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纖清除技術:原棉檢驗的「火眼金睛」

2020-12-06 洛陽網

核心提示:異纖清除技術

5715廠自主研發的異纖清除設備,通過在棉紡開清棉生產過程中自動檢出異型纖維和雜質,實現了企業節能降耗與效益增長,對提高紡織產品合格率、減少勞動用工量作用重大。

水藍色的外表,乳白色的觀測門,眼前這臺方方正正、架著3條「手臂」的「大個子」,便是5715廠人的「寶貝」——棉花異型纖維清除機。

負責軟體設計的主管工程師謝桂英輕輕地按下主控開關,在機器一側的內鑲式手觸電腦操作屏上給我們演示起來。

原棉從進棉口被快速吸入,隨著「啪、啪」幾聲響,帶有雜質的棉團從雜質出口排出,經過檢驗的棉花則同時從機器另一側的出棉口落下,全過程不過幾秒鐘。

據介紹,帶動棉花運動的氣流速度在每秒鐘6米以上,由機器上端的開棉機將整團的棉花打散後,送至設備中最核心的檢測部分。在這裡,高速彩色CCD相機就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對快速下落的棉花流進行檢測,並將拍攝到的圖像信息迅速地傳輸給計算機進行處理,之後控制裝置按照計算機指令,開啟電磁閥噴出高速氣流,將異型纖維和雜物從棉花流中準確地「打」出來。

棉花在檢測部分下落的距離為70多釐米,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圖像拍攝、計算機處理和氣流噴射分離,整套程序完成的時間不到1秒鐘。

丙綸絲、頭髮絲、棕絲是對棉紡行業威脅最大的「三絲」;上世紀90年代後,塑膠袋等其他雜質對棉紡織成品質量的影響日益嚴重。目前,全國90%以上的棉紡廠仍在用傳統的人工清除原棉雜質。一家中等規模的棉紡廠,就需要300人至400人專門從事這項工作。

近年來,國內一些地方陸續生產出棉檢機,但質量和功能都不盡如人意。一些國外進口設備也只是針對某種雜質的檢出功效不錯,仍需要人工輔助復檢。

從2002年開始,5715廠組織技術人員刻苦攻關,用了近4年時間,成功研製出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科技產品——FULJ101型異纖清除設備,在棉紡開清棉生產過程中實現自動檢出異型纖維和雜質。這項技術處於行業的前列。

據介紹,5715廠研製的異纖清除機不僅可一次性同時檢出丙綸絲、頭髮絲、棕絲、雞毛等雜質,還可按要求調節解析度,最精確地識別小於1立方毫米的雜質,許多人眼難以發現的細小及不明顯雜質都難逃它的「火眼金睛」,從而大大提高了原棉純度,使紡織成品染色不勻的問題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紡織品質量。

這種異纖清除機每小時可處理500公斤至800公斤原棉,大大節省了人力,提高了生產效率。目前,這種設備在國內一些棉紡廠投入使用。

5715廠廠長劉忠義預計:3年內,洛陽創造的異纖清除機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將達到60%以上。

本報記者 石蘊璞 實習生 張凱培 通訊員 謝成生 李陽

返回洛陽網首頁>>

相關焦點

  • 長嶺紡電CGT-1快速原棉雜質測試儀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長嶺紡電公司與阿克蘇地區檢驗檢測中心聯合研製的CGT-1快速原棉雜質測試儀通過了中國纖維質量監測中心科技成果鑑定。  評審委員會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葉戩春擔任主任委員,中國棉花協會秘書長楊照良擔任副主任委員,與來自陝西省纖維質量監測中心、西安工程大學、西安郵電大學、鹹陽市、宿州市纖維檢驗所等單位的7位行業專家組成。
  • 美國棉花業從源頭加強防止原棉雜質汙染
    美國棉花業從源頭加強防止原棉雜質汙染 2012-10-16 08:20:16 來源:網上輕紡城 美國國家棉花總會主席兼CEO馬朗(Mark Lange)日前表示
  • 追隨「天問一號」的「火眼金睛」
    (原標題:追隨「天問一號」的「火眼金睛」) 新華社上海
  • 持續改善棉花質量,打造高品質原棉優勢生產區的思考
    根據中國棉紡織協會統計,2016、2017、2018年,我國高品質原棉市場需求量分別為278.8萬噸、285.0萬噸和287.8萬噸,呈小幅增加的態勢。2016~2018年,新疆公檢原棉產量分別為363.5萬噸、462.3萬噸、501.9萬噸,統計公檢原棉達到高品質指標產量分別為85.3萬噸、94.0萬噸和175.1萬噸,佔原棉總公檢量比例分別為23.5%、20.3%和34.9%,短缺率分別達到69.4%、67.0%和39.2%,這些高品質棉花缺口,主要依賴從美國、澳大利亞進口。
  • 「火眼金睛」 磁控膠囊胃鏡現身進博會
    觀察這顆能查胃的神奇膠囊,它與普通的膠囊藥丸大小相似,就像火眼金睛的孫悟空一樣可以鑽進人的肚子裡探秘消化道,而且還是一個一次性「機器人」,既能讓胃鏡檢查安全而簡便,也避免了交叉感染。據了解,磁控膠囊胃鏡融合了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可將醫學圖像精準分類,快速分離出異常圖像,並在檢查過程中提示異常及可能存在的病變,對可疑病變進行反覆觀察和重點拍攝,同時可大幅縮減醫生的人工閱片時間,有效提升閱片效能。檢診分離的篩查模式以及遠程檢查的應用將統籌解決醫生與患者、檢查與診斷、大城市與偏遠地區等方面的醫療難題,推動我國胃癌篩查的普及。
  • 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質量檢驗中心
    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質量檢驗中心,共有女職工86人,佔單位總人數的近70%。作為公司進廠物資、出廠產品的質量控制和物資計量部門,把守著公司「進、出」兩道大門。2010年,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成為製造業屈指可數的經過國家認可的實驗室。2012年通過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生產者能力認可,成為國內第七家擁有此資質的實驗室。
  • 氣象衛星:「俯瞰」林火的「火眼金睛」
    氣象衛星經常被稱為探測森林草原火災的「千裡眼」,它的中紅外通道可謂「火眼金睛」。當地面出現火點時,中紅外波段的亮溫將急劇變化,和周圍的像元形成明顯反差,遠遠超過遠紅外波段增量。「火眼金睛」適用於探測森林、草原等地面火點。
  • 靈敏觀測引力波伽馬暴,「懷柔一號」如何練就「火眼金睛」?
    天文學家通過多種觀測和數據分析手段對其中所攜帶的信息進行解讀,可以檢驗已有的理論模型,發展新的理論模型。從而揭示這一宇宙高能過程的內在規律。「懷柔一號」GECAM衛星系統載荷總師李新喬說,來自遙遠的高能天體源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雖然能量很高,但是卻被地球大氣強烈地吸收。因此,對高能天體源的探測只能在大氣層之外的宇宙空間進行。這就讓「懷柔一號」GECAM衛星有了用武之地。
  • 劉闖有一雙「火眼金睛」
    5月13日下午,西安第六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劉闖,在位於西安高新區的公司裡忙於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的研發攻關。  劉闖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2014年組建公司,從事「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開發,把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物體識別等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應用到生活之中。劉闖也因此獲得了「火眼金睛」的美譽。2018年,公司與西北工業大學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截至目前,已獲得40多項國家專利、30多項國際專利。劉闖正努力實現讓智能方便生活的創業初衷。
  • DNA解碼人、數據獵手、火眼金睛、心靈捕手……厲害了,女刑警!
    她穿梭於命案現場、刑事技術實驗室……探索利用DNA技術服務偵查破案,在「浙江第一懸案」「湖州織裡1995.11.29特大兇殺案」等5500多起重大疑難案件DNA鑑定、28000多份各類生物檢材處理中都離不開她所發揮的關鍵作用。1995年從中山醫科大學法醫專業畢業後,吳微微進入浙江公安技術崗位,當時浙江公安在DNA檢驗技術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
  • 600度近視200度散光的六小齡童,是怎麼練出火眼金睛的?
    孫悟空的每個表情,六小齡童都模仿的惟妙惟肖,尤其是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炯炯有神,能辨妖魔識鬼怪,盡顯本色,讓人拍手叫絕。六小齡童在一次採訪中說:「人家都說大聖有火眼金睛,妖魔鬼怪一眼就能看清。其實,觀眾才是有火眼金睛的人,是不是大聖,他們一眼就能看穿。」所以要讓觀眾透過眼神看到大聖的靈魂,他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不停的練,拿勤來補拙。
  • 追隨「天問一號」的「火眼金睛」
    在「天問一號」飛往火星的徵途中,軌道中途修正的完成,離不開VLBI網「火眼金睛」的一路護航和鼎力相助。VLBI是「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把幾個小望遠鏡聯合起來,達到一架大望遠鏡的觀測效果。VLBI測軌分系統由上海天文臺牽頭,由國內多家臺站和數據處理中心組成。
  • 暖通測漏「火眼金睛」海康威視熱像儀-H10
    (原標題:暖通測漏「火眼金睛」海康威視熱像儀-H10) 海康威視可視測溫熱像儀
  • 「懷柔一號」練就觀測引力波伽馬暴的「火眼金睛」
    天文學家通過多種觀測和數據分析手段對其中所攜帶的信息進行解讀,可以檢驗已有的理論模型,發展新的理論模型。從而揭示這一宇宙高能過程的內在規律。「懷柔一號」GECAM衛星系統載荷總師李新喬說,來自遙遠的高能天體源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雖然能量很高,但是卻被地球大氣強烈地吸收。因此,對高能天體源的探測只能在大氣層之外的宇宙空間進行。這就讓「懷柔一號」GECAM衛星有了用武之地。
  • 會「火眼金睛」的有三個人,兩個是孫悟空大哥,一個猴子見了就跪
    86版西遊記家喻戶曉,大家對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印象深刻,只要孫悟空使用它,那麼妖魔鬼怪就在他面前無法遁形,不過只要你讀過原著就會發現事實並不是那樣,孫悟空壓根就沒有真正的「火眼金睛」,而真正具有這門神通的是另外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