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三省赤水河畔這個地方,有株2200多年樹齡的植物界熊貓

2020-09-18 流雲有驚奇

銀杏樹(俗稱「白果樹」) ,屬落葉喬木,學名銀杏樹,又名公孫樹,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經查證,銀杏樹種被當代科學界稱為「植物界的熊貓」和「冰河時代的活化石」。在兩億多年前,銀杏就在地球上生存了,它比恐龍還早一億多年現身地球。250多萬年前發生第四紀冰河時期,銀杏數量逐漸減少,臨頻滅絕的危機,而中國南部因地理位置適合和氣候溫和,成為銀杏的最後棲息地。至今成了寶貴的珍稀植物。地處雞鳴三省赤水河畔的敘永縣觀興鎮千年古銀杏樹,就是極為稀少的倖存者之一。

此株銀杏樹座落在聞名遐邇的雪山關右側,名貫西南的雞鳴三省岔河村左邊,譁譁流淌的赤水河北岸的敘永縣觀興鎮普興村一社(大地名小箐溝,小地名小彎子,原觀興鄉在青村)的山梁上。此株銀杏樹枝繁葉茂,樹根部虯曲多姿、盤根錯節,樹腰上有多隻樹乳,樹椏林密。古銀杏樹胸徑超過5米,胸圍有15.78米,要10多個人手拉手才能抱得完。樹中部以上現在已有大小椏枝近50株,其中,最粗的椏枝直徑已達60釐米以上,最高的7米以上,樹上每年產果實近三至四百公斤。遠遠望去,恍若一片樹林,呈現出千年古銀杏獨木成林的奇特景觀。上世紀90年代初,省林科院專家考察確認該樹已有2200多年的樹齡,它像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默默地守望著西南這方水土上勤勞純樸的老百姓,在當地村民的眼目中它是當之無愧的鎮山之寶,此樹全國實屬罕見。

普興村距觀興鎮上7.5公裡。東臨赤水鎮斜口村、南與貴州省七星關區生機鎮隔河相望,西靠紅軍長徵博古交權、轉折中國命運的石廂子,北接觀興鎮木拉村。普興村地形東低西高,在兩座大山的中間的夾皮溝裡。這裡屬於雲貴高原的邊緣結合部,烏蒙山脈中部地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千年銀杏樹生長棟青小彎子的山梁上,樹前是一大山坡,朝山下約1000米就是從西向東緩緩流淌著的赤水河,這座無名山象一條長長的巨龍伏臥在赤水河北岸,龍頭臥撲在赤水鎮斜口村的石關梁子上,靜靜地望著清清的河水泛起的朵朵浪花,龍尾在石廂子左側的一平壩裡輕輕地搖擺著,這龍似乎在守護著什麼?要說的千年銀杏樹就生長在龍身後腰的右部上。這裡海拔1300米左右,常年光照很好,年平均氣溫30多度,年降雨量190毫米左右,無霜期200天左右。特別適宜千年銀杏樹的生長。

相傳與這棵千年銀杏樹遙相對應的貴州生機鎮香合村小地名張家衝處還有一根小一點的,樹齡也是千餘年的銀杏樹,兩樹隔河相望。1958年,全國鋼鐵大躍進時,普興村一社將這棵樹的上半部當腰砍伐,大根的拿來做燒鋼炭煉鐵所需的工具——風廂,小根的燒為木炭,當時只留下一根樹椏。奇怪的是四川銀杏被砍伐後,貴州那棵銀杏就不生長,枝葉乾枯,春不發枝,秋不結果。樹身上到處有淡紅色的漿液順樹身流下,川黔結合部的老百姓就說這兩棵樹是夫妻樹,四川這棵是母樹受了重傷,貴州那顆公樹就在流著血淚。連續三年後四川這棵古銀杏樹又在被伐的地方長出了許多樹枝,貴州那棵才慢慢地恢復元氣,兩棵樹又繼續蓬勃地生長起來。

說起這顆千年銀杏,還有一個鮮為人知而美好的傳奇故事,不得不讓人感到驚奇。傳說在明朝時期,一個名叫白秀君的英俊後生,進京殿試春闈,喜中狀元。金榜題名後,皇上派兵送文榜騎快馬千裡迢迢,風餐露宿,將文榜送到該考生殿試時登記的敘州府河壩場小箐溝小灣子(現銀杏樹所在地)來尋找書生領榜,經過連續數月查找,卻始終找不到白秀君其人。直到看到這棵銀杏樹,送文榜的人才恍然大悟。白果樹與白秀君都姓白,難道這狀元是這白果樹的化身不成。反正也找不著人,送捷報之人就將文榜訂在了銀杏樹之上後就回京去了。至此,古樹化身考取狀元的故事流傳至今,而這棵銀杏樹,也就留下了「千歲狀元」的美名。九十年代初,敘永縣人民政府將銀杏樹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對象。

守樹人劉顯培說,千年古銀杏不僅生長得壯觀,枝繁葉茂,而且還很有靈性,可以根據銀杏的變化了解天氣情況。他說:「這棵白果樹每年葉子黃了就要落,如果樹葉子落完,一點都沒有了,就要下雪了,準的很。」春季,千年古銀杏樹樹幹上長出綠葉,枝繁葉茂,鬱鬱蔥蔥,長勢喜人,冠似一把巨傘獨立其山邊,讓遊人們遮風躲雨展示其和藹的情懷。秋天,千年古銀杏樹樹枝上果實纍纍,掛落枝頭,金黃葉落,遍鋪蓋地,樹象一個老人傲立在山頂,看眾村民撿拾果實露出微笑的面龐。

古銀杏樹兩千多年來,迎著春天的太陽,夏天的風雨,秋天的烈日,冬天的寒風矗立在小箐溝巨龍後腰山梁上,抬頭遙望著滇池的魚躍美景,聆聽著赤水河咆嘯的濤聲,帶著歡笑的面容注視著袓國大西部開發的美好情景。讓人遺憾的是,由於在深山,2000年前省林業廳牽頭舉辦的「天府樹王」評選活動中,這棵千年古銀杏,最終無緣「樹王」之列,但它永遠是赤水河邊原生態的真實寫真。


相關焦點

  • 赤水河畔的「紅色精靈」
    歷經十三載風雨,四渡赤水紀念館在土城古鎮上建成了以紅色文化、地域文化為代表的綜合性博物館群。在這17座紀念館、博物館、陳列館裡,長期活躍著一群「紅色精靈」,她們就是四渡赤水紀念館的講解員。這群「紅色精靈」從當初的4名到12名,再到如今的34名,她們一代代懷著對這片紅色土地的崇敬與熱愛,孜孜不倦的向全國各地的觀眾講述四渡赤水戰史,講述赤水河畔的紅色故事。她們歷經成長不負韶華光陰流轉,韶華如水。一代又一代四渡赤水紀念館講解員一路摸索,一路成長……她們與「紅色」相遇,與未知道別,尋找到心靈的信仰,尋找到靈魂的寄託,孜孜不倦的講述著革命的歷程,她們,就是四渡赤水紀念館講解員。
  • 我國西南一處雞鳴三省之地,位置偏遠,景色不輸熱門景區
    "雞鳴三省",什麼意思?顧名思義,這個地方的一隻雞五更天打鳴,三個省的村子百姓都被喚醒。這樣的地方,也通常被叫做「一腳踏三省」。我國地域廣大,省市土地相接,這樣的地方肯定不少,今天要說的是在我國大西南的一處地方。
  • 在赤水河畔最後的侏羅紀世界裡,尋找傳說中價值連城的金色蝴蝶
    貴州、四川、雲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傳說多,很多都是流傳了許多代人的故事。其中有一則傳說,令小時候的我很嚮往。傳說在赤水河畔的某處,有一片無人的月宮神樹的森林,那裡生存在大量的金色蝴蝶。在幽暗的森林裡,這些蝴蝶飛動時會閃爍著金光,照亮整個森林。
  • 這種樹全世界僅發現6株,全部在南嶽!你看到過沒?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CR)樹種——絨毛皂莢比堪稱「植物界熊貓
  • 這種樹全世界僅發現6株,全部在衡陽!你看到過沒?
    點擊↑上方"天天衡陽"訂閱下期《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CR)樹種——絨毛皂莢比堪稱「植物界熊貓」的銀杉還稀少全世界現存的野生絨毛皂莢數量只有6株全部在南嶽!近日,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深入南嶽衡山廣濟寺天然次生林對原生絨毛皂莢、篦子三尖杉再次進行全面摸底調查時,又新發現2株野生絨毛皂莢樹,這是繼1954年首次發現2株和2012年5月新發現2株之後的又一次新發現。至此,全世界現存的野生絨毛皂莢數量增至6株,僅南嶽存有。
  • 最老1900歲,長沙古樹「家底」有6040株!80歲以上樹木將被列入「保護對象」
    「樹齡最大的一株羅漢松六朝時代就有了,又名『六朝松』,是嶽麓山植物界的元老,彌足珍貴。」嶽麓山風景名勝區工作人員介紹,羅漢松因種子似頭狀,鑲嵌在肥大鮮紅的種託上,宛如披袈裟的羅漢,故得名「羅漢松」。「這兩棵羅漢松,一棵樹齡為1500多年,另一棵為520年,均為一級保護古樹名木。」
  • 臨武縣:五株特大野生紅豆杉並立而生 樹齡500多年
    有一株紅豆杉樹幹直徑為4.5米,需三人合圍。市民在五株並立的紅豆杉樹下遊玩。紅網時刻郴州10月9日訊(通訊員 陳衛平)10月7日,在臨武縣水東鎮佳宅嶺村,五株並立而生的特大野生紅豆杉吸引了民眾的眼球,各地遊客紛至沓來,一睹為快。2009年,經臨武縣林業部門鑑定,五株紅豆杉為野生自然生長,其中最大的一株樹幹直徑為4.5米,樹齡均為500多年。
  • 網紅博物館迎來「植物界大熊貓」!3株百山祖冷杉在安吉館安家
    【網紅博物館迎來「植物界大熊貓」!3株百山祖冷杉在安吉館安家】樹葉茂密濃綠、高度3-5米不等、樹齡13歲半…@浙江自然博物院微博 安吉館近日迎來了3個新成員——百山祖冷杉。這是世界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被稱為「植物界的大熊貓」,現在自然生長的百山祖冷杉成熟植株全國僅存3株。
  • 被人遺忘的史前巨人,植物界的熊貓級樹種——水杉
    不過小植最愛的還是深秋的水杉,那時候水杉樹的葉子就好像施了魔法似的,一陣風吹來,葉子飄落著,就好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金黃色的葉片倒影在水中,別有一番風味。水杉是一個有著很長故事的植物,這就要說到億萬年前,大概是在冰川期之後,水杉就處於一個瀕臨滅絕的狀態,一直到二十世紀在湖北、四川交界的謀道溪(磨刀溪)發現了樹齡超過400多年的巨樹水杉,那時候它就被認為是地球上早已滅絕了的活化石
  • 你見過嗎:極其珍貴野花,全世界僅在貴州赤水有60株,快滅絕了
    赤水石山苣苔貴州赤水是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相接處的秘境。在貴州赤水市的大部分山區人煙稀少,特別是在赤水百萬畝竹林的盡頭,那是一片很少為外人所知的原始常綠闊葉林的世界——赤水原生林保護區和赤水桫欏自然保護區。赤水原生林保護區這個保護區屬於赤水市級保護區,沒有赤水國家級桫欏自然保護區出名。這個原始世界裡有一些極其珍稀的野生動植物,不少物種在這個地球上只存在於赤水。
  • 最大樹齡1050年!雲南23株百年古樹有了「身份證」
    近日,大理漾濞對23株古樹進行雲南省一級重點保護古樹名木掛牌,其中,樹齡最大的約為1050年。,讓這些古樹都有了屬於自己的「身份證」。此次掛牌的古樹中,樹齡最大的為蒼山西鎮美翕村委會的泡核桃樹,專家估測樹齡約為1050年;瓦廠鄉入鶴村委會的大葉榕是胸圍最大的古樹,達到1000釐米;瓦廠鄉黑馬村委會二畝地的小葉榕為樹高最大古樹,高度達到40米。
  • 百年樹齡的「鴛鴦白果樹」
    銀杏樹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古老樹種,有一億多年的基因特徵,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述:此果「入肺經、益脾氣、定喘咳、縮小便」,有降痰、清毒、殺蟲之功能。白果味道鮮美,在宋代被列為皇家貢品。日本人有每日食用白果的習慣。西方人聖誕節必備白果。曹雪芹的《紅樓夢》等古代名著均有提到銀杏白果的記載,素有「長壽果」之稱。
  • 地球上最大的樹:有著3200多年的樹齡,2800多噸的巨大體重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地球已經被人類探索完了,也就沒有什麼新奇事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有人曾經這樣說過,一個知道的越多他就越感到自身的渺小,也越發的感到未知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去探險去發現,我們也才能知道這麼世界上存在的神奇不可思議的事物。
  • 河南「最有內涵」的古鎮,地處三省交界處,曾有「小上海」美譽
    今天給大家介紹河南最有「內涵」的古鎮,地處三省結合部,曾經還有「小上海」的美譽,一起來了解這個城古鎮吧。這個古鎮是荊紫關町,荊紫關鎮位於漢南省南陽市浙江川縣西北部,位於三省結合部,這三個省分別是豫、鄂、陝西,由於這樣獨特的地理位置,荊紫關鎮素有「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河南省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有很多名勝古蹟,荊紫關鎮也是其中一個遺蹟,是河南省最「內涵」的古鎮。
  • 閬中一鐵樹花開9朵 樹齡已有20多年(圖)
    閬中一鐵樹花開9朵 樹齡已有20多年(圖) 2016年06月22日 19:36:40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100萬,2200多年不改名
    河北省簡稱「冀」,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河北省對應漢姆省位於黃河以北,位於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北為張北高原,河北位於中原地區,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的人」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河北省管轄19個縣級市和96個縣,其中,魏國人口超過100萬,建縣歷史超過
  • 中國的「三省交界點」長什麼樣?
    > 所謂「雞鳴三省」 指早晨雄雞啼曉,三省皆可聞聽在中國眾多的「雞鳴三省」中 位於雲貴川交界處的三省四縣 雲南鎮雄縣、雲南威信縣 四川敘永縣、貴州七星關區 是頗具代表性的一處景觀 這裡有著壯觀的雞鳴三省大峽谷 石壁擎天,主谷蜿蜒
  • 私藏重慶的深山美景,三萬株古銀杏,最大樹齡2000多年
    因此,曾經有一段時間,植物學家們認為,野生的銀杏已經絕跡了。並在金佛山南路楊家溝山上,發現了一片極為稀有的野生銀杏林。在這片小山之上,生長著3萬多株大大小小的野谷銀杏樹,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集中、群落最大、植株最多的野生銀杏原生地,其中有10株樹齡超過1000年。根據植物學家的研究,其中最大的一種至少有2500年的樹齡,需要幾個人合抱才能活下來。
  • 汪清有上千年樹齡的東北紅豆杉,你看過幾棵?
    東北紅豆杉全株有香氣,具有天然防腐作用。葉和莖有毒,可入藥。東北紅豆杉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已有250萬年的歷史,被稱為植物王國裡的「活化石」,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它對生態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在自然條件下生長速度緩慢,世界野生存量極其稀少,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森林資源中不可多得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