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燥溼藥的簡單歸納

2021-01-20 騰訊網

【黃 芩】《神農本草經》

唇形科植物黃芩的乾燥根。

氣微,味苦。以外表皮棕黃色、切面色黃者為佳。

生用或酒炒用。

【藥性】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

【功效】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應用】

1.溼溫暑溼、胸悶嘔惡,溼熱痞滿、瀉痢、黃疸:本品苦寒,能清肺胃、肝膽、大腸溼熱,尤善清中上焦溼熱

2.肺熱咳嗽,高熱煩渴:長於清肺熱,為治肺熱咳嗽之要藥。

3.癰腫瘡毒

4.血熱出血:炒炭能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5.胎熱胎動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熱瀉火、解毒宜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熱酒炙用,止血宜炒炭用。

又傳統將黃芩分為枯芩與子芩,枯芩(片芩)為生長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體輕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熱咳嗽痰黃;子芩(條芩)為生長年少的子根,體實而堅,質重主降,善清大腸之火、瀉下焦溼熱,主治溼熱瀉痢、黃疸尿赤。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黃 連】《神農本草經》

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雲連的乾燥根莖。以上三種分別習稱「味連」「雅連」「雲連」。

氣微,味極苦。以切面鮮黃,味極苦者為佳。

生用或清炒、薑汁炙、酒炙、吳茱萸水炙用。

【藥性】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

【功效】清熱燥溼,瀉火解毒。

【應用】

1.溼熱痞滿,嘔吐,瀉痢:大苦大寒,清熱燥溼之力勝於黃芩,尤長於清洩中焦脾胃、大腸溼熱,常用治溼熱瀉痢、嘔吐,尤為治瀉痢要藥。

2.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心悸不寧:清熱瀉火力強,尤善清心火

3.血熱吐衄:善於清熱瀉火解毒

4.胃熱嘔吐吞酸、消渴,胃火牙痛:善於清洩胃火

5.癰腫疔瘡,目赤腫痛,口舌生瘡:尤善療疔毒

6.溼疹溼瘡,耳道流膿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適量。黃連生用功能清熱燥溼,瀉火解毒;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多用於目赤腫痛、口舌生瘡;薑黃連善清胃和胃止嘔,多用治寒熱互結,溼熱中阻,痞滿嘔吐;萸黃連功善舒肝和胃止嘔,多用治肝胃不和之嘔吐吞酸。

【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過量久服易傷脾胃,脾胃虛寒者忌用。苦燥易傷陰津,陰虛津傷者慎用。黃連太苦,太寒,故用量少,配甘草調和口味。

【黃 柏】《神農本草經》

芸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乾燥樹皮。前者習稱「川黃柏」,後者習稱「關黃柏」。

氣微,味極苦,嚼之有黏性。以皮厚、色鮮黃、味極苦者為佳。

生用或鹽水炙、炒炭用。

【藥性】苦,寒。歸腎、膀胱經。

【功效】清熱燥溼,瀉火解毒,除骨蒸。

【應用】

1.溼熱瀉痢,黃疸尿赤,帶下陰癢,熱淋澀痛,腳氣痿躄:苦寒沉降,長於清瀉下焦溼熱。

2.骨蒸勞熱,盜汗,遺精:主入腎經,善瀉相火、退骨蒸

3.瘡瘍腫毒,溼疹溼瘡

【用法用量】煎服,3~12g。外用適量。清熱燥溼、瀉火解毒宜生用,滋陰降火宜鹽炙用,止血多炒炭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忌用。

【鑑別用藥】黃芩、黃連、黃柏性味皆苦寒,均能清熱燥溼、瀉火解毒,常用治溼熱內盛或熱毒熾盛之證,每相須為用。但黃芩偏瀉上焦肺火,肺熱咳嗽者多用;黃連偏瀉中焦胃火,並長於瀉心火,中焦溼熱瀉痢、痞滿嘔逆及心火亢盛、高熱心煩者多用;黃柏偏瀉下焦相火、除骨蒸,溼熱下注諸證及骨蒸勞熱者多用。

【龍 膽】《神農本草經》

大苦大寒,純瀉無補,以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溼熱見長。

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龍膽、三花龍膽或滇龍膽的乾燥根及根莖。前三種習稱「龍膽」,後一種習稱「堅龍膽」。

氣微,味甚苦。以色黃或色黃棕色者為佳。

生用。

【藥性】苦,寒。歸肝、膽經。

【功效】清熱燥溼,瀉肝膽火。

【應用】

1.溼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溼疹瘙癢:苦寒,清熱燥溼之中,尤善清下焦溼熱,常用治下焦溼熱所致諸證

2.肝火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強中,驚風抽搐:苦寒沉降,善瀉肝膽實火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忌用,陰虛津傷者慎用。

【秦 皮】《神農本草經》

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乾燥枝皮或幹皮。

氣微,味苦。以外表皮色灰白、味苦者為佳。

生用。

【藥性】苦、澀,寒。歸肝、膽、大腸經。

【功效】清熱燥溼,收澀止痢,止帶,明目。

【應用】

1.溼熱瀉痢,赤白帶下

2.肝熱目赤腫痛,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煎服,6~12g。外用適量,煎洗患處。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忌用。

【苦 參】《神農本草經》

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

氣微,味極苦。以切面色黃白、味極苦者為佳。

生用。

【藥性】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功效】清熱燥溼,殺蟲止癢,利尿。

【應用】

1.溼熱瀉痢,便血,黃疸,赤白帶下,陰腫陰癢

2.溼疹溼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滴蟲性陰道炎:既能清熱燥溼,又能殺蟲止癢,為治皮膚病之要藥,內服外用均可。

3.溼熱淋痛,尿閉不通

【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適量,煎湯洗患處。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及陰虛津傷者者忌用或慎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白鮮皮】《神農本草經》

祛風止癢,祛風通痺,常用治皮膚病。

芸香科植物白鮮乾燥根皮。

有羊羶氣,味微苦。以皮厚、色灰白、羊羶氣濃者為佳。

生用。

【藥性】苦,寒。歸脾、胃、膀胱經。

【功效】清熱燥溼,祛風解毒。

【應用】

1.溼熱瘡毒,黃水淋漓,溼疹,風疹,疥癬瘡癩

2.溼熱黃疸尿赤,風溼熱痺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粉敷。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焦點

  • 清熱瀉火藥的簡單歸納
    【石 膏】《神農本草經》 「清解之藥」 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 氣微,味淡。以白色、塊大、半透明、縱斷面如絲者為佳。 打碎生用或煅用。
  • 植物-刺果茶藨子,清熱燥溼,用於風溼痛
    藥用價值刺果茶藨子刺果茶藨子莖枝、果實:清熱燥溼,利水,調經。用於風溼痛。果實有刺,味酸,可供食用,但以製作果汁和果酒為宜,我國東北地區民間也用其根浸酒飲用。
  • 三種藥,藥店買不到了
    原標題:三種藥,藥店買不到了   3月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公告稱,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經組織論證和審定,將胃痛寧片、化痔栓及消栓通絡製劑(片劑、膠囊劑、顆粒劑)調出非處方藥目錄,按處方藥管理,同時對上述藥品說明書進行修訂,要求註明「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藥知道 | 養陰清熱、潤肺化痰——沙參
    Hi~這裡是膳食計開設的小課堂——「藥知道」,膳食君將定期為大家介紹各種重要食材,讓你了解中藥的性格與脾氣,趕快和膳食君一起成為中藥小專家吧~藥食簡介沙參,中藥名。具有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之功效。常用於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痺,津傷口渴。
  • 秦嶺問藥之七| 太白山的美麗花兒
    植物的美簡單純粹,大美無言,那動人的身姿就是最好的語言。1、太白銀蓮花生於海拔2900-3700米處,秦嶺特有。有人研究其含有抗腫瘤、抗炎活性成分。何必研究?神農本草經不過幾百種藥,《傷寒雜病論》不過一百多種藥,就是藥典也沒有記載所有的藥用植物。
  • 白朮和蒼朮,都能燥溼健脾,但功效應用卻不同,臨床藥師說出實情
    對於白朮來說,可能大家潛意識裡知道的是補氣健脾藥,其實它也有燥溼的功效。但是和蒼朮的燥溼功效相比,它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區別的,今天就為大家仔細講講。白朮白朮,在中藥學上屬於補虛藥大類中的補氣藥,藥性甘、苦,溫,歸脾、胃經。具有益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
  • 這些常見藥僅一字之差,但功效不同,吃錯要命!別買錯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老年人常年與藥物為伴,不知有沒有人注意過有不少藥「長」的很相像,有些藥名僅僅一字之差,又或發音相似,但其實藥效卻天壤之別,稍不注意輕則延誤病情,重則危及生命。  購買時,一定要注意辨別,對證服藥~
  • 中藥基礎知識-解表藥
    菊花功效: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薄荷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芳香避穢。2、【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辛夷性能:辛,溫。歸肺、胃經。功效:發散風寒,通鼻竅。應用:1.風寒感冒。2.鼻塞,鼻淵。為治鼻淵頭痛、鼻塞流涕之要藥。
  • 食用佐料話草果,燥溼除寒 健胃散邪
    草果味辛香,其性溫熱,功能燥溼除寒,為脾胃寒溼病證的較常用藥,主要用於寒溼內阻之脘腹脹痛、痞滿、嘔吐、洩瀉、瘧疾、瘟疫、食積不化等症。現代醫學所稱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斑禿等疾病的中藥治療中,也經常用到草果。
  • 天南星的功效與作用:燥溼化痰消腫
    【天南星的功效與作用】  燥溼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 膚陰潔:深山植物藥配方,肌膚健康守護神
    膚陰潔複方黃松溼巾為國家藥監局批准的第一個藥字號溼巾,全國首創中藥「溼巾」劑型產品,獨樹一幟。1990年廣西源安堂依據民間秘方,研製成治療婦科炎症藥「膚陰潔」,從1996年以來年銷售額穩定在億元以上。膚陰潔之所以能夠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歸根到底是其擁有領先的產品力。膚陰潔產品原料取自廣西六萬大山「天然藥庫」的原生態中藥材,精心萃取,質量可靠,療效確切。
  • 15種藥停售召回:阿司匹林腸溶片、感冒清熱顆粒...
    15種藥被查封,要求停售召回:阿司匹林腸溶片、感冒清熱顆粒、維生素C鈣膠囊......近日,江西省藥監局發布了「2021年第1期藥品監督抽檢信息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梳理發現,在這15個品種的藥品中,有8種為製劑,分別為維生素C鈣膠囊、通便靈膠囊、硫酸鋅片、感冒清熱顆粒、複方丹參片、複方穿心蓮片、八珍益母丸、阿司匹林腸溶片;7種為飲片,包括竹茹、淫羊藿、小通草、秦艽、平貝母、紅花、大薊。
  • 一味藥也能治病,65種單方大全
    百部一藥,有良好的殺蟲作用,民間常用為滅蝨的藥物,在本草文獻裡對百部殺蛔蟲、蟯蟲的功效,很早就有記載,並為現代科研所證實。現用其煎劑作保留灌腸治蟯蟲病,確有一定療效。 ,適用於小兒熱癤、痱子,以及熱毒、胎毒等,為小兒夏天常飲的清熱佳品。
  • 草果是調料也是藥 燉肉放它提鮮健脾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餘秀婷中藥師介紹,草果不但是辛散清香的調味香料,而且是臨床燥溼溫中的一味良藥。 草果是姜科植物草果的乾燥成熟果實,辛溫燥烈,入脾胃經,能燥溼健脾,溫中和胃,善除寒溼而溫燥中焦,為治脾胃寒溼之主藥。那麼在日常飲食中我們怎麼應用這味中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