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成搖錢樹 浙江古銀杏小鎮的生態掘金記

2020-11-22 和訊

中新網湖州8月27日電 (江楊燁)多年來,浙江湖州小浦立足自然優勢,讓古樹「返老還童」;解碼文化基因,打造民宿特色;發展美麗經濟,銀杏樹變成了「搖錢樹」,讓原本存於歷史的文化、處於自然之中的美景,走上了變成「金山銀山」的道路。

8月27日,記者從浙江湖州長興的銀杏故裡民宿了解到,過了三伏天,夜間天氣變涼,銀杏也將逐漸變黃,預訂秋天來看銀杏、住民宿的遊客也多起來了。

浙江湖州的畫卷裡,每到深秋,長興小浦「十裡古銀杏長廊」層林盡染,金色銀杏樹與青山綠水勾勒出特有的景致。

長12.5公裡的銀杏長廊中,散落著3萬株原生野銀杏樹。其中,百年以上的老樹就有3640株,千年以上古樹5株。它們見證著小鎮的興衰,承載著小鎮的記憶。在歷史的長河中,為小鎮注入了韻味與風情。

圖為銀杏故裡民宿 銀杏故裡供圖

古樹承載記憶 村民有了保護意識

古樹名木是「綠色文物」「活的化石」。據悉,長興最古老的「銀杏皇后」有1500餘年歷史,在小浦大岕口村;「銀杏王」也有1000多歲了,在小浦方一村。

傍晚,夕陽西下,當車駛入小浦八都岕,道路兩旁是高大的銀杏樹。再往前走,在小浦方一村村口,「銀杏王」長勢挺拔。一群小朋友正在樹旁玩鬧。樹蔭下,京劇上演。

一位看京劇的老爺爺滿眼笑意。老爺爺姓周,他說,「我小時候就圍著這樹玩,我女兒上學的時候在這裡做早操。這些年,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棵樹一直沒變。」

從周爺爺的描述中,記者了解到,銀杏的果實叫白果。90年代初,白果是出口產品,價格高,不少當地村民靠賣白果成了「萬元戶」。

前幾年,白果行情低迷,人工摘果少,古銀杏樹因缺少打理,出現長勢衰弱,提前掉葉等情況。

隨著「兩山」深入人心,長興專門制定了《八都岕古銀杏培育管理實施方案》;2017年,小浦牽手浙江農林大學專家團隊,為3萬株原生野銀杏開展健康體檢,夯實了「綠水青山」。

近年來,隨著鄉村旅遊的發展,百姓對於古銀杏的保護意識逐漸增強。2019年11月,長興開展了古樹保護基金會認捐等活動,籌集到270萬餘元民間資金投入古樹保護。

此外,地勢平緩、依山傍水的長興還有竹林、青梅樹、有機茶樹等物種。白的銀杏,黑的烏梅,綠的紫筍茶成為了長興生態保護的重要一環。

圖為雲棲舍民宿做的烏梅 雲棲舍民宿供圖

文化需要解碼 助力鄉村旅遊

提及小浦的文化,大致可以用兩個人兩本書,以及一塊匾概括。

據悉,中國茶文化史上第一部曠世巨著《茶經》的作者陸羽曾來到小浦八都岕考察過茶葉;《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也曾來此考察過烏梅。一塊匾則指的是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為銀杏長廊的觀音庵題「成世一寺」匾。

文化解碼的方式多種多樣,民宿伴手禮設計便是其中之一。小浦鎮旅遊生態辦工作人員許晴介紹,小浦的民宿有著與民宿定位相匹配的伴手禮,茶葉、非遺、烏梅都是當地的特色。

湖州長興小浦雲棲舍民宿主房小平是烏梅製作技藝市級項目非遺傳承人。他說,開民宿之初,有位專家告訴他,沒有文化支撐的產業是沒有生命力。他便將奶奶烏梅製作技藝作為民宿的精髓。

烏梅製作是將成熟的黃梅放在土灶用煙燻。傳統技藝製成的烏梅色澤烏、酸度高、香味濃。據悉,房小平還用烏梅做配料,開發了烏梅宴。酸甜可口,生津開胃的美食吸引不少遊客前來。

和雲棲舍民宿一樣,銀杏故裡發揮自身優勢,將銀杏和紫筍茶做成伴手禮,解碼文化基因。

銀杏故裡是浙江省級金宿級民宿。民宿主周俊蓓告訴記者,銀杏是家鄉最具特有的文化,承載著兒時的記憶。「我會把村裡優質的白果收過來,售賣給遊客。」

據悉,小浦還開發了銀杏面膜、銀杏宴、岕裡刺繡等文創產品。此外,小浦挖掘當地特色,形成了「一臺戲、一首歌、一條巷、一個節、一組館、一叢書、一席宴、一套禮「八個一」文旅項目。其中,小浦作為浙江京昆藝術中心傳習基地,開設了「小京班」,吸引了大批戲迷前來。

小浦成為了展示文化基因的生動舞臺和推廣各類旅遊產品的絕佳場所,優質文化基因的傳承與發展不僅停留在口口相傳、師徒相承上,更通過旅遊、文化產業的途徑,體現時代性、重燃生命力。

圖為浙江湖州長興小浦 房小平 攝

發展美麗經濟 銀杏樹變「搖錢樹」

20世紀90年代,白果的價格不匪曾讓小浦的百姓豐衣足食;如今,古銀杏帶動的鄉村旅遊,更讓百姓享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梅雨時節,不少遊客來房小平的雲棲舍民宿體驗煙燻烏梅製作。民宿成了教學點,每年都要接待上萬人次的考察人員,還要去各地展演20餘次。

非遺為民宿注入了靈魂,也帶來了收益。房小平介紹,奶奶以前賣烏梅的時候十幾元一斤,現在價格已經翻了5倍多。此外,以烏梅雞為代表的烏梅宴一年營業額更是近50萬。

烏梅的製作時節是6月,銀杏最美的季節是10月。鄉村總是這樣,不同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驚喜,生態美也進一步帶動了經濟美。

據悉,小浦還細化文旅產業上下遊生產性和服務性行業分工,帶動周邊村民參與到文旅產業的各個鏈節,如參與種植管理有地域特色和適銷對路的農作物,以及從事本土飲食文化菜譜開發和餐飲服務、旅遊文創產品開發生產、經營土特產體驗店等。

同時,小浦引進文化產業項目,如「中國紅」櫻花文化園、趣野戶外營地等項目,豐富旅遊的文化元素。

2019年,小浦鎮接待遊客6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億元,形成「美麗資源變身美麗經濟」的具有長興特色的「小浦經驗」。

文化與旅遊的不斷交匯互融,讓當地百姓真切品味到了詩與遠方相輔相成的「新小浦」。(完)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現存的最古老活化石古銀杏都分布在哪裡?
    西安銀杏西安羅漢洞村觀音禪寺內有一棵千年銀杏樹。這棵銀杏樹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已被國家列為古樹名木保護名錄。這棵銀杏樹下落滿黃葉,像金黃的地毯鋪了一地,來看落葉的人絡繹不絕。浙江古銀杏浙江杭州古銀杏樹種植於隋朝,樹齡1410年。
  • 秋天童話的銀杏村,擁有3萬株銀杏樹,是最美秋景的代表
    中國最美的秋景是銀杏,中國最好的銀杏風光藏在邊陲小鎮騰衝銀杏村。近兩年,騰衝因銀杏村而成為網紅深秋打卡的聖地。說起騰衝,很多人想到的是火山、溫泉,但這座邊城卻因銀杏而聞名。騰衝城北40公裡處的江東古銀杏村,因有雲南古銀杏林,故名銀杏村。
  • 中國最美12個銀杏古村落,第一個就讓人驚豔,最美的一抹黃
    每年的秋天,靈川縣海洋鄉的100多萬棵銀杏樹的葉子會變得金黃, 把海洋鄉裝點成童話世界一般。  洛陽穀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銀杏群落之一,這裡有520萬棵銀杏樹,一般都是百年以上,千年以上的,幾千年的也有。
  • 賞千年銀杏、觀多彩文化 2020長興第八屆古銀杏文化旅遊節開幕
    11月12日, 2020中國長興第八屆古銀杏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暨新 疆柯坪-浙江長興「文化走親」文藝演出,在八都岕十裡古銀杏長八都岕獲獎伴手禮頒獎儀式、浙江政務短視頻聯盟——短視頻內容生產基地和浙江省戲曲之鄉的授牌儀式等多重活動。
  • 中國十大古銀杏樹,樹齡最短的也有兩千年!
    銀杏樹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高等植物之一,具有極高的經濟、生態、觀賞和科研價值,有著「植物大熊貓」、「金色活化石」之稱。銀杏樹也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因而被稱為中國的「國樹」。立春則豆蔻含苞,至夏則蔥綠欲滴,仲秋尤金黃可掬、璀璨炫目,冬季則玉骨瓊枝,一季一景,四季四美,被譽為「生命藝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我國樹齡最長的十大古銀杏樹的風採吧!
  • 濃鬱的銀杏果實散發出濃鬱的香味,讓許多遊客流連忘返
    初秋時,德化縣楊梅鄉安村定榮村的自然角落裡,只有高大的古銀杏樹點綴著村裡的小山。銀杏樹上的果實日漸成熟。隨著銀杏葉在風中翩翩起舞,濃鬱的銀杏果實散發出濃鬱的香味,讓許多遊客流連忘返。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原名鴨腳樹或公孫樹,是世界珍貴樹種之一。
  • 廣東南雄千年古銀杏引遊人紛至沓來
    廣東南雄千年古銀杏引遊人紛至沓來 時下正是廣東南雄銀杏最佳觀賞期,特別是該市坪田、油山等鄉鎮的千年古銀杏,更是綻放著獨特魅力,吸引不少遊客匯集南雄。  據了解,南雄市有銀杏樹10萬畝,主要分布在坪田、油山、主田、帽子峰等18個鄉鎮,而集中連片有上百畝規模的銀杏基地就有近20個。坪田、油山的銀杏多為老樹,以叢生古銀杏群聞名,上百年樹齡的有1000多株,樹齡最長的有1600多年。
  • 古銀杏價格十年漲九倍 百年老樹近半殞命(組圖)
    尤其是銀杏樹,近來成為進城首選之樹,日益稀缺的古銀杏價格更是十年漲了近十倍。「樹託」雲集車站介紹個買樹的,能賺百十元5月上旬,記者以小區開發商採購銀杏樹的名義,深入銀杏之鄉———臨沂郯城縣新村鄉,以及與之毗鄰的江蘇省邳州市港上鎮。在這裡,銀杏樹買賣盛行,已經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產業。只要肯花錢,數百年的古樹也能買得到。
  • 高清組圖:長奶頭的1809年的古銀杏樹
    高清組圖:長奶頭的1809年的古銀杏樹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16年01月11日15:56 圖為秋季的1809年的古銀杏樹 人民網十堰1月11日電 銀杏樹出現在幾億年前,被譽為活化石,由於分雄性和雌性,村民們稱其為公樹和母樹,公樹不結果,母樹結果,公母區分以長奶頭的為母樹。
  • 扛得住雷劈,經得起風霜,中國最厲害的古銀杏都藏哪兒?
    近日,世界最古銀杏——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黃絲的銀杏樹吸引了人們的關注。這棵樹齡超過5000年的古樹因雷電而受重創,但憑藉頑強的生命力自愈,整棵樹依舊茂盛。它的美麗再次印證了銀杏是植物界「活化石」的說法,眼下寒風已起,黃葉紛飛,趕緊安排行程,去看看古銀杏的奇景吧!
  • 西安古觀音寺有棵千年銀杏樹,傳說是李世民親植,獨樹成林太壯觀
    這幾年在西安的街頭巷尾,公園小區都能看到一片片銀杏樹。這已經成了西安街頭一景。在西安要看銀杏樹,當然要去看長安區羅漢洞村終南山古觀音禪寺內的千年銀杏樹;古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距今約有1400年歷史,為終南山千年古剎之一。傳說,這棵銀杏樹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已有1400年光景,因有遊客拍得太漂亮現在已經成網紅樹了。
  • 北京最古老銀杏樹都在哪裡?賞銀杏一定要去(組圖)
    如果想感受被金色「包裹」的感覺,不妨將自己置身於銀杏林:郊釣魚臺國賓館東側的銀杏林、阜外大街的銀杏林行道樹、園博園的銀杏大道、地壇東門的銀杏林、奧體中心西側北辰大街廣場的銀杏林、西單文化廣場的銀杏林……都會令您如願以償;如果想觀賞滄桑厚重絢麗繽紛的黃色,不妨來一次探幽尋古,潭柘寺、大覺寺、五塔寺的古銀杏樹絕對能帶給您一種別樣的感覺。
  • 私藏重慶的深山美景,三萬株古銀杏,最大樹齡2000多年
    晚霞在此落霞,光焰柔和;銀杉樹幹挺拔,銀絲交輝;方竹風骨秀麗,亭亭玉立;而作為金佛山「五絕」之一的古銀杏樹,筆直娟秀,枝繁葉茂。儘管銀杏樹在我國各地都是很常見的植物,但大家平時所見的都是其栽培的植物,而天然狀態下的野生銀杏種群則是很罕見的。因此,曾經有一段時間,植物學家們認為,野生的銀杏已經絕跡了。並在金佛山南路楊家溝山上,發現了一片極為稀有的野生銀杏林。
  • 【藏不住了】千年古銀杏披「金妝」!只一眼就心動!
    由東方智慧先哲老子親手種植 被中國林學會評為「中國十大最美古銀杏」 為陝西唯一入榜的一棵古銀杏樹 紛飛的銀杏葉在微風中起舞 便是冬漸濃最真實的寫照
  • 「北京都下初雪了,就廣東人還在追銀杏」
    山東、江蘇、浙江、河南、湖北等都是古銀杏大省,「king of 銀杏」的大賽,註定是一場聲勢浩大而沒有定論的吆喝。△西安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是李世民親手種植的/圖蟲創意總之一入金秋,神州大地的「豪門」銀杏在社交平臺上樂此不疲地「被動比美
  • 滿大街銀杏樹,怎麼就成瀕危物種了?基因測序揭示驚人事實
    中國種植銀杏的歷史非常悠久,邳州的一顆銀杏樹種植於北魏正光年間,距今已經有1500年歷史。中國的銀杏是怎麼走向世界的全世界的銀杏樹都源自中國,銀杏從中國向全世界「漫遊」的時間集中在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南北朝時期,中國的銀杏樹傳播到了朝鮮半島,第二個階段是隋唐時期,日本遣唐使和僧人從海路將銀杏引進到了日本!
  • 古今文人墨客筆下的浮來山與銀杏樹
    梵宇猶存古定林,校經慧地空遺躅。 驀看銀杏勢參天,閱盡滄桑不記年。 漢柏秦松皆後輩,根蟠古佛未生前。 相傳其下敦盤會,此樹亭亭若青蓋。 魯史春秋第一公,再傳方詫恆星悔。
  • 陝西4000年古銀杏落葉似黃金毯(圖)
    陝西4000年古銀杏落葉似黃金毯】初冬時節,陝西漢中,留壩縣玉皇廟鎮,4000年的銀杏樹下,金黃的銀杏葉飄落一地,美得震撼!陝西4000年古銀杏落葉似黃金毯】初冬時節,陝西漢中,留壩縣玉皇廟鎮,4000年的銀杏樹下,金黃的銀杏葉飄落一地,美得震撼!(央視記者李志)
  • 1400年古銀杏落葉似金毯 盤點全球美景
    陝西2棵古銀杏落葉似金毯 王維曾在輞川詠銀杏   初冬時節,陝西漢中,留壩縣玉皇廟鎮,4000年的銀杏樹下,金黃的銀杏葉飄落一地,美得震撼!  陝西2棵古銀杏落葉似金毯 王維曾在輞川詠銀杏   西安羅漢洞村觀音禪寺內有一棵千年銀杏樹。近日,這棵1400多年樹齡的銀杏樹下落滿黃葉,像金黃的地毯鋪了一地,來看落葉的人絡繹不絕。雖然經歷周末兩天的濛濛細雨,銀杏樹葉大半已落,但仍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 洛陽除了牡丹花,這些小鎮也超美的!
    車村鎮位於豫西伏牛山腹地,嵩縣南部,是伏牛山生態旅遊規劃的核心區。據說很早之前,有「車」姓人在此生活,後經過世代繁衍,形成村落。 嵩縣白河鎮現存500年以上的古銀杏樹413棵,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銀杏樹237棵。這些千年銀杏樹高大挺拔,蔚然成林,姿態優美,葉形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