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的大型食蟻獸:它是一種稀少的奇特動物,善於挖土速度快!

2020-12-04 春蘭談寵物

膽小的大型食蟻獸:它是一種稀少的奇特動物,善於挖土速度快!

食蟻獸是哺乳綱管齒目土豚科的一種。大型食蟻獸體型類似大袋鼠,但很肥壯,體長150~180釐米,體重50~60千克;全身黃褐色,體毛稀疏;頭部窄而長,吻部前突呈管狀;舌細長,富黏液,能延伸;耳長大而薄,類似驢耳;四肢粗壯,趾端具強大而銳利的爪;尾呈圓柱形,尾肌很發達,基部粗,末端變細,長約70釐米。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東非至南非。

食蟻獸是一種稀少的奇特動物,特別是牙齒與眾不同,成體時上下頜僅可見2對前臼齒和3對臼齒。牙齒終生生長,齒的內部全為齒質。自中央髓腔發出多數平行的管狀延長部,所以在咀嚼面上,呈現為多角形小管的集合體。

食蟻獸棲息在丘陵和半草原地區。獨自生活在較深的洞穴中。極善於挖土,掘進速度快,幾分鐘內就能遁入土中。它們夜間活動,以利爪抓破蟻丘,用長舌粘白蟻充食。

食蟻獸懦弱膽小,缺乏自衛能力,全90靠靈敏的聽覺察知外部敵情,儘早地隱匿或逃入洞內。5~6月產仔,每胎一仔。幼食蟻獸裸而閉眼,待半年後始出洞。

知識小連結:

管齒目是特產於非洲的個小目,雖然趾端無蹄而具發達的爪,卻和有蹄類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可能起源於踝節類這樣的古有蹄類,但和非洲其他的有蹄類關係較遠。管齒目的牙齒自中央髓腔發出多數平行管狀延長部,咀嚼面上呈現多角形小管的集合體。管齒目現存僅一種,化石類型也不多,均可歸入土豚科。

相關焦點

  • 七大奇特食蟻獸,你都知道誰?
    七大奇特食蟻獸,你都知道誰?食蟻獸外表怪異,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它們在捕食螞蟻和利用螞蟻營養方面達到令人吃驚的程度,也因此成為動物進化的一個典範。土豚皮膚呈粉紅色土豚是南非和非洲中部哺乳動物。長1~1.5米。耳長,吻如豬,舌長而粘。
  • 食蟻獸,它沒有牙齒,為何美洲豹子也要懼怕它三分?
    食蟻獸,它沒有牙齒,為何美洲豹子也要懼怕它三分?食蟻獸主要分布在美洲,它是一種特別溫順的動物,動作遲緩,有著非常好的嗅覺。它身上還有很多更為神奇的地方,我們今天來了解這種動物,除了滿足我們對它有好奇心以外,通過學習它的生存方式,也能啟迪我們一些人生道理。對我們的人生成長有很好的借鑑作用。那麼食蟻獸都有哪些神奇之處呢?為何美洲豹也要懼怕它三分呢?它又能啟迪我們什麼人生道理呢?讓小生和你一起走進食蟻獸的生活當中去了解吧。
  • 動物世界-大食蟻獸
    大食蟻獸 是美洲所特有的奇特動物之一。
  • 世界上最大的食蟻獸,「螞蟻殺手」大食蟻獸(舌長60CM)
    食蟻獸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種奇特動物,天生為吃螞蟻而生,是白蟻的天敵。
  • 4種外表奇特但是又十分漂亮的動物,你喜歡哪一種?
    大自然是一個物種豐富的大家園,形形色色的動物和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今天給大家介紹4種外表看起來奇特但又非常美麗的動物。雲豹雲豹是一種大型貓科動物,體型在豹子和貓咪之間。雲豹算得上是動物界的名門貴族了,在貓科動物中知名度很高。
  • 我懷疑它的腦子裡真的只是長了舌頭
    最近星球登陸了越來越多奇奇怪怪的動物朋友們,今天的動物嘉賓不僅長得奇怪,絕活也很奇特,歡迎我們今天的星球大嘉賓,地球上腦型最奇特的動物,大食蟻獸。大食蟻獸屬於食蟻獸的一種,它們大多分布在美洲地區,所以在國內要很大型的野生動物園才能瞧見。不過這並不影響這個種群的威名遠揚,很多人聽到食蟻獸名字第一時間總會想到那個腦型奇特的長舌頭傢伙,長得這麼奇特,真是讓人想不記住都不行。
  • 食蟻獸——以螞蟻為食的動物
    食蟻獸是一個曾經多樣化的哺乳動物群體的三個倖存家族之一,它們佔據了南美洲,而它在地理上與北美洲的動物入侵隔離,另外兩個是樹懶和犰狳。有一段時間,食蟻獸被認為與土豚和穿山甲有關,因為它們與這些動物的物理相似性,但這些相似性後來被確定為不是共同祖先的標誌,而是趨同進化的標誌。所有人都進化出強大的前臂,長舌和無牙的管狀鼻子,以襲擊白蟻丘。
  • 十大奇特食蟻獸:土豚嘴巴似豬耳朵像騾子
    食蟻獸外表怪異,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它們在捕食螞蟻和利用螞蟻營養方面達到令人吃驚的程度,也因此成為動物進化的一個典範。文中介紹的10種食蟻獸將捕食螞蟻變成一種藝術,這些「螞蟻終結者」幾乎不吃其他任何食物。雖然看似「挑食」,但卻是一種理想的選擇,因為螞蟻畢竟在地球總動物生物量中佔到25%這一驚人比例。
  • 犰狳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它為什麼不能當寵物養?
    犰狳(qiu yu)是一種長相特別奇特的動物,有的人看它很醜,有的人看它卻很萌,也有一部分的人會把犰狳當成穿山甲,其實,這也難怪,因為犰狳和穿山甲身上都有堅硬的鱗片覆蓋,而且形態也有些相似。那麼犰狳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為什麼有人說犰狳不能當寵物養呢?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犰狳。
  • 一天吃3萬隻螞蟻,舌頭能伸60釐米,食蟻獸的飯量還真是驚人!
    食蟻獸,顧名思義就是以白蟻和螞蟻為食的動物。你知道嗎,食蟻獸的足爪和長舌都是為了更有利的吃食螞蟻而特別進化成現在的模樣。一個大型的蟻穴,一頭成年的食蟻獸通常只要花上140天左右的時間,就能將蟻穴裡的螞蟻全部吃掉。
  • 活久見的食蟻獸,拿螞蟻洞當飯盆,一天能吃三萬隻螞蟻
    前言說起巨型食蟻獸這種動物,它的外表可以說是非常「獨特」了,有一隻類似「長鼻王」一樣的鼻子,短而粗壯的四肢,看起來和它那龐大的身軀極為不符。也有人說它是「醜萌」。但就是這種外表看起來非常怪異的動物,聽名字會讓人以為這傢伙應該是很溫順的,但不曾想,食蟻獸卻也有不安分的一面,曾就有二起食蟻獸傷人事件,轟動了世界。
  • 活久見的食蟻獸,拿螞蟻洞當飯盆,一天能吃三萬隻螞蟻
    前言說起巨型食蟻獸這種動物,它的外表可以說是非常「獨特」了,有一隻類似「長鼻王」一樣的鼻子,短而粗壯的四肢,看起來和它那龐大的身軀極為不符。也有人說它是「醜萌」。但就是這種外表看起來非常怪異的動物,聽名字會讓人以為這傢伙應該是很溫順的,但不曾想,食蟻獸卻也有不安分的一面,曾就有二起食蟻獸傷人事件,轟動了世界。
  • 食蟻獸碰到行軍蟻為何會繞道走?
    而在動物界,就有一種專門以螞蟻為食的生物-食蟻獸,它們依靠有力的爪子撕開白蟻的巢穴,然後伸出長長的舌頭去舔食。有網友不禁要問了,如果一大群行軍蟻集體出動,能否對付得了一隻飢餓的食蟻獸?我們先來看一下食蟻獸的基本情況。
  • 澳大利亞的動物都有什麼地方特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特狀況?
    那隻蝙蝠是灰頭狐蝠Pteropus poliocephalus,也是澳大利亞比較常見的一種大型食果蝠。袋鼠和考拉都是有袋類動物,這一點想必大家都知道,也不是什麼秘密。有袋類動物是澳洲的特產,在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獸亞綱、後獸下綱。後獸下綱的雌性動物擁有育兒袋,可以統稱為有袋類動物。現生的有袋類動物中絕大部分都是澳洲的特產,只有極少數分布在美洲地區。
  • 世界上這些即將面臨著瀕危或滅絕的珍稀可愛小動物,快來看看吧
    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快面臨著瀕危或滅絕的可愛小動物吧。是一種喜溼性動物。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大熊貓善於爬樹,也愛嬉戲。大熊貓的食性是其最為奇特和有趣的習性之一,因為它幾乎完全靠吃竹子為生,也嗜愛飲水。
  • 自然界速度最快的十種動物,第一名竟與復興號高鐵速度相當!
    但是,你可曾知道自然界中有些動物的速度堪比超級跑車。本期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十種動物。第十名,斑紋角馬 Blue wildebeest斑紋角馬 Blue wildebeest斑紋角馬也稱黑斑牛羚、藍角馬,分布於非洲東部和南部,是非洲原野上最常見的大型動物之一。
  • 【rlyl物種說】今日--大食蟻獸(Giant anteater)
    大食蟻獸是異關節總目披毛目食蟻獸的一種,為一種大型的食蟲動物,和樹懶為近親。分布在從墨西哥南部到南美洲烏拉圭和阿根廷的西北部,生活在草地、落葉林和雨林地區。主要以螞蟻和白蟻為食,一天最多可食30,000隻昆蟲。大食蟻獸在現存四種食蟻獸中體型最大,體長最長可達2.4米,是美洲所特有的奇特動物之一。大食蟻獸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在許多地區面臨局部地區滅絕。
  • 毛鼻袋熊:它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善於挖掘深而長的洞居住!
    毛鼻袋熊:它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善於挖掘深而長的洞居住!毛鼻袋熊屬於有袋目、袋熊科,又名昆士蘭毛吻袋熊,是一種袋熊。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體重約25~28千克,體長95~105釐米,尾長可達5.5釐米,體型矮胖,四肢粗短,前肢的趾頭長,趾甲堅硬,常用以在地面挖洞築巢,頭有咖啡色毛絨被覆,體毛較長,呈捲毛狀,外耳也較長,耳尖有白色毛。分布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部地區約15.5平方千米的森林地帶。
  • 土豚:乍看起來像小豬,其實我是食蟻獸
    奇怪圖鑑No.60名稱:土豚拉丁學名:Orycteropus afer科屬:土豚科分布區域: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東非至南非特徵:愛吃白蟻、擅長掘洞挖土、夜間活動土豚在非洲語中意思是土豬,又叫非洲食蟻獸,體型類似大袋鼠,是一種哺乳動物。
  • 這一方「食蟻獸"奇石,帶你一同探尋熱帶動物世界的奧秘
    中文名:大食蟻獸英文名:Giant anteater學名:Myrmecophaga tridactyla界動物界 Animalia. tridactyla大食蟻獸是生活在美洲的一種以白蟻為食的無齒哺乳動物.它沒有牙齒,有一個很長的嘴,當長嘴前端的鼻子嗅出白蟻的氣味以後,便啟動鋒利的前爪刨開蟻封,直搗白蟻窩,趁白蟻驚慌逃竄時,它便伸出長約30釐米的舌頭,利用舌上的黏液粘住白蟻,送進嘴裡,囫圇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