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樹全世界僅發現6株,全部在南嶽!你看到過沒?

2021-02-07 衡陽晚報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極危(CR)樹種——絨毛皂莢

比堪稱「植物界熊貓」的銀杉還稀少

全世界現存的野生絨毛皂莢數量只有6株

全部在南嶽!!!


近日,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深入南嶽衡山廣濟寺天然次生林對原生絨毛皂莢、篦子三尖杉再次進行全面摸底調查時,又新發現2株野生絨毛皂莢樹,這是繼1954年首次發現2株和2012年5月新發現2株之後的又一次新發現。至此,全世界現存的野生絨毛皂莢數量增至6株,僅南嶽存有。



新發現的2株野生絨毛皂莢均位於小溪邊,土層少,立地條件較差,周圍有槭樹科、殼鬥科、山茶科等伴生樹種,生長勢一般。其中1株高4米(斷梢)、胸徑12.2釐米,預測樹齡100年;另1株高1.2米、地徑2釐米,預測樹齡20年。



絨毛皂莢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極危(CR)樹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Ⅱ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樹種,一直以「全世界僅南嶽存有4株」寫入歷史,比堪稱「植物界熊貓」的銀杉還稀少。據研究發現,絨毛皂莢的瀕危原因主要是種子自然發芽率極低,自身繁殖能力弱。



下一步,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將指定專人對這幾棵瀕危野生絨毛皂莢進行重點保護,同時開展絨毛皂莢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古樹復壯等科學研究工作。



◆來源:掌上衡陽客戶端(通訊員文蘭 彭輝)

查看往期推送:(點藍色字體↓)


相關焦點

  • 這種樹全世界僅發現6株,全部在衡陽!你看到過沒?
    6株全部在南嶽!近日,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深入南嶽衡山廣濟寺天然次生林對原生絨毛皂莢、篦子三尖杉再次進行全面摸底調查時,又新發現2株野生絨毛皂莢樹,這是繼1954年首次發現2株和2012年5月新發現2株之後的又一次新發現。至此,全世界現存的野生絨毛皂莢數量增至6株,僅南嶽存有。
  • 宜賓發現上萬株這種植物,見證過恐龍生死
    在最近的全省文旅資源普查中,宜賓興文發現了這樣一種木本蕨類植物——桫欏。這種植物堪稱植物界的鼻祖。它起源古老的冰川時代,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親眼見證了恐龍從食物鏈頂端到滅絕的全過程。它也是地球上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因極其稀少珍貴,被列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
  • 地球上最珍貴的樹在浙江現身,全球僅此一株,專門僱人24小時看管
    我國浙江地區有一棵極為特殊的樹,被譽為「地球上最珍貴的樹」,全球僅此一株,專人僱人24小時看管。 第一、「全世界最珍貴的樹」普陀鵝耳櫪 普陀鵝耳櫪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目前生長於浙江舟山群島的山坡林中。
  • 全世界最珍貴的樹木,全球僅此一棵,至今還在南非尋找「女朋友」
    引言:「全世界最珍貴的樹木,全球僅此一棵,至今還在南非尋找「女朋友」」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世界!而在南非大地上,就有這麼一棵世界上最孤獨,也是最珍貴的樹木,它的名字叫做伍德蘇鐵,是目前該品種僅存在世界上的最後一株,所以說它是最「孤獨」的樹木,它樹高6米,枝幹直徑長達40cm,需要一個成年人才能夠將其合抱住!
  • 西雙版納發現樹蛇屬新種「沃氏過樹蛇」,國內樹蛇屬成員增至6類
    西雙版納發現樹蛇屬新種「沃氏過樹蛇」,國內樹蛇屬成員增至6類   Cathy Shen • 2020-03-24 19:16
  • 中國極度珍稀植物:全世界僅有一株,警衛24小時看守
    而且在普陀山上有一棵中國極度珍稀的樹,即使全世界都只有這一株,為了防止它被遊客攀爬折斷,當地為它安排了警衛24小時看守,這到底是怎樣一棵樹呢?由於人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每年全世界都有很多的動植物從地球上滅絕,實在是令人痛心。 普陀山這株植物還只能說不幸中的萬幸,雖然僅有此一株,但是發現的早,保護的好,現在科技發達,還有拯救的餘地。這棵珍稀的樹種名叫普陀鵝耳櫪,關於這棵樹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八仙遊歷到南海仙山,剛好遇到觀音在此地打坐,為了讓八仙早日得道飛升,就在九山頂為八仙講經說法。
  • 中國南方最佳觀星地--衡陽南嶽衡山邀你過星空節啦
    8月29日晚上6點,第六屆南嶽星空文化節將在中國南方最佳觀星地——南嶽衡山啟幕。此次星空節將融合國際化元素,打造「夜遊衡山」新概念。帳篷趴、「雲」派對、燈光秀、摘魁星等活動將在南嶽衡山祝融峰、上封寺前坪、南天門等處相繼開啟。此次活動亮點紛呈,歡樂不斷。
  • 中國最特殊的樹,全世界僅此一棵,有專人24小時看守
    一般都是去從來都沒有去過的地方,更好增長自身的見聞。如果讓大家特地去很遠的地方,就是為了看一棵樹,瞬間會有點大驚小怪,還認為是多此一舉的事情。然而在中國就是有這麼一棵特殊的樹木,很多外國千裡迢迢過來,就是為了看它一眼,你知道是哪裡嗎?
  • 探索 | 全世界發現的樹齡最長的古銀葉樹群落
    我國現有銀葉樹的實際分布面積不足30 公頃,成熟個體在20株以上的銀葉樹野生種群僅在深圳鹽灶、海豐香坑、廣西防城港、海南清瀾港等4地分布。       深圳鹽灶銀葉樹群落現存100年以上樹齡的銀葉樹有55株,其中,樹齡200年以上的古銀葉樹32株,樹齡500年以上的古銀葉樹1株。
  • 世界最珍貴稀有樹在浙江出現了,全世界獨有這一株!
    在中國的浙江就有這樣一株世界獨有的樹普陀鵝耳櫪,被稱為世界最為珍貴的樹,即使在世界範圍,也僅此一棵,足以見其珍貴程度。為此,國家也專門排專人看管,以便保護研究。這種樹的發現是一個意外。當年植物學家鍾觀光到舟山考察時發現的,兩年後,隨著人們認識的不斷提高,正式將其命名為普陀鵝耳櫪。作為全世界範圍內唯一一株野生普陀鵝耳櫪,自然是有很多人關心它的保護及繁衍工作。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僅有1株野生母株的青梅——廣西青梅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僅有1株野生母株的青梅——廣西青梅文:花木君喜歡《三國演義》的朋友,可能對「曹操煮酒論英雄」這一章回記憶猶新而廣西青梅和版納青梅,則是我國特有物種,尤其是廣西青梅,全世界僅僅發現有1株母株,是極危物種,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廣西青梅(Vatica guangxiensis X. L. Mo),龍腦香科(Dipterocarpaceae)、青梅屬(Vatica)常綠喬木,具白色芳香樹脂,高約30米。
  • 全世界最珍貴的樹在浙江現身,雌雄同株,全球僅此一棵
    除了這個家喻戶曉的稀有動物,還有一種植物,比大熊貓還要珍貴,在全球範圍內僅有一株,只有在我國的浙江才能夠見到,這種植物叫做普陀鵝耳梗。目前在全地球的範圍內,只有浙江省的這一株野生普陀鵝耳櫪了,所以這棵樹也被稱為「地球獨子」。這棵普陀鵝耳櫪的樹皮是灰色的,屬於雌雄同株,具有耐陰、耐旱、抗風等特性。普通的鵝梗櫪的木材很堅韌,以前一般都是可以用來做家具、農具、日用小器具等,而且鵝耳的種子含有油脂,可以食用,或者在工業中用到。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僅有1株野生母株的青梅——廣西青梅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僅有1株野生母株的青梅——廣西青梅文:花木君而廣西青梅和版納青梅,則是我國特有物種,尤其是廣西青梅,全世界僅僅發現有1株母株,是極危物種,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當他走到樹下時,恰好有一棵種子掉落在他面前,他驚訝的發現這種子與之前在某本介紹珍稀植物的書上看到的非常相像。於是他帶回家中比對,並匯報給了縣裡的相關人員。沒想到,這竟然是一個新發現的物種,最終這個物種在1980年被命名為廣西青梅。
  • 它是世間一罕見「蘭花」,如今全世界所剩不足百株,我國丹霞尚有
    其實發現丹霞蘭的經過也是一波三折的,畢竟這種植物數量太少。據有關資料記載,2010年的5月份,一驢友朱家強在廣東丹霞山一山谷之中,偶然發現6株金黃色的豔麗蘭花,此蘭在枯葉與腐草之間傲然生長,周圍數平方米內無一植物存活,唯有它們獨立其中,與周圍的環境有天壤之別,也有點格格不入之感,讓朱家強印象倍深。
  • 聽聽南澳這一株菠蘿蜜樹的故事,真是絕了!
    菠蘿蜜樹長在城隍廟大殿北廂孔子廟前約10米處闊地上,一株兩大樹幹,下部各圍長3米、2米,高約18米,樹冠直徑約20米,樹葉茂密而深綠寬厚。樹身上,長滿一顆又一顆、外表點點黃綠色而隋圓形的高大果實。它們與其它果樹之果實生在樹枝不同,而是全部生在樹幹的外皮之下,似欲墮地而懸空,碩果纍纍,十分惹人眼球。重者約10公斤,小者約2公斤。據介紹,每年正月半,各支樹幹上,從外皮開出大量紅色的花來,其形尖而似刺。約一個月後開始結果,但僅佔花數量總數之一成,此後又不斷掉落,最終能成正果者僅佔結果的0.5成,每年農曆七月半起果熟可摘。
  • 全世界僅此一顆的聖樹在我國,地球獨子,警衛24小時看守
    凡是去過佛頂山的人,都會去看看那顆古樹,這株古樹不僅是中國獨有的一種珍稀植物,全世界範圍內也是僅存一株,普陀山三寶之一。目前已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對象——普陀鵝耳櫟。充沛的降雨量滿足了動植物的生長環境,普陀山上百年樹齡以上的古樹名木就有1300餘株。
  • 我國十大瀕臨滅絕的樹種,想必大家名字都沒聽過,請珍惜
    1、普陀鵞耳朵栃普陀鵞耳七葉樹屬落葉高木,也是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種子的保存和自然景觀方面有重要的意義,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物種,在中國,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佛頂山慧濟寺西側,樹高13米,胸徑63.7釐米,側幹32.4釐米,樹冠覆蓋面積72平方米,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雌雄同株,雄花序比雌花序短,雄花、雌花4月上旬開花,果實9月末10月初成熟,具有耐陰、耐旱
  • 搶抓季節為「青少年樹」塑形,今冬明春5萬株行道樹將排隊「理髮」
    又到樹木修剪季節,近日在不少路段上,都能看到修剪隊正對行道樹進行修剪。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局了解到,今年是我市開展行道樹補植的第三年,大部分新栽的行道樹已經度過了一到兩年的保活期,全市正搶抓今冬明春,為這些「青少年樹」修剪塑形,進一步夯實城市的綠色骨架。三陽路小法桐修剪。
  • 重大新發現!北京科研團隊找到高達18米稀有「鐵木」樹種,全世界僅8種!
    重大新發現!據沐先運介紹,在該區域發現的鐵木多達50餘株,半數以上的胸徑(樹粗)超過20釐米,有的胸徑約40釐米,樹高最高達國家標本平臺上僅有118條標本記錄,京津冀地區只有12條標本信息,其中最新的標本採集於68年前的1952年。沐先運稱,北京地區一直未有鐵木的記載。2014年,他在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深山中發現了疑似鐵木個體,2016年發現6株鐵木幼樹;2018年在河北霧靈山發現鐵木約20株。
  • 伯樂樹遇「伯樂」 紅河金平發現20餘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最近,雲南省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研人員在野外調查時,在金平縣大寨鄉水尾村意外發現了20餘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伯樂樹。據科研人員調查統計,雲南文山州文山市分布有5株,廣南縣4株、硯山縣6株,紅河州綠春、河口等縣也有分布,而在金平縣則發現20餘株成片的伯樂樹居群,實屬罕見。