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捷倫發布新三維電磁場仿真平臺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安捷倫科技公司(NYSE:A)日前發布最新版 Electromagnetic Professional 軟體――EMPro 2011.11。更新的三維建模和仿真平臺提供多種增強特性,可提高速度並改進射頻設計和驗證功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8042.htm

  EMPro用於封裝、連接器、天線和其他射頻元器件的三維建模和電氣性能分析,並可以與安捷倫先進設計系統(ADS)軟體緊密集成。EMPro 2011.11 版是以 2011.07 版的先進功能為基礎,對有限元法仿真器進行了重要改進:

  快速的 FEM 迭代求解器可將仿真速度提高 2 倍,包括內部埠(上一版中已經實現了2 倍的速度提升)。持續的功能改進證明安捷倫一直在不斷努力,加快仿真技術的發展。

  用戶自定義的無源負載功能。該功能支持用戶直接將理想的無源負載加入到 FEM 仿真中,以表徵匹配電路和表面封裝元器件。(無源負載是在電磁場設置環境中定義的,包括通用的串聯和並聯 RLC 網絡結構。這一功能可在考慮無源負載的情況下,獲得更精確的可視化場分布和輻射模式圖。)

  快速的二維埠求解器可簡化 FEM 仿真埠設置。該求解器使用戶能夠快速、輕鬆地確定模式數量、參考阻抗和最佳的阻抗線設置。


相關焦點

  • 三維結構電磁場仿真軟體的快速入門
    三維結構電磁場仿真軟體的快速入門 佚名 發表於 2020-08-10 08:58:28 HFSS全稱 high frequency structural simulator
  • 淺談PCB電磁場求解方法及仿真軟體
    「興森科技-安捷倫聯合實驗室」經常會接到客戶諮詢,如何選擇PCB電磁場仿真軟體的 問題。那麼,在眾多電磁場EDA軟體中,我們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知道每種軟體的優缺點呢?需要了解此問題,首先得從最最基本的求解器維度說起。
  • 微波EDA電磁場仿真軟體評述
    隨著無線電系統設計向更高頻率的發展和電路複雜性的增加,對於高頻電磁場的仿真,由於忽略了高階傳播模式而引起仿真的誤差。特別是射頻集成電路和微渡集成電路,對傳統的低頻模擬和數字電路的設計方法提出了新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器件和處理過程的變化、分布傳輸線的非連續模式和電磁(EM)耦合的變化。
  • 採用電磁場仿真和測量技術快速定位電源/地阻抗存在的問題
    通過電磁場仿真和測量工具可以直觀觀測電子系統設計所存在的EMI問題,發現電源/地之間阻抗超標的點或區域,從而快速優化去耦電容的布局,快速和有成本效益地將電磁輻射抑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出於縮短上市時間和降低成本的考慮,系統製造商需要更為快速的方法,來觀測電路板系統上存在較大的電源/地阻抗的區域,並精確地優化去耦電容的布局和設置,為此,本文著重介紹電磁場仿真和測量工具在定位較大電源/地阻抗點中的應用及其發展趨勢。
  • 基於HFSS的射頻微波系統設計仿真平臺介紹過程
    打開APP 基於HFSS的射頻微波系統設計仿真平臺介紹過程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4-27 11:38:00 基於射頻/微波電路的這些特點,想要高效進行射頻/微波電路的設計,需要仿真軟體具備以下功能: 1)、具備強大的非線性電路設計仿真能力,能夠對任意多的諧波分量、多個電晶體、多級電路進行精確仿真,具備仿真整個收發鏈路,包括混頻、濾波、放大、倍頻、振蕩等的能力; 2)、能夠導入電路板布線數據和層疊結構,能夠方便地改變電路板材料特性,研究不同電路板材料和布線方式對性能的影響
  • 電磁場求解器基本概念及主流PCB仿真EDA軟體解析
    商業化的射頻EDA軟體於上世紀90年代大量的湧現,EDA是計算電磁學和數學分析研究成果計算機化的產物,其集計算電磁學、數學分析、虛擬實驗方法為一體,通過仿真的方法可以預期實驗的結果,得到直接直觀的數據。如何選擇PCB電磁場仿真軟體的問題。那麼,在眾多電磁場EDA軟體中,我們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知道每種軟體的優缺點呢?
  • 安捷倫FieldFox 脈衝測量可簡化雷達現場測試
    安捷倫元器件測試事業部手持式儀器總經理 Dan Dunn 說:「Agilent FieldFox手持式分析儀的設計理念是幫助用戶在現場執行精確測量。新的脈衝測量選件進一步加深了這一理念,允許用戶通過 FieldFox 簡化現場雷達測試,始終交付出色的測量。」
  • 安捷倫公司怎麼樣_安捷倫滑鼠晶片都有哪些
    安捷倫公司的發展 1999年惠普宣布戰略性重組計劃,建立一家獨立的測量公司和一家計算與圖像公司,前者由元器件、測試與測量、化學分析和醫療儀器業務部門組成,後者包括惠普所有的計算、列印和圖像業務。 2000年6月2日,惠普把其擁有的安捷倫股份分配給惠普股東,安捷倫科技完全獨立。 安捷倫光子交換平臺問世,加速了全光學網絡的發展。
  • 安捷倫公司與中科大共建聯合實驗室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8388.htm  作為該校企合作項目的重要部分,安捷倫公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研院)共建聯合實驗室,旨在通過先研院的人才和技術,運用安捷倫公司的建模及仿真工具,進行集成電路(IC)的建模與仿真,並與安捷倫公司的電子測試儀器相結合,構建成完整的從IC建模
  • 從安捷倫剝離後的Keysight——專訪是德科技(上)
    曾任職是德科技亞太區數字測試業務的市場開發,建立市場推廣平臺,中國的新興公司發掘,藍牙和無線區域網技術推廣。杜吉偉在加入是德科技公司之前,曾在美國泰克公司擔任技術支持,負責VXI自動測試系統和邏輯分析儀。   Q1:是德科技目前的發展情況如何?您個人對通信市場是如何看待的?
  • 基於CST軟體的專用仿真平臺的開發
    同時兼顧用戶的其他需求,如:簡單的數據輸入、與CAD/EDA之間的導入導出和智能化的後處理,並提供開放的接口方便用戶在CST基礎上開發特定功能的仿真模塊。這些二次開發的仿真模塊,可以更好地完成用戶的需求,大大提高了電磁工程師的工作效率。
  • Altair HyperWorks 2017發布:完整的創新仿真平臺
    2017年3月7日,TROY(美國密西根州)– 隨著HyperWorks 2017®版本的發布,Altair將提供全新的一流技術來設計和優化高性能、高效率的創新產品。新產品和增強的亮點包括:   基於模型的開發套件 - solidThinking Activate®、Compose®和 Embed®功能現在是平臺的一部分,可進行概念研究、控制設計、系統性能優化以及控制器的應用和測試。
  • 工業仿真 數位化工廠三維投影 VR視野下的「人-機-環」虛擬仿真
    工業仿真+VR:「人-機-環」虛擬工廠工業仿真三維引擎融合VR交互,是實現「人-機-環」互通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工業仿真的有效延伸。最基礎的應用便是VR工廠巡檢,通常大型工業生產流程很難一窺全貌,如煉鋼、汽車製造、製藥等,採用工業仿真+VR技術,將現實工廠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投影到VR世界中。
  • 安捷倫在BCEIA2019發布新一代微型氣相色譜儀
    伴隨著BECIA科學儀器盛會的開幕,安捷倫科技在中國區正式發布全新一代的Micro GC 990微型氣相色譜儀。發布會現場安捷倫科技大中華區應用化學市場經理王海鑑,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亞敏,安捷倫大中華區氣相色譜應用支持經理管振喜,安捷倫氣相產品事業部市場經理
  • 安捷倫科技隆重推出開創性的ICP-MS和MP-AES平臺
    安捷倫光譜產品副總裁PhilipBinns表示:"安捷倫始終致力於不斷推出創新平臺技術,幫助眾多客戶擴展實驗室分析能力並簡化工作流程。此次推出的4200MP-AES和7900ICP-MS進一步證實了我們在元素分析領域中的領先地位,也有力印證了我們為客戶提供最好的儀器來滿足各種應用需求的承諾。"
  • 2020年煤礦三維通風仿真系統軟體與建模技術培訓
    所以,從科學合理通風管理考慮,煤礦需要配置通風系統仿真模擬分析平臺,通過建立全礦井三維通風仿真模型,來輔助礦井日常通風管理。礦井三維通風動態仿真模擬系統建成後可作為煤礦通風輔助決策分析平臺,可廣泛應用於:礦井通風系統管理與優化,通風系統薄弱環節三維可視化展現與預警(如:風速過大、微風、汙風循環),通風系統調整方案制定及預先仿真模擬(如:預測巷道貫通、延伸、密閉、作業面搬遷或者風機葉片角調整後通風系統通風能力和穩定性),應急預案制定及避災線路動態分析,風機工況點分析,自然風壓分析,井下巖溫
  • 業界點讚國產化新突破,仿真軟體PERA SIM深入洞察物理世界
    特別是仿真軟體領域,發展自主可控的工具與平臺已成為安全發展趨勢的必行之事。為此,安世亞太總結25年仿真技術積澱和業界各類資源優勢,通過聚焦國內用戶需求,自主開發了大型通用仿真軟體PERA SIM,並在年底全面發布該軟體,用自身的技術積累踐行作為仿真軟體領軍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 RF設計軟體和平臺大掃描
    在高頻和高速器件的三維(3D)電磁仿真領域,Ansoft公司首次披露HFSS v11 (圖1)。該版本保證用戶可以實現結構的無限仿真,而這先前由於規模太大而無法求解。基本上,HFSS v11將新的更高階、層次化基本功能與迭代求解相結合。這一求解採用了更小的網格提供了高精度域,因而其對大型、多波長結構產生了更高效的解。
  • PAM-CEM:三維電磁仿真軟體介紹
    PAM-CEM解決方案由專門從事電磁場仿真計算達20年的專家團隊開發,專門用於EMC的仿真測試。其開發目標是在設計的早期階段選擇更加真實的模型,進行電磁兼容(EMC)模擬仿真,從而預測系統或設備可能的機能問題,並立即仿真結果採取措施。
  • ANSYS發布新一代工程仿真解決方案17.0版本
    2016年1月27日,匹茲堡訊——全新發布的ANSYS® 17.0將助力結構、流體、電磁和系統等各學科領域的工程師,在其產品開發過程中實現跨越式提升。新一代ANSYS(NASDAQ:ANSS)行業領先工程仿真解決方案為產品開發的未來巨大突破做好充分準備,能在智能設備、自動駕駛汽車乃至節能機械設備等一系列產業計劃中實現前所未有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