述出來,在這裡最好不要一模一樣背出來,這樣反而沒什麼效果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孩子們梳理課文,方便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課文,那麼複述也就不在話下了。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喜歡的話可以收藏分享。下次想看哪篇課文的思維導圖,可以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