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知識-解表藥

2021-01-13 蘇飛雪愛中醫

一、A1

1、以下藥物,具有疏肝,利咽,行氣功效的是

A、牛蒡子B、蟬蛻C、桑葉D、菊花E、薄荷

2、下列哪項是治療鼻淵頭痛、鼻塞流涕的要藥

A、細辛B、辛夷C、蒼耳子D、白芷E、蒿本

3、功能解肌退熱,治療項背強痛,無論風寒風熱均可的藥物是

A、防風B、柴胡C、升麻D、葛根E、淡豆豉

4、下列除哪項外均有通鼻竅散風寒的功效

A、羌活B、白芷C、細辛D、蒼耳子E、辛夷

5、下列哪項不是防風的適應證

A、風寒表證B、脾虛溼盛C、瘡瘍初起D、風溼痺證E、破傷風

6、細辛不能治療的是

A、鼻淵頭痛B、風寒頭痛C、寒飲咳喘D、陽亢頭痛E、風溼痺痛

7、既能溫肺化飲,又能祛風止痛的是

A、乾薑B、細辛C、蒼耳子D、白芷E、辛夷

8、可用於治療頭痛、牙痛及鼻淵的藥物是

A、細辛B、桂枝C、辛夷D、藁本E、荊芥

9、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宣肺平喘的藥物是

A、麻黃B、桂枝C、荊芥D、防風E、紫蘇

10、下列藥物中,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又能燥溼止帶,消腫排膿的是

A、防風B、蒼朮C、羌活D、白芷E、荊芥

11、均可以用來治療外感風寒表證、外感風熱表證的藥組是

A、細辛、白芷B、荊芥、防風C、羌活、蒿本D、麻黃、桂枝E、紫蘇、香薷

12、治療外感風寒表證兼氣滯胸悶者,宜首選的是

A、生薑B、麻黃C、香薷D、白芷E、紫蘇

13、以下哪項是桂枝的功效

A、發汗解表,宜肺平喘,利水消腫

B、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

C、解表散寒,解魚蟹毒

D、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散寒通滯

E、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14、哪項是治療外感風寒之眉稜骨痛首選藥

A、藁本B、蔓荊子C、辛夷D、白芷E、羌活

15、防風、羌活均具有的功效是

A、既能發散風寒,又能通鼻竅

B、既能發散風寒,又能宣通鼻竅

C、既能發散風寒,又能透疹消瘡

D、既能發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腫

E、既能發散風寒,又能勝溼止痛

16、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期,尚善於明目療啞的藥是

A、防風B、桑葉C、菊花D、蟬蛻E、木賊

17、風熱或肺熱咳嗽、咳痰不暢,咽喉腫痛宜選用

A、葛根B、柴胡C、菊花D、蟬蛻E、牛蒡子

18、既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又能疏肝行氣的藥是

A、蟬蛻B、桑葉C、菊花D、薄荷E、青皮

19、下列哪項不是薄荷的適應證

A、風熱感冒B、肝鬱氣滯C、咽喉腫痛D、麻疹不透E、癰腫瘡毒

20、外散風熱,內疏肝鬱,且有利咽透疹之功的藥物是

A、柴胡B、薄荷C、菊花D、蟬蛻E、葛根

21、疏肝解鬱柴胡宜

A、生用B、炒炭C、醋炙D、酒炒E、蜜炙

22、以下藥組,哪項是用來治療風熱,肝熱之目赤腫痛的首選

A、桑葉、菊花B、蟬蛻、牛蒡子C、葛根、升麻D、菊花、麻黃E、薄荷、柴胡

23、蟬蛻功效不包括的是

A、明目退翳B、宣通鼻竅C、疏散風熱D、透疹止癢E、利咽開音

24、患者外感風熱,咽喉腫痛,咯痰不利兼大便秘結者,治療宜首選

A、桑葉B、蔓荊子C、薄荷D、牛蒡子E、蟬蛻

25、以下藥物,具有疏肝解鬱行氣功效的是

A、牛蒡子B、蟬蛻C、桑葉D、菊花E、薄荷

26、下列何種藥物能升發清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而奏止瀉痢之效

A、蘆根B、天花粉C、葛根D、薄荷E、淡豆豉

27、以下藥組,哪項具有祛風勝溼止痛功效

A、羌活、香薷、桂枝B、防風、獨活、白薇C、蒿本、紫蘇、防風D、防風、羌活、藁本E、白芷、紫蘇、桂枝

28、善治外感風寒所致顛頂疼痛者是

A、白芷B、蒼耳子C、藁本D、細辛E、羌活

29、既能發散風寒,又能宣通鼻竅的藥物是

A、荊芥B、麻黃C、桂枝D、紫蘇E、辛夷

30、下述藥物哪項是治療外感風寒之巔頂頭痛的首選藥

A、藁本B、蔓荊子C、辛夷D、白芷E、羌活

31、麻黃、香薷均具有的功效是

A、既能發散風寒,又能通鼻竅

B、既能發散風寒,又能宣通鼻竅C、既能發散風寒,又能透疹消瘡D、既能發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腫E、既能發散風寒,又能勝溼止痛

32、下列哪項是辛涼解表藥共有的功效

A、發散風熱B、透發麻疹C、清肺止咳D、清利頭目E、利咽透疹

33、治療外感風寒之顛頂疼痛的藥物是

A、白芷B、羌活C、細辛D、藁本E、蔓荊子

34、既能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又能燥溼止帶,消腫排膿的中藥是

A、細辛B、荊芥C、川芎D、白芷E、羌活

35、具有止血功效的解表藥是

A、桂枝B、荊芥C、川芎D、白芷E、羌活

36、以下關於牛蒡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芳香闢穢。B、歸肺、腎經

C、一般病症用量宜大,止痙則需少量D、長於宣肺祛痰,清利咽喉

E、可以治療肝鬱氣滯

37、以下不屬於桑葉功效的是

A、清肺潤燥B、平抑肝陽C、清肝明目D、涼血止血E、昇陽舉氣

38、菊花的適應證中不包括

A、風熱感冒,溫病初起B、肝陽眩暈,肝風實證C、目赤昏花D、血熱妄行E、瘡癰腫毒

39、以下藥物不能治療麻疹不透的是

A、薄荷B、牛蒡子C、蟬蛻D、升麻E、菊花

40、以下藥物不可以用於風寒、風熱表證的是

A、荊芥B、葛根C、柴胡D、防風E、升麻

41、關於薄荷的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以治療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B、功善疏散上焦風熱,清利頭目、利咽喉

C、薄荷葉長於行氣和中,薄荷梗偏於發汗解表

D、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芳香闢穢E、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

42、以下藥物炒用可以使其苦寒及滑腸之性略減的是

A、薄荷B、蟬蛻C、牛蒡子D、桑葉E、菊花

43、桑葉欲增強潤肺止咳作用時,炮製宜

A、鹽炙B、蜜炙C、酒炙D、醋炙E、煮製

44、柴胡的禁忌證中不包括

A、陰虛陽亢者忌用或慎用B、肝風內動者忌用或慎用C、陰虛火旺者忌用或慎用D、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E、氣虛便溏者慎用

45、長於疏解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要藥的是

A、葛根B、蟬蛻C、桑葉D、柴胡E、菊花

46、善治療遊走性肢節、肩背酸痛,又祛上半身風溼的藥物是

A、羌活B、白芷C、防風D、藁本E、獨活

47、長於祛風解表的藥組是

A、麻黃、桂枝B、桑葉、菊花C、荊芥、防風D、紫蘇、生薑E、葛根、升麻

48、味辛性微溫,既可治風寒表證,也可治風熱表證的藥是

A、麻黃B、桂枝C、荊芥D、桑葉E、薄荷

49、既能祛風解表,又能勝溼止痛,止痙的藥物是

A、荊芥B、紫蘇C、防風D、桂枝E、香薷

50、瘡瘍初起兼有表證應首選

A、麻黃B、桂枝C、香薷D、荊芥E、防風

51、外能發散風寒,內能溫經通陽的藥物是

A、肉桂B、蔥白C、麻黃D、生薑E、桂枝

52、治療表實無汗、咳嗽氣喘者,應首選

A、石膏B、桔梗C、麻黃D、桂枝E、苦杏仁

53、下列哪項是辛溫解表藥的主要歸經

A、肺、膀胱B、脾、胃C、肺、脾D、心、肺E、肺、腎

54、氣味濃烈,用量過多,易致嘔吐的解表藥是

A、白芷B、羌活C、生薑D、桂枝E、細辛

55、功能為發汗解表、和中化溼、利水消腫的藥物是

A、麻黃B、香薷C、蒼耳子D、紫蘇E、生薑

56、荊芥與防風的共同功效為

A、辛溫解表B、升舉陽氣C、通經助陽D、平肝明目E、清熱涼血散瘀

57、葛根長於治療

A、外感風熱,項背強痛B、外感風熱,咽喉腫痛C、外感風熱,寒熱往來D、外感風熱,胸中煩悶E、外感風熱,水腫

58、既能發表解肌,又能昇陽止瀉的藥物是

A、升麻B、柴胡C、葛根D、桑葉E、薄荷

二、B

1、A.白菊花 B.杭菊花C.黃菊花 D.紫菊花 E.野菊花

<1> 、取菊花疏散風熱之功宜選用

<2> 、取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功宜選用

答案部分

一、A1

1、【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發散風熱藥的功效。牛蒡子

功效:疏散風熱,利咽透疹,解毒消腫。蟬蛻

功效:疏散風熱,利咽,透疹止癢,明目退翳,息風止痙。桑葉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菊花

功效: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薄荷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芳香避穢。

2、【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辛夷性能:辛,溫。歸肺、胃經。

功效:發散風寒,通鼻竅。應用:

1.風寒感冒。

2.鼻塞,鼻淵。為治鼻淵頭痛、鼻塞流涕之要藥。

3、【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葛根性能:甘、辛,涼。歸脾、胃經。

功效: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昇陽止瀉。應用:

1.表證發熱,項背強痛。無論風寒與風熱,均可選用本品。既能辛散發表以退熱,又長於緩解外邪鬱阻、經氣不利、筋脈失養所致的頸背強痛。

2.麻疹不透。

3.熱病口渴,陰虛消渴。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

4.熱瀉熱痢,脾虛洩瀉。能升發清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而奏止瀉痢之效。

4、【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羌活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風勝溼,止痛。

5、【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防風的應用:①外感表證;②風疹瘙癢;③風溼痺痛;④破傷風證;⑤脾虛溼盛, 清陽不升所致的洩瀉。

6、【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細辛應用:①風寒感冒。②頭痛,牙痛,風溼痺痛。③鼻淵。④肺寒咳喘。

7、【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細辛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

8、【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細辛既能通鼻竅,治鼻淵頭痛,又可治頭痛,牙痛,風溼痺痛。治療少陰頭痛, 足寒氣逆,脈象沉細者,常配伍獨活、川芎等藥。

9、【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麻黃的功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散寒通滯。

10、【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白芷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溼止帶,消腫排膿,祛風止癢。

11、【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荊芥

性能:辛,微溫。歸肺、肝經。功效:祛風解表,透疹消瘡,止血。應用:

1.外感表證。本品藥性較平和,對於外感表證,無論風寒還是風熱表證,均可廣泛使用。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瘡瘍初起兼有表證。

4.吐衄下血。炒炭有止血作用。防風

性能: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功效: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痙。

應用:

1.外感表證。為治風通用之品。風寒表證、風熱表證均可應用。

2.風疹瘙癢。

3.風溼痺痛。

4.破傷風證。

5.脾虛溼盛,清陽不升所致的洩瀉。肝鬱侮脾,肝脾不和,腹瀉而痛者。

12、【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紫蘇性能:辛,溫。歸肺、脾經

功效:解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應用:

1.風寒感冒。風寒表證而兼氣滯胸悶,用之尤為適宜。

2.脾胃氣滯,胸悶嘔吐。

3.食魚蟹中毒而致腹痛吐瀉者

13、【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桂枝 性能: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功效: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

14、【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白芷性能:辛,溫。歸肺、胃、大腸經。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溼止帶,消腫排膿,祛風止癢。應用:

1.風寒感冒。

2.頭痛、牙痛、風溼痺痛。陽明經頭痛,眉稜骨痛,尤為多用。為治陽明頭痛要藥。

3.鼻淵。

4.帶下證。

5.瘡癰腫毒。

6.皮膚風溼瘙癢。

15、【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防風

性能: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功效: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痙。羌活

性能:辛、苦,溫。歸膀胱、腎經。功效:解表散寒,祛風勝溼,止痛。

16、【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蟬蛻可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音啞。因其甘寒清熱,長於疏散肺經風熱以宣肺利咽、開音療啞,故風熱感冒,溫病初起,症見聲音嘶啞或咽喉腫痛者,尤為適宜。

17、【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牛蒡子疏散風熱,發散之力雖不及薄荷等藥,但長於宣肺祛痰,清利咽喉,故風熱感冒而見咽喉紅腫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多用之。

18、【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薄荷的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芳香闢穢。

19、【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薄荷的適應證主要包括以下 5 個方面:①風熱感冒,溫病初起;②風熱頭痛,目赤多淚,咽喉腫痛;③麻疹不透,風疹瘙癢;④肝鬱氣滯,胸悶脅痛;⑤夏令感受暑溼穢濁之氣,脘腹脹痛,嘔吐洩瀉。

20、【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薄荷的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芳香闢穢。柴胡的功效:和解退熱,疏肝解鬱,昇陽舉陷,退熱截瘧。菊花的功效: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蟬蛻的功效: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日退翳,息風止痙。葛根的功效: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昇陽止瀉。

21、【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柴胡解表退熱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鬱宜醋炙,昇陽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輕。

22、【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桑葉性能:甘、苦,寒。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肺熱咳嗽,燥熱咳嗽。

3.肝陽上亢眩暈。

4.目赤昏花。

5.血熱妄行之咳血、吐血、衄血。菊花

性能: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肝陽眩暈,肝風實證。

3.目赤昏花。

4.瘡癰腫毒。

23、【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蟬蛻性能:甘、寒。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

24、【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牛蒡子性能:辛、苦,寒。歸肺、胃經。

功效:疏散風熱,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腫。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長於宣肺祛痰,清利咽喉,用於風熱感冒而見咽喉紅腫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

2.麻疹不透,風熱疹癢。

3.癰腫瘡毒,丹毒,痄腮,喉痺。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腸之性略減。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腸通便,氣虛便溏者慎用。

25、【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牛蒡子

功效:疏散風熱,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腫。蟬蛻

功效: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桑葉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菊花

功效: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薄荷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芳香闢穢

26、【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葛根性能:甘、辛,涼。歸脾、胃經。

功效: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昇陽止瀉。應用:

1.表證發熱,項背強痛。無論風寒與風熱,均可選用本品。既能辛散發表以退熱,又長於緩解外邪鬱阻、經氣不利、筋脈失養所致的頸背強痛。

2.麻疹不透。

3.熱病口渴,陰虛消渴。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

4.熱瀉熱痢,脾虛洩瀉。能升發清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而奏止瀉痢之效。

27、【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D.防風 功效: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痙。藁本 功效:祛風散寒,除溼止痛。羌活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勝溼,止痛。

A.香薷 功效:發汗解表,化溼和中,利水消腫。桂枝 功效: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

B.獨活 功效:祛風溼,止痛,解表。

白薇 功效: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C.紫蘇 功效:解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

E.白芷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溼止帶,消腫排膿,祛風止癢。

28、【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藁本的主治病證:①風寒表證,顛頂疼痛;②風寒溼痺。

29、【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辛夷的功效:發散風寒,通鼻竅。荊芥的功效:祛風解表,透疹消瘡,止血。麻黃的功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散寒通滯。桂枝的功效: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紫蘇的功效: 解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

30、【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藁本性能:辛,溫。歸膀胱經。

功效:祛風散寒,除溼止痛。應用:

1.風寒表證,顛頂疼痛。

2.風寒溼痺。

31、【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麻黃

功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散寒通滯。香薷

功效:發汗解表,化溼和中,利水消腫。

32、【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辛涼解表藥也叫做發散風熱藥。

33、【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藁本的主治病證:①風寒表證,顛頂疼痛;②風寒溼痺。

34、【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白芷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溼止帶,消腫排膿,祛風止癢。

35、【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荊芥功效:祛風解表,透疹消瘡,止血。

36、【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牛蒡子性能:辛、苦,寒。歸肺、胃經。

功效:疏散風熱,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腫。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長於宣肺祛痰,清利咽喉,用於風熱感冒而見咽喉紅腫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

2.麻疹不透,風熱疹癢。

3.癰腫瘡毒,丹毒,痄腮,喉痺。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腸之性略減。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腸通便,氣虛便溏者慎用。

37、【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桑葉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

38、【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菊花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肝陽眩暈,肝風實證。

3.目赤昏花。

4.瘡癰腫毒。

39、【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發散風寒藥中能夠治療麻疹不透的藥物有:薄荷、牛蒡子、蟬蛻、升麻、葛根等。

40、【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解表藥中可用於風寒、風熱表證的藥物有:防風、荊芥、葛根、柴胡、淡豆豉。

41、【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薄荷性能:辛、涼。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芳香闢穢。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宣散表邪之力較強。

2.風熱頭痛,目赤多淚,咽喉腫痛。功善疏散上焦風熱,清頭目、利咽喉。

3.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4.肝鬱氣滯,胸悶脅痛。

5.夏令感受暑溼穢濁之氣,脘腹脹痛,嘔吐洩瀉。本品芳香闢穢,兼能化溼和中。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後下。薄荷葉長於發汗解表,薄荷梗偏於行氣和中。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發汗耗氣,故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

42、【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牛蒡子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腸之性略減。

43、【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桑葉 用法用量: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葉蜜制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

44、【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柴胡 使用注意: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陰」之說,陰虛陽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45、【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柴胡善於祛邪解表退熱和疏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常與黃芩同用。

46、【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羌活的應用:①風寒感冒。對外感風寒夾溼證,尤為適宜,常與防風、細辛、白芷等同用;②風寒溼痺。尤以上半身疼痛更為適宜。可配防風、薑黃等。

47、【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荊芥與防風均味辛性微溫,溫而不燥,共同功效均長於發表散風,對於外感表證, 無論是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還是風熱感冒,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咽痛等,兩者均可使用。同時, 兩者也都可用於風疹瘙癢。

48、【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荊芥因藥性較平和,可應用於外感表證,無論風寒或風熱,均可廣泛使用。

49、【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防風的功效: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痙。

50、【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荊芥的應用:

①外感表證。荊芥藥性較平和,對於外感表證,無論風寒或風熱,均可廣泛使用;

②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③瘡瘍初起兼有表證。常與防風、銀花、連翹、柴胡等配伍

④吐衄下血。炒炭有止血作用,常配伍其他止血藥同用。

51、【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桂枝的功效: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

52、【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麻黃的應用:①風寒感冒。麻黃髮汗力強,為發汗解表之要藥,多用於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無汗,脈浮緊。每與桂枝相須為用。②咳嗽氣喘。麻黃宣肺平喘作用強,是治肺氣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藥,常配伍苦杏仁以止咳平喘。③風水水腫。對水腫兼有表證,可與生薑、白朮等配伍。④風寒痺證,陰疽,痰核。

53、【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本類藥物大多辛散輕揚,主入肺、膀胱經,偏行肌表,能促進機體發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從而達到治癒表證、防止疾病傳變的目的。

54、【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羌活辛香溫燥之性較烈,故陰血虧虛者慎用。用量過多,易致嘔吐,脾胃虛弱者不宜服。

55、【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香薷功效:發汗解表,化溼和中,利水消腫。

56、【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荊芥與防風均味辛性微溫,溫而不燥,共同功效均長於發表散風,對於外感表證, 無論是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還是風熱感冒,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咽痛等,兩者均可使用。同時, 兩者也都可用於風疹瘙癢。

57、【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葛根長於治療表證發熱,項背強痛。無論風寒與風熱,均可選用。既能辛散發表以退熱,又長於緩解外邪鬱阻、經氣不利、筋脈失養所致的頸背強痛。

58、【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①葛根的功效: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昇陽止瀉。②升麻的功效:解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③柴胡的功效:和解退熱,疏肝解鬱,昇陽舉陷,退熱截瘧。④桑葉的功效:疏散風熱, 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⑤薄荷的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芳香闢穢。

二、B

1、【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疏散風熱宜用黃菊花,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疏散風熱宜用黃菊花,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相關焦點

  • 執業藥師考試模擬卷:《中藥二》第1章 解表藥(X)
    執業藥師考試模擬卷:《中藥二》第1章 解表藥(X) 2019年執業藥師考試臨近,備考複習刻不容緩,有效的制定學習計劃
  • 朱進忠:老中醫感冒類醫案|風寒|咳嗽|陽虛|諸證|解表_網易訂閱
    藥進7劑,諸證加劇,再邀餘診。處方仍宗原方6劑服之。藥進40劑,諸證消退七八,再以原方繼服2月,果安。  2.流行性感冒:  偏執溫病,忽視傷寒,以寒作溫,延誤病期  餘友趙××,男,38歲。高燒7日,醫作流感論治,先以輸液、抗生素投入4日,繼又配以中藥清熱解毒,辛涼解表法以治,然均無效。
  • 中藥煎煮方法不當把藥熬糊,咋整?收好這份中藥的正確煎法
    我們都知道湯劑是中藥最為常用的劑型之一,它的製作對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若煎煮器皿選擇不當、加水量過少、火力過猛、煎煮時間過長或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不當,都會導致把藥熬糊。中藥煎煮需要注意些什麼?膠狀中藥又該如何煎熬?
  • 辛涼解表藥:浮萍、木賊
    入肺經,宣發肺氣、開毛竅(開鬼門)而發汗解表、透疹止癢;入膀胱經,通調水道、潔淨府而利水消腫。功似麻黃,但性寒而發汗利水力緩,長於透疹止癢,可替代麻黃以發表宣肺利水消腫,尤善治風疹瘙癢與風水水腫。 【功效】 發汗解表,透疹止癢,利水消腫。
  • 中藥基礎知識-中藥的劑量與用法
    一、A11、安神藥服藥時間是A、多次分服B、空腹時服C、腹痛時服D、睡前服E、飯後服2、確定中藥劑量的因素不包括的是A、藥物性質B、劑型、配伍C、年齡、體質、病情D、季節變化E、醫囑3、檳榔的用法是A、生用力佳,炒用力緩,鮮者優於陳年者
  • 中藥熬糊了還能喝嗎
    遊戲人第一次煎中藥就熬糊了,那麼中藥熬糊了還能喝嗎?哪些中藥容易熬糊?中醫指出,中藥熬糊了如果繼續服用,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中草藥熬糊了,特別是碳化後,其藥性會發生變化,有的還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如果繼續服用,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
  • 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溼的 用什麼中藥泡澡驅寒
    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中藥調理是很常見的現象。而且中藥泡澡是中醫的傳統療法之一,自古以來一直受醫學界重視。那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溼的?用什麼中藥泡澡具有驅寒的功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重要泡澡的好處有哪些吧。
  • 中藥香囊隨身帶,護肺還能闢邪氣
    避瘟囊的藥方出自《理瀹駢文》,選用柴胡、羌活、大黃、細辛、吳茱萸、蒼朮六味中藥製成,六味藥通過四個組合,起到了抵禦外邪、保護肌體的作用:      1.柴胡辛溫發散、清熱解表、疏肝理氣;羌活辛溫發散;二者搭配適用於解表疏風。
  • 中藥止痛藥有哪些 中藥對於止痛有特效
    中藥是很多人在生病的時候,都會選擇的一種治療方法。若是生病或者是出現跌打傷的情況是時,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中藥敷在傷口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中藥止痛藥有哪些、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以及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
  • 中藥一般吃多久見效 喝中藥的注意事項
    如果病未好,就斷續堅持治療,如果病好了就該立即停藥!另外,由於中藥調理在時間上相對會漫長一些,所以在調理期間應注意禁食辛辣、油膩、刺激性的食物,同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營養,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喝中藥的注意事項1、喝中藥請在飯後30-60分鐘服用為宜。可以避免中藥成分對胃黏膜的刺激。
  • 中藥有沒有毒 服用中藥這些要知道
    中藥對於治療疾病是很有幫助的,若是出現生病的情況,選擇中醫治療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吃中藥的話,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呢?小編給大家講講中藥有沒有毒、中藥的禁忌有哪些以及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中藥有沒有毒在中醫裡,「毒」性指藥物的偏性,根據藥性的峻猛程度,有大毒、常毒、小毒、無毒之分。中藥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例如,馬錢子的番木鱉鹼、巴豆中的巴豆油等既是有毒成分,也是有效成分。有毒中藥的毒副作用,通過炮製或配伍可以減輕或消除。中藥有毒無毒,關鍵是能否對證治療。
  • 【中藥介紹】細辛
    細辛中藥故事 「說到細辛,你們一定要細心啊。」 「後來打聽才知道,原來那後生買藥回去之後便叫媳婦兒給他熬藥,拆開一看,見細辛藥量偏少,只有其他藥的三分之一,以為是我開錯了,便把三劑藥的細辛量一次性全熬了,心想著明日再去買些那味藥不就行了嗎。誰知道服藥後不到一個時辰,便口唇發烏,滿臉通紅,呼吸急迫,眼看就要不行了。家人哭的哭,叫的叫,思來想去,也只有這藥有問題。
  • 如何搶灘中藥創新藥,在國際市場施展「中國功夫」?
    一些藥企試圖重新開拓這片新藍海並加快市場布局,但也有不少藥企因為中藥創新藥研發難等問題望而卻步。  那麼,國內中藥新藥研發整體環境如何?中藥新藥研發市場,還存在哪些亂象?中藥創新藥研發的難點有哪些?
  • 【中藥學】解表藥之辛溫解表藥(4)中英中藥學分享第四期
    解表藥之辛溫解表藥(4) 石膏 【藥性 【功效主治】 清熱瀉火:氣分熱證,肺火,胃火(如白虎湯); 滋陰清熱:肺熱咳嗽,肺腎陰虛證(如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 生津止渴:消渴(如玉液湯、玉女煎); 緩和藥物的溫燥之性:尤補益藥如黃芪、附子(如桂枝芍藥知母湯
  • 喝中藥:上午9點和下午3點是最佳時間
    吃中藥則是一天兩次,但在時間上,醫生們給出的常常都是「早晚各一次」,大家最常見的喝法都是早飯和晚飯時分服用。但實際上,服用中藥最佳的時間並非如此。  「喝中藥,最佳時間是上午9點和下午3點左右。」市中心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王志敏解釋,上午9點和下午3點左右,是消化吸收能力最強的時段,也是人體吸收藥物的黃金時間。而且,這個時間喝中藥也不會影響吃飯。
  • 喝中藥的禁忌 你的中藥喝了有效果嗎
    3、留心服藥速度藥汁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到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藥服用時宜快不宜慢。4、服藥後可立即用涼水漱口然後喝適量溫開水。不加糖,就可以緩解中藥的苦味,四個小竅門你掌握了沒有。喝滋補藥要是覺得苦可以適當的加一些蜂蜜,蜂蜜本身就可以滋補氣血。實在是某些病情的需要,苦的中藥也喝了吧。
  • 中藥如何服用 正確的方法是什麼
    中藥治病,對我們的身體都非常的好了,健康的保養好身體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的。如果身體不好的話,肯定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的。那到底該怎么喝中藥,中藥有毒嗎,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呢,中藥的禁忌有哪些以及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 解表理氣的中藥裡它是地表最紫
    紫蘇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理氣寬中的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等症。並可解魚蟹中毒。《本草綱目》載:紫蘇「近世要藥也。其味辛,入氣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則行氣安胎;同藿香、烏藥,則溫中止痛;同香附、麻黃,則發汗解肌;同川芎、當歸,則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樸,則散溼解暑,治霍亂腳氣;同桔梗、枳殼,則利膈寬腸;同杏仁、萊菔子,則消痰定喘。」
  • 中藥功效長久巧記之蟬蛻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味中藥是蟬蛻,這也是生活中常見的藥物之一。蟬蛻別稱蟬退、蟬衣、蟬殼、蚱蟟皮。它的入藥部位為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性味甘、鹹,性涼,歸肺、肝經,屬於辛涼解表藥。藥房的學哥問我怎麼把蟬蛻的功效記得那麼清楚,我回答如下:「蟬蛻屬於辛涼解表藥,可以疏散風熱,知了叫的聲音非常大,所以可以利咽開音;知了可以蛻殼,所以可以透疹;知了的眼睛很大,可以明目退翳;知了在樹上有風,所以可以息風止痙,只要想到這些形象,就可以知道藥性。」
  • 過目不忘學中藥:圖文並茂的實用中藥講解來襲
    看完這篇文章,小藥童一再感慨中藥真美啊,今天一起跟路玉濱老師「過目不忘學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