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有「記憶」,並與後代存活率有關,太神奇了!

2021-01-07 奇點使者

據報導,近日,來自英國華威大學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植物們竟然也擁有「記憶」,而且這種記憶是否可以完整傳遞給下一代,也直接影響著後代植物們的發育情況。簡單來說,就是植物後代是否可以存活,都與上一代植物的「記憶」有關。

科學家們是如何發現的?

植物也有「記憶」,聽起來好像是擬人化了,那麼,科學家們究竟是如何發現的呢?這要從科學家們對於擬南芥的研究開始說起了。

擬南芥在生物學家的眼中,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植物,雖然名字看起來很高雅,但事實上,擬南芥就是一種名不見經傳的小草,它們既沒有經濟價值,又沒有食用價值。

不過,當人類進入到20世紀之後,過去的100多年裡,伴隨著生物學的發展,擬南芥開始在生物研究界出了名,因為它們被稱作植物界的「黑腹果蠅」,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繁殖速度驚人、適應能力極強,而且在實驗室環境中也非常容易研究和操作。

擬南芥是生物學家們的「寵兒」,一個8釐米左右的培養皿中,就可以長出最多10株左右的擬南芥,而且只需要1個多月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發育,並且每株可以長出數千粒的種子。

所以,從上個世紀開始,擬南芥就一直是生物學和經典遺傳學中最好的實驗材料之一,因為擬南芥的「無私奉獻」,人類的植物學研究也蓬勃發展。

這次來自英國的科學家,就是在研究擬南芥的過程中,發現了2種全新的蛋白質,在研究它們的過程中,發現這兩種蛋白質和擬南芥的生長周期密切相關。

同時,這兩種蛋白質也可以通過植物的有性繁殖,傳播給自己的後代,這樣一來,就等於將自己的生長「記憶」遺傳給了下一代。

如果上一代擬南芥的生長「記憶」是非常優秀的,那麼後代同樣也會非常優秀,不過,如果上一代擬南芥存在著缺陷,相應的,這也會影響擬南芥後代的生長發育。

這項研究顯示,雖然植物在自然界中看起來好像不起眼,而且也是生態鏈中的最低端環節,但是它們和動物們一樣,在生長發育、後代遺傳等諸多問題上,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這項研究也對於植物學的發展,起到了新的作用。

植物是如何出現的?

既然了解了植物的「記憶」,對於植物後代的營養,接下來,在讓我們看一下,植物是如何出現的。

當我們追溯陸生植物演化史的時候,一切則要從大約4億年前的志留紀開始說起。當然,這裡主要說的是擬南芥等陸生植物,水生的藻類植物它們出現的時間要更早,比方說至少10多億年之前,最低等的原始藻類植物,就已經出現在海洋之中了。

在志留紀末期的時候,地球的氣候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階段,海洋的面積開始縮小、陸地的面積開始增大,於是,一些水生植物開始慢慢朝著陸地生物的方向演化。

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直到大約3.9億-3.7億年前,最早的陸生植物——裸蕨植物才正式出現,而且它們繁殖速度驚人,很快就遍布全球,不過,裸蕨植物並沒有一直存在下去,它們只在地球上存在了3000萬年左右的時間,就滅絕了。

之後的植物界,就是蕨類植物和前裸子植物的天下,它們也承擔起植物演化的重要角色,不過,對於這些古老的植物類群,目前科學家們還有很多問題沒有搞清楚。

不過,目前陸地上的植物可並不是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天下,真正讓陸地植物綻放諸多形態的,是被子植物,它們出現於侏羅紀中後期,在白堊紀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契機,如今我們熟悉的花朵,以及我們使用的蔬菜等,都屬於被子植物。

相應的,上文中我們提到的擬南芥也是被子植物,研究認為,被子植物的祖先應該是前裸子植物的「後代」——某種進化過的裸子植物,因為從化石研究來看,早期被子植物是同時具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徵,不過,至於究竟是如何進化的,還需要進一步去研究。

人類的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帶著各種各樣的疑問,人類也在不斷前行,希望未來可以早日解開所有的謎團,一起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華威大學發現兩種組蛋白,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植物後代的存活率
    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兩種蛋白質,它們可以擦除植物的記憶,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後代的存活率。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機制,植物能夠將其「記憶」傳遞給後代,從而導致植物生長和發育缺陷。為了生存和繁衍,植物具有感知和記憶環境變化的獨特能力。這與DNA和組蛋白的化學修飾有關,後者改變了DNA在細胞核內包裝和基因表達的方式-這一過程稱為表觀遺傳調控。
  • 植物「記憶」影響後代存活
    本報訊英國華威大學研究人員日前揭示了植物將「記憶」傳遞給後代導致生長和發育缺陷的相關機制。近日,該研究刊登於 elife。為了生存和茁壯成長,植物具有感知和記住環境變化的獨特能力。這與DNA和組蛋白的化學修飾有關,這些修飾改變了DNA在細胞核內的包裝方式和基因表達方式——這一過程被稱為表觀遺傳調控。
  • 植物化學記憶影響後代存活機會—新聞—科學網
    (左),在有記憶的情況下生長(右)。圖片來源:華威大學 英國華威大學研究人員揭示了,植物將「記憶」傳遞給後代導致生長和發育缺陷的相關機制。近日,該研究刊登於 elife。 為了生存和茁壯成長,植物具有感知和記住環境變化的獨特能力。這與DNA和組蛋白的化學修飾有關,這些修飾改變了DNA在細胞核內的包裝方式和基因表達方式——這一過程被稱為表觀遺傳調控。
  • 太神奇了!這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
    太神奇!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你見過長得最像動物的植物嗎?它們個個栩栩如生,十分可愛。1. 鸚鵡花鸚鵡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鳳仙花屬的一種奇特的小草本植物。它的花呈粉紫色,夾雜有綠色和深紅色,像羽毛色彩多樣的鸚鵡停在空中或草地上。看,它那彎彎的小嘴兒和圓圓的身子,是不是特別俏皮可愛?鸚鵡花的家鄉在泰國,在泰國當地的植物園可以看到。早晨是欣賞鸚鵡花的最佳時機。
  • 動物卻很有規律,是為提升後代存活率嗎?
    因為在動物的發情期時段,主要原因是與成活率存在一定的關係,所以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之下,加上外界環境的影響,這樣成活率才會高一些,對後代的影響就大一些。並且不同的動物發情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就如鹿好像就是在秋天發情的,他們的孕期較長,會在來年的春季產子,而一般小型哺乳類都是在春天居多,然後在夏季產子。這樣都可以提升生物的一個存活率。這也是生物的一個選擇性。
  • 隱藏的植物記憶:遺忘可能是更強大的生存工具
    在有關植物形成記憶的研究中,下一步將了解它們是如何實現的。揭曉植物記憶必須了解表觀遺傳學在梅爾徹斯和安東的時代,激素是植物科學的前沿科學,發現新激素的技術也非常簡單暴力:科學家先將葉片磨碎,之後分離提取植物釋放的小分子,然後他們把這些激素噴灑在植物上,觀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例如:赤黴素(Gibberellin)能夠刺激植物生長。
  • 早期癌症十年存活率達90%
    早期癌症十年存活率達90%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3.27 星期二 無須恐慌早期胃癌十年存活率高達90%    「國內相關數據顯示,一A期胃癌十年存活率達90%,乳腺癌治療效果更好,不僅早期乳腺癌十年存活率達90%,二十年存活率也高達85%。肺癌患者只要淋巴結陰性,五年存活率也達到了79%。」剛見面,張小濤就通過這一連串數據告訴記者,癌症並不是什麼不治之症,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是很高的。
  • 《山海經》中的不止動物很神奇,植物們也有話說
    一直以來,人們都對《山海經》中記載的各種奇異動物很感興趣,這些上古動物不僅長相奇特,還有很多神奇的藥用價值,吃貨們十分嚮往啊!但光吃肉總感覺不太健康,葷素搭配才是正道,古人自然也考慮到了這點,所以其實在《山海經》中,同樣記載了很多神奇的上古植物,有完全不輸於這些動物的神異和價值。所以我們不妨也換換口味,看一看《山海經》中,都有哪些神奇的植物呢?
  • 長頸鹿為啥有斑紋,有啥作用,研究稱:遺傳的結果,與存活率有關
    那麼接下來小編也要給各位小夥伴們說上這麼一件奇聞異事了,那就是許多小夥伴們都好奇的,長頸鹿為啥有斑紋,這些斑紋有啥作用,研究稱這是遺傳的結果,還與長頸鹿的存活率有關其實長頸鹿有斑紋就是長期遺傳的結果,並且研究發現,母鹿的花紋和小鹿身上的斑紋類似度很高,並且在斑紋上也有著講究
  • 世界上最奇葩的動物,「一半植物一半動物」,太神奇了!
    世界上最奇葩的動物,「一半植物一半動物」,太神奇了!這個東西就究竟是植物還是動物啊?有沒有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都有哪些自然是有的?不過在說之前吐槽要先說劃分動物和植物,最重要的依據那就是葉的依據,那就是葉綠素的體和細胞壁的油汙。
  • 長壽的精子能夠孕育更加健康的後代
    東英吉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雄性射出的精液中,較為長壽的精子能夠讓後代的存活率更高,而且生活質量往往也較高。早有研究數據表明,雄性動物每次射精時能夠產生成千上萬甚至上億的精子。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怎麼樣的精子才能讓卵子更容易受精呢?
  • 一種觀賞植物,有人稱它鳳凰蛋,有人叫它蜈蚣草,學名卻和腎有關
    一種觀賞植物,有人稱它鳳凰蛋,有人叫它蜈蚣草,學名卻和腎有關文/三條石世界上有很多種植物,但是任何一個植物都是一味藥,區別在於,有的是良藥,有的是毒藥。良藥用的不好,會比毒藥還毒。毒藥用的好,遠勝所謂的良藥。花草客棧,每日一味花草,帶你識別他們,看穿她們。
  • 這種很常見的植物竟然這麼神奇,開花就會死,你知道嗎?
    在竹林中穿行,竹影如精靈閃動,兩側筆直挺立的竹林也有了遮天蔽日的氣勢。竹子雖然是一種常見的植物,但它又的確又是一種神奇的植物。事實上,見過竹子開花的人並不多,以至於不少人認為竹子根本就不開花。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四川甘肅等地的箭竹林大面積開花,隨後漫山遍野的竹子同時死去,轟動一時,給竹子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那為什麼竹子開花後就會死去呢?
  • 「瞬時記憶」「逆天生長」,來自沼澤地的食肉植物——捕蠅草
    如果說黑猩猩和海豚是動物中的"高等族群",那食蟲植物絕對是植物家族中的"高等植物"了,它們捕捉昆蟲、甚至吞食小型動物,擁有奇特的外觀,造物主賦予了它們獨特的生存技能,讓他們在這個星球上惡劣的環境中也能生存。
  • 有時候聞到一種味道,就會突然想起來往事,難道嗅覺也有記憶?
    人類的記憶非常神奇,正是人類的記憶力,讓我們的文明得以延續至今。對於個人來說,記憶也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有的時候,我們偶爾聞到一種味道,就像是打開了記憶的大門,會回想起許多年前的事情,比如小學時光,童年趣事和家裡的事情,仿佛打開了記憶的大門。
  • ...標、臂旁核微環路、跨座式單軌列車、磁渦環、彗星、植物化學記憶
    今日科技話題:車載光頻標、臂旁核微環路、跨座式單軌列車、磁渦環、彗星、植物化學記憶 2020-12-04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神奇植物專題 ② | 乘風破浪的種子
    地球上的植物數量不計其數,為了生存,植物需要不斷的繁衍後代和擴張領地。;這些植物從哪裡來呢?植物又不像動物可以四處遊走,他們擴張領地的方式除了微乎其微的無性繁殖,大部分還是要靠有性生殖。但是,植物的後代如果全部原地落下,勢必要處於母株的陰影之下,既缺少足夠的陽光雨露,又要跟強大的母株和兄弟姐妹競爭有限的養分,自然無法正常生長。所以,經過億萬年的演化,植物們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方法,將自己的後代傳播出去。
  • 打破生物限制,既下蛋又能生崽的動物,這種生物太神奇了
    要知道地球的生態環境都一個平衡點,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位置,同時不同種類的繁殖都有一定的規律,比如說哺乳動物都是胎生,而像鳥類,蛇類都是卵生,也就是說它們都是下蛋的,但是你知道有一種生物麼,它即可以胎生又可以卵生,真的是非常的神奇
  • 神奇的植物——木豆
    有一天,李老師給我們講大豆的種植的時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大豆是草本植物,紫穗槐是落葉灌木。但兩種植物都屬於豆科。能不能把大豆嫁接在紫穗槐上?這樣,只要種上一茬,就可以年年收割而不需要年年重新種植了。這是一種多麼理想神奇的植物啊。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好天真啊,我回去做了好多的試驗,結果不僅沒有成功,還因此被大人們好一頓嘲笑。故事雖然過去了幾十年,但回憶起來卻仍然歷歷在目。
  • 窮山惡水出奇蹟,「逆天生長」的惡魔植物,不僅吃肉還有記憶
    和大部分綠色植物一樣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但生長在這片&34;當中的蠅草卻對並不太需要進行傳統的光合作用,它們進化出了自己獨特的生存技能,直接通過捕捉昆蟲以及小動物獲得營養,顯然和比空氣中的陽光和水分相比,動物蛋白的營養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