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落朱提幾百個,洞庭秋色盡堆"。秋風拂面,這是明代詩人吳寬筆下,在這蕭瑟枯黃的時節,而銀杏奏響了它那絢麗多彩的樂章,金色的銀杏展翅飛揚在屋前院中。這一抹金色像羽毛一樣輕盈的身影隨著秋風在枝頭瑟瑟地舞動,有的堆在路旁,「滿城儘是黃金」。銀杏無秋色賞,秋色無真秋,秋色更無爛漫秋景談。
位於重慶金佛山的楊家溝,這裡的山頭五彩斑斕,一年四季景色絢麗多彩。晚霞在此落霞,光焰柔和;銀杉樹幹挺拔,銀絲交輝;方竹風骨秀麗,亭亭玉立;而作為金佛山「五絕」之一的古銀杏樹,筆直娟秀,枝繁葉茂。
儘管銀杏樹在我國各地都是很常見的植物,但大家平時所見的都是其栽培的植物,而天然狀態下的野生銀杏種群則是很罕見的。因此,曾經有一段時間,植物學家們認為,野生的銀杏已經絕跡了。並在金佛山南路楊家溝山上,發現了一片極為稀有的野生銀杏林。
在這片小山之上,生長著3萬多株大大小小的野谷銀杏樹,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集中、群落最大、植株最多的野生銀杏原生地,其中有10株樹齡超過1000年。根據植物學家的研究,其中最大的一種至少有2500年的樹齡,需要幾個人合抱才能活下來。
陽春三月,銀杏雖沒有百花嬌豔的芳香,卻翠綠的嫩葉如展開的扇面,在柔柔的暖風中搖曳,沙沙作響。
隨著氣候越來越炎熱,到了盛夏,樹葉漸漸深綠,茂密,樹幹筆直向上,枝繁葉茂的參天古樹,成了一把綠傘遮天蔽日,也像守衛一般聳立在林中幽靜。
秋天的時候山麓是一片金黃,在這莽莽的群山之中,古銀杏林顯得滄桑古樸,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擺著美麗的身姿。陽光絲滑如絲,穿過直立的樹幹,透過金黃色的葉脈,在茂密的枝條間時隱時現,灑下一片片金光,給銀杏樹披上了一層金光的外衣。
林子下面還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山道。秋風吹落銀杏葉,鋪滿厚厚的一層,漫山遍野,在遊人的腳邊窸窣作響,仿佛踩著滿地金子。這片銀杏野生林,生長在險峻的高山絕壁之上,隱居在幽深幽靜的森林裡,有著獨特的自然生態美,猶如畫中仙境一般。
而且,在當地,也流傳著一個關於千年古銀杏的神話故事:傳說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對神仙在天上保佑,因違反天規而被貶下凡間,變成了兩棵銀杏樹,為的是不能相見,於是把一棵銀杏放在山東,另一棵則放在了金佛山。
就這樣近千年來,這兩棵銀杏樹就這樣相依為命,為了能再相見,便拼命地生長。前一個世紀,一場突然發生的大火,不幸的是楊家溝古銀杏被燒焦了,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完好樹幹。
可是到了春天,那焦黑的樹幹居然又長出了嫩綠的新芽來,隨著春天的到來,又重現了生機勃勃、枝繁葉茂的景象。
因此,村民們覺得這座高大古樸的銀杏著實不凡,代表了浴火重生的頑強生命力,「白果娘娘」,即「銀杏皇后」的名號,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佳節,村民都會到樹下祭拜,祈求平安幸福。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野生銀杏盡情生長,樹幹飽經風霜,蒼勁古拙,象徵著生活的熱情與絢爛,在深邃古樸的森林中,獨放異彩,展現出遠離城市與喧囂的奇異景觀。登高望遠,臨深通幽,才知江山如此嬌嫩,有許多爛漫的風景存在於群山險峰、叢林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